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体工程学完整教案之三第三章分析.docx

    • 资源ID:7695490       资源大小:4.23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体工程学完整教案之三第三章分析.docx

    1、人体工程学完整教案之三第三章分析第三章室内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 1.领域性 (心理 )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这种范围可以是个人作为,或者是一间屋子,一栋房子甚至是一片区域。他可以是有围墙的具体边界也可能是象征性的,容易为其他人识别的边界标志,或者是使人感知的空间范围。人对空间的战友和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领域性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动物的个体或者群体常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者区域,各自保持一定的生活领域,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相互竞争。人也具有领域性,源于人的动物本能。但不同于动物,领域对人更多已经内化成的是心理上的影响,而非直接的行为争斗。如果两个同学住在同一间

    2、房子里,该房间会被分成2个大致相当的空间范围,个人的物品也会放在各自的范围内。相邻两户宅前的空地人们会本能的用围墙或篱笆隔开,意识各自的范围。 将领域人格化是人对领域占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所谓人格化是指领域的占有者总是用特殊的方式颈领域处理的具有特殊性,以肯定自己的身份和在群体当中的地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物质环境做特殊处理,以表示占有者的身份。如将住宅外部的出入口、围墙等进行特殊设计,使其具有标志性。将室内的家具、陈设、装饰等做特殊处理,使其就有个性。领域性带来的积极作用:促使占有者进行正常的活动,为自身提供安全感,实现自我表达的可能性,是空间环境构成一定的秩序。使人类活动在动态中发展平衡。消

    3、极作用:人类具有扩大领域的本能,造成占有者彼此间的攀比,争斗,使得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复杂化。 领域的研究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既不能让占有者随意扩大领域,也不能 不合理的缩小领域,要求设计者合理的确定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保障领域占有者的安全,又要便于人群交往。个人空间 (心理)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个人空间是个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他随着个体的活动而移动。对这个范围的被侵犯和被干扰,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个人空间有2种作用: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的一分开,使其保持各自完整而又不受侵害的空间范围,即“身体缓冲区”。这是研究行为空间的基础;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处

    4、于最佳状态。这是研究人际距离人际关系的基础。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有:1个人因素 如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不同民族、职业的差别。2际因素 如有共同需求时个人空间就小,如恋爱、跳舞相互讨论时。有相互冲突时个人空间就比较大,如竞赛、谈判。个人空间的特点对场所和室内环境设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在公共汽车里,对“拥挤人们就有很强的忍耐性而在公共餐厅里邻座太近会引起相互不安和烦恼“在教室或会议室个人空间相当均衡 。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因素对个人空间影响很大。如何掌握“心理空间尺度”需要设计者对人和环境有充分的理解。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来确定个人空间大小。合理科学的处理好各种关系。私密性(心理)私密性

    5、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一什么程度与他人交换信息。私密性是人的本能。他使人具有个人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来支配环境,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景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私密性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人际距离,即人与人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在社会学中式一种信息的关系,一种情感的距离。在环境学种叫做空间尺度。1、亲密距离:00.5m表达温柔、爱抚、和激愤等强烈情感的距离。在家庭居室和私密性很强的房间里才会出现这样的人际距离。2、个人距离0.51.3m0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谈话距离,家庭的餐桌距离。3、社会距离 1.34m邻居同事间的交谈距离,洽谈室、会客室、起居室等处的人际距离。两

    6、人谈话无远距离感的最大距离是2.45m。4、公共距离大于4m,单相交流的集会、演讲、正规的接待室、大型会议室等处的人际距离。不同感觉器官所要求的空间距离也是不同的,1、嗅觉距离:1m以内能闻到衣服和头发散发出的较弱的气味。23m内能闻到香水或别的较浓的气味。3m以外只能闻到浓烈的气味。因此在设计交往空间时,家具布置要留有适当距离,一面出现尴尬。2、听觉距离:7m以内,可以进行一般交谈;30米以内可以听清楚演讲,超过35米只能看到动作, 很难听清言语。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布置接待空间,如果纵深超过30米就应使用扬声器,且只能一问一答进行交流。3、视觉距离;5001000米,根据背景、照明和动

    7、感可分辨出人群;70100米可分辨出一个人的性别大概年龄和行为内容。因此,足球场最远的观众席到球场中心不易超过70米;30米以内能看清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发型和年龄;20米以内可看清楚表情,因此剧场最远的作息离舞台不易超过20米。人际距离越短,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就越强。在室内设计中,也要区分房间的性质,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私密等级,进可能在门窗设置,室内设备和家具布局时满足私密性要求。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习惯(行为)1.捷径效应,所谓捷径效应是指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总是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的影响也是如此。 观众在典型的矩形穿过式展厅中的行为模式与其步行街中的行为十分相仿。观众一旦走进展览室,

    8、就会停在头几件作品前,然后逐渐减少停顿的次数直到完成观赏活动。由于运动的经济原则(少走路),故只有少数人完成全部的观赏活动。2.幽闭恐惧,幽闭恐惧在人们日常生活多少会遇到,有的人重些,有的人轻些。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坐上、乘电梯、坐在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是有一种危机感,会莫名其妙地认为 “万一” 发生问题会跑不出去。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生命抱有危机感,这些并非是胡思乱想,而是 这几个空间形式 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直接联系。3.恐高症,自从人类的祖先离开丛林来到地上后,发展了新的平衡感觉,他们已不再能悠哉悠哉地荡于林间树梢, 对高处产生了本能的恐惧感。登临高处,会引起人血压和心跳的变化,人们登临的高度

    9、越高,恐惧心理越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一般情况是合理的或足够安全的设施也会 被人们认为不够安全。如栏杆的高度是否够高、是否牢固。 在这里人们衡量的标准主要的是心理感受。4.识途性,人们在进入某一场所后,如遇到危险(如火灾等)时,会寻找原路返回,这种习性称为识途性。因此在设计室内安全出口时,要尽量设在入口附近,并且要有明显的位置和方向指示标记。5.左侧通行行为,在人群密度较大10.3人/M2以上的室内和广场上行走的人,一般会无意识的趋向于选择左侧通行。这可能于人类右侧优势而保护左侧有关。这种习性对于展览厅展览陈列顺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6.左转弯习性,人类有趋向于左转弯的行为习性,在公园散步,游

    10、览人群的行走轨迹可以显示这一习性。并且有学者研究发现向左转弯的所需时间比同样条件下向右转弯的时间短。很多运动场(跑道、棒球、滑冰等)都是向右回转(逆时针方向的)。这种习性对于建筑和室内通道、避难通道设计具有指导作用。7.从众习性,假如在室内出现紧急危险情况时,总有一部分人会首先采取避难行为,这时周围的人往往会跟着这些人朝一个方向行动,这就是大众习性。因此,在室内避难疏散口的设计,诱导非常重要。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行为方式中,空间环境的形态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阿尔特曼指出的:“可以认为空间的使用既由人决定,同时又决定人的行为”。视觉与环境1、光环境与视觉光线的作用

    11、 太阳光不仅具有生物学及化学作用,同时对于人类生活和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光能照亮一切物体,有了光线我们才能看清世界。直射的阳光对人们居住的房间具有杀菌作用。利用阳光也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大量的辐射热,在冬天可以借此提高室温。光线可以改变周围环境,理应光线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光线也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长期在阳光下工作 会容易疲劳,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容易使皮肤发生病变。过多的阳光直射在夏季会让室内温度过热,产生眩目反应甚至伤害视力。因此合理利用阳光,科学的进行采光和照明,以保证人体健康,创造舒适化境。室内光环境 如何保证正常的日照,设计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的日照时间、方位及间

    12、距。建筑物的日照时间由建筑物性质不同有长有短。我国家规定,对于住宅必须保证在冬至有1个小时的满串口的有效日照。为此也确定了建筑物的朝向最好是向南或者适当地偏东偏西,建筑的间距与高度的比值在1:1.1以上,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各地的纬度不同队日照的规定也不一样。2、紫外线的有效辐射范围。对于幼儿园、托儿所、疗养院之类的建筑物,不仅要有良好的日照,还要有一定的紫外线辐射,以保证室内环境的健康。3、绿化的合理配置。在夏季为了减少日光对室内辐射的影响,应在室外种植树木,种植时应尽可能靠近辐射一方,如西侧。但不能影响正常采光4、建筑物阴影 对于视觉而言建筑物阴影可增强室内和室外的建筑物形象视觉。就健

    13、康而言阴影可减少室内辐射,但有不会影响正常的关照和紫外线辐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设置移动的窗帘和活动的遮阳板。5、室内日照面积 室内日照面积是通过向阳面采光获得的,最有效的采光是天窗,其次是侧窗。天窗的有效面积是阳光射到地板上的面积,对侧墙的阳光与日照则意义不大。天然采光 室内的天然采光质量除了要有充足的光线外还必须考虑光线是否均匀、稳定、光线的方向是否会产生暗影和眩光等现象。采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采光口的大小和形状,采光口离地高低,采光口分布和间距。确定采光系统时,有特殊要求的室内环境,必须进行一些特殊处理 。处理的办法有两种:提高背景的相对平均亮度;二是提高窗口高度,是

    14、窗下的墙体对眼睛产生一个保护角。+图片天然采光又称自然采光。光源来自于太阳,阳光直射或反射到室内,使室内明亮起来,这种方式称为自然采光。1、房间内的自然采光由以下因素决定:(1)、天空的性质和亮度;(2)、房间窗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3)、房间内各表面的反射;(4)、房间外物体的遮挡和反射。2、自然采光的优、缺点(1)、优点:室内照度比较大,较亮;能很好地利用太阳能。(2)、缺点:早、午、晚及阴天时,室内照度变化大。所以,自然采光的设计,就是利用阳光的直射、反射和透射等性质,通过各种采光口的设计,将眼光引入室内,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的光环境。3、采光口阳光进入室内的通道即为采光口。其形

    15、式有(1)、开窗在建筑墙体或屋面开洞口,将阳光引入室内。为了遮挡风雨雪霜等,要安装上玻璃,即为开窗。窗的大小、形状、位置的不同,其采光效果也不同。(2)、其它洞口有柱廊、透空隔断等。 4自然采光要求(1)、我国规定,居住建筑在冬至时,满窗口有效连续日照时间(9点到15点为有效日照时间),如北京、上海地区为一小时满窗口有效日照,故建筑物的朝向最好朝南,建筑物的高度和距离比例在1.1:1以上。 (2)、室内自然采光大小,应根据窗地面积比来确定。窗地密面积比=室内窗洞口面积/室内地面面积它的大小可反映窗户的大小及室内光照的大小。见下表(3)、开窗位置(1)、水平位置:窗户应设置在房间中央,使室内照度

    16、均匀。窗的位置不仅要注意住宅外立面效果,还要考虑室内视觉效果,特别要注意窗的洞口位置不要影响室内家具布置。窗的宽度不宜太小,起居室和卧室的窗宽均须大于90cm。要尽可能减少影子对生活面的影响,当围护结构较厚时,可将窗内口设计成斜面,则会有效的提高室内光照水平。(2)垂直位置:窗户位置应越高越好。如图。、另外,窗高H应大于等于房间长度的一半。窗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决定了采光和日照的质量。经过实验、窗的面积若小于室内地面的l16时,则被试者就很难接受。窗户太大也不好,特别是卧室,这会影响室内空间的私密性。所以我国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不同用途的房间中,窗的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人工照明 他是室

    17、内光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看得清,看的快,看的舒适的必要条件,是渲染室内环境的重要升段。并且现代室内照明中玉树照明越来越重要了。 人工照明是利用各种人工光源的特性,通过灯具的造型设计和灯具的分布,造成特定的光环境。人工光源有电光源、火等。1、电光源利用电能所产生光的物体,称为电光源。电光源又可分为:(1)、热光源:电流通过导体发热、发光。如白炽灯。(2)、冷光源:由电能提供能量,使某些原子吸收能量,约迁至高能级。由于不稳定而返回低能级时,释放某一频率的光子。如荧光灯、霓虹灯、水银灯等。2、照明种类(1)、均匀式照明,是以一种均匀的方式去照亮空间。这种照明的分散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面上的

    18、照明与室内环境照明之间的对比对,均匀照明 还可以用来减弱阴影使强的转角变得更加柔和舒展。多数之内都采用这种照明形式,其特点是灯具悬挂较高。(2)局部照明或称工作照明,是为满足某种势力要求而照亮空间的某一块区域的照明方式。其特点是光源安装在工作面附近,效率高,通常都是用直射式的反光体,在亮度和方位上都是可调的。(3)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是局部照明一种形式,他产生各种聚焦点以及明与暗的有节奏的图形。他可以缓解普通照明的单调,突出房间特色或者强调某个艺术品。人工照明质量是指光照技术方面有无眩光现象和眩目现象,照度在室内空间的而均匀性,光谱成份份对识别物体颜色真实性的影响,以及避免光线方向不当产生的阴影

    19、问题。(4)特殊照明 :特殊用途的照明,如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3、照明方式(1)、按灯具布置位置(布局形式)分为1)、一般照明即使室内达到功能照度、均匀分布的照明。如均匀分布的荧光灯、筒灯等;2)、局部照明指为增加某特定点照度而设置的照明;3)、综合照明上述两种照明的综合布置;4)、特殊照明特殊用途的照明,如应急照明。(2)、按灯具发光形式分为即按光通量在灯具上下半球空间内的分布情况,可分为: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一般漫射照明、半间接照明、间接照明五类。4、照度标准在各类建筑中,如住宅、旅馆、商场、办公楼、医院、饭店、体育场馆中,有着进行各种活动的不同室内空间,要

    20、求与之相适应的视觉环境。它的衡量标准是室内照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给出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公用场所的各类空间的照度标准值。如下表色彩环境与视觉 色彩情感 色彩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色彩的辨别力、视认性、明视性,色彩的象征和情感等都是色彩心理学上的重要问题。本节着重介绍色彩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 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人们之所以会对色彩产生感觉,是由于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作用于视觉器官的视网膜从而产生特有的响应,当这些响应投射到大脑枕叶横纹区后,就在那里形成色彩感觉。同样的一个色彩,会因为受到人的性别、年龄、个性、生理状况、

    21、心情、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个别或群体的差异。 温度感 轻重感 硬度感 胀缩感 远近感 情绪感 一、温度感色彩有暖色系、冷色系之分。 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红的太阳、红红的篝火,使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蓝色使人想到海水,会有一种寒冷感。因此青、绿、蓝色称为冷色。从十二色相组成的色环看,橙色为最暖色,青色为最冷色,黑、白、灰和金、银等色称为中性色。色彩的温度感,是人类长期在生产、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当一个人观察热色时,会在心理上明显出现兴奋与积极进取的情绪;而当观察一个冷色时,会在心理上明显出现压抑与消极退缩的情绪。例如利用色彩的冷暖来调节室内的温度感。如在北方长年见不到阳光的居室就

    22、适于选用暖色系的色彩(图6-1)也可利用材质表面的质感来辅助表达色彩的温度感。 二、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是物体色与人的视觉经验共同形成的重量感作用于人的心理结果。深浅不同的色彩会使人联想起轻重不同的物体。通常,浅色会使人联想到白云、棉花等轻质物体,深色则会使人联想到煤块、钢铁等重质的东西。因此,决定色彩轻重感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越高显得越轻,明度越低显得越重。 另外,色彩的轻重感还会受到色彩样态的影响。有光泽、质感细密、坚硬的表面色样态给人以稍重的感觉,而无光泽、质感粗松、柔软的表面色样态给人以稍轻的感觉。 三、距离感 色彩的远近感是指在相同近;背景下进行配置时,某些色彩感觉比实际所处的距离

    23、显得近,而另一些色彩又感觉比实际所处的距离显得远,也就是前进或后退的距离感。这主要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要素有关。从色相和明度来说,冷色感觉远,暖色感觉近,如红色和蓝色在白色背景下,红色感觉比蓝色感觉近;明度低的色感觉远,明度高的色感觉近,如白色和黑色在灰背景下,白色感觉比黑色感觉近;而纯度则与明度不同,暖色且纯度越高感觉越近,冷色且纯度越高感觉越远,如在白色背景,高纯度的红色比低纯度的红色感觉近,高纯度的蓝色比低纯度的蓝色感觉远。四 情绪感 色彩的心理效果是指色彩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反应。以女性为主的服务行业,色彩要柔和、可适当提高色彩纯度(如图)办公空间色彩不要渲染热烈、色彩要稳定,可选

    24、择以高调为主的室内色彩设计(如图)每个地区、民族对色彩的感情不尽相同,带给人的联想也不一样。下面就针对我国现阶段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反应加以分析:红色 首先红色的波长最长,象征着热烈、活跃、热情、吉祥。橙色橙色是最暖的色彩。常用此色表达一种丰收、兴奋、进取、文明、成熟的感情。黄色 在色相中黄色是明度最亮的色彩,光感也最强。给人以明快、温暖的感觉。绿色 是大自然色彩的主基调,它不刺激眼睛,能使眼睛得以休息。是清新、纯净、春天、生命的象征。蓝色 是天空、大海色彩的主基调。象征着远大、深沉、纯洁。紫色 由于紫色的波长最短,高傲、富贵的感受。白色为全色相,能使人联想洁白、纯洁、朴素、神圣、光明、失败等。黑

    25、色为全色相,它的心理特征为:黑夜、沉默、严肃、死亡、罪恶等。灰色为全色相,心理特征是:阴天、灰心、平凡、消极、顺服、中庸等。 生理 红色 刺激神经系统,导致血液循环加快,长时间接触红色,可能出现疲倦、焦躁的感觉。橙色 使人产生活力,增加食欲,过多采用容易引起兴奋。黄色 有助于增加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消化能力,但大量使用容易出现不稳定感。绿色 能使人安静,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起到解除疲劳,改善情绪的作用。蓝色 可调解体内生理平衡,缓解神经紧张,改善失眠、头痛等症状。紫色 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以维持体内钾平衡,具有安全感。室内色彩的分类1、作为大面积的色彩,对其他室内物件起

    26、衬托作用的背景色;2、在背景色的衬托下,以在室内占有统治地位的家具为主体色;3、作为室内重点装饰和点缀的面积小却非常突出的重点或称强调色。 注意要点:主调:室内色彩应有主调或基调,冷暖、性格、气氛都通过主调来体现。 大部位色彩的统一协调:主调确定以后,就应考虑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 加强色彩的魅力:背景色、主体色、强调色三者之间的色彩关系决不是孤立的、固定的,如果机械地理解和处理,必然千篇一律,变得单调。 主调的选择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因此必须和要求反应空间的主题十分贴切。即希望通过色彩达到怎样的感受,是典雅还是华丽,安静还是活跃进,纯朴还是奢华。用色彩语言来表达不是很容易的,要在许多色

    27、彩方案中,认真仔细地去鉴别和挑选。 作为主色调,一般应占有较大比例,而次色调作为与主调色搭配,只占小的比例。 色彩的统一 还可以采取选用材料的限定来获得。例如可以用大面积木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等。也可以用色、质一致的蒙面织物来用于墙面、窗帘、家具等方面。某些设备,如花卉盛具和某些陈设品,还可以采用套装的办法,来获得材料的统一。1)色彩的重复或呼应。即将同一色彩用到关键性的几个部位上去,从而使其成为控制整个室内的关键色。例如用相同色彩于家具、窗帘、地毯,使其他色彩居于次要的、不明显的地位。同时,也能使色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色彩上取得彼此呼应的关系,才能取得视觉上的联系和唤

    28、起视觉的运动。 2)布置成有节奏的连续。色彩的有规律布置,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运动,或称色彩的韵律感。色彩韵律感不一定用于大面积,也可用于位置接近的物体上。当在一组沙发、一块地毯、一个*垫、一幅画或一簇花上都有相同的色块而取得联系,从而使室内空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象“一家人”一样,显得更有内聚力。墙上的组画、椅子的座垫、瓶中的花等等均可作为布置韵律的地方。3)用强烈对比。色彩由于相互对比而得到加强,一经发现室内存在对比色,也就是其他色彩退居次要地位,视觉很快集中于对比色。通过对比,各自的色彩更加鲜明,从而加强了色彩的表现力。 总之,解决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色彩构图的中心。室内色彩可以统一划分成许

    29、多层次,色彩关系随着层次的增加而复杂,随着层次的减少而简化,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考虑为背景色和重点色。 室内色彩设计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应首先了解和色彩有密切联系的以下问题: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会议室、病房、起居室,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2、空间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3、空间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4、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老人、小孩、男、女,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儿童:要的就是自然色。对于儿

    30、童房,因为小孩天性活泼,在颜色的安排就要应该顺其自然地以斑斓的色彩来丰富小孩的生活。一般说来,儿童喜爱的颜色是单纯而鲜明的,如红、黄、蓝三原色等。这些颜色成年人可能会觉得太鲜艳,但对培养儿童乐观进取、奋发的心理素质及坦诚纯洁、活泼的性格却是有益的。 年青人:适时张扬个性。比较多样化的色彩选择是属于青年人的。青年人喜好较多,大多追求性格的张扬,他们要求突出自我,让人感觉到他们的时代气息与快捷生活。所以只要不太怪异,色彩都可随心所欲的按照他们自己的个性搭配。老人房:要的是踏实和稳重。 与儿童房的色彩斑斓相比,老人房要求更多的是一些稳重的色彩。 首先是由于老人的眼睛不太好使,对颜色的敏感性减弱,如果色彩太轻,则会产生轻飘、看物体不准确等感觉。但另一方面,如果老人的心情有些郁闷,则可考虑用少量橘黄色作为点缀,促进老人的心情调节。 据了解,令人觉得稳重、沉着、典雅的深咖啡色、深橄榄色,让人感觉单纯平各的茶色系与奶色系、让人觉得雅致清爽淡茶色系与灰色系都比较适用于老人房。


    注意事项

    本文(人体工程学完整教案之三第三章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