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 资源ID:7683662       资源大小:659.72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湖北省黄冈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从某种乙肝病毒中提取出核酸,经测定,其碱基组成中A与T含量相等,G与C含量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毒的核酸最可能为双链DNAB. 该病毒无细胞核,但有拟核C. 该病毒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D. 该病毒在人体的血浆中不能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从题干中分析可知,该核酸含有A、T、C、G四种碱基,可确定为DNA,又病毒无细胞结构,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据此分析。【详解】A. 该病毒的核酸碱基组成中A与T含量相等,G与C含量相等,最可能为双链DNA,

    2、A正确;B. 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C. 病毒属于生物,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C正确;D. 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病毒的增殖需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及结构,明确病毒无细胞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B.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参与免疫防卫和免疫清除功能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D. 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都会丧失分裂和分化的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抗原被吞噬

    3、细胞吞噬后,溶酶体可将抗原降解为能与MHC分子结合的肽;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可以运输更多氧气;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极少数细胞仍然具有一定分分裂分化能力,如造血干细胞等。【详解】A. 动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A错误;B. 溶酶体参与免疫防卫和免疫清除功能,如吞噬入侵的病毒等,B正确;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便于运输氧气,C错误;D. 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有些仍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如干细胞,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溶酶体、细胞

    4、分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学生能够辨析相关结构的功能即可作答,本题易错点为D,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化和分裂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称为干细胞。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C、H、O、N、S是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 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C. 溶液中的蛋白质在食盐和高温作用下析出,其空间结构都遭到了破坏D. 蛋白质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但需要ATP供能【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有些含有S,核酸组成元素有C、H、O、N、P;氨基酸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作为载

    5、体,而细胞质基质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盐析是因为高浓度的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性降低导致析出,该过程是可逆的;变性是因为强酸、强碱或重金属离子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 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C、H、O、N,A错误;B. 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B错误;C. 盐析不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C错误;D. 蛋白质进出细胞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但需要ATP供能,D正确。【点睛】本题考点比较多,涉及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空间结构、运输

    6、、功能,识记性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归纳和总结。4.人工合成的二甲基精氨酸能加强细胞中内质网的糖基化功能,促进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同时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更新。据此分析,合理的一项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具有分泌功能B. 二甲基精氨酸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 二甲基精氨酸能诱导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D. 二甲基精氨酸的使用对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更新无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小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涉及的相关细胞器和细胞结

    7、构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该过程涉及到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的更新变化。【详解】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是蛋白质运输和加工的场所,没有分泌功能,A错误;B. 二甲基精氨酸促进了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B错误;C. 二甲基精氨酸能诱导细胞凋亡,故可诱导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C正确;D. 二甲基精氨酸促进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对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更新有影响,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过程,对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5.将某种细胞给予呼

    8、吸抑制剂处理后,该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速度与细胞膜外该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物质只能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B. 该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C. 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神经细胞静息时的K+外流方式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图示,该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应无关,和载体蛋白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据此分析。【详解】A. 该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A错误;B. 协助扩散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C. 协助扩散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 神经

    9、细胞静息时的K+外流方式是协助扩散,与本题中物质运输方式相同,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对坐标曲线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难度适中。6.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a组)和20(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在0t1时间内a组反应速度始终不变B. 在t1时间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因为酶已失活C. b组反应速度慢于a组是因为b组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D. 实验中a组和b组的pH、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在40(a组)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

    10、需要的时间短,酶的活性最高,20(b组)条件下酶催化速率较40慢,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此时底物已经消耗完。【详解】A. a组在0t1时间内随着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会下降,因此反应速度不是始终不变,A错误;B. 在t1时间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因为反应已经结束,底物已经消耗完,B错误;C. b组反应速度慢于a组是因为b组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酶空间结构未破坏,C错误;D. 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其他因素如pH、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是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学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根据选项正确分析。7

    1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l5过程在叶肉细胞可同时进而根尖分生区则不能B. 1过程产生的H与3、4过程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C. 1、3、4、5过程产生的ATP均能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D. 所有活细胞内均能进行过程3,但不一定能进行4和5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是光反应阶段,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2是暗反应阶段,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3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4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5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详解】A. l5过程在叶肉细胞

    12、可进行,而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 1过程产生的H是NADPH,3、4过程产生的H是NADH,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正确;C.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因此3、4、5过程产生的ATP能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D.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相同的,即均能进行过程3,但不一定能进行4和5过程,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发生的场所、条件及产物

    13、,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1过程产生的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8.下列关于清水或蒸馏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 在制作花生子叶装片检测脂肪时,经苏丹染色后用清水洗去浮色C. 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需用清水洗去解离液D.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装片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吸水,导致细胞的吸水能力降低;以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时,制作临

    14、时装片的步骤是:切片染色用酒精洗去浮色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以上三个实验中都要用到盐酸处理细胞,漂洗或冲洗的目的都是为了洗去盐酸,以便于染色。【详解】A. 在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A错误;B. 在制作花生子叶装片检测脂肪时,经苏丹染色后用50%乙醇洗去浮色,B错误;C. 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清水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C正确;D. 在观

    15、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进行水解,水解之后用蒸馏水进行冲洗,然后再进行染色,冲洗的目的是去除盐酸,防止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此时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间期,核糖体合成DNA聚合酶等相关蛋白质B. 在前期,两组中心粒

    16、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D. 在有丝分裂的全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 在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合成DNA聚合酶等相关蛋白质,A正确;B. 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错误;C. 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板的形

    17、成,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C正确;D. 在有丝分裂的全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学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合成了呼吸酶说明细胞已发生了分化B. 细胞癌变说明抑癌基因已突变成原癌基因C. 细胞变小,核增大,核膜内折说明细胞正在衰老D. 细胞凋亡基因被激活说明细胞即将坏死【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呼吸酶基因和ATP合成酶等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与细胞分化无关;细胞癌变是原

    18、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衰老细胞的特征有: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详解】A. 所有细胞都进行细胞呼吸,即所有细胞都能合成呼吸酶,因此能合成呼吸酶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9、突变的结果,B错误;C. 细胞变小,核增大,核膜内折说明细胞正在衰老,C正确;D. 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升高,细胞凋亡基因被激活与坏死无关,D错误。【点睛】本题比较简单,考查细胞分化、细胞癌变、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及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解答本题只要学生识记区分常见生物学概念即可正确答题,本题易错选A,注意区分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明确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才表达。11.根据图甲和图乙中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图甲细胞将因赤道板由外向内扩展将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B. 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图乙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

    20、 若图乙中的杂合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的基因型有1种或2种【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此时,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末期该细胞细胞膜将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把细胞缢裂成2部分,形成2个子细胞;图乙中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详解】A. 图甲细胞为动物细胞,无细胞板,A错误;B. 图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有丝分裂分裂后期,B错误;C. 图乙细胞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 假设正常基因为A,突变基因为a,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后,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分别为A和a,有丝分

    21、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出现4条分别含有基因A、a、A、a的4条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移向两级时,可能有如下2种情况:两个A同时进入到某一细胞中,那么两个a同时进入另一个细胞中;A和a进到同一个细胞中,另外的A、a进入另外一个细胞。若是出现情况,子代细胞基因型有2种,若是出现情况,子代细胞基因型只有1种,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示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细胞分裂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判断各种变异类型和发生的时间。本题易错点为D,解答本选项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分析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的分配情况,需要学生结合细胞分裂图理解。12.下列有关科学探究

    22、用到的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B. 探究C在光合作用的转化途径一一同位素标记法C. 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D. 探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答案】C【解析】【分析】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利用了有氧和无氧的两组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并且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和酸性条件的重铬酸钾对产物进行检测;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的CO2追踪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许

    23、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因此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详解】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设置有氧和无氧2个实验组进行对比,A正确;B.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C在光合作用的转化途径,B正确;C. 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D. 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3.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相关

    24、叙述正确的是A. RNA聚合酶能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B. 图示中的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不完全相同C. 图中DNA只能指导一种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D. 翻译时所需tRNA的种类数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正在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解开DNA的双螺旋,结合到启动部位,启动一个或几个基因的转录;图中显示,一个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肽链;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来转运,因此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详解】A. RNA聚合酶能解开DNA双螺旋,并与启动部位结合,

    25、催化转录过程,A正确;B. 一个mRNA能同时指导多条肽链的合成,由于模板相同,合成的多肽链也相同,B错误;C. DNA中含有多个基因,可以指导合成多种mRNA和蛋白质,C错误;D.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运输,翻译时所需tRNA的种类数通常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相同,D错误。【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遗传信息表达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根据图形所给信息,分析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等;能够识记RNA聚合酶的作用,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某植物株高受1号染色体上的A/a、7号染色体上的B/b和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

    26、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株高8 cm的基础上再增加2 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植物群体的基因型共有27种,而表现型只有7种B. 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株高为8cm,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株高为20cmC. 株高为10cm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1:2:1的性状分离比D.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1:1:1:1:1: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1号、第7号、第11号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

    27、增加2cm,说明是数量遗传,最低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c,高度为8cm,最高植株基因型为AABBCC,高度为20cm。【详解】A. 植物株高受三对等位基决定,因此基因型共有27种,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故表现型有7种,A正确;B. 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株高为8cm,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因此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株高为20cm,B正确;C. 株高为10cm的个体含1个显性基因,即有1对基因杂合,其他基因为纯合,自交后代会出1:2: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D.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考虑单

    28、对基因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故后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为不会是1:1:1:1:1:1:1:1,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下列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与DNA复制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一种基因组B. 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只长出S型菌菌落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1/4D. 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 =35%,该DNA片段在第3次复制时,需要

    29、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少量S型细菌,说明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是由于S型细菌遗传物质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进行表达的结果,这属于基因重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产生8个噬菌体,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总数为2个;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整个DNA分子中A+T的比例也为35%,进而可推知C=G=19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954=780个。【详解】A. 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

    30、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本质上是基因组合,A正确;B.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B错误;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2/2n即1/4,C正确;D. 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 =35%,则推知C=195,该DNA片段在第3次复制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生物生理过程中一些计算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并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计算。16.基因H能

    31、编码含63个氧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UUC,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基因H在突变前后所含有的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比例不变B. 基因H转录时由RNA聚合酶将游离的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链C. 基因H在突变前和突变后所控制的生物体的性状一定发生了改变D. 突变前后基因H编码的两条肽链中,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中,嘌呤核苷酸数量等于嘧啶核苷酸数量,各占50%,基因发生插入突变后,由于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突变前后嘌呤和嘧啶比例不会发生变化,嘌呤核苷酸数量仍与嘧啶核苷酸数量相等;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如果插在两个氨基酸之间,则突变前后编码的2条肽链各多了1个氨基酸,如果插在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内,则突变前后编码的2条肽链各有2个氨基酸不同。【详解】A. DNA为双链结构,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因此H基因突变前后所含有的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的比例不变,A正确;B. H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C. 基因H能编码含6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