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docx

    • 资源ID:7672521       资源大小:26.5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docx

    1、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时间事件备注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 产党成立:12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寿、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福海(旅日)、包惠僧12名代表代表53名党员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

    2、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史称二七 惨案。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0多位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925年1月中共四大明确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为题和工农联盟问题1925年5月五四运动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困当先锋1927年-1937年笫

    3、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畋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 汉口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1927年8月1日举行“八一”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笫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

    4、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地点:苏联莫斯科1929年12月古田会议 福建上杭古田村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瑞金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推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

    5、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5年12月25 日瓦窑保会议分析了日本入侵中国之后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遣周恩朱到达西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结束内战,转向抗日1937年7月-1945年8月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宣告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93

    6、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23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9年10月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中.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工程”。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1942 年-1945 年延安整风延安

    7、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1941年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1942年 反对党八股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2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5叶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1945年4月23日-6 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

    8、想,号召全党紧密团结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去夺取革命胜利。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判与自我批判。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8月-1949年9月解放战争笫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8年秋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两个“务必”:谦虚谋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一城市 农业国一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

    9、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 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开展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1949-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年6月6日-9 日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1951年底党政机关有关

    10、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1952 年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1949-1956)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 “三农”1954 年第一届人大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周恩来政府T作报告宣布了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现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1955年4月18日-24日万隆会议周

    11、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亚非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我国从新民族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9月21日1956年为社会主义 初阶段的起点。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详细阐述是在十三大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做出 了党的工作重心务必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来的重大决策。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12、矛盾:全国人民的主 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还联系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肃反问题、少数人闹事问题,以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勤俭节约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等问题, 系统地分析和阐明了正确处理各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13、和方法.1958年5月1日八届二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9年庐山会议1961年9月1日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反左,系统的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笫一颗原子弹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导火索: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6年5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966年8月1日八届十一中全会1969年中共九大1970年4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年10月1日笫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14、,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 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中美建交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1975 年四届人大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作报告1976年4月间“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动乱结束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11月

    15、安徽改革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二代领导集 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随后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16、段通过了关于建闺以来党的若感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者党在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的顺利完成1982年9月十二大邓小平苜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4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 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9月26日中英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恢复

    17、 行使主权。1985年2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夏(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87年10月(1987-1992年邓小平理论走向成 熟)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个中心.指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要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初级

    18、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确的认识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三步走”战略:1、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趣: 2、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3、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000年.我们己胜利地实现广“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笫二目标1987年中葡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群明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全省作为经济特区

    19、198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江泽民当选为中央总书记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 “计划多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志这样一个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即:是否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20、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 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

    21、民在会上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笫一次在中共的重大纲领性文献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所做的明确表述。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7年9月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九大确定了 “新三步走”战 略,即:1、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世纪中叶建

    22、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成富强民上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地写进了党章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格局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拓展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1998年底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正式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 年 12 月 20 H澳门回回2000年2月提出“三个代表”二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2000

    23、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科学的概括、高瞻远瞩的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2001年7月1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向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党的基本问题。”2000年胡锦涛当选总书记党的十六大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仝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一道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

    24、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2003年10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的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正确提出2003年12月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4

    25、年3月全国人口与资源工作会议等一系列的讲话中,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全面的阐发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决定,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1、“八荣八耻”的提

    26、出:2006年3月4日 胡锦涛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会参 加讨论时提出2、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八荣八耻”主要内容包括: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27、基础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解决举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解决走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精髓-解决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社会主义和谐荣辱观 (基础一解决行为规范)2007年-2012 年十七大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1、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

    28、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过去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套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略)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略)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本质体现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2008年

    29、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30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2、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利3、健全农村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注: 2010年修改选举法2008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1、四大考验:党面临的执政考黔、改革开放考验骗、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2、四项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现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3、四个“大兴”: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基本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木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2011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