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组点评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7671199       资源大小:209.88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组点评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03kg/m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密度为4103kg/m3的矿石B沉在水底,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2N。若将B从水中取出后放在A上,静止时A恰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求:(1)矿石B的体积;(2)前后两种状态下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1)2104m3;(2)200Pa浮力知识被认为是初中阶段最难的,难点之一就在于解题。本来这部分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应有较强的兴趣,但如果教学中过于强调解繁难、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题,则会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这是课程标准不提倡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浮力“难题”,在中考中出现,会对教学起负面的导向作用。但遗憾的是本题还被“顺义区”自评为“最满意的

    2、试题”5. 【福州市试题】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报道了“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 (如图所示)。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下面给出主要的三种原因,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1)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变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断裂(2)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僧增加,轮胎个数不变,接触面积基本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F/S可

    3、知,车对地面压强成倍增加,对路面破坏加重(3)车轮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受到的摩擦力也就成倍增加,导致路面磨损加快试题情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类似的问题生活中也很常见。试题图文并茂,描述问题真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该题不仅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具有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试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的典型体现6. 【新疆建设兵团试题】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若待测电阻阻值在10左右。(1)在图甲中的“”内填出相应的电流表。(2)某同学实验时,能正确测量和读数,但在忙乱中在稿纸上记录的数据如图乙所示。请你帮他把数据整理好,并按实验要求填

    4、在表格丙中。(3)测得的阻值为_。略本题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有关数据进行反推其它数据,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形成在实验室中拼凑数据的做法,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的品质都是极其有害的;而且学生在记录混乱的不良习惯是不值得提倡的;同时本题也不能达到考察与区分学生是否真正做了这一实验的目的7. 【上海市试题】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

    5、最小。(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_ (选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的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

    6、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5分)(1)无关;(1分)(2)1与4(或2与5,或3与6);(1分)(3)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1分)(4)(a)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1分)(b)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1分) 本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既考查了知识与技能,也考查了过程与方法,但试题文字冗长,阅读量较大,过于繁琐,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且分值仅有5分,赋分值明显不合理,这属于繁难试题,与新课程理念是不相符的,其测试的效果必然达不到考试目标8. 【顺义区试题】在CCTV-1的新闻联播节目中,

    7、曾经播放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壮观场景。当“长征2号F”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见图,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湿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台底,航天工程师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现在请你说明:(1)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2)大水池能起保护发射台底作用的道理。(1)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大水池,水池中大量水急剧汽化形成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周围的冷空气,凝结成大量小水珠从而形成庞大的白色气

    8、团。(2)因为大水池中的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保护了发射台的台底。上述试题取材于媒体报道,是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试题将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巧妙地和实际情境结合起来,以带有开放性特点的题型考查基础知识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的思想9. 【安徽省试题】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只要写出一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如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地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试题是开放的,去除一些约束,更有利于学生充分

    9、发挥自己的联想,发挥自己的才智,答出比较完美的答案,事实证明,安徽省试卷中,关于这题的答案里,有许多人文精神很强,甚至充满文学色彩,令阅卷教师赞不绝口10. 【黔东南试题】晚上,小强在明亮的台灯下学习,灯突然熄了,请你分析灯熄灭的可能原因。 (要求说出三种可能)【安顺试题】电热的作用都是积极的、可利用的,对吗?请举例说明。【宜昌试题】某学校组织开展了调查学校用电情况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各电能表均能正常计数,且无偷电漏电情况发生。配电房中总电能表在月末和月初的示数之差为1016千瓦时,教学楼和办公楼中各分表在月末和月初的示数之差的总和为 966千瓦时。 (1) 从上述材料中你发现该

    10、校这个月损失了多少电能?造成损失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如何来解决?(2) 在你校开展的物理实践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请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 这几道题都属于较简单的简答题,但其答案是开放的,既考查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考查了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观察物理现象的经验,以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来分析解决的能力。11. 【咸宁市试题】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电力枢纽是全世界已建和在建的同类最大工程,三峡大坝建成后,坝顶高度为l85m。水库总蓄水量约为393亿m3,上游集水面积达100万m2, 年发电量为847亿 KWh以上。自 1997 年大江截流成功以来,三峡工程将于200

    11、9年全部竣工。试解答下列问题 ( 取g = 1O N/kg):(1)由于水库蓄水量大和集水面积大,专家预测库区气温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表现在夏季平均气温将_约 2,冬季平均气温将约_2 。( 填“上升”或“下降”) (2)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安装大型发电机组共26台,每台发电机组功率为70万KW,那么,它的总装机容量(即总功率)为_KW。 (3)三峡大坝正常水位设计为175m, 而不是 150m, 主要原因之一是有利于万吨级巨轮直抵上游的重庆港。若一般轮船的排水量为8000t,船所受浮力为_N。(4)三峡大坝选址湖北宜昌三斗坪中堡岛,其中重要原因是该处地质基础优越,水底岩体为坚硬完整的花岗石结

    12、构, 经国家专业部门钻探测试其湿抗压强 ( 即水下承受压强 ) 达1000kg/cm2,极有利于构建巨型坝体。如果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为 3.0103kg/ m3, 则可建大坝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5)如果山峡水电站3台发电机组同时发出的电能输往武汉地区,若输电线总电阻约为3.6,要求输电效率为97,则采用高压输电的电压应为多少kV?(1)下降、上升;(2)1820万;(3)8.0107;(4)3.3103m;(5)500kV本题以现代三峡高科技建设为背景,其中提供了几十个科学数据,信息量大,涵盖了力学、热学和电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设问由浅入深,层次性、阶梯性强,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

    13、能力,还需要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题目以现实问题立意,情境新颖,在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体内容的同时,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题目也较吻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起点高,但落点低的特征。试题设计渗透了新课程“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的理念12. 【某地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热学相关的物理现象填入后面横线上: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环境日。数十年来,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产生大量的浓浓黑烟、毒雾,如图所示,由于扩散而造成大气污染。据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会造成地球表面气温升高,使海水变暖,地球两极冰山和高山冰雪熔化,海平面升高,使台风、酷热、旱涝等灾害性气候增多。所以环境保护是我

    14、们共同的责任。(1)_;(2)_。扩散、熔化(热传递等)(注:只要符合题中要求任填两个仍给分)该题的考查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试题情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多方面的,因此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其二,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关注,逐渐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其三,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收集信息和提取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13. 【十堰市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电路里有两根导线的端未连接,把它们浸在硫酸铜溶液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L正常发光。小华用滴管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以观察

    15、到A、灯泡L逐渐变暗,慢慢熄灭 B、灯泡L立即熄灭C、灯泡L的亮度不变 D、灯泡L被烧毁该题是电学与化学间的结合,试题既考查了物理学科主体知识,也在试题设计中贯穿了新课程“注意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了解自然界事务的相互联系”的理念14. 【上海市中考试题】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_(选填序号)(1)在研究串、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2)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2)

    16、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往往用一个特定的模型来表示事件中的某一个物理概念,该模型集中地体现了这个物理概念的主要特征,使得在研究相关对象时更突出。模型是抽象的,模型的建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物理学中也常用某一个物理量来等效替代一些物理量产生的总效果。在学习物理学时,既要领会建立模型的重要性,也要注意等效性的运用,但须明确二者是不同的。试题设置的意图即是要学生分清这两点15. 【北京市怀柔区试题】如图所示是家用自来水表的表盘,利用物理学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读出该水表的示数为_米3。1123.2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实际中的应用,但在现实的生活、生产中与课本教材中完全相同的情境几乎是没有的,这

    17、就要求把在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而合理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应用。知识能进行迁移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城镇居民中,水表几乎是家家都有的,如何读水表也是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迁移、创新意识,也是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比较优秀的例子16. 【咸宁市试题】我市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充分利用温泉,即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市内某科研单位需在冬季保持实验室恒温,起初以煤作燃料供热,经多次试用后发现每小时用70的温泉水0.5t流过散热器后变为50,达到以燃煤供热的效果。已知煤的燃烧值q=3107J/kg,求:(1)温泉水向实验室每小时提供多少热量?(2)该科研单位每月(30天

    18、)最少可节约燃煤多少?试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这增强了试题的亲切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分析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17. 【安徽省试题】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损失一部分机械能,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请指出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损失,同时指出可能造成哪些环境污染。热机排出的气体仍有较高的温度,因此要损失一部分内能、燃烧不充分、或克服摩擦要做功等(回答出一项给1分;回答出2项给2分

    19、;回答出3或3项以上给3分)正如试题所说,热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能源和污染方面。初中教育的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物理教学理应充分关注诸如能源、效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渗透。本题对教学的关注点有很好的导向作用18. 【顺义区试题】读出图中各仪器的示数。体温表的示数:_,量杯中水的体积:_毫升,电压表的示数:_伏37.6,300(或300.0),11温度计、量筒量杯和电表都是基本的测量仪器,它们不仅在物理量的测量方面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往往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度量工具。这些仪器的刻度规律和读数规则是类同的,有许多仪表的刻度规律和读数方

    20、法也与这些仪器相同,因此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方法是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地中考都普遍加强了对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考查,这个方向应该坚持19. 【宿迁市试题】某物体放在镜前A点,通过作图确定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指出在哪个区域内能看到物体的像。(用阴影表示)本题测量的是平面镜的视场问题,显然这一要求脱离初中教学的要求,也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测结果难度较大,区分度较差,难以达到所要测量的目标。20. 【鄂州市试题】如图所示,6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悬浮一空心铁球,当溶液温度降低20时,会出现的现象是:(2)_。(1)球下沉;(2)有硝酸钠晶体析出这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

    21、合题,打破了学科界限,命题的目的不仅考查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综合试题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 【镇江市试题】小宁同学随科学考查队乘坐“科普”号船对太平洋海域进行科学考查。到达某海域,利用超声波测位仪测得海水深度为1000m,然后他把一只装有一些铁砂的普通玻璃瓶密封后,投入大海(设海水密度均匀,海水对瓶的阻力不计),下列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玻璃瓶漂浮于海面上,玻璃瓶悬浮于海水中某一深度,玻璃瓶下沉到某一深度后破碎,玻璃瓶完好无损地沉入海底。A. B. C. D.本题的问题情境系人为编造,题意缺少必要的限制说明而显得不够清晰,造成答案准确性欠佳22. 【鄂

    22、州市试题】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戴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时)都要将老花镜摘下来,这是因为( )A.不习惯B.为了爱护眼镜C.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C本题以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为基础进行命题,但几个选项的表述都是“通俗”说法,不具有科学性,而科学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要提高公民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题不具有物理意义23. 【毕节地区试题】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工作是2001年6月在云南省澄山县抚仙湖进行的,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出水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cm、质量为100kg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囊把从它从

    23、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囊向上的拉力为600N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密度。(取g=10N/kg) 400N,2.5103kg/m3近几年电视媒体对诸如沉船打捞等事件多有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尽管打捞设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基本原理和本题是一样的,因此本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试题考查的知识难易适当,考查效果较好24. 【宁德市试题】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路程,做了50J的功。请补充一个适当地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解答。(至少选择两种解法,但要求每次补充不同类型的条件,提出不同问题)本题要求学生自己提

    24、出问题,属于半封闭限制性题型,并解答问题,既有过程与内容的开放,也有答案的多元性,试题不仅考查了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考查了程序性知识,这对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一种较好的题型25. 【武汉市试题】为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在普及煤气和天然气使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若门窗紧闭的厨房内一旦发生煤气大量泄漏,极易引起爆炸。当你从室外进入厨房嗅到煤气味时,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最安全的是( )A.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出煤气,关闭煤气源B.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煤气源C.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本题学生从生活常识判断即能选出正确答案,但其考查目标应该为打开用电器开关,产生电火花,易发生爆炸的物理知

    25、识,但是电火花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没有涉及,因此,题型设计应改为填空题来考查爆炸的原因,可避免依靠答案提示而做出判断,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测量所要考查的目标。因此,命题人员应认真研究如何使题型设计充分体现考查目标,发挥题型考查的功能26. 【安徽省试题】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像(选填“实”或“虚”)。平面、虚物理教学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来源于自然、生活,又是对其的提炼和抽象,但物理知识必须适用于自然和生活,这在教学实际中存在不少问题,不少教师、很多学生就不会把一块玻璃板看作平面镜。本题对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27. 【黑龙江省试题】夏季的早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

    26、白雾。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是液化现象。因为河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液化试题描述的情景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是极常见的。往年考查“液化”知识的试题总是以选择或填空形式出现,容易引起死记硬背的弊端。而本题除考查了物理知识外,还对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合理要求,这也是物理教学培养目标之一28. 【上海市试题】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103N,右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3)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TAXI车费发票车号 E.U8888日期 02-05-28上车 10:00下车 10:05单价 2.00里程 6.0km金额 16.00 (1)300s,(2)20m/s,(3)1.8107J出租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规范管理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试题源于生活,又有所抽象,这正是物理认识社会生活的有效之处。试题考查的知识基本而又简单,但需要学生自主收集信息,这是目前提倡的。29. 【武汉市试题】三十年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各种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组点评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系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