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叶秀山教授《哲学导论》课程讲义Word格式.docx

    • 资源ID:7656514       资源大小:51.05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叶秀山教授《哲学导论》课程讲义Word格式.docx

    1、文学上,只读郭沫若而不读李白杜甫也是不行的。哲学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这说明哲学虽然涵盖很广,但恰恰又是最有个性的。”哲学是要署名的”。它虽然研究的是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但又像艺术品一样是个人的作品。因此,哲学离不开哲学史,正如艺术离不开艺术史一样,大艺术家为艺术立榜样,张载也曾说”我为天地立心”。而哲学则要”我”为哲学立则,我署名我负责。艺术强调感情,而哲学是理论性的,恰是这种理论的体系充满了个性。这就是历史,哲学是时间性的学问,时间即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一般的科学技术的检测标准是可重复性,同样的图纸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盖相同的房子,但哲学不能重复,完全一样的楼房仍有存在的价值,但在哲学上完

    2、全一样的著作、理论则没有意义,不可重复就是有个性的。哲学是历史性、时间性、不可重复、最有个性、要署名的科学。哲学要不断创新,不可重复只能创造。这样的哲学和哲学史再基础上是完全一致的,一部哲学史就是哲学。在现代社会,不养二、三流的艺术家,由于交通、通信技术的限制,以前模仿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聊胜于无,但现代科技的发展保存了大艺术家的声音图象,人们可以随时听音看影。哲学也有同样的情况,大哲学家的经典也是这样。现代印刷技术使得原著不再像以前那样难得,如康德的著作,以前中国的译本很难得到,现在则有很多译本,也能得到康德的德语原著,这就是为什么要抓原著,原著是哲学历史的里程碑。那么最初的里程碑从何而来?在

    3、这里介绍三个观念:闲暇、好奇、(精神)自由。哲学需要这三个条件,对这三个条件的提出在古希腊就有。闲暇并不是日常生活上的有空,从日常来讲悠闲并不一定是好事,古希腊讲”悠闲出智慧”,但现代希腊的懒散悠闲导致了效率低和落后,可见悠闲未必出智慧。但从精神自由上讲,就不是这样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讲”人们对超乎寻常的技术的赞赏不仅是因为它的实用,而是因为它体现了非同寻常的智慧,经验技术的积累其中一部分是出于必需,有的则是为了休闲。休闲的技能在智慧上比必需的技能要高,因为它不是为了有用而是必须有人在有闲的时候来做这样的工作”。所以为什么古埃及出现了数学,因为那里有神职人员,他们享有闲暇。当然,当后来闲

    4、暇变成一部分人的特权后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但闲暇也保证了时间不用在必需的技能上而是用在了智慧上。中国的清谈也是类似的情况。亚里士多德也曾说”知识源于好奇”亚里士多德的好奇即wonder。心理学对好奇的理解是很浅的,好奇在深层上体现了人的自由的精神,追求和主动的态度,精神主动创造和追求的力量。纯粹主动的活动能力就是好奇。为衣食所迫的人少有好奇心。因此在古代好奇实际上是奢侈品,是有闲的人才有的,而不是普遍的心理状态,而是有闲人的积极活动,当然也并不一定有钱才如此。但理论上只有如此才能维护精神上的主动自由,才能享有好奇的福分。在古希腊哲学家当然也关心诸如民主制等社会问题,但他们本质上不是面对社会实际问

    5、题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被称为”望天者”,他们抬头仰望天空,感叹于人世间的纷争无度,但天体却能合规律的运行,他们想一定有一个最高的智慧在调节,这就是最早的怀疑。对于最早的哲学家来说,世界存在不是问题,但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世界是一个问题,原因是最重要、最奇怪的。这三个观念归根到底是精神的自由与主动性。哲学一向强调主动性的彻底,恩格斯说”德国的哲学家有彻底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自由与主动的体系经过两千多年,运行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的时候在德国专业化了,成为了major,地位稳固了,专业化的标准就是以下这些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批判力批判康德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小逻辑黑格尔欧洲科学的危机

    6、与超越现象学胡塞尔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古希腊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它是包罗万象的。而当其专业化后(也就是可以成为一种谋生手段后)也会面临脱离实际,越来越精致,概念化的问题,至今仍有这些问题。当然没有专业也可以有思想,但专业的好处就在于学科化和系统化。只有念了上面这些书心里才能比较清楚哲学这个概念,就像只有念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才知古人之所谓的悲剧。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我们以此为秤时,会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是在真正研究哲学。因此,读这些书较之念哲学史是更好的办法或者说是”捷径”。2.哲学来自好奇,而所谓好奇就是一种缺乏、一种需要,也就是欲求。欲求是意志的作用。在实用范围内,意志是被动的,是一种出于需要的饥饿的

    7、意志,而哲学上的意志是被吸引、是主动的,哲学的好奇是理性本身的好奇,是充满的意志。出于实用的小好奇是有限的,而哲学意义上的大好奇则是无限的、自由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现实的对象能够涵盖哲学的追求。哲学不是去迎接挑战,而是主动去挑战,是理性主动的去挑战一切有限的知识。哲学就是把本来很稳定坚实的东西都变成了问题,哲学就是提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个大怀疑主义,理性主动向一切有限的世界提出问题,认为它不完满不完善有问题。哲学的探索是这样一种精神,精神的基础方面的不同于有限知识的在于,在有限知识方面,理性是受外界世界的支配,是受限制的,不是自由的。要根据你的问题、你的特性即根据现实的问题、现实的情况去解

    8、决问题,不能脱离现实,蛮来就是唯心主义就是主观主义,理性就会受损。这是经验知识里必须遵守的前提,这样理性是有限的。但理性本身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是本不受这样限制的。在哲学的层面,它不接受有限知识的挑战,而是它主动去挑战有限的知识,任何的对象,任何的实际问题不能限制它它体现了理性纯主动的精神,它提出的问题不是客观世界提出的,而是理性本身提出来的问题。这种理性主动性是潜藏在任何有理性者之中的,但理性主动精神的出现不是每个人,每个民族在同等程度上出现的,那么它是在何种情况下触发的?如何提出哲学问题的?提出哲学问题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个大事,并不是每个个都会提出哲学问题,不一定是每个人都会对哲学有

    9、浓厚的追求力量,也不是只有学哲学的人才会提出哲学问题,很多人只是作为一种职业专业来研究哲学,这是把它作为小知识来研究的,他的思想深处还没有开出哲学问题。普通人也可以提出深刻的哲学问题。许多普通人在生活的某个阶段,特别是危机阶段才有了哲学问题,有了大问题了,因此哲学在某个意义上将并不代表着好事。日常的好,平稳不代表你的满足,哲学让人不满足于此。危机并不一定是真的有危机,而是一种危机感,对有限世界充满危机感,存在主义体现了这一点。哲学不让人安心,危机感让人产生大问题,危机不是天灾人祸,对于天灾人祸人类有应付的办法。但对于此那些聪明而敏感的人会想到更大的事情,哲学问题也就此诞生。有限的世界的充满了不

    10、可理解充满了危机,这就促使你在大事情无限的事情上去理解它,这就是哲学。哲学为什么也是知识?哲学的知识就是在大好奇心驱使下的理性主动挑战、主动提出问题的一种结果,也是对大事情的一种的系统的回答。对于自由对于无限的理解就是哲学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哲学要求对一切荒诞的东西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都受到了这样的批判。这种批判最早来自尼采,他是一个否定一切传统,否定对大事要有根本的理解的哲学家,一个先知,他真正在根子里动了哲学的要害之处,他的理由也是在哲学层面的(在有限知识的层面是动摇不了哲学的)。他在自由的层面动摇它的基础,他根本不赞成有什么大好奇,人理解的目的是什么,建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11、,无非是求得安心。现在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找不出理由为其辩护,世界的不合理是合理的一个过程,有限的世界外还有个无限的理想的世界,现实世界是理想世界的一个影子,此时此刻不合理,若长远来想就合理的了,把现实和理想分离开来,那么现实世界的任何不合理都是可理解的了,尼采认为哲学是让人作奴隶的。他看到了哲学重要的一面,马克思也说我们的问题不是要理解这个世界而是要改造这个世界,从前面的观点理解来看就是可以理解了,他所谓的理解就是对大事情的理解。哲学不是要让这个世界变的可以理解了,让这个世界的不公也成为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变成顺民,而是要创造,要创造我的价值,不是要安心。我们从自由知识出发有很多路可走,尼采的

    12、想法是其中一条,有很大的冲击力。我们前面讲的是做哲学的准备思路,但最后可能还是这些问题,这些是不断提的问题。这是初阶段但道理决不浅,哲学没有ABC,哲学就在深层次,贺麟说过所谓老人格(得?)言,同样的话老人讲就不一样,那是有他一辈子的经验的。哲学就是讲大白话,最不愿用名词概念吓人,哲学是专业名词最少的学科。哲学是原始的语言,远古的语言,它没有什么特殊的对象,哲学讲的都是借用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因为它是老人格(得?)言,虽然讲的是ABC,但要有一整套的体系维护它,例如存在,being,Sein,这是ABC,到了哲学里最难的就是这些。对于汉语都不知道如何翻译。dasein在黑格尔那时还没有特殊用法,

    13、但到了海德格尔那却成了问题,难就难在要有一整套思想来维护它,甚至于要整个哲学系统来支持它。所以哲学的ABC不是ABC,以后还会回到这些个问题上来,但已经不是现在这水平了,并不是读遍哲学史的所有书才能懂这个概念,实际上读了海德格尔的书某种意义上等于读了哲学史,因为哲学史上的问题他都重新考虑过。不能忽略前人,要把前人想过的问题你也要再想一遍。海德格尔未必把所有的书都念过了,不可能全念过,这不影响他的辉煌成绩,但念过几本后哲学史上的问题已经过了几遍了,所以我只开了那几本书,尤其要大家注意康德的几本书。康德是我们了解哲学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途径。哲学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没有牛顿自然会有其他人来完成,但

    14、哲学、文学、艺术不一样,莎士比亚不是非有不可,梅兰芳不是非有不可,但一旦出现就会启迪这一艺术,学科。康德也一样,康德很难懂,维特根斯坦说过一切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海德格尔还说,一般人觉得真理难懂不是因为它太复杂而是因为它太简单。大家生活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习惯于复杂思维,不是原始的想问题,不好懂是因为想的是边沿问题,而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话很深刻,所以我建议大家读康德,不必要为了读康德去读其他很多东西,这样很难提上日程。康德的三个批判包括了全部哲学史。黑格尔也如此,你与其到黑格尔的哲学史里去学哲学,不如到他的精神现象学,小逻辑里去学哲学。这些书同样包含了全部哲学史。所以康德著作的重要性不但是哲

    15、学入门的教科书,还是因为它是我们理解当代哲学的关键,如果没有康德的基础,德里达,胡塞尔等人的著作你就不会懂。从康德、黑格尔到存在主义到解释学这是一个过程。(这中间我们越过了叔本华,尼采等,他们是哲学中的艺术)哲学有感人的地方,大哲学家的境界让你欣赏、感动。解释学也是从康德、黑格尔来的。三个批判中,纯粹理性批判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难读,最让人易于理解的是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的部分,但很多人的理解是急功近利的,不是哲学的。所以不念最基础的部分,只念美学部分,这都是浮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入门的书,是划清哲学和经验知识的界限的必读书。它最尖锐的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界限,当别人再提出什么是哲学时,你心中就可以

    16、清楚了有所体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尽管形式上好读,但它们不直接,问题是慢慢切入的。而康德的著作则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哲学与自然知识、经验知识的区别所在。他提出了最重要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科学知识何以可能。哲学就是要找出科学知识最后的根据,因为它也是可以不可能的(英国的经验主义对此提出过怀疑)。3.哲学和哲学史之间的界限难以划清,不一定把全部哲学史学完才学哲学,学哲学可以学一本书,一个流派,一个大哲学家都是入门的途径。根据自己的情境兴趣选择,老师也可以帮助你选择,你研读这一个人、一个流派,以此为基础就可以了解哲学包括哲学史。当然这不包括细节,但是大纲节目,基本问题都可以有所了解,重要的问题它都会

    17、涉及到,这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哲学的捷径。这是前人积累的方法经验。以此为基地,可以去各个地方,各门学问都可以去问津,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旨就是你当初选择的这本书,怎么出去,还能怎么回来。你们现在进入北大哲学系了,在哲学这个领域里现在需要有我存在的空间,我存在的地方有我的位置,就是从我推荐的书中再做选择我们先念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为什么称之为古典?(只是在中国称其为古典哲学)因为钻研了他们的书就明白了什么叫哲学,知道了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前面我们只是在外面看,哲学在做什么,现在则是要进入哲学门,登堂入室,那么德国古典哲学是入门的必经之路。哲学流派很多,对哲学本身的的观念很不一样,可

    18、以有不同观念,不同理解,但必须有根据,要把从康德到黑格尔以来的这段研究化在里面。”哲学就是把握世界的方式”,可以这么说,但根据何在,什么叫把握世界的方式,怎么把握?或者说是最一般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但什么叫最一般的,最普遍的 ,什么叫概念式的,这样日常给我们的观念就远远不够了。只有到了康德对哲学所谓概念,普遍这一类的话才有了一个专门的理解。他们了解的、想的要比一般人多。我告诉你们什么叫哲学是没有用的,还是要你们自己去读书。在形成我们自己”什么叫哲学”的观念的时候,还是要自己念书去,不带偏见,踏下心来念他们书。这时才明白什么叫哲学。哲学有自身的训练有自身的问题。下面我就大概介绍一下从康德到黑格尔都

    19、说了什么,为什么说他们囊括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概括了哲学的基本历史。康德的主要著作是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A版1781,B版1787)、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89)。三本书中,纯粹理性批判是个纲领,是奠基著作,但比较难。三本书有不同侧重,(实践理性批判侧重道德,判断力批判侧重美学)但就哲学来讲,三本书是一个完整的哲学,要一起读,所谓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是它们都在审核理性的作用,康德是理性主义者,纯粹理性批判奠定了他批判哲学的纲领这本书代表着一种变革,他把做哲学的人的视角、立场有一个变革。他自己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涉及了哲学的一个基本的态度,过去占主流的一个哲学态度:把握

    20、世界首先要认知世界,认识世界要首先通过感觉,然后从感觉概括、综合、分析、提炼、然后总结出规律来,把握世界就是要把握这些规律,学知识就是把握客观对象的规律law。有了规律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这个规律有普遍性,但普遍从哪来?从感觉来,所以需要试验,再分析、综合、概括这才能出现一个普遍行之有效的、可靠的规则law。规则成了体系,成了科学。哲学就是告诉我们知识一定是来自感觉,所谓科学就是从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所以知识的基础就在于此,要通过积累经验概括出经验,理论和规则。但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颠倒了这一切,这些知识的基础是不牢靠的,是建立在沙子上的。从古希腊就提出了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是会骗人的,感

    21、觉是会变的,感觉不可能提供靠得住的经验。最有名的就是关于运动感觉不可靠的命题,飞矢不动的芝诺悖论。有限的时间内怎么通过无限多个点,感觉上是动的没问题,但如何从理论上去证明。感觉提供的是个客体,理论是主体,把主客体分开是希腊人的功劳。按常识,主体是围着客体转的,认识要符合客体实际,但是到了哲学层面就有了问题,你无法证明所有的经验,所有从感觉得来的东西是可靠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这个问题上实行了一个变革,他让客体感觉围绕着主体转,这就是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培根认为人的知识就像蜜蜂采蜜,通过酝酿就产生知识。我们有了材料后要通过人的加工才成为知识。按这个想法实际上知识是没有可靠的基础,是找不到最

    22、后的理由的。是没有理论上的保障的。只有常识上经验上的可靠性。从培根下来,到英国的休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切不过是约定俗成,是习惯。这样建立的科学大厦是不牢固的。没办法从理路上证明推导出一定会”如此”。休谟是康德直接面对的一个人,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针对这种疑问的。从感觉出不来推理。要无限次的经验才可以推理,少一次都不可以。现在要让变化围着推理转。康德的另外一个目标,哥白尼式的革命不是只讲形式不讲内容,科学得有内容。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还提出了改造形式逻辑,现在讲的知识论不是形式逻辑而是科学逻辑,不只研究形式的必然性,也要把内容接纳进来,内容从经验感觉来。这两个东西要综合起来,单独任何一方面都

    23、不能解决问题。经验主义者正是在怀疑经验的基础上,所以他们最重视逻辑,因为逻辑是可靠的。而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者恰恰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注生活的价值。康德认为从感觉经验出不来逻辑,逻辑只管必然性,即a priori从前件来,不管内容,从推论来的。这个a priori不依靠经验,不是从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哲学需要经验,但不能要求学哲学的人穷尽一切经验后才能来学哲学。哲学里面考虑不依赖于经验的东西(不是不要经验)。康德的革命不是要去掉经验和逻辑的任何一方,科学必须要经验。康德的纯粹要解决的就是我的科学内容是经验的,但是又是推理而来的,有经验内容的必然的知识是建立在超验上的。哲学就是要讲我们的科学有必然

    24、性,是建立在推理上的,而不是像休谟讲的那样只是习惯。康德在这里是在为科学的伟大,必然性做辩护的。指出科学是有方向,有根据的。知识的基础是超验的,不从经验中来,但又是有内容的,不是纯粹的逻辑。哥白尼革命就是指理性能够接纳进来的感性的东西是可以推论的,这个推论是不以具体的感性经验为转移的,物理化学等等都有超验的基础。这里理性掌握着主动权,理性是立法者。理性有不接纳的东西,就是物自身。进来的都是现象和表象,是人的感官能接受的。这些能成为知识的对象。在经验的王国树立理性的权威,这是哲学的任务。康德维护了理性的立法权,接纳愿意遵从理性的经验,形成一个知识的王国。这里都是可以推论的,都是可靠的。理性的主动

    25、性不仅表现在科学知识上,还表现在道德,目的论上。这就是在物自身的这个领域康德所要做的。康德也说要限制知识,为信仰留下余地。这就是在他后两个批判中所做的事。4.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知识的来源、可能性以及对象问题,实际就是讲知识论、讲什么是科学。从康德开始,哲学由存在论(也就是本体论)转向了知识论,由客体转向了主体。因为康德讲的本质、本体是指事物自身,而事物自身是不可知的,没有一门科学可以去研究怎么认识本质、本体,康德用很多办法揭示过去的种种想要认识本质的努力都是白费,想认识一个不可认识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将本质论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线。在第一批判中,康德提出了”科学知识何以可能?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26、?”的问题,对于前者,康德认为知识是有其必然性的,而对于后者,康德认为在知识这个方面是不可能的,所谓的知识都是指现象界,与本质是有原则区别的,而不是程度上的区别。时空范畴都是知识论里的,本体是不能进入的,现象能在时空显示出来,而本质是不能在时空内开显的。在可感世界里,本质没有相应的对象Object,范畴只能规整由现象提供的材料。现象界的东西都可有其对象,都是可对象化的,而本体不可对象化,不能进入时空,就是纯概念(pure concept)。时空管直观,也就是存在。在知识论的意义上,本体是纯思想性的,不是诸存在者中的一个,不是万物之一。本体的不可知不等于它没有意义,虽然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从古

    27、希腊以来的本体论都是哲学里要思考的。我们要把具体的存在和本体的存在划清界线,本体的存在不是存在者的相加,而是从存在者中排斥出去的,不能显现就不要进入知识的领域。Phenomeno现象者和noumeno思想者区分,实际思想者就是本体,康德论证了本体理论的恰当地位。知识论就是讲知识的理论结构,科学的哲学原理的。第一批判分为分析篇和辨证篇。分析篇讲的是经验概念;辨证篇讲的则是没有直观的概念,所以是要出幻象的。古希腊所谓的辨证法就是幻象的逻辑,所以是没有检验的标准的,本体没有时空,理性不能僭越,否则就是要出幻象,出矛盾的(理论理性在直观的范围内是明辨是非的,虽然有对有错,但可以避免矛盾),谁也不能证明

    28、对错,除非上帝或神,而这就涉及到了关于上帝和神的证明。经验科学是狭义的知识,日常的经验对哲学来讲恰恰不是其领域。哲学家就是思想者,也就是有理性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纯思想。理论理性面对的是经验世界,它要为科学鸣锣开道,而纯粹理性不可能成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直接面对的是本体。在康德看来,知识论只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引言,理解、分析、把握理性的第一步是为了导向更高层次的哲学。在知识论范围内有效的理性,能管的就是知识的范围。理论理性在本体领域没有功能,不能用理性规则。在中国,理性原先被译成”知性”,实际上理性和知性是有区别的,知性只管知识科学,而理性在知识范围内是理解力的问题,在时空范畴中讲必然性,理性是

    29、不自由的,它得接受一些东西,也就是时空所给予的直观。在本体范围内理性就是思想性,最重要的就是自由。物自体,事物自身就是自由,理性是不听命于感性的指挥的,而是感性受理性的支配。理性自身不是概括出来的,而是自身的觉醒,理性是有能动作用的。5.为什么说理性是第一性的原则?我们哲学避免独断,就要问为什么理性是第一。从科学上讲,人类意识的产生、起源不是我们哲学的任务,科学可以无穷无尽的做下去。哲学是要区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经验的起源,一个是理论上的起源。理论上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反对不确定(经验科学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人类第一个意识不能确定的告诉某时某刻意识诞生)。哲学就是追根寻源,所以我们在理论上必须要讲第一。为什么古典哲学要把理性当做第一原则,大家要把经验起源和理论根源做一区分,这是哲学最基本的区分。哲学在理路上有自己的系统。从康德开始理性作为第一原则的地位得到确定。科学的推论是一切经验科学的基础,而不用穷尽一切经验。道理何在?英国的怀疑论者认为科学不能在逻辑上必然推出(除了数学和逻辑),只是习俗,习惯。康德就是要纠正这一点,他认为存在一个理性(a priori),科学里的关系


    注意事项

    本文(叶秀山教授《哲学导论》课程讲义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