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762264       资源大小:140.0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1、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从图中可以汲取的历史信息是()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A.汉代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B.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D.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解析:A项错在“最流行”上,C项错在“只能”上,D项的推断本身错误。答案:B2古代中国取得了丰富的天文学成就。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B.中国是世界上

    2、最早为哈雷彗星命名的国家C.中国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D.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系统的记录解析:哈雷彗星是用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但并没有给它命名。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B3红楼梦中迎春曾用一个灯谜来说明我国古代一工具的神奇:“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该灯谜的谜底应是() A.司南 B.浑仪 C.算盘 D.活字解析:算盘上下两部分珠子所代表的数目是不同的,符合“阴阳数不同”。答案:C4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

    3、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解析:火药武器在中国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因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时火药武器已经广泛使用,所以并未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故B、C两项错误。A项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D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极高C.李时珍受人

    4、尊崇D.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解析:“种色夺目”说明本草纲目内容丰富,“宝藏悉陈”说明本草纲目价值极高。答案:B6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出唐代李白诗歌的()A.现实主义追求 B.浪漫主义色彩C.现代主义风格 D.古典主义格调解析:李白的诗歌描绘出了庐山瀑布由上而下倾泻的磅礴气势,充满了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答案:B7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清照 B.柳永 C.辛弃疾 D.李煜解析:“学士词”风格豪放,辛弃疾

    5、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答案:C8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答案:A9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从中我们能够汲取的历史信息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变化体现出继承性的特征文学的表达方式逐渐趋于灵活诗歌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词是古代文学发展的最高形式A. B. C. D.解析:从宋代开始,诗歌虽然不再是文学形式的主流,但它仍然存在,延续至今;词仅是文学形式的一种,明清时期

    6、小说逐渐成为文学形式的主流。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A10(xx福建福州调研)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A.布局构图的精妙 B.畅神写意的原则C.社会教化的功能 D.绘画技法的创新解析:由“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是说绘画不应讲求写实,“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则肯定了绘画的写意原则。因此,A、C、D三项未能从题干中反映,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11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采用唐朝诗人的诗句命题招考画师。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

    7、。从此画的风格来判断,它应属于()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风水画解析:借景抒情,表达个性,又集书法、篆刻于一体,这明显是文人画的特征。答案:B12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只有“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写经体”的出现源于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说明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表述太绝对,D项错在“产生”。答案:C13右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

    8、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图中的文字呈现出隶书的特征。秦汉时期,隶书是我国比较流行的书体。答案:B1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具有()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解析: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现在仍然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喜爱,这充分说明海峡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答案:B15(xx陕西西安一模)“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

    9、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C.戏剧 D.杂技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故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24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请完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6分)(2)写出张仲景

    10、所著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10分)参考答案:(1)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2)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成就: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17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

    11、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腔,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9分)(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8分)(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

    12、,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4分)参考答案:(1)娱乐演艺兼营商业的场所。(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岳麓版必修2(一)教材解读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II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有两条线索: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而本课是第二条线索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大萧条给资本主义国家以深刻的教训,促使它们下定决心大胆调整战后经

    13、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实例。凯恩斯主义从理论上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乃至资本主义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1基础知识方面,经高二第一学期对必修II的新课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有初步的了解。2历史理论方面,学生们已基本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3研究方法方面,学生们已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史证论的学习研究方法。(三)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

    14、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掌握大萧条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理解其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和材料,从史料分析入手,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史实和史论的理解。

    1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3)通过学习本课,感受罗斯福对美国乃至世界的贡献,认识到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姓资也不姓社。(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萧条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六)教学理念1教学设计思路:坚持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为教学的主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导学学案,印发给学生

    16、,并安排一节自修课给他们自主学习。复习课堂上,(1)教师检查自主学习的情况,并适当点拨。(2)教师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练习巩固知识。2教学方法:问题探究与学案教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媒体的选用:多媒体平台5板书设计(1)课件中的板书一、大萧条(一)自主探究:概念、表现、特点(二)合作探究:原因、影响(三)练习巩固二、罗斯福新政(一)自主探究:了解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二)合作探究:背景、特点 实质、影响(三)练习巩固三、凯恩斯主义(2)小结时黑板板书1.表现及特点破坏2.原因一、大萧条3.影响

    17、第15课4.特点及实质1.措施二、罗斯福新政2.背景3.影响三、凯恩斯主义内容(七)教学过程【导入及课标展示】(多媒体投影)教师:(多媒体投影展示瓦特和爱迪生的两组图片)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爱迪生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迈入“电气时代”。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步入工业社会,然而生产关系却没有太大的进步。生产关系严重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一场空前的危机,这场危机席卷了繁荣光环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它就是大萧条,同时这也给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新的新的道路提供了机遇。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首先让我们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点击展示课题及课标)

    18、【第一部分 大萧条】(多媒体投影)一、自主学习的检查与点拨(展示学案内的相应材料和问题,学生代表回答)1.什么大萧条?学生回答: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大衰退。2.根据教材P68-69的文字和图片,概括大萧条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表现反映了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具体表现有股市崩溃(开始的标志),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暴跌等。 这些现象反映的特点有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强。(点击展示)教师:大萧条自1929年10月爆发到1933年达到最低点,一共持续了5个年头,因此与之前的经济危机相比,时间不可谓不长。股市连续四个交易日暴跌,可谓

    19、来势猛。爆发后迅速扩散,席卷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可谓范围广。所到之处,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民不聊生,破坏力不可谓不强。这让人们不得不问这是为什么,这给当时的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影响?(点击进入大萧条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大萧条的原因和影响(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用时4分钟,学生间相互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相互吸纳补充完善。其间,教师走访参与,了解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实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二)成果分享与教师点评1.大萧条爆发的原因?(1)根据材料分析,大萧条爆发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附材料)材料一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

    20、,产品急剧增加,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而全年收入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60%,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相对日益贫困,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学生回答:1)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2)重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教师分析并过渡: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在材料中划线展示)这残酷的数据告诉我们美国生产资料绝大部分掌握在极其少数人手中,他

    21、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控制手中的生产资料高增长的面向社会生产,然而大众的收入增长却极其缓慢,无力购买更多的商品。这就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尖锐,同时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最终又是什么直接引发了大萧条的呢?(点击进入大萧条爆发的材料二)(2)根据材料分析,大萧条爆发的直接原因? (附材料)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而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

    22、165上升到258。1929年10月24日,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股票行情显示器的操作速度甚至赶不上股票狂跌的速度。 学生回答:直接原因是股票投机过度,股市崩溃;教师过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政府为什么没能即时的控制危机?(点击进入大萧条爆发的材料三,附材料)材料三 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学生:根据教材和学案材料,我认为大萧条爆发的政策原因是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相反使这对矛盾不断尖锐,最终通过大萧条的形式来释放。教师点评过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这位同学应该认真的分析了教材和

    23、学案中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除了根本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和政策原因外,还有没其他原因呢?(点击进入材料四,附材料)材料四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学生:信贷消费过度,造成虚假繁荣,给人错觉。教师点评:从“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和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迅速增长,告诉我们信贷消费已经过度。这些原因和我们没有探究的其他方面的因素共同引发了大萧条,给世界经济政治造成严重影响。让

    24、我们共同来分享第3学习小组讨论的成果。(点击进入大萧条的影响之材料一,附材料)材料一 大萧条期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50%2/3失业人数1700万700万300万300万300万3500万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国家我们得出这些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项目 “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我们认为经济出现的危机,出现了明显的倒退。综合起来就是大萧条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衰退。老师点评:第3小组的同学把老师要分析的都分析了,讲的非常

    25、的好,掌声鼓励下!表格材料我们就是要“横看”和“竖看”,分别提出直接信息,然后综合这些信息,得出结论。看来三组的同学已经掌握这个分析材料的方法。好,我们再从国家关系的角度看看,大萧条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点击进入材料二,附材料)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保护国内市场和促进出口,纷纷采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这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1931年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是英镑贬值近1/3,其他国家也相继放弃金本位。1934年美国政府也宣布美元贬值40%。学生:我们认为,大

    26、萧条下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日益恶化。老师点评:的确是这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纷纷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形成“以牙还牙”的态势,使国际关系日益恶化。国际关系恶化了,大萧条对各国国内的政治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点击进入材料三,附材料)材料三 图三 日本扩军备战学生:导致各国社会危机加剧,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老师过渡:到此我们复习了大萧条的表现、特点、原因以及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练一练。【第二部分 罗斯福新政】(多媒体投影)一、自主学习的检查与点拨(展示学案内的相应材料和问题,学生代表回答)1.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27、?阅读教材第三目录(P70-71),结合表格提示,完成下列内容。(学生集体逐项读出填写的内容,教师随后展示)教师精讲:大萧条是从金融领域率先爆发的,罗斯福新政也从金融领域入手,可谓“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而美国是工业国家,因此调整工业成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农业是基础产业,而且农产品价格暴跌,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调整工业的同时也对农业进行了调节。大萧条爆发后失业剧增,政府必须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以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此开始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这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围绕的是供给与需求这一对矛盾。可谓罗斯福新政是根据大萧条的病症对症下药。【合作探究二】:罗斯福会用什么办法帮

    28、助美国人重新过上好日子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录,结合表格提示,完成下列内容。时间3分钟。领域主要措施具体措施目的金融整顿财政金融工业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节农业生产民生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教师:罗斯福之所以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它拥有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智囊团”,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会怎样为罗斯福出谋划策,摆脱面临的困境呢。我们分为四个组来探讨这个问题:从北往南分别是:金融、工业、农业、福利。讨论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每前后排两桌四人为一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二是讨论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和学案上的材料展开,不必拘泥课本;三由各小

    29、组安排代表发言,发言时采取自主回答。(附探究问题)材料一: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罗斯福为何从银行开始整顿? 、有人还是不愿意存钱,你怎么办?材料二: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人尽其责”的蓝鹰标志。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

    30、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这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为何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材料三: 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基本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数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有人对罗斯福的农业政策提出批评,你持什么态度?材料四: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耗资105亿元,建了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从材料看罗斯福关注什么问题?、有人建议说,发放救济金比兴建公共工程更省钱,你赞同哪种方式?【小组互动,教师精讲点拨】、罗斯福为何从银行开始整顿?金融领域是大危机的开端,整顿有利于民众信心恢复,同时金融的恢复会给工业农业的恢复发展提供资本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