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练习.docx

    • 资源ID:7606586       资源大小:28.0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练习.docx

    1、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练习鸿门宴课文练习 高一( )班学生 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飨士卒(xing) 美姬(j) 锐不可当(dng) 范增说项羽(shu)B要项伯(yo) 卮酒(zh) 瞋目(chn) 欲王关中(wng)C参乘(chng) 戮力(l) 度我至军中(du) 杯杓(sho)D骊山(l) 刀俎(z) 切而啖之(dn) 何辞为(wi)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2、姻。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今者有小人之言。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5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A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沛公曰:“君为我呼入”D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6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出有误的一项是( )。A樊哙

    3、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于)(其)上。B急击勿失(之)! C(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D项王曰:“(君)(乃)壮士!赐之卮酒。”7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拒绝)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音sh ,屡次,多次)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应该是“坐下”)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舍弃,丢下)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军队)沛公军

    4、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军,驻扎)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军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辞)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讲究)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按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

    5、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A/ B/C/ D/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君安与项伯有故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1下列句中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C于是项伯复夜去 夜缒而出,见秦伯D范增数目项王,

    6、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2下列各句加点词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13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会其怒,不敢献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公为我献之 吾属今为之虏矣!A/ B/ C/ D/14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安在 因击沛公于坐 吾属今为之虏矣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大王来何操 此天子气

    7、也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得復见将军于此A/ B/C/ D/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鸿门宴人物的性格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C古代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鸿门宴的“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D史记语言精练,有生命力,很多词语已固定为今天的成语,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秋毫无犯”就出

    8、自史记鸿门宴。1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B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D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

    9、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0、,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眦尽裂 目眦:眼睛。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边担任警卫的人。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挺着上身跪着。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西向:西边。18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则与斗卮酒 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窃为大王不取也 臣为韩王送沛公A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也相同。B两个“与”不同,两个“为”也不同。C两个“与”相同,两个“为”不相同。D两个“与”不相同,两个“为”相同。19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

    11、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天子气也 B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21写出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成语。毫毛不敢有所近。 劳苦而功高如此。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22直译下面的文言句子。谁为大王此计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12、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1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A汜(fn)南 缒(zhu) 鄙(当作边邑)B佚(y)狐 不知(知道) 共(gng,供给)其乏困C瑕(xi) 何厌(满足)之有 逢(png)孙D阙(qu,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3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晋军函陵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A军队 对对方的敬称 改变 替B驻军 执掌事务 交换 被C驻军 对对方的敬称 改变 给

    13、予D军队 管理事务 交换 是4选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既东封郑 D.晋军函陵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辞(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晋军(军队)函陵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6下列加点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8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14、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B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C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D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

    15、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囚,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16、,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左传僖公三十年1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情况意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宾语前置A越国以鄙远( )B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C夫晋,何厌之有 ( )D夜缒而出 ( )2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 )A亡郑以陪邻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B“焉用亡郑以陪邻”“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指晋

    17、国)扩大土地。C“君之所知也”“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4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三、阅读下文,回答14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

    18、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而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越国以鄙(边邑)远C行李之往来,共(同“供”,供给)其乏困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 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

    19、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B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C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D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6题。

    20、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夜缒而出(zhu)B.共其乏困 (gng)C.秦伯说(yu)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png)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21、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3.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5.翻译下面两句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用原文回答问题:(1)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2)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

    22、辞的原因是(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1下列词或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忤视(w) 夏无且(qi) 变徵之声(zh) 振慑(sh)B收盛(chng) 更虑之(gng) 图穷匕见(jin) 卒起不意(c)C嗔目(chn) 和而歌(h) 箕踞以骂(j) 以药淬之(cu)D说见臣(yu) 被八创(chung) 给贡职(j) 愿得谒之(y)2下列句中加点字都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B秦王环柱而走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C卒惶急不知所为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D燕王诚振布大王

    23、之威 是时蒙恬威振匈奴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 )(4)使使以闻大王 ( ) (5)左右既前,斩荆轲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 )5这篇课文节选自西汉_所编的_ 一书,该书“长于叙事,精于描写”,课文围绕一个“刺”字展开了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试根据情节先后,将下列事情或场面排列起来(将序号写在下面横线上)。A易水送别 B图穷匕见 C配备

    24、助手 D.怒斥太子 E准备信物 F厚遗蒙嘉 G倚柱笑骂 H顾笑武阳 I准备利刃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25、!”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樊於期( ) 戮没( ) 揕其胸( ) 切齿拊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遥闻深巷中犬吠 (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 )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 ( )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2)、十三教汝织 ( )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乃今得闻教 ( )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

    26、 ) 3写出两段话中表示敬称的三个词语。(1)_ (2) _ (3)_4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_(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5从这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重要关键在于取信秦王。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心狠手辣,为取“信物”劝使樊将军自刎。D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6文中樊将军的形象也栩栩如生,他的主要特点是_(不超过15个字)。三、阅读下题完成15题。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27、。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图穷而匕首见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3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4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