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问题情境教学.docx

    • 资源ID:7596571       资源大小:72.2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问题情境教学.docx

    1、问题情境教学摘 要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有效地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解决提出的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者们也非常重视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直接体验。他们认为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以问题情境为起点,通过建模,获取答案,到最后的应用与推广这一基本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学段都有对应的规定,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经由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对问题情境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情境教学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如何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

    2、值得深入研究的。本论文以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法,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使创设问题情境更有效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及研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次,为了解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对研究对象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小学生对教师课堂引入的喜好、对教材问题情境使用情况的看法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创设问题情境的使用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调查。通过观

    3、察法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互动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几位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关于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优秀教学案例,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分析;有效策略AbstractProblem situation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is a place of problem situation effectively allows students to better solve the ques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e designers also attaches great

    4、 importance to the direct experience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at they think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reflect problem situ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rough modeling, get the answer, in the end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ba

    5、sic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master degree of knowledge, not students section has a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make the student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mathematics and real life, through independent found cooperation formed certain mathematics curricul

    6、um standards of practice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problem situation teaching, and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oblem situation teaching.Creat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 can make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7、efficient, how to create problem situation teaching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o appl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of this paper is to xi an new ruler fifth-grad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of observ

    8、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iming at creat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 i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 to create problem situation the use of more effectiv

    9、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First of all, to create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 related concepts are defined secondly, study the related theory of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 mainly include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cre

    10、at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the be fond of of student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troducing views about teaching material usage problem situation and teac

    11、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reating problem situation to investigate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use of frequency through observ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alysis Finally, based on the excellent teaching cases of several excellent

    12、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bout creat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s,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Create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s;Research and analysis;Effective strategy摘 要Abstract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13、1 研究背景 11.1.2 理论意义 11.1.3 实际意义 21.2 文献综述 31.2.1 国外研究现状 31.2.2 国内研究现状 3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4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2.2 理论基础 5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3 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调查研究 73.1 调研对象 73.2 调研步骤 73.3 数据统计及分析 7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策或建议 146 结论和展望 15参考文献 17Reference 17附录1: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问卷调查 18附录2: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调查问卷 19致 谢 1 绪论1.1 研究背

    14、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问题情境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扮演者主要的角色。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课程目标设计者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体验,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课程设计者认为,首先设立问题情境,其次在建模的基础上得出答案,最后做到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同,进而掌握知识的深度不同,因此根据不同学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以期学生自主性地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间交流互助用于实践中去。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与教师的学教合一,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应启发学生以现有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为起点因材施教。从具体情境

    15、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去是“新课标”对每个学段学生的一致目标。因此,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并指引着数学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便显而易见。数学教材内容与要点的版本多样,由此衍生出的情景多样,这充分展现出数学教材编写特点各异和小学数学教育中情景教学的关键。虽然数学本质、数学教学目标和情景教学本身各有优势,但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是可行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深受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喜爱是有理可依的。1.1.2 理论意义1.提出疑问是引发思考的源泉,而思考则是学习知识的前提。问题不仅是数学的关键而且还是思维运转的起点。首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有益于教师在新课改要求下

    16、,深刻认知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投入到以多媒体等为教学设备的情境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和做、学结合的培养;其次,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还丰富了数学理论内容;最后,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有利于我国教师队伍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和高效的教育方法,使青年教师快速转型为有经验教师,以此扩大教师队伍。2.在深入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调查发现,理论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多次探索,然而案例分析研究数量颇多。本论文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法为辅,以期研究小学问题情境教育如何创设情境,如何使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 1.1.2 实际意义1.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更加体现里新课

    17、程改革的新面貌,初步设想表现在:学生与教师反转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使学生善于思考,发散思维,积极主动的探索问题来掌握课堂知识、技能、活动经验和教学思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间探索精神与合作能力的配合。一方面,小学教育注重培养,该教学方式诠释得当;另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点的意识,进而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景教学有利于使数学知识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当学生发现问题所在,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新知识并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这不

    18、仅仅是新课程急需的教学方针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探索的方法。1.2 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最初国外称情景教学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们认为: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答案与老师再次提问时必能找到各自答案中的矛盾所在,进而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反思与思考,总结原因最终得出准确的结果。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锻炼学生的能力,而谈话提问的过程中即情景教学的方式之一。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幵始的。他反映出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得益于直观感觉得转换,即抽象知识由主观思维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在课堂上,学

    19、生在情境中如同身临其境般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性悟性,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就是情境教学的魅力之处。1762年卢梭出版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指出,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些可理解性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去解答,这就是要做到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的告知。老师的职责不是教他强行获得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学生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知识去学习和思索。美国的杜威最早提出“情境”一词,并赋予教学情境创设的概念。他指出五步教学法的具体过程情境(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1.2.2 国内研究现状从问题情境教学的理论层面来看,环

    20、境育人是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墨子的人性素丝说、孟母断机教子和孔子提出的“相机教学”等都是以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理性思维、倡导学生的主动建构性来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实践探索与研究情境教学的方法,并且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教学体系,如“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这是我国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素质教育重要模式之一。2000年吕传汉和汪秉彝两位教授提出:“数学情境提出问题”(简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教学的环环相扣,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循环进行,第一,设置数学情境,即该环节是提出数学问题的基础;第二,提出数学问题

    21、,好问题的提出又可以作为一个新数学情境的呈现;第三,解决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形影相伴、携手共进。该理论一方面,培养了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并做到“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2000年1月起,中国西南地区中小学开展了中小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研究,并在之后五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之后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年期中指出有效教学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阐述。综上所述,本论文是在国内专家学者的基础上进1.2.3 现状综述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都是从教学背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情境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中并没有做出深入的研究。本

    22、论文重点将以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法,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途径使创设问题情境更有效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3.1 研究方法(1)文献法以书籍、网络等为载体记录下来有关情境教学的信息和各种资料。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更新迅捷的网络资料等。(2) 观察法利用实习的机会,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现场观察(利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性工具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境互动进行观察,这样更直观、更科学),收集提问相关数据,将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可操作

    23、性的建议,提高研究的真实性为本文提供参考信息。(3) 问卷调查分析法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好关于小学数学高年级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问卷调查。选取西一路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350份,并发放20份问卷调查给西一路的数学老师。将其问卷进行回收,了解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况,再分析调查研究。(4) 数据统计法本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分析,最后绘制相关表格、图表等,为本研究提供数据依据。1.4研究思路1.与老师商量确定研究主题,在确定之前主要看自己想研究什么方向,然后再看研究的方向有没有意义

    24、。2.首先查找与论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梳理,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其次,研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最后,看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的加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3.选定研究方法,结合实习学校所能给我们提供的帮助和论文研究需要采用的方法主要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这四个研究方法,对其研究对象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小学生对教师课堂引入的喜好、对教材问题情境使用情况的看法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创设问题情境的使用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调查。通过观察法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互动进行研究分析。制

    25、作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修改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4.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数据统计法和图表将调查的问题直观清晰的表达出来,总结问题。5.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明确的分析,发现问题及原因,将其逻列出来,提出有效的问题情境策略和建议。2.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2.1 概念界定2.1.1 有效问题情境 针对有效问题情境中的有效包含三种解释,第一,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第二,有效率,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投入比;第三,有效益,即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从操作层面评价,是否有效益指的是教学目标与在特定的社会中个人的教学需求是否契合并且契合度有多高。华东师范大学张伟平博士指出:有效问

    26、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依据学生对已有实物的认知经验和具体情境的结合,进而引起认知矛盾,迸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知识的欲望,以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然后结合所设的具体情境”,引起恰当的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有效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的氛围,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理解数学问题本质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主要方式。 本论文是以数学教学的本质为出发点,对创设问题情境解释为将小学数学教师与学生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的目标为起点,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2.2 理论研究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

    27、:知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然而学习也是有媒介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学习可以看成是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下的自主构建行为。通常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在现实问题中学习知识,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在老师的启发下把问题情境中抽象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新知识,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者指出:教学是学生对新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知识则是学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产生的,如学生自我理解或寻求帮助都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有益于学生加入的过程中对原有知识的有意加强和在新环境对新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协作和意义重组作为构建主义的要素丰富了小学数

    28、学教育的理论依据。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我认知和成人帮助、操作或模仿之间,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就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假设:教学和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但不是同一发展水平,他们之间错综复杂。学生学习的过程本就是循环反复从已知区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区的过程。最近发展区亦指儿童将要到来的未来、发展现状和动态的由现有水平向可能水平发展的能力。这里的现有水平是己经完成的儿童发展期的结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可能水平则是指正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即儿童现阶段还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必须依托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换个说法,在明确界定学生发展的

    29、假设下,为教学和师生努力指明方向。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任何学科教学都应遵循的科学理论,而问题提出的范围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距离是该教育理念的关键点。 3 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调查研究3.1 调研对象此次问卷调查地点选取本文作者实习期间所在小学,调查对象选取校内五年级学生及数学教师。利用自习和下课时间与各班班主任相互交流,对所在班级老师和全体同学进行调查,学生填写问卷过程中提供实时指导,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学生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345份,有效率98.57%,教师问卷共发放12份全部有效,满足调查所需真实性要求。 3.2 调研步骤此次问卷调查是为了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情

    30、况进行了解:1.使用问卷对特定年级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总结。2.根据得到的结果,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资料查阅等方式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3.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效率,使其更加热爱数学课堂。3.3 数据统计及分析3.3.1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表 3.1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程度学生学习受影响类别比例能激发兴趣64.4%十分有帮助62.5%能真正学会63.1%能积极思考56.8%大多数与老师、同学发现分享与众不同的33.8%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创设情境教学对学生学习有积极

    31、的影响所占的比例很大,说明五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在教学中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不怎么喜欢。说明学生还是很认同教师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上课的。觉得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他的学习数学有非常大的帮助。有极少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方式可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表3.2 小学生对课堂引入方式的喜好程度是否喜欢老师创设有一定挑战性但难度不高的问题情境比例喜欢58.1%大多数喜欢,根据老师提的问题31.3%偶尔喜欢,根据老师提的问题10.0%不喜欢0.7%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喜欢老师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难度不高问题情境的同学占大多数,有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所提问题感兴趣的喜好而定,有0.625%的学生不喜欢问题情境的方式。因此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会受到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表3.3 数学课堂使用创设问题情境情况老师是否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问题情境比例经常会70.6%平时上课不会,只有遇到讲公开课或听课时会 8.8%偶尔会20.0%不会0.7%根据以上调查可以说明本校五年级数学老师大部分上课都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只有少部分老师可能由于自身能力问题不经常在教学课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只在遇到讲公开课、领导听课的时候采用。表3.4 小学生期望的创设问


    注意事项

    本文(问题情境教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