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560687       资源大小:33.1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Word下载.docx

    1、当她每次大喊大叫之后,甚至她还打过她的儿子,在那之后她会非常的懊悔。然后她慢慢地发现,其实这种自责或者是自卑都无助于你能够更好地改进。因此这本书的开篇首先让我们了解吼叫,我们首先得理解吼叫是怎么回事儿,第一个观点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存在着吼叫的问题,如果你没有的话,你可以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朋友,朋友家里就会有。就是一定会有这种,都见过大吼大叫的问题,我们谁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呵斥过。所以你首先应该知道,不是只有你才有这样的问题。吼叫有时候也是有用的,那吼叫在什么时候有用呢?比如说孩子过马路没有看到一辆汽车,这时候你要不要喊一声,小心,这是很有用的。然后小孩子在喂更小的小

    2、孩吃糖豆,你看这多危险,卡住气管就完蛋了,说不要动,这都可以。所以当孩子面临着危险或者紧急的关头的时候,其实父母的吼叫是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的。这个时候你必须得该吼的时候就要吼出来,因为你能救他的命。除了这种危急的情况之外,其他的吼叫其实未必是必要的。一定要不自责,不羞愧,做过的事就是做过了。承认自己做错了就好了,然后我下次会努力做的更好。但是深深的自责和羞愧会导致一个人没有动力去改进。你们听这个观点像不像我们讲过拖延症那本书里的观点,就是如果你整天责怪自己说,我怎么总是这么拖延,我太羞愧了,我都不能够再面对自己了。当你整天这样想的时候,其实你会继续拖延下去,因为你没有一个改进的动力。只有你接纳

    3、自己说,我知道我之前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依然接纳我自己。像轻疗愈里边敲这个,尽管我心情很不好,但我依然接纳我自己,这就是接纳。首先要懂得接纳自己,你才有可能改进。那么吼叫通常都会有一个外部触发器,作为一个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外部触发器是什么?你比如说有的人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玩具乱糟糟的,他就急了,这就叫作触发器。一旦看到孩子玩具乱糟糟,他就立刻会爆发。有的人看到自己的配偶把内衣随便扔在地上,家里乱的像猪窝一样,就不行了。所以你要找到自己的触发器,针对这些触发器做一些相应的功课,你才能够慢慢地,不会一遇到一个场景就立刻会抓狂。我见过我身边有的家长,他的触发器是孩子的哼唧。就是孩子哼哼唧唧

    4、的,只要孩子一哼唧,这妈妈就急了,好好说话。那个就好好说话,他这要求这孩子你必须得正常说话,你不能哼。但实际上你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哼哼唧唧的?所以首先找到你的情感触发器,然后知道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是什么呢?我们很多人在遇到了情感触发器以后,为什么会直接吼叫?是因为他进入到第二步,就是不断升级的想法。什么叫不断升级的想法?当你看到孩子的玩具乱糟糟的时候,你立刻就会升级的想到说,为什么总是我来收拾玩具?然后就会想到没有一个人关心这个家,除了我之外谁对这个家都不操心。就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特别痛苦,我怎么嫁给这么一个人,然后把孩子叫来骂一顿。实际上你把你整个对人生的不如意,全部都因由这么一个触发器就迸

    5、发出来了。因为你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烦恼,你让自己的这个想法不断地升级。家里人把内衣乱扔,扔的家里乱糟糟的,你也会立刻想到说他们对这个家不负责任,他们根本不爱这个家,说不定他根本就不想回这个家。好吧,能不过就不过了吧。你看从地上扔了一件内衣,最后直接上升到干脆别过日子了,因此你要小心。那么怎么能够减少自己不断升级的想法的这个习惯?就是你要能够学会把它记录下来,学会把自己的这个发飙的过程慢慢地记录下来。这个记录和跟踪是一个特别好的有效地减少吼叫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这本书里边有一段,就是有一段给了你一些模板,你就照这个模板不断地填。我看到了什么情况,我当时的身体反应是什么,我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我又想到

    6、了些什么问题,然后我是怎么做的,这就是觉知。其实佛教讲的觉知的方法,在西方的心理学里边经常用到。他们的办法就是拿笔记下来,当你一次一次地记录自己发飙的过程的时候,你发飙的频率就会越来越少。然后要理解特别多的人会喊叫,这就是我们首先得知道自爱,你要知道自己吼叫其实是有原因的。你比如说大量的吼叫是发生在那些离异的父母身上,为什么呢?因为离异的父母更孤单,他们更加无助,没有人帮他们,他们一个人扛着整个家庭的这个责任。所以那个压力大到那个情况之下,他有时候难免就会喊一声,所以这个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还有就是你想想看,有的父母会缺乏睡眠。尤其是家里边有两个孩子,小的这个晚上睡觉就很费劲,还要喂他吃奶,

    7、大的那个还不听话。所以当一个人缺乏睡眠的时候,是很容易脾气急躁的,这个我想大家也都能够理解。还有就是有人感觉没有自己的时间,一切都被这个家庭占据了。这个家庭里边要照顾房子,要照顾孩子,要照顾老人,要养车,然后要挣钱等等。但是什么是我自己的时间?一旦想到这个问题,人们就难以抑制地内心会痛苦。所以在开篇他没有去责怪这些喜欢发飙的父母,没有去责怪这些大吼大叫的爸妈。他首先表示了理解,让我们知道每个人其实真的都不容易。当你能够了解、观察和接受自己的时候,才给我们后面的改变带来了一些机会。如果你不会去了解、观察、记录、改变,你就做不到最后的那一步。在这里边有一个话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你有没有想象过

    8、,自己整天生活在监视器下边的感觉?就是你的一言一行永远有一个摄像机拍着你,然后把它记录下来,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不舒服。走哪都被人拍着走,哪都有一个人看着你。但事实上他说,我们就是被我们的孩子这样监视着,这话听起来挺吓人的,实际上就这样。我们的孩子其实是每天在注意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有时候孩子跟你描述的他眼中的那个你会让你觉得特别的吃惊。这个书里边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医生,他女儿那天画了一幅画,画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画,一个男人两个腿这么插着,这样走路的样子。他就问她女儿说,宝贝你画的是什么呀?她说我画的是早上起来的爸爸。这爸爸说我早上起来这样吗?她说你早上起来就这样,你每天早上起来都这样。就每天早上起

    9、来她爸爸就是,因为起床气的关系,可能很生气的样子。每天就是满头乱发,然后两个腿八字脚,咚咚咚走出来。女儿就觉得爸爸早上起来永远都不开心,所以就画这么一幅图。我们有时候真的习惯了自己在家里边所扮演的形象,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子。但你要相信我,孩子观察事情的能力比大人要强很多倍。嘟嘟前两天在家里边玩游戏,他玩什么呢?一个人坐在那就看一辆车。用乐高拼起来的一个大车,然后在那看着。我说嘟嘟你玩啥呢,你在这?他说我在看这辆车。他看这辆车能够专注地看十几二十分钟。所以有时候孩子们能够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我们大人根本没有感觉。有一天我在家里边,不是我喜欢卖旧书吗,你们知道我在网

    10、上经常卖我的旧书。然后我把我的旧书打成包,我说嘟嘟你来帮我一块做。嘟嘟说我的书已经卖完了,我没什么书好卖了。我说你陪爸爸一块做呗。他说行,然后他就坐在旁边,这时候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接下来我要说一句你经常说的话了。我说你要说什么?他就拿起一个手机在那这样玩游戏,说我现在就在陪你。我当时听完这句话我就乐了,我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你经常说这样的话。我反思,有时候我真的有可能会拿着手机坐在旁边,他在那玩,然后我说我就在陪你。他说爸爸你陪我玩,我说正在陪你,实际上我拿着手机在看。孩子比我们记录得准确得多,孩子就是我们的监视器。所以各位家长你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那儿的反应是更加准确的,他把你

    11、拍下来,然后记住你,经常地给你回放。所以知道这个,你就知道你的言行在家里的责任有多么重大。如果你经常用大吼大叫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比如说注意力不集中。越是父母大吼大叫,孩子的注意力越不集中,学习遇到障碍,学习成绩差。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很多是被父母吼叫带来的。然后长大了以后容易焦虑,容易叛逆。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用吼叫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大吼大叫几乎无助于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好像每天早上起来起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很多父母在后边会催,快点,起来了,要迟到了,怎么搞的。一天到晚这样催他。我后来就问这些家长,我说你们为什么早上起来要这么整天催他,大喊大叫地跟在屁股后边?他

    12、说我是为了帮他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习惯。我说你这样做根本没法帮他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习惯,你这样做只是帮他养成了一个把妈妈当做闹钟的习惯。他判断自己该不该走,唯一的条件是看我妈妈疯到什么程度。如果我妈还没有疯到足够的程度,那我还有时间。等我妈真的抓狂了,这时候才该走了,他一辈子都不会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习惯。所以当父母只会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心理的问题以及行为的问题。他其实根本没法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的。在这个书里边有一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一个小男孩说,当父亲朝我大喊大叫的时候,其实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各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被父母吼叫的样子,你会发现在父母发怒的

    13、那一刻他的智商是零,你的智商也一样是零。就你彻底呆掉了,你脑子里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会不会打我,会不会打我,这今天会怎么样,很糟糕。你在想这个,你根本听不见父母说的任何一句话。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听一下这本书后面所给到的方法,我们来减少生活中的吼叫。了解了吼叫的这些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更深层次的原因。吼叫可能来自哪里?第一个是来自于遗传,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你的爷爷奶奶吼叫你的爸爸妈妈,所以你的爸爸妈妈很自然地吼叫你,然后你就吼叫你的孩子。我们的一个书童告诉我说,他小时候觉得他妈妈老吼叫他,他说我长大了肯定不会吼叫别人。结果当他有了弟弟以后,他发现他自己经常吼叫他弟弟。遗传,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14、,这是第一个来源。第二个来源是迁怒于人。一天中的生活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然后你把这些怨气发在谁身上你会觉得更安全呢?弱者。找到一个弱者,孩子,来欺负他,冲他大喊大叫。这时候其实你是在迁怒于人。孔夫子说颜回这个人有两个好处,叫不迁怒,不贰过。我记得我们在梁漱溟先生讲孔孟里边讲过这个,不迁怒,不二过是美德。当你能够知道好好地控制你的怒气,你把他迁怒在别人身上只会引起踢猫效应。听说过踢猫效应吗?老板骂员工,员工骂下边的员工,下边的员工没办法,回家骂老婆。然后老婆很生气就骂邮差,邮差出门就踢了猫,那个猫挠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早上那老板,这叫踢猫效应。所以这个社会上如果每个人都在冲别

    15、人不断地发泄怨气的话,这个社会的恶性循环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这是第二个叫迁怒于人。第三个就是吼叫和愤怒会导致虐待。就是如果一个家庭当中的吼叫和愤怒变得不可遏制的时候,你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庭的悲剧。当一个亲生妈妈她的愤怒情绪失控的时候,她真的会做很多不理性的事。我亲眼见过很多孩子因为吃饭的事被父母揍,吃饭的时候是不能够骂孩子的,因为它会影响消化,而且如果卡住气管的话,命都会没有的。但是我见过很多父母就会拉他、扯他、打他。在这个书里边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小男孩把饭洒在地上,他妈妈就让他趴在地上把那个饭舔掉,这就是虐待。所以大吼大叫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会演化成虐待的状况。还有就是跟健康的原因有关。有

    16、的父母自己的身体有问题,所以健康跟不上了,他的精力跟不上,他也会容易烦躁发脾气。所以有时候解决大吼大叫的问题,首先要让自己过上一个健康的生活。还有就是老人为什么喜欢大喊大叫?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精力不够,他们跟不上孩子的那个节奏。所以这时候他们只能用喊叫的方法来控制孩子,这个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还有一个大吼大叫的心理原因是来自于愧疚、羞愧的心情。当父母看到孩子做了错事以后,他的内心会产生极度的羞愧,他会认为这个很给我丢脸。而这种羞愧会形成一种力量,然后把它吼出来,似乎你就没有那么羞愧。这也是一种转移你自身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你让孩子来承受这个东西,这是不公平的

    17、。这是我们深度剖析吼叫的一些来源,那么在要解决吼叫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学会一件事,就是戴上气质的眼镜。什么叫戴上气质的眼镜呢?我们每个人天生是不一样的,这件事大家知道吧?人是有不同的气质的。在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护士就发现有的小孩哭起来撕心裂肺,就是哇撕心裂肺小脸涨得通红。这种人的气质就属于那种外向型的,喜欢表达的那种。有的小孩哭的呜呜呜,就是小声,然后哭不出声来,声音非常小,这属于内向。有的小孩你只要一抱他他就高兴,有的小孩你抱他他没反应。这个哪个正常,哪个不正常呢?气质的正常的范畴是非常宽泛的。所以我们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其实是因为我们和我们孩子之间的气质有着很大的差别。那么究竟

    18、什么是气质?我们老说气质这个词,一直没有搞明白,在这本书里边搞清楚。气质被医生分成了九个维度,在这九个方面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叫作活动量,就这个人他好动不好动,活动量。有的小孩就一直跑一直跑,活动量很强,有的小孩喜欢坐着,这叫活动量。第二个是节律性,就这个人有没有节奏感,有没有节律性,喜不喜欢规律。第三个叫作接近或者回避。遇到了好玩的东西是不是扑过去看?还是遇到了好玩的东西没见过是躲开?接近或者回避的特性。第四个叫作适应性,能不能够很快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五个敏感度,这孩子敏感不敏感。我就记得嘟嘟小时候真的是相当的敏感。我们为了防止小孩磕到头会在这个脚上放几个那种软垫,各位见过吧,就是

    19、床桌脚放那种软垫。有一天我们把两个软垫调了一个位置,竟然被那个一岁多的小孩嘟嘟给发现了。他就跑过来非得把这个拿下来放在那边,把那个拿过来放在这边,那种秩序感的强烈程度,我觉得如果打分的话我给他打五分。就是他特别敏感,他会把他的玩具永远摆得整整齐齐的。之所以孩子跟孩子不一样,这就是气质。然后反应强度,就是对外在的打击或者外在的这个事物的反应的强度高还是低。然后情绪本质,就他的情绪本质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内向还是外向的。还包括他的注意力分散度,就这孩子容不容易被人吸引走。他是会集中精力地做事,还是会对各种各样的事好奇。这个没有好和坏,没有对和错,因为不要以为说只有专注的才一定会成功。有的人他好奇

    20、心很多,搞不好他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还有就是他坚持度,做事能不能够坚持。这九个维度决定着一个人和别人的差别,所以在这本书里边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测评表。你可以通过这九组问题给孩子打分,分别都是一分到五分。包括敏感度、活动量、反应强度、适应性、情绪本质、接近或者回避、坚持度、规律或者节奏,还有注意力分散度,通过问这么一些问题,给孩子打分。看看你的孩子到底是处在高敏感度还是低敏感度,是活动量大还是活动量小。做完这个测试给他们打下这个分之后,你再给自己打一个分。你自己问问自己这九个问题,然后给自己打一个分。这时候你就能够看到你们家的很多矛盾是怎么产生的。比如说你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像我就是一个对

    21、于秩序感不太讲究的人,我们家里乱一点能接受的人。但是我儿子就是一个对秩序感要求比较高的人,他就希望一些东西都放得整整齐齐的。那这时候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不同。有的人对敏感度不高,比如说有的父母说我就没凶他,我就跟他简单地说两句,我没有发脾气,他怎么吓成那样。孩子很害怕,为什么?孩子的敏感度比父母的高。所以戴上这个气质的眼镜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各位知道吗?你不再会看到一个孩子的表现,你就会把他上升到他听话还是不听话,他乖还是不乖,他好带还是不好带,不是上升到这个层面。而是这是孩子的什么气质,这个孩子是因为是这种气质,所以他才会这样。在这里边有一个最有意思的前提,你要相信人和人的气质是有很大差别的。就

    22、算是夫妻俩生的不同的孩子,老大、老二、老三,三个人可能性格完全不一样,这个是很多家庭验证的。老二跟老大简直差别太大了,从生下来这个气质就不一样。所以当他们的气质不一样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服自己能够有一些耐心,因为你没有给他们下结论,说他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怎么这么让我操心。不是,只是他的气质跟我的气质不一样而已。因为气质会产生特别多的争执。比如这个妈妈很着急,快点走,别迟到。那个孩子很磨叽,那孩子喜欢磨磨蹭蹭慢慢走,两个人气质不一样会产生差距。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产生了由于气质所发生的权力斗争,这时候你发现这个家庭就糟糕了。每天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引发权力斗争。这事到底是听我的还是听孩子的?那个孩子

    23、就会特别说这不公平,你得听我的,你要尊重我。这个妈妈说,什么尊重你,就听我的。当这个权力斗争一旦出现的时候,叛逆就必然会发生。怎么减少权力的争斗?这里边有一个原则,父母要成为那个定基调的人。但是在定了这个基调之后,你要让孩子知道它是有弹性空间的,这个弹性空间是可以遵从孩子的一些气质的。所以在我们家,我会跟嘟嘟,我在大概他三岁的时候,他就问过我为什么我要听你们的话。他说,为什么总是大人说了话我们要听?我就告诉他,你知道吗,我们是你的监护人。我们是你的监护人就意味着在十八岁以前,你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我们要对你的人生负责。所以你肯定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爸爸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

    24、需要我们问你意见的时候,咱们可以商量着来。因此在你听我的意见,你听我的要求的这个前提之下,我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弹性。这时候你发现孩子也会舒服,因为孩子要的其实并不多。比如说你想让他去洗澡,他想再玩一会儿。好,给他两个选择,你要么现在去洗澡,要么你玩十五分钟然后去洗澡。你觉得怎么样?他选一项,他说那我玩15分钟再去。很好,这叫弹性。所以当你给出一个弹性的时候,孩子跟你不会有权力的争夺,而且你永远都知道说,是你说了算。在了解了这个气质的眼镜之后,我们知道了我们跟孩子之间不是敌我矛盾,我们跟孩子之间不是要进行权力争夺的一个关系,而是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气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怎么办,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是什么

    25、?第一个办法,首先你要学会追踪和记录你的吼叫。每次你有了吼叫的情绪之后把它记下来,那么这种追踪和记录是有效地降低吼叫频率的一个办法。我知道很多中国的家庭没有这个习惯,我们连账都不记。那既然你不想记的话,没关系,你只要提醒自己说我今天又吼叫了,有觉知其实也就不错了。那么接下来第二步,你要建立自我同情。建立自我同情的意思是什么?不是给自己找借口。很多人建立同情的办法是,我是被逼的,我今天这样骂他是因为他把我逼急了。要不是我这个生活这么艰难,我也不至于这样。这都是找借口。你发现当你找借口的时候,你下次还会这样吼叫。建立自我同情是理解自己。首先前提是承认自己错了,我今天又对孩子吼叫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26、我的压力可能太大了,我现在需要放松一下,这是可以的。你需要找到自己去改进的路径,而不是需要找到一个自己发脾气的借口。能够理解这两个的区别吗?找到一个发脾气的借口,你没有任何行动。而找到一个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发脾气的原因,并且告诉自己下一步我打算怎么做,这才有行动的方向。所以只有你能够建立自我的同情,你才有可能能够改进吼叫的频率。那么如果你不吼叫的话应该怎么办?当你吼叫准备发生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一股火从后脑勺冲上来,眼看就要发飙了,在这一刻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叫ABCDE。大家以为是那个认知疗法是吗,ABCDE?不是,这个不是认认知疗法的ABCDE,是另外一个ABCDE,这个ABCDE是专门对治吼

    27、叫的方法。A叫作Ask,首先自问说,是什么触发了我这么生气?你还记得吗,有那个触发的扳机。然后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这个想法是怎么样不断地延伸出来的?我们会有很多延伸的想法,当你能够进行自问的时候,OK,开始冷静了。第二步叫作Breathe,就是呼吸。先让自己深呼吸一下,先自问然后深呼吸。第三步叫Calm yourself,就是让你自己平静,首先平静自我,平静了自我以后,第四步叫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决定你的孩子需要些什么。这时候你要确定说孩子这时候这么闹,孩子不听话, 他此刻最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我的理解和关爱,还是我帮他一块儿解决这个问

    28、题,还是他需要我能够尊重他的意见?确定孩子的需要。最后一步叫作同理心,Empathy,就是你要能够用同理心的方式来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是ABCDE,能记得吗?ABCDE,重复一遍。A是Ask,就是自问,问问自己此刻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这么生气。第二步,Breathe,呼吸。第三步,冷静下来,让自己冷静。第四步,去了解对方的需求,有没有想起非暴力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第五步是用同理心来跟孩子做沟通。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跟孩子教育的4C法则,什么叫4C法则?4C法则是4个用C开头的字母所构成的教育方法。第1个叫作沟通,在沟通这一步你就会发现很多家长做的是有问题的。你比如说很多家长会这样讲,你给我老实一

    29、点,你乖一点,你听话。你注意我说这几句话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听不懂。因为你所给出的指示都是含混的指示,都是一种大方向,都是一种感觉。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你首先要学会表达要简短具体和简单。比如说不要打妹妹,停止,现在不能吃了,去把手洗了。这是非常简洁简单的指挥,这种指挥孩子才能够听得懂。如果孩子不照做的话,你可以解释并且示范,告诉他就这样做。这就叫作和平,就这做一块好好玩,这才是好好玩。所以如果你简单地跟他说跟妹妹好好玩,你注意点,那他不知道注意些什么。然后使用鼓励性的言辞,多发挥我和你这两个词的力量。经常要跟孩子说,你要去做什么或者我要求你怎么怎么样。把话说清楚,这是第一条沟通。第二个叫选择,我们经常


    注意事项

    本文(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合作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