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微生物笔记整理.docx

    • 资源ID:75371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生物笔记整理.docx

    1、微生物笔记整理一、 微生物及其类群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1、 史前期(-1676年, 感性认识阶段)细菌冶金 防重与治沤粪肥田 刮骨疗毒提倡轮作 种痘防花麦曲治泻 制曲酿酒特 点:未见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2、初创期(形态学发展阶段)开创者:列文虎克(荷兰 ) -微生物学的先驱特 点: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个体; 对某些微生物形态进行了描述。 3、奠基时期(生理学发展时期)A)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奠基人(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活的小生物微生物引起的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

    2、”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3) 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B) 科赫(德国)细菌学奠基人 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建立细菌纯培养方法; 建立细菌染色 显微观察技术 对病原菌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证实炭疽病因 炭疽杆菌 发现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杆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确定了病原菌的科赫法则 患病的动物体内存在病原菌; 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此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从实验感染的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培养

    3、物。4、发展时期(生化水平阶段)B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5、成熟时期(分子水平)电子显微镜的使用DNA的发现特 点:微生物学从一门在生命科学中较为孤立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成为一门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在基础学理论的研究方面,逐步进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微生物迅速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的对象;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控制的方向发展。理论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实践深入到生物工程水平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微生物与医药卫生干 扰 素、胰 岛 素、疫苗、抗生素、各种单克隆抗体免疫血清2、微生物与农业微生物饲料、农用抗菌素、生物农药、生物菌肥、微生物

    4、能源微生物饲料: 菌体蛋白饲料、维生素饲料、发酵青贮饲料农用抗菌素: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具有抑制或杀死农作物的有害生物的物质。生物农药:细菌农药、真菌农药、病毒农药生物菌肥:利用根瘤菌生产含有固氮菌活菌的肥料。包括固氮、促进、分解、抗病等作用。微生物能源: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能源的生产。例如:沼气发酵产生清洁燃料CH4。3、微生物与工业酶 工 业、氨基酸工业、有机酸工业、生 物 化 工、食 品 工 程4、微生物与环保微生物处理腈纶废水的塔式滤池微生物与人体人体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为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 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帮助消化,参与新陈代谢 防止有害微生物侵染6微生物与生命科学没有微生物就没有

    5、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微生物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好材料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基因供体,受体,载体都来自微生物害处(少数是敌人):人类所需物质的腐败变质;动植物病害人类疾病: 鼠疫、流感、艾滋病、疯牛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单位:um(10-6 m)或nm(10-9m)1500个杆菌首尾相连,总长度=1粒芝麻的长度;80个杆菌肩并肩,总宽度=1根头发丝的宽度2、吸收多,转化快大肠杆菌可吸收细胞重量1000-10000倍糖/h微生物细胞可合成自身重量1000倍的细胞物质/h食谱:无机物、有机物、毒物、氰化物、农药、塑料岩石玻璃3、生长旺,繁殖速大肠杆菌

    6、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12.520分钟繁殖1代; 每小时分裂3代; 经24小时分裂72代4、适应性强,易变异适应性强1、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上的适应性。2、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耐0196低温 耐250300的高温 耐盐(饱和盐水) 耐干燥(产芽孢细菌、真菌孢子) 耐酸碱、耐缺氧、耐毒物、抗辐射易变异青霉素生产菌的发酵水平:1940年每毫升20单位;2000年每毫升10万单位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物种多样性: 估计有500-600万种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 代谢产物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五万多种 遗传基因多样性: 生态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学:研究

    7、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或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被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单细胞生物, 亦即广义的细菌。根据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真细菌和古生菌 第一节 细 菌狭义的细菌是指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n,长度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

    8、核生物;广义的细菌则是指所有原核生物。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自然界分布: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菌(最多):梭状芽孢杆菌(腐肉中毒) 螺旋菌(最少): 菌体弯曲呈螺旋状的细菌统称螺旋菌或螺菌。分为弧菌与螺旋菌。 弧菌 :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犹如“C”字(如:霍乱弧菌)。 螺旋菌: 菌体有26环的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 (如:鼠咬热螺菌)。 螺旋体:旋转周数多、体长而柔软的螺旋状细菌(二)细 菌 的 大 小:测量方法:测微尺长度单位:微米表示方法:球菌:直径 杆菌:长*宽螺旋菌:长*宽一个典型的细菌的大

    9、小可用E.coli做代表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一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主要成分:肽聚糖功能: 1 固定细胞外形;2 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损伤;3 是鞭毛运动所必需的支点; 4 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5 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细胞壁类型: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 、缺壁细菌、古细菌、抗酸细菌的细胞壁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构造 G+细菌细胞壁厚约20-80nm,化学组分: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一)肽聚糖:是由多糖链经短肽相交联而形成的网络状分子 ,是真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 每一个肽聚糖单体由三部分组成:双

    10、糖单位,四肽尾,肽桥(二)磷壁酸 磷壁酸是G+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一种酸性多糖。 类型:根据与壁中结合部位不同 壁磷壁酸(与肽聚糖分子进行共价结合,其含量会随培养基成分而改变) 膜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并与细胞膜的脂质层共价结合) 根据糖成分:甘油磷壁酸、核糖醇磷壁酸功能:1 因带负电荷,可与环境中Mg2+结合,提高其浓度,以保证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需要2 保证G+致病菌与其宿主间的粘连3 赋于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4 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5 储藏P元素6 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2)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构造:肽聚糖、外膜、周质空间特点:肽聚糖层很薄,肽聚糖层外还有一个外膜,成

    11、分较复杂,整个壁厚度较G+菌薄,机械强度较G+菌弱。 (一)G-细菌肽聚糖埋藏在外膜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仅占细胞壁的10与G+细菌的肽聚糖相比差别在于: (1)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为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2)没有特殊的肽桥,D丙氨酸的羧基与mDAP的氨基直接连结而成,只形成疏松的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二)外膜是G-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由脂多糖(LPS)、磷脂和外膜蛋白组成。 脂多糖是G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 类脂A G-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2. 核心多糖 三种独特的糖:2-酮-3-脱氧辛糖酸、L-甘油-D-甘露庚糖、己

    12、糖3. O-特异侧链 用于传染病临床诊断(三)周质空间(壁膜空间)位于细胞壁与细胞膜间的狭小间隙,呈胶状,内中含有许多周质蛋白:水解酶(如蛋白质酶,核酸酶) 合成酶(肽聚糖合成酶) 运输蛋白(具有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细胞的复合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创立。 革兰氏阳性菌紫色 G+ 革兰氏阴性菌红色 G 基本步骤:革兰氏染色原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不含脂类,经乙醇处理后引起脱水,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缩小,渗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于是细胞保

    13、留初染的紫色。G菌:肽聚糖层薄,交联度小,网孔大,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类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重要性: 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不少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3)缺壁细菌几类细胞壁缺损或无细胞壁的细菌类型:实验室中形成:自发

    14、缺壁突变:L型细菌 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部分去尽: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细胞膜(cell membrane) 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细胞膜上的区别:1 细胞膜不含胆固醇等甾醇,真核生物含有胆固醇;2 细胞膜上有电子传递系统,而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系统在线粒体内膜上。功能: 控制膜内外营养物和代谢产物的进出;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 是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的重要基地; 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产能的场所;3、内膜系统 间体:由细胞膜内陷而形成的囊状结构,间体上分布着许多酶系。(多见于G+)功能: 相当于

    15、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 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可能与核分裂有关;载色体(色素体):是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含有菌绿素和胡萝卜素等色素。类囊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细胞质和内含物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这一点与真核生物明显不同。1)核糖体:大小为70s。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RNA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内含物异染颗粒: 贮存物质。聚-B-羟丁酸(PHB):贮存碳源和能源。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3)气泡 是存在于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运动水生细菌中的包囊状内含物,内中充满气体。它主要存在于蓝细菌中。 功能:有利于细菌获得氧

    16、气和营养物质。5、核区(原核) 是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用福尔根染色法可以见到呈紫色、形态不定的核区。 功能:储存和复制遗传信息的场所。质粒细菌细胞质中,除染色体外还有一段环状DNA物质,叫质粒质粒功能 R因子:与抗药性有关 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 其他质粒:与抗生素,色素合成有关 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特殊结构6 、 荚膜 主要成分是多糖与多肽组成 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粘液状或胶质状物质。产荚膜细菌菌落光滑(S-型),不产荚膜细菌菌落较粗糙(R-型)。功能: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可作为细胞外贮藏养料; 能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抵抗宿主吞噬 细胞

    17、的吞噬;用途:在污水处理中对活性污泥的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等危害:粘附在牙齿表面引起龋(qu)齿7、 鞭毛 主要成份是蛋白质1)定义:运动性微生物表面着生着一根或数根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球菌一般无鞭毛,部分杆菌有鞭毛,螺旋菌均有鞭毛。鞭毛的生长是靠其顶部延伸而非基部延伸。共同构造: 基体:L环外膜;P环肽聚糖;S-M环周质空间;C环构形鞘、鞭毛丝2)鞭毛在细胞表面的着生方式:单端鞭毛菌(一端生):一根,一束两端鞭毛菌(两端生):两端各生一根鞭毛,两端各生一束鞭毛周生:一般作直线运动,运动速度慢侧生:多作翻滚运动,方向多变,运动速度快3)鞭毛的功能: 与细菌运动有关,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

    18、光性和趋化性的有效方式。 8、菌毛和性毛1)菌毛 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多存于G- 致病菌中。 功能: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2)性毛 又称性菌毛 ,长度比菌毛长,数量少,每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 功能:参与细菌结合作用,传递遗传物质。9、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或内生孢子。1)产芽孢细菌种类:芽孢杆菌属和梭菌属 2)芽孢特点(1)芽孢是休眠体而不是繁殖体(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芽孢并无繁殖功能)(2)芽孢抗逆性极强(3)芽孢休眠能力极强3)芽孢的组成和结构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 孢外壁、

    19、芽孢衣、皮层和核心(芽孢壁、芽孢质膜、芽孢质、芽孢核区) 外壁层厚而致密,主要成分为脂蛋白,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芽孢衣含有疏水性蛋白,抗酶解,抗药物等。 核心含有大量的DNA、RNA、核糖体、蛋白质酶等物质,还含有2,6吡啶二羧酸(DPA),DPA是芽孢特有的成分。一般以 DPACa的形式存在。 皮层主要含肽聚糖、 DPACa,体积大,比较致密。4)芽孢的形成 可分七个阶段: 形成轴丝:菌体出现两个核区,DNA浓缩,形成束状染色体; 形成芽孢壁:菌体一端的细胞膜内陷横膈膜,将菌体分隔成两个细胞; 形成前芽孢:小细胞被大细胞细胞膜包裹,形成具有双膜的前芽孢(此时抗辐射性提高); 形成原皮层:合

    20、成芽孢肽聚糖和吡啶二羧酸钙复合物,填充于双层膜之间形成原皮层。芽孢外壁开始出现; 芽形成孢衣:合成半胱氨酸和疏水氨基酸沉积于膜外表; 形成皮层:芽孢成熟,出现抗热性; 释放芽孢:菌体裂解,释放出芽胞。5)芽孢的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营养状态的过程,包括 活化 、出芽 、生长 三个具体阶段芽孢高抗性的原因(1)芽孢核心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2)芽孢从外到内有多层致密而厚的膜,通透性小,能阻挡有毒有害物质进入(3)芽孢形成时DPA-Ca出现,萌发时DPA-Ca消失,可能与其高抗性有关伴胞晶体1)少数芽胞杆菌在形成芽胞的同时,会在芽胞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伴胞

    21、晶体。实用意义:细菌杀虫剂生物农药。2)作用:伴孢晶体对鳞翅目的幼虫有很高毒性,对人和动物无毒性,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环保生物农药微生物杀虫剂。 3)苏云金芽胞杆菌可产生三种外毒素和一种晶体内毒素。 外毒素:有、三种类型。对昆虫的毒效只发生在幼虫蜕皮或变态期,主要造成幼虫畸形。 晶体内毒素:内毒素。存在于蛋白质晶体之中,具杀虫作用三、细菌的繁殖及群体特征(一) 细菌的繁殖细菌一般为无性繁殖。即细胞的横分裂,称裂殖 多数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 少数其它方式:三分裂,如绿色硫细菌 复分裂,如小型弧状细菌 芽殖,如芽生杆菌属 (二) 细菌的群体特征 主要指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所表现出的群

    22、体形态特征,不同的细菌有其固有的培养特征。 1、细菌的固体培养特征 菌落:是指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或孢子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生物学意义: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之一。2、细菌的半固体培养特征半固体培养基:含0.35-0.4%琼脂穿刺接种法:用途:观察细菌是否扩散生长,判断细菌运动性及是否含鞭毛。3、细菌的液体培养特征 多数呈浑浊状,少数形成沉淀、菌膜等。第二节 放线菌 一、放线菌的特征1、是一类有分枝状的菌丝体和以孢子进行繁殖的丝状细菌。2、为什么属于原核生物?放线菌的菌丝体为单细胞,菌丝直径与细菌接近;无核膜、核仁和线粒体等,核糖体为70S,属原核生物;抑制细菌的抗生素也能抑

    23、制放线菌,而抑制真菌的抗生素无抑制作用; 对溶菌酶敏感。3、放线菌分布: 主要存在于含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 偏碱性的土壤中;能看到:北方春季深层黑土地的白丝; 能闻到:泥土特有的“泥腥味”;放线菌的生活类型:腐生(多数) 寄生(少数)4、放线菌的应用: 能产生抗生素,已分离产生的抗生素达10000种以上。 生产维生素和酶。弗兰克氏菌属对非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 进行甾体转化、烃类发酵和污水处理二、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大部分放线菌由分枝状的菌丝组成,属单细胞。菌丝的粗细与细菌中的杆菌宽度相近(1m左右)。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1. 基内菌丝 培养基内匍匐生长的菌丝,无隔,

    24、直径约 0.8m。 通常会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色浅 功能:吸收营养,排泄代谢废物。2. 气生菌丝 由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略粗于基内菌丝1-2倍,有的也产生色素。 功能:繁殖后代,传递营养物质。3. 孢子丝 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以形成孢子的菌丝(具分类价值), 功能:繁殖。 形态:直、波曲、螺旋、钩状 着生方式:丛生、轮生三、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主要是通过无性孢子及菌丝片段进行繁殖1. 分生孢子(conidium) 放线菌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气生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称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两种横隔分裂方式。2.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

    25、re) 有的放线菌由菌丝盘卷形成孢囊,其间产生横隔,产生孢子。孢囊成熟后,释放出孢囊子。孢囊可以在气生菌丝上,也可在基内菌丝上形成。 3、基内菌丝断裂 诺卡氏菌属当营养菌丝成熟后,会以横割,分裂方式突然产生形状、大小较一致的杆菌状、球状或分枝状的分生孢子。4. 任何菌丝片段 可借菌丝断裂的片段,形成新菌丝体,常见于液体培养。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时,放线菌就以此方式大量繁殖。四、放线菌的菌落特征1.液体静止培养 :表面常形成一层膜 2、固体培养基培养菌落特征: 、圆形,干燥,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牢固,不易挑起。、表面可有丝绒状。、呈粉状、颗粒状。、表面有放射状沟纹。 五、放线菌的主要类群1、链霉菌属

    26、:产生许多著名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2、诺卡氏菌属:烃类发酵,污水处理 ,产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等)3、小单孢菌属:可产生多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等。4、放线菌属:多为致病菌。 如何区分细菌与放线菌的菌落根据细菌和放线菌各自的菌落特征可知,细菌表面含水状态较湿,菌落透明或稍透明,外形形态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细胞单个分散成有一定排列方式,易挑起,正反面颜色相同,菌落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气味一般为嗅味;而放线菌的细胞有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到成熟时又会分化成孢子丝并产生成串的干粉状包子,这些气生菌丝或孢子丝伸展在空气中,菌丝间一般都不存在毛细管水。这就使放

    27、线菌获得其特有的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的丝绒状,上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跳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以及菌落边缘培养基的平面有变形现象等。第三节蓝细菌又称:蓝藻、蓝绿藻。是一类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细胞体积一般比细菌大。 单细胞 丝状蓝细菌是有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 (一)特点:)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含有藻胆素。)特化形式细胞: 异形孢(专营固氮功能);静息孢子(抵御不良环境);链丝段、内孢子(繁殖功能)(二)蓝细菌的生活特征 :

    28、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可以产氧型光合作用; 许多种可固定氮素; 喜中温,但生存温度范围很宽; 恶性繁殖时形成“水华”,海洋里形成“赤潮”,产生的藻类毒素可积累在贝类中,易发生食物中毒。代表类群分裂方式形态和构造代表色球蓝细菌群二分裂或芽生繁殖单细胞,球形至杆形,单生或聚集,有荚膜或黏液。粘杆菌属宽球蓝细菌群从营养细胞复分裂形成球形小孢子繁殖,有些则通过二分裂繁殖。宽球蓝细菌属颤蓝细菌群二分裂,无异形胞。只产生营养菌丝颤蓝细菌属念珠蓝细菌群在一个平面上进行二分裂并产生异形胞,丝状念珠蓝细菌属和鱼腥蓝细菌属真枝蓝细菌群多平面、多方向分裂,有异形胞,丝状飞氏蓝细菌属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

    29、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定义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生物。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引起人类斑疹伤寒,恙虫热等严重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产生内毒素致人死亡。在真核细胞内专性寄生的G-原核生物。需要来自宿主的ATP,故有“能量寄生物之称”,共同点有细胞结构、核糖体、含DNARNA、基因组很小;细胞二分裂繁殖;繁殖时保持个体完整性特点细胞小,可通过细菌滤器细胞较大;细胞形态多样;有球状、杆状或丝状可通过细菌滤器细胞膜细胞膜含甾醇细胞膜不含甾醇细胞膜不含甾醇细胞壁无细胞壁有细胞壁(有肽聚糖)G-有细胞壁(但缺肽聚糖)G- 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菌落特征:菌落小,呈特有的“油煎蛋”状。不能生长(除战壕热)不能生长其他-对渗透压敏感,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但对土霉素、四环素等敏感-多数能以糖类作能源;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占壕热);-存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只能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产能;-对热、普通化学剂的抗性较差。 -细胞膜因较疏松而“渗漏性”较大,这种可透性细胞膜使得它们易从宿主细胞获得一些重要的物质,但同时也会使一些重要物质离开立克次氏体。-能量寄生物;-对化学药剂敏感,不耐热,但耐低温。-有两种细胞形态:一种是宿主细胞外的形态, 称作原体,


    注意事项

    本文(微生物笔记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