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7519731       资源大小:2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1、二、研究的背景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思维的发动机。虽然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对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提问方式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旧教材的编排体系等因素,现在初一学生以前在小学中已经习惯于教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已经习惯于教师提要求,学生按要求去记、去背,缺少了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理交流,师生互动等情景。但新课程理念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问题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并学会学习,加强与提高此项研究,很有必要,能更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内外很多教育专家非常主张通过问题意识让学生来掌握

    2、新知识,获得新知识,并学会学习,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疑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认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另外,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教育家、心理学家巴特勒在这方面都很有建树,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为此教学应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以“做”

    3、中学;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未来社会“实用”的知识,即所谓的“问题教学法”。在国内,如江苏洋思中学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教育思想。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类似于本课题的研究,但是,至今未能深入研究。国外的教育经验不能都适合于国情,有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国内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缺乏具体有效的操作途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四、课题研究的界定与目标1、 界定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师引

    4、导、帮助、促进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2、 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问题意识培养,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不断形成问题,不断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这个问题我没主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我还不懂,逐步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过程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成为学会学习的新型劳动者。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方法1、研究对象:各年级各班全体学生2、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0月初)主要任务是分析新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作好充分准备,设计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小组,落实人员分工

    5、,明确职责,力争使研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主要任务是按课题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实施,运用科学方法、手段进行实施研究,从而为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分析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8月)主要任务是根据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形成实验成果。3、研究方法:互动教学研究法具体操作如下:根据我校实际,又考虑新课程在一年级新生中刚开始实施,因此选择一年级。一年级各班都是平行班,情况都差不多,各个班差距较小,可比性较大。教材内容中选择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的内容进行研究,通过教师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活动,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带着问题

    6、走向学生”的启动下,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的目的。基本操作程序是:通过自学发现问题或设置问题情景展开讨论(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师引导启发再次进行互动以后的交流师获取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上的综合交流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总结。具体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习惯的培养(时间二个月)。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自学,通过自学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养成相互交流的风气,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三感三心”(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

    7、题。第二阶段:问题意识形成阶段(时间为大约半年)。有了问题情景,就会不断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发现了问题,就想去探索、解决,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学生进了“书山”,教师指点门径,学习之途让学生自己去跋涉,并经常使学习内容与答案保持若明若暗的距离,动一动、跳一跳才能得到它,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具体做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或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学生或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的综合交流,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第三阶段:自觉探究问题阶段。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

    8、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同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形成勤于思考,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发展性人才。六、课题研究的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3、强动机、浓兴趣的原则4、加、连、点、渗、评相结合的原则5、主动、探究、合作的原则七、课题实验条件1、我校数学教师教科研意识强。2、学校领导和县教研室领导大力支持,本校数学组教师积极参与。3、课题研究经费,学校给予解决。八、课题成果形成1、课题实验报告2、阶段性分析、测

    9、试的有关材料,包括论文,教学后记、总结、教案、录像等。3、学生学习情况及成绩情况分析中山小学新课改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课题组一、研究组成员及分工1、课题指导:邓元兴2、课题负责人:苏铝山,教导主任,组织课题组开展活动,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参与结题报告,参与课题的实质性研究,撰写有关论文。3、课题组成员:(1)姚福元,教导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参与课题的指导工作,并撰写论文。(2)张全生,总务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课题论文的撰写。(3)孙宏年,语文教师,小学一级李栋,语文教师,小学一级孙菊文,语文教师,小学一级王玉花,语文教师,小学一级张智武,语文教师,小学一级王兴文,语文教师,小学一级陶正中。语文教师,小学一级参与课题的实质性研究,撰写阶段性分析材料、教学后记及论文,参与结题报告。中山小学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组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