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化学新学案同步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复习进程.docx

    • 资源ID:7505289       资源大小:130.2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化学新学案同步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复习进程.docx

    1、版化学新学案同步必修1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复习进程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1课时氨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2.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的检验方法。一、合成氨的贡献1工业合成氨原理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2氮的固定(1)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2)方法例1具有氮的固定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答案A解析氮的

    2、固定指游离态的氮反应生成化合态的氮,即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氨气转化为一氧化氮、氨气转化为铵盐,都是含氮化合物间的转化,不是氮的固定。二、氨的性质1氨气极易溶于水喷泉实验(1)按图所示装置,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2)上述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2O NH3H2O。(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容易液化。(2)氨水的性质NH3H2O NHOH,具有弱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受热易分解:NH3H2ONH3H2O。2氨气与氯化氢的反

    3、应(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2)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Cl=NH4Cl。3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氨的性质(1)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2)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例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除水外

    4、)D1 molL1的氨水指在1 L溶液中含NH3、NH3H2O、NH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答案D解析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NH3H2O,所以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NH3H2O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中共含有六种粒子,分别是H2O、NH3、NH3H2O、NH、OH和少量的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思维启迪液氨与氨水的比较液氨氨水物质成分纯净物(非电解质)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粒子种类NH3分子NH3、NH3H2O、H2O、NH、OH、H主要性质不具有碱性具有碱的通性存在条件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例3(2018

    5、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答案D解析A项,NH3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项,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C项,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迅速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喷泉;D项,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三、铵盐及氨气的制取1铵盐及其性质(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4HCO

    6、3、(NH4)2SO4、NH4NO3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2)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氯化铵白色固体消失,在试管上方重新凝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NH3HCl=NH4Cl。(3)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NaOHNH3H2ONaCl。铵盐的检验方法(有两种)(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

    7、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2氨的实验室制法答案向下排空气法防止NH3与空气对流,提高NH3的纯度和收集速度,浸湿后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备氨气(1)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与Ca(OH)2反应制取氨气。不用NaOH是因为其易潮解,成本高。(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3)常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CaCl2(因为可生成CaCl28NH3)干燥氨气。(4)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或CaO)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

    8、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答案C解析A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例5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应选用装置_(填“A”或“B”,

    9、下同),方法应选用装置_。(2)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填字母)。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答案(1)AB(2)B(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处,如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收集满解析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形成白烟()(2)加热氯化铵可制取氨气()(3)铵盐易溶于水,可用作氮肥,贮存时要密封包装且放于阴凉处()(4)NH4

    10、HCO3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5)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6)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属于自然固氮()(7)将氨气转化为固态铵盐,这属于人工固氮()(8)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9)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10)用碱石灰固体或NaOH固体均可干燥氨气()答案(1)(2)(3)(4)(5)(6)(7)(8)(9)(10)2(2017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

    11、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C解析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称为氮的固定,工业上合成氨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固氮过程,符合氮的循环;自然界中,蛋白质腐败后生成氨,符合氮的循环;用氮气作保护气,讲的是氮气的用途,而不是氮的循环过程,所以不符合氮的循环;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符合氮的循环。3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12、()A氨水呈碱性B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C氨气易液化D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答案B解析氨之所以能做成喷泉实验,是由于胶头滴管挤入的少量水可使烧瓶内的氨气迅速溶解,烧瓶内外形成了压强差。4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体现氨的氧化性。5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用红色

    13、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答案D对点训练题组一氨的性质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B氨气易溶解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实验室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D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氨气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氨气易液化,液氨常用来作制冷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氨气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一水合氨,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氨气是非电解质。2下列关于氨的饱和水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具有弱碱性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共有4种

    14、粒子D氨水中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答案A解析氨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氨水具有弱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氨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大部分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只有少部分电离,氨水中含有NH3、NH3H2O、H2O、NH、OH、H6种粒子,其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3下列现象不能用于检验氨气的是()A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B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变红D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答案B解析检验氨气方法,一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石蕊溶液),因为氨气溶于水呈碱性,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或石蕊溶液)变蓝;二是用蘸有浓盐

    15、酸的玻璃棒靠近盛有待检验气体的瓶口,发生的反应为NH3HCl=NH4Cl,现象是形成白烟。4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氨具有还原性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红棕色气体生成D氨的催化氧化属于人工氮的固定答案D解析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氨具有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二氧化氮。氨的催化氧化不属于氮的固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转化为NH4NO3属于氮的固定BNH3溶于水能导电,故氨气属于电解质C蘸有浓盐酸、浓硫酸的玻璃棒

    16、分别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都有白烟D液氨可作制冷剂答案D解析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叫氮的固定,A错;NH3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B错;浓硫酸难挥发,不会生成白烟,C错。题组二喷泉实验6.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液体,将滴管中液体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f,能形成喷泉的是()Aa是Cl2,b是饱和NaCl溶液Ba是NO,b是H2OCa是CO2,b是饱和NaHCO3溶液Da是HCl,b是AgNO3溶液答案D解析Cl2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也不与NaCl反应,烧杯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A错误;NO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压强不变,不能形

    17、成喷泉,B错误;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也不与其反应,烧杯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C错误;HCl极易与AgNO3溶液反应,从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能形成喷泉,D正确。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氯化氢和水B氧气和水C氨气和水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氯化氢、氨气都极易溶于水,挤压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它们被水吸收,烧瓶内的气压都迅速减小,都可形成喷泉; 二氧化碳极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烧瓶内的气压

    18、迅速减小,可形成喷泉;氧气难溶于水,烧瓶内的气压几乎无变化,不能形成喷泉。题组三铵盐的性质8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B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NH3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答案A解析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一定生成NH3,如NH4NO3;铵盐都能与碱反应生成NH3,有些铵盐也能与酸反应,如NH4HCO3;铵盐中,N元素化合价不一定都是3价,如NH4NO3中的NO中的N元素是5价。9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A碳酸氢铵 B碳酸氢钠C氯化铵 D碳酸铵答案B解析

    19、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碳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即铵盐受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固体碳酸钠,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10检验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split 劈开 split split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ream 做梦 dreamed / dreamt dreamed / dreamt答案A解析检验

    20、铵盐的方法:将某固体(或其溶液)与强碱共热,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固体为铵盐(或其溶液)。题组四氨气的制备freeze 结冰 froze frozen11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4. 以ow / aw结尾的词,把ow / aw变成ew。如:blowblew, drawdrew, knowknew, growgrew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氨气吸收装置take 拿 took takencost 花费 cost costC是氨气发生装置 D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答案Cspread 传播 spread spread解析中氯化铵固体受热

    21、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而在试管口部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化合成固体氯化铵,无法得到氨气;中漏斗没入水下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应使倒置漏斗的上边缘刚好没入水中;氧化钙能与浓氨水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使浓氨水分解放出氨气;中的收集装置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因空气对流,而使氨气逸出。keep 保持 kept keptspread 传播 spread spread12在标准状况下,将多余氨气用水吸收,下图中哪个装置最好()win 获胜 won wonwithdraw 撤退;收回 withdrew withdrawnhide 隐藏 hid hidden / hid答案Cshin

    22、e 发光 shone shone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若用装置A、B、D吸收尾气氨气时,容易发生倒吸。sow 种植 sowed sown / sowed综合强化find 找出 found found13为探究氨气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f为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see 看 saw seen(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strike 敲击 struck struck(2)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填字母)作干燥剂。4. 以ow / aw结尾的词,把ow / aw变成ew。如:blowblew, drawdrew, knowknew, growgrewA碱石灰 B浓

    23、硫酸C浓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3)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中已装满干燥氨气(标准状况),引发水向上喷的操作_。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A(3)打开止水夹f,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并轻轻摇动烧瓶 解析(1)实验室通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2)浓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作干燥剂使用,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实验室常用碱石灰来干燥氨气。(3)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液体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会顺利进入烧瓶,形成喷泉。14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1)实验室

    24、可用浓氨水和_(填序号)来制取氨气。烧碱生石灰氯化铵(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为_;在加热条件下,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其原因是_。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答案(1)(2)锥形瓶4NH35O24NO6H2O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吸收NH3等尾气,防止空气污染解析(1)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使氨气溶解度降低逸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可促使氨气挥发,可用于制备氨气。(2)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为锥形瓶,氨气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4NO3O22H2O=4HNO3,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NH3 HNO3=NH4NO3,所以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氨气等气体,直接排放能够引起空气污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注意事项

    本文(版化学新学案同步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复习进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