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docx

    • 资源ID:7501       资源大小:26.1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docx

    1、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 夏、商、西周的兴亡1 夏朝(1)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 政治:相传禹将都城建在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 灭亡:夏王桀推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商国国君汤战胜桀,夏亡。2 商朝(1) 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2) 政治:商朝建立后,曾屡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 ,都城才稳定下来。此后,商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3) 灭亡:商王纣推行暴政。公元前1046年,周国国君武王伐纣

    2、,商朝灭亡。3 西周(1)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在牧野野大战,商军倒戈,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 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国。(3) 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11年西周灭亡。2春秋争霸(1)著名霸主,齐桓公、普文公,楚庄王等。(2)齐桓公称霸;普楚争霸。(3)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候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

    3、域较大的国家。3、战国七雄战国初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战国末期,秦国强大起来。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赵军大败,为秦来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 结果: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

    4、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2 青铜制造业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1) 出现:原始社会末期。(2) 盛行:商朝、西周。(3) 代表作:司母戊鼎。五、 秦汉文化1 纸的发明:(1) 发明:西汉早期己有用麻做的纸。(2) 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以普遍使用。(3) 影响:造纸术从我国传向世界,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2 数学: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 医学:(1)华佗:擅长外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编创医学体操“五禽戏”(2)张促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为“医圣”。4 天文:东汉张

    5、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6、史学: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名著。四、新文化运动.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袁世凯独裁统治,新旧思潮激烈冲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旗帜:“民主”与“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1918年以后):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评价:(1)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激观点,影响到后来。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 五四运动.概况:(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示威游行,(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4)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等,(5)前期: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6)后期:1919年6月初以后,中心:上海;主力:无产阶级;(7)结果:取得初步胜利。.意义: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

    7、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的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成立:(1)时间:1921年7月召开党的一大;(2)地点:上海;(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4)内容:确定党的第一个,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纲,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背景: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经过:年月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发动起义,占领南昌,南下受挫,转战湘南;()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8、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时间:年月。()领导人:毛泽东。()经过: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决策:向井冈山进军;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结果: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年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 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威胁南京、武汉;(2)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乎;(3)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4 社会习俗:民国政府颂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一、 新中国的

    9、成立与巩固1 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鼓舞了世哈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3 恢复发展经济:(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时间。(3)三大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底;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1 思想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 内容:(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实行改革开放。3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10、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5 古代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2 阿拉伯国家建立:(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作用);(2)麦地那建国(622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节日:圣诞节。(3) 伊斯兰教:时间、地点和创始人: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教义:顺从、信仰唯一的神“真主”。经典:古兰经。3 文学与戏剧(1)荷马史诗:古希腊史诗;(2)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3)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集。4科学家: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浮力定律。5建筑:(

    11、1)麦加大清真寺;(2)巴黎圣母院。第十八单元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社会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一、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 文艺复兴:(1)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2)思潮核心:人文主义。(3)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土比亚(英)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4)作用:它强调人的作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 新航路开辟:(1)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工具,追逐黄金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物质动因。(2)经过: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3)作用:世界开始连结成一

    12、个整体,打破了以往世哈蟆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二、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2)英王推行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 经过:(1)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2)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取胜。(3)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3 结果: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法规定制确立。4 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使英国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世哈蟆历史进程。4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6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7结

    13、果:1787年宪法,华盛顿为第一任总统。8意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法国大革命:(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颁布人权宣:自由、平等。(3)经过: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处死路易十六。(4)高潮:罗伯斯庇尔专政。(5)意义:推翻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2拿破仑帝国:(1)1799年,拿破仑政变夺取政权。(2)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3)政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打败反法同盟,扩大疆域。(4)失败:1814第十九单元 工业

    14、革命引起世界进步的三股潮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成就:(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的到来;(3)美国人造出蒸汽机轮船;(4)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2历程: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并向法国、美国扩展。3意义:(1)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2)资本主义国家对对世界统治的确立;(3)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同形成。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殖民扩张1罪恶的“三角贸易”(1)时间:新航路开辟以后。(2)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3)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终点)。(4)作用:使非洲丧失的亿的精壮劳力

    15、,捉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不落帝国”在印度:(1)18世纪后半期,英国最强大,号称“日不落帝国”。(2)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3)殖民头目:克莱武。(4)后果: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摧毁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2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英国宪章运动:(1)19世纪三四十年代;(2)要求取得普选权;(3)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巴黎公社:(1)1871年3月5月。(2)“五月流血周”。(3)无产阶级建立政

    16、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国际歌诞生(鲍狄埃词、狄盖特曲)。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激化,奴隶存废是焦点。导火线: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2进程:(战争初期),北方失利。(2)1862年解放黑人民奴隶宣言颁布。(3)1865年北方胜利,国家统一。3意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二)俄国废除农奴制1时间、人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2内容:自由人、份地、赎买。3意义: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内部: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外部:1853年美国打开国门,矛盾激化。2内容:

    17、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土地买卖,发展近代工作。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发展教育。3影响: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和侵略扩张的道路。第二十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一、第二次工业改革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发明大王”爱迪生:1897年发明耐用灯炮,注册发明1300多种。3汽车、飞机问世:(1)19世纪80年代,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2)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汽车。(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起帝国主义国家

    18、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国家争夺激烈,形成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2大战爆发:(1)巴尔干半岛欧洲的“火药桶”;(2)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3)1914年7月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4)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3空前灾难:(1)1916年“凡尔登绞肉机”。(2)1917年美国、中国对德宣战。(3)1918年德国投降战结束。三、科学和思想文化1思想启蒙的火种:法国伏尔泰。2科学的革命:(1)现代科学之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的创建、力学理论体系。(2)物种起源的探索者: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3)现代物理学的泰斗:爱因斯坦相对论。3世界文化杰作(1)文学

    19、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2)美术名家:梵高荷兰著名画家,代表作向日葵。(3)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代表英国交响曲。第二十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1)时间及领导人:1917年11月,列宁。(2)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世界第一个工兵苏联维埃政府成立人民委员会。(3)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探索:(1)列宁: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20、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苏联成立。(2)斯大林:19281937年一五、二五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1936年新宪法,标记着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英法美操纵。(2)凡尔赛和约:内容涉及领土、军事、赔款、殖民地等。(3)实质: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4)国际联盟成立:1920年1月成立,英法控制。2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19211922在华盛顿召开,美英日操纵。(2)九国公约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3)实质:帝国主义在东亚、太

    21、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二)经济大危机1经济危机:(1)时间:192191933年。(2)地点: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2罗斯福新政:(1)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调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3)影响: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加强。(三)法西斯势力的猖獗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1)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政权。(2)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种族灭绝,反犹排犹。2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出现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

    22、出现了法西斯政权。第二十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爆发1慕尼黑阴谋(1938。9):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给德国缓靖政策的顶峰。2战争爆发:德军突袭波兰,(1939。9)占领西欧、北欧突袭苏联(莫斯科保卫战)。3战争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1941。12)。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维尔塔会议:(1)时间:1945年2月。(2)国家:美、英、法。(3)决议:战后成立联合国。3最后的胜利:(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二战转折点。(2)诺曼底登陆(1944。6)。德国投降(1945。5)欧洲

    23、战争结束。(4)日本投降(1945。8。1)二战结束。第二十三单元二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美国经济的发展:(1)二战后美国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一片繁荣。(2)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提价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打击; 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经济逐渐好转,成为全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3)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和全球化。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1.欧洲的联合:经济发展原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援助,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制定恰当发展政策。欧洲共同体成立:20世纪60年

    24、代成立。欧洲联盟成立:1993年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日本的崛起,原因:非军事政策,美国扶持,朝鲜战争的刺激,旨进最新技术,发展科技教育,表现: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发展趋势:谋求政治大国。第二十四单元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末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苏联政治体制改变,一党制多党制,八一九事件,1991年。苏联解体:1991年底。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匈利牙改革: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措施:政治,经济。(

    25、2)东欧剧变: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实质:社会制度改变。事件;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国统一。第二十五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政治格局的演变1.冷战中的对峙:(1)冷战政策;含义: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 出台(1947。3):两极格局形成: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2.美苏争霸;(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占优势: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2)20世纪70年代美收缩,苏进攻,越南战争(美)占领阿富汗(苏):(3)20世纪80年代美苏有限缓和(4)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1)“一超多强”:“一超”

    26、:美国制定全球战略,干涉别国事务,:“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牵制美国。(2)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美国空中打击南联盟:说明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1.全球化趋势:(1)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2)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贸易增长:跨国公司影响极大。生产活动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95。1。1)2.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2)使发展中的国家处于不利境地。二.科学技术和文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1)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2)特点: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影响: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多极化。 2现代文学和美术(1)文学:美国德菜赛:美国的悲剧。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2)美术:西班牙著名现化艺术家毕加索:格尔尼卡 3现代音乐和电影:(1)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发展于美国,影响世界;(2)好菜坞: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3)电视出现与普及对电影造成强烈冲击。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