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校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docx

    • 资源ID:749878       资源大小:32.6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校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docx

    1、精校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语文六年级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组字词闯关 读读写写: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读读记记: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句子闯关写句子练习: 红旗飘扬(扩句) 鲜艳的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扬。 狐狸狡猾地装作假惺惺的样子挤出了几滴可怜的泪水。(缩句)狐狸挤出泪水。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怎么能不遵守纪律呢?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2、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课内重点: 一、山中访友 1、 作者及文体。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文体:散文 2、 内容与中心。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修辞方法。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1)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2)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1)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露珠 “与我交换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1)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表达了出。采用第二人称,读倍感亲切、热情。 二、草虫的村落 1、 作者及文体。作者:郭枫 文体:散文 2、 内容中心。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

    4、、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3、 重点句子赏析。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的! 【赏析】“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不仅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而且觉得它们的音乐胜过人间的一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4、 文章结构。 第一段结构段(1)是总起,交待游历的特殊氛围和心情。 第二结构段(29)写游历的全过程,第一场景:小甲虫迷路的森林;第二场景:“草虫的村落”。 第三结构段(10-11),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 第二组 字词闯关 读读写写:

    5、杰出 修筑 设计 施工 阻挠 控制 轰动 艰巨 毅然 铲平 勉励 恶劣 泥浆 岔道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居庸关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读读记记: 勘测 调节 沉闷 分享 抚养 纯洁 热烈 刚劲 领略 复苏 先驱 迷恋 装点 惊叹 拖蔓 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 句子闯关 写句子练习: 詹天佑完成工程(扩句)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出色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 200 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缩句) 铁路是交通要道。 伊拉克军队击落了美英联军的一些飞机和坦克。(病句) 伊拉克军队击毁了美英联

    6、军的一些飞机和坦克。 日积月累: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课内重点 一、詹天佑 1、 内容中心。 詹天佑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2、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3、 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

    7、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4、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 【八达岭、居庸关和人字形线路画图】 5、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是一句设问句。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

    8、了一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难题。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6、 课文重点: 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全文围绕“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写。 二、怀念母亲 1、 作者:季羡林 文体:散文 2、 内容中心: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3、 句子赏析。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入梦。(“频入梦”是什么

    9、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入梦”的原因吗?) 答:“频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充分表达出。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

    10、伴着他。所以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虽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答:在作者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 第三组 读读写写:舒适 搁板 勉强 抱怨 倾听 掀起魁梧 撕破 倒霉 严肃 忧虑 神圣 悠悠 庄重 仪式 抱歉 溜走 介意 追问 荒唐 声望 割舍 湿淋淋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 读读记记: 残疾 瘦削 宽厚 张皇 竭力 泰然 强制 茫然 劝阻 焦黄 着迷 耐心 修理 如愿 流连忘返 身无

    11、分文 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 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课内重点: 一、穷人 1、 作者及文体 作者: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文体:小说 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童年。 2、 内容中心: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纯朴、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重点句子赏析。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

    12、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1) 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啦?不,还没!为什么把他们抱过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缝缝补补” 二、唯一的听众 1、 内容与中心。 本文记叙了“

    13、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2、 句子赏析。 1)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这么说? 答:老人并没有耳聋。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 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 缺乏自信。她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2) 我停下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14、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答: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自于老人的陪伴,自于老人的夸奖。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找回自信,激励 “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 3)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答:快乐和幸福指老人为“我”的进步而高兴。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

    15、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第四组字词闯关 读读写写: 遥望 晶莹 资 矿物 恩赐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圣洁 骏马 雄鹰 潺潺 回荡 滋润 善待 松脂 宝贵 滋养 婴儿 眷恋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读读记记: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一命呜呼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风雨同舟 日积月累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共营生命绿色。 课内重点 一、只有一个地球 1、 文体:说明文 2、 说明方法及作用。 1)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

    16、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极富感染力。 2)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森林资、生物资、大气资,本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答:“本”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森林资、生物资、大气

    17、资”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4) 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答: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枯竭的危机。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生动形象地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5)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答:

    18、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6)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答: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森林资、生物资、大气资,本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答:“本”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森林资、生物资、大气资”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2)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

    19、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 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答:“少”是“最少”的意思,说明了距离的遥远,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 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 作者及文体。 作者:西雅图 文体:演讲稿 2、 文章结构。 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分述部分第 48 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部分又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写。 3、 表达方式。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 4、 句子赏析。 1)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

    20、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2)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点明了人类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3)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谁也没有权利,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对待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万物,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存。 第五组字词闯关 读读写写:厨房 刺猬 畜生

    21、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读读记记: 殷勤 失业 窘相 厚实 苗头 面孔 轻视 陡然 艰苦 软绵绵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 日积月累 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2、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3、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4、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5、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

    22、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课内重点 【鲁迅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一、少年闰土 1、 作者及文体。 作者:鲁迅 文体:小说 2、 内容中心。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 “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

    23、他的怀念之情。 3、 字音。 正月(zhng) 仿佛(f) 神佛(f) 五行(xng) 供品 (gng) 畜生(ch) 4、 文章内容理解。 1) 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件事,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闰土向我讲述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捡贝壳、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2)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 “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3)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

    24、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向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 的意思。 4)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 ,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 作者。作者:周晔 2、 内容中心。 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

    25、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3、 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伯父生前 4 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4、 句子赏析。 1)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语言描写,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 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

    26、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3、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里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 他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拉车,家庭生活是多么困苦。伯父知道根所在,然而又无法解除穷苦人的痛苦,因而脸色变得严肃。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27、第六组日积月累 1 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 2 春夜喜雨【唐】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朝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课内重点 一、 诗歌文学常识。 1、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 305 首 。 2、 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按照时

    28、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3、 宋词 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音乐性是词的本质属性。 4、 元曲: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关汉卿窦娥冤。 二、古诗词练习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共收录诗歌( )篇。 (B) A.楚辞 25 B.诗经 305 2、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到达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为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 A ),宋代的( ),元代的( )。 A.诗 、词、曲 B.词、诗、曲 C.曲、诗、词 3、 其成就达到唐代诗歌创造高峰的两大

    29、著名诗人是( 李白和杜甫 ),被后人称为“大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 4、 我知道的宋代词人有(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 5、 我知道的元代散曲作家有( 关汉卿等 )。 三、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古代诗特点:1.格律要求严格; 2.用字精炼。 现代诗特点:1.比较宽松; 2.更接近日常使用的语言。 第七组字词闯关 读读写写: 塑料 饼干 节奏 乐谱 吉祥 企盼 急速 日寇 华贵 英武 气概 伤感 苍茫 石碑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 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读读记记: 储备 干脆 失踪 闲逛 镌刻 缘故 黯淡 消瘦 知觉 空落落

    30、光秃秃 冷清清 直勾勾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 无影无踪 日积月累 马诗 (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课内重点 一、老人与海鸥 1、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 老人喂海鸥 、呼唤海鸥、以及与海鸥亲切地说话 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2、 描写与作用。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外貌描写。展现了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


    注意事项

    本文(精校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