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系统解剖学重点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院学习部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7497425       资源大小:28.3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系统解剖学重点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院学习部Word文件下载.docx

    1、由蝶骨体及大翼和颞骨岩部构成,其中的结构包括: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破裂孔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其中结构包括: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枕内隆凸、内耳门、横窦沟、失状窦沟12、关节腔的围成与内容:围成:关节囊滑膜和关节面共同围成 内容物:少量透明滑液13、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见的滑脱方向:滑脱方向:关节囊的下壁相对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下份滑出,发生下方脱位14、膝关节的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构成15、肩关节的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16、属于咀嚼肌的名称。咀嚼

    2、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17、腹前外侧肌的肌肉名称:名称: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橫肌18、腹股沟管的位置,开口名称与内容物: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开口名称:外口(浅环或皮下环),内口(深环或腹环)男性(精索),女性(子宫圆韧带)内脏学1、舌乳头的名称与功能: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有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的功能,丝状乳头中无味蕾,只有一般感觉功能2、腭扁桃体的位置与构成:扁桃体窝内腭扁桃体覆以黏膜,腭扁桃体上部有一扁桃体内裂缝,腭扁桃体深面有扁桃体囊3、大唾液腺的名称:3对,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4、咽的分部:鼻咽、口咽、喉咽5

    3、、胆囊的功能与位置:储存和浓缩胆汁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6、胃的位置和上、下开口名称及其相连的结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上下开口名称及其连接的结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接十二指肠7、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与开口: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十二指肠纵襞下端开口:是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8、Treitz韧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连于右膈脚与十二指肠曲之间的皱襞临床意义:是临床手术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哪些肠管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和盲肠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10、胰腺的位置,分部与毗邻:横位于腹后壁,第1、2腰椎体高度,十二指肠与脾门之间胰头、胰颈、胰体、胰尾毗邻:胰头被十二

    4、指肠包绕,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部,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尾与脾接触11、肝、胃、肺的位置: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与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胃的位置:肺的位置: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膈的上方12、上呼吸道包括那三部分:鼻、咽、喉13、鼻旁窦的名称: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14、喉结的位置与特点:甲状软骨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成年男性特别显著15、喉腔内粘膜皱襞的名称与位置:在喉腔侧壁,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突向腔内的为前庭襞;下方为声襞。16、声门裂的位置、分部与特点:位于两侧声襞及勺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窄裂前3/5为膜间部,后2/5为软骨间部是喉腔最狭窄部位17、左、右主支气

    5、管的特点:左:细长,较倾斜右:粗短,较陡直18、肋膈隐窝的位置与特点: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处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19、胸膜腔的位置: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反折移行,在两肺周围分别形成两个互不相同,完全封闭的胸膜腔。实际上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20、输尿管的狭窄部位:(1)输尿管与肾盂的移行处(2)输尿管与髂血管的交叉处(3)输尿管的壁内段21、肾盂的位置与上下关系:位于肾窦内上下关系:上连肾大盏,下连输尿管22、肾小盏的包绕结构及其汇合成的结构:包绕结构:包绕肾乳头汇合成的结构:相邻23个肾小盏汇成肾大盏23、男性生殖腺的名称,输送精子的管道包括哪些结构:男性生殖腺:睾丸

    6、输送精子的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24、男性生殖系统附属腺体的名称:附属腺体的名称: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25、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那些结构:女性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26、子宫的位置、分部与子宫腔: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底、子宫颈、子宫峡、子宫体子宫腔:子宫的内腔,自上而下可分为:子宫体腔、峡管、子宫颈管27、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阔韧带的功能:子宫主韧带的功能:维持子宫正常位置使其不至向下脱垂子宫阔韧带的功能: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28、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结扎部位: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输卵管结扎部位:输卵管峡29、前列腺的位置,分部,与功能: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前

    7、列腺底,前列腺尖,前列腺体,前列腺沟分泌液是精液的主要成分30、阴囊的内容物:睾丸,附睾和输精管的睾丸部31、小网膜的位置,构成:自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覆膜结构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32、肠系膜的构成,内容等:肠系膜由双层腹膜构成,包括小肠系膜,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和阑尾系膜内容:肠系膜上的血管的分支和属支,淋巴管,神经丛及脂肪,大量肠系膜淋巴结,中结肠血管,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的血管33、产生尿液,胆汁,精子,卵子的部位:肾小体产生尿液,肝产生胆汁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子。循环系统1、临床上进行心内注射的部位:应从靠近胸骨左缘的第4肋间隙处进针2、心尖搏动的位置:一般在

    8、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3、左右心房的入口:左心房的入口:左肺静脉上、下口,右肺静脉上、下口右心房的入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4、心的传导系包括那些结构:包括:窦房结,结间束(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5、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6、左、右心室的开口及其瓣膜的名称:左心室的开口:入口:左房室口,瓣膜: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瓣膜:主动脉瓣;右心室的开口:肺动脉口,瓣膜:肺动脉瓣 入口:右房室口,瓣膜:三尖瓣7、体循环静脉包括哪三个体系,分别开口于哪,心的营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分别开口于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9、营养动脉:左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前室间支,旋支 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后室间支,左室后支8、腹主动脉单个的脏支和成对的脏支的名称:单个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成对的: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9、上、下肢动脉主干名称延续:上肢: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和桡动脉-掌浅弓和掌深弓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10、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在下颌骨下缘,咬肌止点前缘处11、主动脉分段与下端的分支名称:主动脉分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主动脉弓上的三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降主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12、

    10、下腔静脉的合成与位置走形及开口部位:合成:左、右髂总静脉在第4或第五腰椎体右前方走形:沿腹主动脉右侧和脊柱右前方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胳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开口部位:右心房13、上腔静脉的合成、注入部位与静脉角:左、右头臂静脉注入部位:静脉角: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于胸锁关节和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14、由手背静脉网、足背静脉弓输液治疗肠炎,药物经何途径到达空肠和回肠:由手背静脉网注入药液:手背静脉网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空肠

    11、动脉(回肠动脉)由足背静脉弓注入药液:足背静脉弓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15、胸导管的走形位置、接受的淋巴干名称及注入部位:走形位置:乳糜池主动脉裂孔胸腔行于主动脉和奇动脉之间胸廓上口颈部(弓形向左)左静脉角;接受的淋巴干名称:左、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锁骨下干,左颈干,注入部位:左静脉角16、脾的位置:脾位于左季肋区,第9、10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相对感官与神经1、角膜和瞳孔的位置与结构特点:角膜:位于眼球壁外膜的前1/6,无色透明,有折光作用,其内无

    12、血管,而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瞳孔:位于虹膜中央,瞳孔周缘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和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而瞳孔开大肌收缩时,瞳孔开大2、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中枢部:脑和脊髓 周围部: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3、脑包括哪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其中脑桥,延髓,和中脑合成脑干4、脊神经前、后根的位置,纤维组成与性质:前根:连于脊髓的前外侧沟,由运动神经构成,性质为运动性后跟:连于脊髓的后外侧沟,由感觉性神经构成,性质为感觉性5、脊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的位置、构成、纤维去向与功能:脊神经后跟在椎间孔处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由假单极神经元

    13、构成,纤维去向:中枢突向脊髓,周围突向感受器;感觉性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为硬脑膜形成的美克尔腔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纤维去向:其中枢突形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的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6、腋神经支配那些肌肉的运动:三角肌,小圆肌7、腓骨颈骨折易损伤哪只神经:腓总神经8、舌下神经支配那些肌肉及颏舌肌的功能:支配: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颏舌肌的功能:两侧同时收缩,使舌伸向前下方;如一侧颏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9、交感干的位置与构成: 位置:脊柱两旁 构成:由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互相连接构成10、内脏运动神经按功能不同可分那两部

    14、分: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11、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来源: 节前纤维:第1级神经元又称节前神经元,它发出的轴突称为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第2级神经元又称节后神经元,它发出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12、成年人和新生儿脊髓下端的高度: 新生儿:脊髓下端平齐第3腰椎成年:脊髓下端平齐第1腰椎13、脊髓灰质侧角、前角和后角的位置、细胞构成、纤维去向与功能: 前角位置:灰质前外侧 细胞构成:运动神经的胞体 纤维去向:脊神经前根 功能:支配骨骼肌运动 侧角位置:仅见于胸1腰3脊髓节段,是中间体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细胞构成: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后角位置:脊髓灰质后外侧联络神经元的胞体纤维

    15、去向:接受后跟的传入纤维;传出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传导同侧的浅感觉14、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起止与功能:脊髓丘脑束P249起止:此束主要起自,层(也有人认为主要起自后角固有核)的神经元,由这些细胞发出的纤维,经白质前连合斜越至对侧外侧索或前索上行(其中也有不交叉的纤维),分为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合称脊髓丘脑束,主要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是传导躯干和四肢浅感觉(痛觉,温度觉,粗略触觉)的2级神经纤维.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和粗略触觉内侧丘系P260由分别位于延髓背侧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面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呈弓形绕过中央灰质的外缘,走向中央管的腹侧,在

    16、中线上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椎体后方、中线两侧折向上行,称为内侧丘系,它经脑桥、中脑,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对侧躯干、四肢深感觉和精细触觉15、脑干内6对躯体运动性脑神经核、2对内脏运动性脑神经核和4对躯体感觉性脑神经核的位置及其纤维联系:(1)躯体运动性脑神经核(共八对):1) 动眼神经核P267位于下丘平面,左、右内侧纵束形成的“V”形凹槽内纤维联系:皮质核束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2)滑车神经核P267位于下丘平面,左、右内侧纵束的背面皮质核束 滑车神经核 滑车神经3)三叉神经运动核P263位于脑桥中部被盖的背外侧区,紧靠三叉神经根的内侧皮质核束 三叉神经运动核 加入三叉神经

    17、 4)展神经核P263位于面神经丘的深部皮质核束 展神经核 展神经5)面神经核P263位于紧靠上橄榄核背外侧的网状结构内皮质核束 面神经核 面神经6)疑核P261位于网状结构内,居三叉神经脊束核与橄榄核之间皮质核束 疑核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7)舌下神经核P261位于中线两侧、舌下神经三角深部皮质核束 舌下神经核 舌下神经8)副神经核P261上端达锥体交叉中部,与疑核相续;下端伸入上部颈髓,位于前脚的背外侧部皮质核束 副神经核 副神经 (2).内脏运动性脑神经核(共四对):1)动眼神经副核P267位于动眼神经核头端的背内侧它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加入同侧动眼神经出脑,至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

    18、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瞳孔缩小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2)上泌涎核P263弥散分布于脑桥下部被盖背外侧的网状结构内它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纤维加入面神经,换元后控制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口腔、鼻腔粘膜腺等的分泌3)下泌涎核P261为位于迷走神经背核头端的独立细胞群,在橄榄上部平面,弥散分布于网状结构内此核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加入舌咽神经,换元后支配腮腺的分泌4)迷走神经背核P261位于迷走神经三角的深部此核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行向腹外侧,在下橄榄核的背侧出脑,组成迷走神经根,分布于颈部、胸腔和大部分腹腔脏器,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3).躯体感觉性脑神经核(共5对):1)三叉神经中脑核P26

    19、7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外缘,细而长,续脑桥核上端向上延伸至中脑上丘的上端周围支随三叉神经出脑,经下颌神经分布至咀嚼肌、下颌关节、牙齿和牙龈等2)三叉神经脑桥核P264位于脑桥中部被盖的背外侧区,在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向下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相续三叉神经节的中枢突(感觉根)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丘系3)蜗神经核P263分为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均位于脑桥和延髓交界部,前者位于小脑下脚的背外侧,隐于听结节的深面;后者位于小脑下脚的腹外侧接受蜗神经的纤维 蜗神经核 发出外侧丘系上行 4)前庭神经核P264位于第四脑室底前庭区的深部接受前庭神经的平衡觉纤维 前庭神经核 上行入小脑、背侧丘脑,下行入内侧

    20、纵束、前庭脊髓束5)三叉神经脊束核P260-261位置:为一长核柱,上起自三叉神经脑桥核下端,向下纵贯脑桥下段和延髓全长,与脊髓后角胶状质相接三叉神经节的中枢突(感觉根)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丘系15、脑干分为哪3部分:分为:延髓、脑桥、中脑16、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出现哪侧、哪些脑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解释: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的核团是: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半、疑核、副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控制的核团是:面神经核下半和舌下神经核所以一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出现对侧面神经核下半和舌下神经核所支配的肌肉瘫痪17、脑桥和中脑交叉性瘫痪的典型特点:一侧脑干损害累及躯体

    21、感觉束和锥体束时,产生的偏瘫或偏身痛、温觉障碍都在对侧,而脑神经的损害都在同侧18、腹后核的位置、分部、纤维联系与功能:在脑灰质的内部,有一自外上斜向内下的“Y”字形白质板内髓板,内髓板外侧的外侧核群的腹侧部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纤维联系与功能:腹后核的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自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P278)19、内、外侧膝状体纤维联系与功能: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投射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P276)中继听觉传导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投射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P277)中继视觉传导20、大脑半球可分为哪5个叶

    22、: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P281)21、大脑皮质躯体感觉中枢和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位置与主要纤维联系: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度、触、压觉和运动觉等(P285)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接受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中间核、腹前核和腹后外侧核发来的纤维;传出纤维主要组成锥体束,至脑干躯体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纤维 22、内囊的位置、分部、构成与损伤特点: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由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损伤特点:三偏综合症对侧偏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损伤丘脑中央辐双眼对

    23、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损伤视辐射23、脑和脊髓被膜的位置名称与分部:脑脊膜脑: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脊髓: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软脊膜硬脊膜:包被脊髓和脊神经根,在椎间孔、骶前孔和骶后孔等处移行于脊神经的外膜脊髓蛛网膜:跨越脊髓表面的沟和裂,向上移行于脑蛛网膜软脊膜:紧贴于脊髓表面,并深入脊髓的沟和裂内硬脑膜:外面紧贴颅骨内面,没有硬膜外隙脑蛛网膜:紧邻硬脑膜软脑膜:紧贴于脑的表面,并深入脑的沟和裂中24、硬脑膜外隙与蛛网膜下隙的位置、特点及内容物:硬脑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壁内骨膜之间与颅内不相通呈负压内含:静脉丛、脂肪、脊神经根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颅内与椎管内的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25、硬脑膜窦收集哪儿的静脉血,回流入那个静脉:硬脑膜窦收集:脑的静脉血回流入:颈内静脉26、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位置关系:位置关系:伴行关系


    注意事项

    本文(系统解剖学重点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院学习部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