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74826       资源大小:74.14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xxx省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和改建1.1.3 建设地点:xxx省XX县城区及东乡镇、南坝镇、双河镇、 土黄镇 1.1.4 项目业主机构名称: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类型:机关法人法定代表人:XX项目负责人:XX单位地址:XX县解放中路 591 号1.1.5 业主单位基本情况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前身系XX县劳动局。1989年12月机构改革后,XX县劳动局从X

    2、X县劳动人事局分离出来,单独设立XX县劳动局更名为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隶属XX县人事局的XX县机关事业保险局,原隶属XX县卫生局的XX县公费医疗办公室;原隶属XX县民政局的XX县养老保险局也随同2002年机构改革一并划归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机构设置。局机关设三股一室。即办公室、培训就业股、工资保险股、劳动争议仲裁股。除局机关外,下设7个经办机构。即XX县劳动监察大队、XX县就业服务管理局,XX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XX县农村养老保险局、XX县机关事业保险局、XX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XX县就业培训中心。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局机关行政编制18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中

    3、层干部7名。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2名。班子配备及职工人数。劳动保障局党组成员11名。直属机关党委1个,所属党支部7个,党员78名。工会工作委员会1个,所属工会7个。全系统职工122人。其中,局机关22人,劳动监察大队4人,社保局28人,就业局27人,医保局12人,机保局8人,农保局15人,培训中心6人。1.1.6 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发挥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使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设施完善、管理科学、机制灵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服务

    4、体系,同时,为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积累经验,对其他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的全面加强。1.2 编制依据及范围1.2.1 编制依据和资料来源 (1)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xxx省XX工程咨询公司签订的工程咨询服务协议;(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3)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方案(5)xxx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统计公报和XX县2009年统计公

    5、报。(6)XX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宣国资行201020号 XX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关于将县政府招待所房屋有偿调拨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7)XX县财政局宣财社20105号XX县财政局关于对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配套资金的承诺(8)XX县国土资源局宣国土资函201047号关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改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程用地预审意见(9)XX县国土资源局宣国土资函宣国土资函201048号 关于双河镇修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程用地预审意见(10)XX县国土资源局宣国土资函宣国土资函201050号 关于土黄镇修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程用地预审意

    6、见(11)XX县国土资源局宣国土资函宣国土资函201051号 关于南坝镇修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程用地预审意见(12)XX县国土资源局宣国土资函宣国土资函201052号 关于东乡镇改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程用地预审意见(13)XX县规划和建设局宣建函201042号关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建工程意向性选址意见的函(14)XX县规划和建设局宣建函201043号关于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建工程意向性选址意见的函(15)XX县规划和建设局宣建村201017号关于南坝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划意向性选址意见的批复(16)XX县规划和建设局宣建村201018号

    7、关于土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划意向性选址意见的批复(17)XX县规划和建设局宣建村201019号 关于双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划意向性选址意见的批复(18)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南坝镇、东乡镇、双河镇、土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总平面图(19)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2.2 编制范围我公司受XX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委托,承担了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设计方案、节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项目组织与管理等进行研究,

    8、估算项目投资,分析、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供项目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1.3 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1.3.1 建设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XX县当地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2、项目的建设将显著改善XX县人力资源及谁会保障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增强就业服务能力;3、项目的建设将对其他地区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起到较强的辐射作用。1.3.2 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分析,结合该县社会保障服务需求,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序号分 类建筑规模说 明一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1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9、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改建2东向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0平方米改建3南坝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0平方米新建4双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0平方米新建5土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0平方米新建二设施及设备1电脑及配套设备(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器(就业服务信息数据库)和触摸屏(可供查询就业服务信息),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及其它网络联通设备。40万元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服务大厅2电脑及配套设备(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服务器(就业服务信息数据库)及其它网络联通设备。40万元东乡镇、南坝镇、双河镇、土黄镇四个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各配置一

    10、套主要建设内容: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建)和东乡(改建)、南坝、双河、土黄3个试点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新建),其中:改建的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服务大厅为 3层框架结构,一层主要用于养老保险服务、就业信息发布场所的建设,内设总服务台、前台总服务区、信息发布区等;二层主要用于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建设,内设职介区、招聘洽谈区、职业指导区;三层主要用于医疗保险建设,内设岗前培训室、市场管理、劳动仲裁、民工维权、工伤事故处理等办公室。新建的南坝、双河、土黄3个试点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2层框架结构,一层为交易及功能服务区;二层为职业指导及培训与创业服务区。1.3.

    11、3 场址及建设条件该项目拟建场址位于XX县境内的XX县城区及东乡、南坝、双河、土黄4个镇的场镇上,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条件好,交通十分便利。1.3.4 工程设计方案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功能分区进行总体布局。本次设计尽量考虑与原有建筑相协调。新建的南坝、双河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拟建建筑物均为2层,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拟利用原县政府招待所闲置的房产按国家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改建。各专业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1.3.5 节能 在满足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水、电、材料等,合理利用,节约资源。1.3.6 环境保护

    12、与水土保持本项目属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小。主要污染因素为生活污废水、生活垃圾、施工期噪声和扬尘;设计方案考虑了污染治理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认真落实“三同时”。在水土保持上要做到多栽植一些风景树和种植花草,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净化空气。1.3.7 组织管理为确保项目工作规范化、正规化,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拟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1.3.8 实施进度本项目工程建设工期拟定为8个月(即2010年4月11月)。1.3.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482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申请国家投资241万元,占50%,地方配套资金241万元,占50%。1.3.10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该项

    13、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XX县及重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能力的全面加强。同时,为其他地区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起到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1.4 结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该项目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先导性、服务性等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和

    14、水平,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区无业人员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推进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的健康良性发展,大力提高XX县农村和城市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积极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关注弱群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指示精神,有利于促进XX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的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的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项目区域总人口万人123其中:农业人口万人101占82.11%二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2001XX

    15、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3000改建24个试点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12002.1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300改建2.1南坝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300新建2.3双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300新建2.4土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方米300新建三设施设备购置万元801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元4024个试点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元402.1东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元102.2南坝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元102.3双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万元102.4土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16、万元10四建设期月8五总投资万元482六资金筹措1申请国家投资万元2412地方配套资金万元241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2.1.1 xxx市社会经济概况xxx市位于xxx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092-3220,东经10329-10823。北接陕西xx和湖北xx,南与xx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xx区xx县、xx县及重庆市xx县、xx县相邻,西抵xx市和XX。总面积xx平方千米。总人口xx万人。xxx市地势东北高 (大巴山区),西南低 (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XX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山地占幅员面积

    17、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xxx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向南流300千米入长江。xxx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14.7-17.6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82.7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2%,增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8.1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9.03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5.56亿元,增长11

    18、.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69.9%和24.4%,分别拉动GDP增长0.8、9.9和3.5个百分点。从需求的角度看,“三驾马车”中总消费和总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0和65.2,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人均GDP11915元,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29.3:42.1:28.6调整为26.1:45.3:28.6。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57.56万人,常住人口573.58万人。出生率为9.17,死亡率为5.93;自然增长率为3.24。城镇化率3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

    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3元,增长13.9%,人均消费支出8801元,增长13.9%。其中,用于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食品支出增长12.6%,衣着支出增长20.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44%。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4421元,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1591元,增长8.2%;家庭经营纯收入2547元,增长6.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1元,增7.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增0.2%,衣着消费支出增9.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8.2%。农村居民

    20、恩格尔系数53.3%。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八项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投入建设资金39.7亿元。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再就业1.6万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0.48万人。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4.25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新增覆盖人数25.12万人。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15.34和32.25万人。2.1.2 XX县社会经济概况XX县位于xxx东北边缘大巴山南,建制始于东汉和帝8年,距今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幅员面积4271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768个行政村、6811个

    21、社,总人口123万,农业人口101万人。地势的明显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780米,总的地貌特征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地处重庆、成都、西安、万州、xxx等大中城市交汇的中心地带,是北通陕西、东达湖北的要口。其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8.5。野生植物3000余种,桫椤、崖柏、银杏、黄连、天麻、杜仲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10余种。野生动物约400种,其中金钱豹、猕猴、大鲵(娃娃鱼)、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数10种,还有阳鱼、憨鸡、明鬃羊(四不象)等珍稀动物。野生动植物中有植物药171种,动物药39种,被称为药物之乡。 该县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既有优势,又有特色。已探测到的资

    22、源达28种,主要矿产资源概括为:一煤(煤炭),二气(石油、天然气),三土(粘土、高岭土、膨润土),五石(滑石、长石、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八矿(铁、砷、硅、硫磺、石膏、铝、卤钾、岩盐)。天然气预测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已探明开发储量达3000-6000亿立方米,系西南地区天然气气田中心、国家西气东输工程重要基地。原煤储量达1.6亿吨,发热量6000大卡以上。富钾卤水储量达I.3亿立方米,是国家盐化工业基地自贡黑卤的10倍。此外,还有大理石30亿立方米,石灰石30亿立方米,石英石3000万立方。是全省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县、全国“长治”工程重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县。有

    23、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樊哙百里峡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江口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5.7%和27.4%,分别拉动GDP增长0.9、9.1和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8:32.7:30.5调整为32.3:37.5:30.2,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历史

    24、性突破。人均生产总值9853元,增长13.6%,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1443美元。从需求角度看,“三驾马车”中总消费和总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和64.9。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21.4%。其中,税收性收入2.18亿元,增长34.1%。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7亿元,增长34.5%。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8亿元,增长55.7%;教育支出4.56亿元,增长17.9%;医疗卫生支出2.29亿元,增长71.8%。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8.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75万人,增加1.57万人;

    25、女性人口60.36万人,增加1.0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104.5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48万人,乡村人口77.02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26.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另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全年出生人口1.18万人,人口出生率9.68,比上年上升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7万人,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8。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6元,增长8.1%,其中,工薪收入5657元,增长3%。人均消费性支出6875元,增长17%。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8%,衣着支出增长44%,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38%。城镇居

    26、民恩格尔系数50%。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元,增收159元,增长5.6%。其中,工资性收入1088元,增收87元,增长8.7%;家庭经营收入1813元,增收2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02元,下降2.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7%。年末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73082万元,增长19.1%;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0328元,增长17.0%。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年末城乡就业人员达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3人,增加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25人,登记失业率为4.3%。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35852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共有5

    27、2430人参加养老保险,有20702人参加失业保险,有3307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至年末,全县共有18630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64345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50人接受农村传统救济。全年累计发放城镇低保资金3740万元,增长36.7%;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894万元,增长108%;发放农村传统救济金78万元。2.1.3 四个乡镇社会经济概况2.1.3.1东乡镇社会经济概况东乡镇为XX县城所在地,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宋初年,复置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处于嘉陵江流域之州河前、后江交汇处,素有“三江合流膏腴地”之称,幅圆140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9

    28、个社区,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东乡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和全国100个信息化建设试点城镇之一,已跃居xxx市十强乡镇之列。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把东乡镇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商贸旅游重镇、经济文化强镇”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农业立镇、工业经济强镇、第三产业活镇、对外开放兴镇四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达6.9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5亿元,农业总产值2.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2.1.3.2南坝镇社会经济概况南坝镇位于XX县城东南方30公里处,

    29、平均海拔500米,是原川东地区四大古镇之一,也是前河流域上峡、天台、塔河、茶河等20多个乡镇进出的交通枢纽、物质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镇面积143.5平方公里,城镇面积4.8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有耕地2707.5公顷,辖26个村、5个社区,总人口10.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南坝镇是省级试点建设小城镇。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达7.3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8534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4元。全镇有劳动力4.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9万人,城镇劳动力1.2万人,年劳务输出1.7万人,失地农

    30、民5720人,有3.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达,1.9万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2.1.3.3双河镇社会经济概况双河镇位于XX县西北部,距县城21公里。东邻土主,北靠胡家、花池、隘口,西界大成,南接柳池,是六个乡镇的中心地带。全镇面积89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3.4万人,城镇居民4065人,农村人口3万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00万元,农业总产值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4元。全镇有劳动力2.1万人,劳务输出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5800多万元。全镇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65人,

    31、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8671人。2.1.3.4土黄镇社会经济概况土黄镇位于县城东北部,前河上游,距县城85公里,地处百里峡风景名胜区入口,东与漆碑乡、樊哙镇相邻,南与龙观乡、重庆市开县麻柳镇接壤,西与华景镇、北与白马乡交界。全镇面积102.44平方公里,耕地1003公顷,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万人。土黄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植被丰富,气候宜人,紫砂土壤为发展茶叶、水果、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业支柱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全镇粮食总产13887吨,经济作物1994吨。地区生产总值达1.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85万元,农业总产值269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55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33


    注意事项

    本文(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