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完美版.docx

    • 资源ID:7475994       资源大小:30.7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完美版.docx

    1、部编版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完美版圆明园的毁灭 美得心醉,毁得心碎【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对比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的经过【教学难点】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激发爱国之情【教具】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整体感知,我们可以知道本课构思巧妙,课文前四段先详细介绍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最后一段介绍英法联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将圆明园化为灰烬。前后对比,把圆明园的辉煌放在毁灭中写,题眼是毁灭,但是文章重点却写辉煌。因此,圆明园美得令人多么心醉,在它毁灭后就令人有多心碎

    2、。二、新授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圆明园的布局,美在哪里?(出示课件2)板书:布局美(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2)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2.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板书:建筑美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

    3、件3)A总写: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买卖街”,宁静的山乡村野B举例: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4)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师总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出示课件5)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

    4、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收藏美4.阅读第5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板书:毁灭重点感悟:(出示课件7)(1)从“侵入”“闯”“拿”“掠走”“搬运”“破坏”“毁掉”“销毁”“放火”“烧”等动词看出了什么?(侵略者的野蛮)(2)“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中,体现出了什么?(侵略者的贪婪)(3)(出示课件8)大火连烧了三天,烟

    5、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三、小结:(出示课件9)板书:美得心醉,毁得心碎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让我们沉醉其间、流连忘返,激发我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然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毁坏,我们怎么能不心碎,不痛恨呢?四、拓展延伸(出示课件10)看到如此千疮百孔的圆明园,你心痛吗?你愤恨吗?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是啊!侵略者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但他们永远毁灭不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信念,毁灭不了他们对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

    6、行,更毁灭不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出示课件10)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板书】 布局美 昔日辉煌 建筑美 美得心醉 圆明园的毁灭 收藏美 勿忘国耻 毁灭 毁得心碎 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毁灭创新教案【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

    7、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段落大意并为文章记性了分层。从文本和搜集的资料中,让你心中有一个怎样的圆明园?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_的圆明园。(学生自由回答:金碧辉煌、诗情画意、万园之园)2、同学们印象中的圆明园都好美,大作家雨果也曾经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奇迹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圆明园为何受到如此的赞美?我们引以为傲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竟然变成了如今的废墟?首先就让我们一同去直面圆明园的毁灭现场。(板书课题:圆明

    8、园的毁灭 )二、直面“毁灭”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1)侵略者是谁?圈注他们在圆明园的动作描写。(2)注意时间点的变化。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1、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2、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4、重点感悟:(1

    9、)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加线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体会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有感情地朗读朗读。(3)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板书:惋惜、痛心)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华民族的尊严)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

    10、。让我们熄灭这场火,穿越时空,走近盛景中的圆明园。三、再现“辉煌”(一)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1、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辉煌。2、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然后让学生联想和想象。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在“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1)针对第2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举世闻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

    11、围。(弄清楚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进一步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里是“月”,哪里是“星”。)(2)针对第3自然段。细读第3自然段,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板书:建筑风格)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A总写:板书:有也有有也有B举例:板书:如,海宁的,苏州的,杭州的园中不仅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列举了哪些?(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3、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强感受。4、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辉煌。(板书:赞叹、赞美) 四、回归“现实”

    12、: 圆明园布局巧吗?建筑美吗?收藏多吗?但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被侵略者野蛮毁灭了。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2、说一说,议一议: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五、小结作业 面对帝国主义的

    13、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板书设计: 损失巨大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精巧价值 建筑-宏伟 赞叹 赞美 文物-珍贵 毁灭 惋惜 痛心教学反思: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

    14、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作者介绍】 王英琦:安徽寿县人。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

    15、字架热土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

    16、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经过,通过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17、,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整体感知(“走近圆明园”) 用颐和园中的文段复习导入:同学们,在北京曾经有一座比颐和园更美丽、更辉煌的皇家园林(PPT出示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板书“圆明园”。(自读后齐读)引出课题,生齐读课题。 1、(出示文字课件:走近圆明园)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课文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和昔日的辉煌 2、过渡:是啊,圆明

    18、园被烧、被毁: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走进圆明园”)二、细读理解,品味感悟(“走进圆明园”)(一)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导语:作者笔下的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介绍)1、课件展示(圆明园的位置、布局)2、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课件展示布局)学生结合圆明园的布局理解“众星拱月”一词3、生继续谈: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

    19、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4、配乐出示圆明园中的美景图,学生结合图片和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处进行介绍,说说感受。5、回归课本,男女生配合配乐诵读。6、学生充当导游的角色,根据PPT提示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7、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教师趁机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学生流露惊奇神色。然后让学生带着感受读第四自然段。)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

    20、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8、学生完成四字词语填空:这是一座( )的圆明园,生回答并板书。(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1、过渡:就着这样一座建筑精美,收藏着最珍贵历史文物的圆明园,却在1860年经历了一场惊天浩劫!(引读课文)年,月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师:他们都干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哪些词语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提示学生朗读“破坏”“毁掉”时,要表现出一种无奈、气愤、痛心的语气。)2、导语: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全体

    2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3、播放视频,深切感受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4、出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图片。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所有四字词语,板书“毁灭”两字)三、拓展升华,归纳总结(“走出圆明园”)1、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谈感受。2、PPT出示第一段,带着感受(低沉、缓慢)指名读第一段。3、学生齐读课文第1段。4、总结: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过去。那么,今天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生自由谈感受。5、出示PPT: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生齐读四、布置作业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准备进行“

    22、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比赛。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鞋”等10 个字,积累“汛期、山洪”等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阅读导语,明确主题1.阅读单元导语,获得了哪些信息?2.小结:阅读是一项本领,也是一种艺术。在阅读中,有些文字,需要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在品中感悟道理,在品中体会情

    23、感。而有些文字,则需要我们快速阅读,把握要领。就像培根所言:“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对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才有效率。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二、活动引入,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默读大屏幕出现的文字,说说写了什么事。课件一行一行地出现文字:湖南两姊妹在小时候落水,被一个好心人救起,那人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两姊妹和她们的父母觉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却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人家说,便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他们整整找了二十年,两姊妹的父亲去世了,她们和母亲接着千方百计地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恩人,为的就是感恩。两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

    24、恩的时候,她们两个人和那位恩人以及过路的人们都禁不住落下了眼泪。 选自图书书海冲浪中学会感恩(节选)学生交流:两姊妹一家为了感恩,寻找救命恩人二十年。思考:刚才大家是用什么方法了解这段话的内容的?教师小结: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整体上去把握。三、导读示法,尝试运用1.自主阅读搭石的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按照此方法默读课文,思考:了解了哪些内容?并记录阅读时间。课件计时器启动。(提示:读完后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2.读完后合上课本,完成阅读检测题。(1)什么是搭石?(2)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5、(3)除此之外,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1)引出中心句。(2)如何在快速阅读中了解内容?分别找阅读用时不同的学生来交流。在分享阅读收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课后习题两学习伙伴的对话,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再次明确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四、自学字词,检查反馈学生再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自学,教师检测。汛期 谴责 懒惰 平衡 唯独 联结保持 美感 示意 家常 假如 平稳 山洪暴发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认读多音字“间”。五、品读文本,体会情感1.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在这道风景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

    26、感?同学们四人一组,合作学习。(提示:先自读课文,圈画出相关句子,做好批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可视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调整,顺学而导)(1)“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是一幅什么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什么画面?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重点理解:协调有序、人影绰绰。“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如果不协调有序,会怎么样?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27、。(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没有人踩别人的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人影绰绰”中的“绰”是什么意思?选择:A. 宽绰B.(体态)舒缓柔美C. 外号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的人影是什么样的?指导朗读:(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些句子描写的是什么画面?“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从中能体会到乡亲们什么样的情感?

    28、3.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根据提示写一写:假如遇到了下雨天,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假如 。4.小结:透过这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感受到了乡亲们善良、谦让、奉献的美德。这搭石,不仅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而且这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引读)。六、整合阅读书海冲浪第12 页草根志愿者1.搭石的美,人们看在眼里;家乡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样一群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草根志愿者,要求:(1)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2)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3)读后,你了解了哪些内容?课件计时器开启,学生及时记下阅读时间。2.学生交流:你读这篇文章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与大家交流一下吧。3.草根志愿者的精神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的?学习其表达方法,为习作做准备。七、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阅读图书书海冲浪第16 页学会感恩(节选),积累好词佳句。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完美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