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7474321       资源大小:28.5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1、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使数控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编程、数控设备维修、数控系统研发改造的人才。据国家人才网统计资料显示,数控技术已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二)专业背景数控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机械制造专业群中

    2、的龙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突出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本专业现已具有省内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各类实验、实训室25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教学工厂1处,拥有各类机加工教学设备150多台套,实验实训仪器900多台套,计算机300多台。此外,还与企业广泛合作,建立了华东数控有限公司、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等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师资建设中,不仅注重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注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保障了“学训交替”教学模式的实行。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学生获得中级职

    3、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比例为93%,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比例为32%。因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良好,使毕业生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就业率达到98%。在2006年山东省数控技术竞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学生组第四名、第六名的好成绩。由于办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我院被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全国现代制造业网络软件教育培训中心之一。本专业是我院制造专业大类内的龙头专业。通过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可有效地带动机械制造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发展,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并能够对其它院

    4、校的相关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二、专业建设目标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先进、产学结合紧密、师资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级教学示范专业。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特点突出,能营造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实训与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建成国内一流、立足威海、服务山东、面向全国的数控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培训基地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具备年技术培训、技术服务1200人次以上的能力。在

    5、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力争有1名专业带头人进入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行列;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到85%以上;中青年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达到60%;聘请10名以上行业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为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方面,强化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方式,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三年内建设7门网络课程,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争创4门校级精品课程,培植2门省级精品课程。编写2本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教材。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

    6、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人才规格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文化基础素质和专业知识,具备较系统的数控设备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具备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能力及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2.岗位分析威海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通过对市区现有500多家机电企业调查显示,数控技术已渗透普及到各个领域,急需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数控操作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更加剧了地区性人才需求,随着经

    7、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也呈较快的上升趋势。本专业为数控加工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操作、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数控设备的维修等工作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3.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1)知识结构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机械和电气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技术新发展。3)具有金属材料、金属加工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数控加工工艺。4)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5)具有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机电系统有一定的了解。6)具备机电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2)能力分析1)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择业和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

    8、习的能力;2)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操作普通机加工设备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设备;5)具有较强的数控编程(含CAD/CAM软件应用)能力;6)具备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能力和初步的故障诊断、维修的能力;7)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及产品营销的能力。4.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可编程控制器、机床电气控制、数控原理与系统、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CAD考证、普通机加工训练、课程设计、CAXA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

    9、毕业实习(设计)、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4.7:5.3。5.标准修业年限,最低学分要求学制为三年,最低应修179学分,其中通识课36学分。6.毕业生应获得的证书(1)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计算机文化基础省统考合格证书);(2)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3)英语等级证书(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省统考合格证书);(4)数控加工工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考)(5)中级(高级)数控操作工;(选考)(6)中级(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选考)(二)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1.现有实验实训条件(1)金属切削加工方面:拥有普通车

    10、床100台,铣床39台(其中大型铣20台、小型19台),磨床12台,钳工车间1个,焊接车间1个。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实训教学的需要。(2)专业基础实验实训室方面:拥有数控原理、机床电气、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室等专业基础实训室九类十三个。可以满足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的需要。(3)数控仿真、数控工艺与编程设计:专业机房3个,普通数控车床14台,加工中心6台,数控铣床4台。可基本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4)数控原理、数控维护与维修方面:数控教学演示系统:2套,数控开发设备:2套,数控机床拆装实训设备1套,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实训设备1套。以上的实验实训设备已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但在数控加工

    11、设备方面还有所不足,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在学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实践教学设备还非常欠缺。2.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先进制造技术实训设备在现有实验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先进的现代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制造技术基地,既可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又可以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还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加工。需增加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设备见表一。表一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新增设备明细设备类别设备规格数量(台/套)新增总价(万元)数控车床经济型32180全功能经济型6200全功能数控车床2120数控铣立铣12450卧铣6高速铣1220仿型铣180加工中心立式

    12、81140卧式2五轴1车削中心1坐标镗140电火花加工机床CTE400ZK3100高效精密35P1数控线切割机床DK7725460ROBOFIL 240cc195雕刻机15合模机120粗造度测试仪TR20013三坐标测量机GLOBAL CLASSIC9128193硬度计HLI-11A HB-15B113万能工具显微镜19JPC113圆度仪193合计2915(2)数控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有8个机房,配备各种软件10套。资金预算为286万元。具体配置见表二。表二 数控仿真、模拟系统配置设备(软件)名称数量金额(万元)小计(万元)微机440台176203桌椅440套22网络交换器24个3.8420K

    13、VA稳压电源8个1.6AUTOCAD1套1083UG1套10CAXA2套8.25数控仿真3套13PRO/E1套14PROTEL1套14CIMA TRON1套14合计286(3)柔性加工制造系统1)主要功能:该系统集机械原理、设计、操作、自动控制为一体,可提供对模具加工、高速高精加工、柔性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训教学。这套系统具有高速、高可靠性的刀具更换装置 ,高速、高输出主轴,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 、机器人化,属于比较先进、综合的数控加工设备,可用于各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研发平台。该平台的设立将使数控专业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了解专业最前沿的先进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潜力,培养

    14、创新能力。2)设备配置:柔性加工制造系统设备配置见表三。表三 柔性加工制造系统设备配置设备名称配置数量价格(万)FANUC钻削中心FANUC工业机器人1150导轨5-6米机床一台附件若干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现已建成联系紧密,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经过三年的重点建设,拟再建设8个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见表四。表四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校外实训基地名称实训项目已建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装配数控系统原理威海市量具厂有限公司普通机床测量技术装配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装配数控系统原理威海万力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威海气动元

    15、件厂普通机床测量技术装配威海造船厂普通机床测量技术装配焊接拟建威海光威渔具渔具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山东双轮集团威海机械厂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威海市鲁东机械厂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山东工友集团公司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荣成莹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威海木工机械配件厂数控机床操作普通机加工装配威海大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三)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现状现有师资队伍情况见表五。现有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2%,硕士以上学历占41%。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素质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

    16、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表五 现有师资队伍情况姓名学历/学位职称/双师“素质”类别备注周文彬本科/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专业带头人专职教师范玉成本科/硕士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骨干教师韩鸿鸾本科/学士副教授/技师骨干教师邵东波本科/学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骨干教师黄瑷昶大本/学士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骨干教师于澎波本科/硕士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刘 慧大本/学士副教授/高工蔡艳辉大本副教授/高工林荣俊技校/学士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房德涛技校副教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徐庆江本科/学士副教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邹玉杰本科/学士副教授谷青松大本/学士副教授马述秀大本/学士副教授于 涛研究生/

    17、硕士讲师/工程师毕静波本科/硕士讲师/工程师闫华明本科/硕士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张 清技校/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于海滨技校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王吉明技校助教/二级实习指导教师刘爱英本科/学士讲师王守志研究生/博士(在读)助教付振山研究生/硕士助教/姜诚君研究生/硕士助教王艳平大本/学士助教/二级实习指导教师王常义技校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兼职教师丛华娟大专/硕士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马红荣大本/硕士副教授杨培双本科/硕士副教授2.建设途径(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了满足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继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拟从企业中再引进2-3名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研发能力强、

    18、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再引进或培养5-6名骨干教师。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论和经验,及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划拨专项资金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扶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应用性强的科研项目;重奖取得科研成果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专业带头人准确把握最新的科研进展,不断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2)师资梯队建设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按发展规划,到2008年本专业在校生规模为800-850人,按照15:1的

    19、生师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再从社会或企业引进“双师型”教师6-8名,招收相关专业硕士学历研究生8名左右。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实践锻炼、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计划到2008年有3-4名教师将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每年选派3-5名中青年教师到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提高“双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素质结构和学历结构。认真执行教师以老带新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强化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3)行业技术专家的聘请择优聘请10名左右的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作兼职教师

    20、,指导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首批聘任人员见表六。表六 首批聘用行业技术专家名单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学历汤世贤华东数控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大本张晋格哈尔滨工业大学系主任教授博士黄诚经威海量具厂厂长高级工程师大本赵国栋三星电子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大本赵军堂大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大本李旭日万力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大本3.师资队伍建设资金预算(见表七)表七 师资队伍建设资金预算年度项目类别数量费用(万元)小计(万元)2006业务进修8-1020202007高层次人才引进6人1270兼职教师聘用6人21业务进修6人次8项目研发2项20学历学位进修2人次3科技开发支持

    21、2项2考核表彰先进5人次2专业带头人设备配备1套22008高层次人才引进5人1088兼职教师聘用8人28业务进修8人次10项目研发3项30学历学位进修3人次4科技开发支持2项2考核表彰先进5人次2专业带头人设备配备1套2合计178(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1.建设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方式为突破口,整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2.建立新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利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岗位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有针

    22、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自2004年起,先后与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气动元件厂、威海量具厂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同。该培养模式即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又是的培养过程具有针对性。(2)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体现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学生毕业时,除取得取得高职学历证书外,还能获得数控加工工艺员证书或数控维修中(高)级证书,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3)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

    23、学生质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将目标职业岗位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4)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本专业拥有全国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为采取灵活适用的“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原来教学计划中在期末四周集中进行的实训,分散在学期中进行,每周进行6课时的实训,既使学生及时消化了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对学习保

    24、持新鲜感和兴趣,学而不倦。(5)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桥梁,搭建工学转换的“时光隧道”。我们与华东数控有限公司、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第二学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四周的生产见习,体会真正的生产环境、提高认知的全面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感性认识;在第六学期即进行顶岗实习,达到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过渡”。校办工厂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学院与新东方实业公司合资兴建的模具制造公司是独具特色的生产性教学工厂,为本专业师生的产学研和“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本专业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

    25、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快速的提升。3.教学改革(1)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构建了基本素质和公共技术、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专业技能三大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为:1)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数控技术为龙头,以CADCAM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开发上,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实际问题作为引导,注重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

    26、中的应用,对重要的专业理论都在明确的实践背景下加以介绍;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实现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强化实践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进一步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3)扩大选修课比例,至2008年全面实行学分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4)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

    27、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5)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2)教学手段的改革1)继续倡导愉快教学、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注重课堂师生互动。2)课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并与传统的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3)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4)改革考试制度,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5)继续实行导师制,开展专业协会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3)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建设1)建设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加工工艺、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七门网络课程。

    28、2)实现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加工工艺、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四门核心课程达到优质水平的目标。3)创建数控原理与系统、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电工电子技术四门校级精品课程,数控原理与系统、机床电气控制两门省级精品课程。4)以精品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料组成教学资源库,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起到示范作用。5)课程建设规划。见表八。(4)教材建设自编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电气控制两部具有鲜明的高职和地方特色的教材,制作高质量的、体现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配套教学课件,并至少被其它四个院校所采用。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可编程控制器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两部教材和配套的实验讲义。教材建设规划见表八。表八 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建设(含教材建设)规划年度课程名称负责人建设目标资金预算(万元)小计(万元)2007数控原理与系统周文彬网络课程133数控加工工艺闫华明网络课程1机床电气控制于涛网络课程1可编程控制器王芹网络课程1电工电子技术林京娜网络课程1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周文彬网络课程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韩鸿鸾网络课程1数控原理与系统周文彬校级精品课程5机床电气控制于涛校级精品课程5可编程控制器王芹校级精品课程5电工电子技术林京娜校级精品课程5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周文彬


    注意事项

    本文(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