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区域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

    • 资源ID:7469659       资源大小:18.9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

    1、区域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区域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阐释 ( 一) 梯度理论 梯度理论是关于新技术、新生产力的梯度转移理论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研究。其理论的主要要点是: 1.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若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部门主要是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这类区域则为高梯度区。 2. 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

    2、织方法等都发源于高梯度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处在成熟、衰退过程中,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 梯度转移理论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 ( 二)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相互关系及其空间结构规律性的学说。中心地理论认为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这些核心有不同大小的城镇所组成。城镇具有商业、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服务职能,为周围区域的居民和居住单位提供货物和服务。城镇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种经济力,这种经济力促进区域的发展。每个城镇大都位于它所服务区域的中央部位,故而称作中心地。 ( 三) 辐射理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

    3、城市和地区可以看作是能量高的物体。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可看作是能量低的物体两者会发生辐射作用。 ( 四) 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生产活动和劳动部门的分工总是要落实到一定地域空间上,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引起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一) 范围: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包括湖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施恩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吉林省的延边 族自治州。 ( 二) 西部地区特点: 1. 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4、2. 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市场活力大,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越条件。 3. 拥有绵长的边境线,与多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通往亚欧一些国家的主要通道,具有发展周边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 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三线建设时期,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企业、科研结构和大专院校聚集了一批人才。 ( 三) 战略思路: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国作为根本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为保障,以长江和路桥为重点开发轴线,加快建立 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区域优势和开发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开发进程。 三、区域经济理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表 1】 【图 1

    5、】 首先,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加大。从纵向角度看,西部各省区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其一,国内生产值不断提高。表 1 显示,2000 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 16654. 6 亿元,而 2011 年生产总值达到100235 亿元,增长了 5 倍。其二,经济增长速度在逐年加快,从图1 可以发现生产总值曲线上升,且斜率增大,说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加快。其三,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逐步缩小。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显示 2011 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 19. 2%,2000 年占 18. 9%,虽然比重变化不大,但呈现出增长趋势,也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正以缓慢的速度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从横向角度

    6、看,西部地区已经加快了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要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其次,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从基础设施角度看,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了一系列的铁路公路水利工程。例如,青藏铁路、西安至合肥至怀化铁路,四川紫坪铺和黄河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从生态环境维护角度看,西部大开发重点进行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风治沙等。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第三产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2011 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 3 24. 5 亿元,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两年来要高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2000 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 10701. 3 亿元、14626. 3 亿元、1122

    7、1. 1 亿元; 2011 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 12771. 2 亿元、16885. 0 亿元、12897. 4 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增长了 19. 3%,东部地区增长了 15. 4%,中部地区增长了 14. 9%.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在全国所占比重也相对较小。2010 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为34348. 7 亿元,占全国的 17. 8% ,2011 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为43116. 8 亿元,占全国的 18. 6% ,增长了 25. 5% . 最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外贸投资增长较快但其总量规模很小比重比过去的平均水平略

    8、有上升与东部相比有很大差距。2010 年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 29740 亿元,其中西部地区1283. 9 亿元,占 4. 3% ; 东部地区 26056. 5 亿元,占 87. 6% ; 中部地区 1168. 9 亿元,占 3. 9%.2011 年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3 18. 6 亿元,其中西部地区 1839. 0 亿元,占 5% ; 东部地区31386. 7 亿元,占 86. 2% ; 中部地区 1626. 7 亿元,占 4. 5% . 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有效的战略不能分割,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泛的利用了区域经济种种理论。 ( 一) 经济梯度的划分 从宏观上说,依据梯度推移理

    9、论可以将全国三大经济地带看成不同的梯度区。第一梯度区为沿海地带,它的职能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梯度区为中部地带,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接纳从沿海地带转移来的产业,同时又把自己的一些旧有产业转移到西部的第三梯度区。西部地区在产业技术转移加速中会逐步缩小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看,依据梯度理论可将西部地区按照其发展程度分为三大梯度: 第一梯度为具有经济竞争力的川、桂、陕、云、豫;新、内蒙古、甘、贵为第二梯度; 藏、宁、西为第三梯度。从表 3 西部各省经济指标,可以对西部各省综合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当地的资源和历史以及工业发展潜力、对外贸易情况可以对各省进行排名,西部各

    10、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梯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表2 】 以点轴带动西部经济全面发展西部大开发以中心城市( 西安、成都、重庆、昆明) 为依托,以三大交通线( 陇海-兰新线、包兰线、长江沿线、南昆铁路沿线) 为发展轴。其中四大中心城市成为其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和聚集地。 ( 二) 铁路交通沿线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陇海-兰新一线途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包头、宝鸡、白银、鄂尔多斯、银川、吴忠、咸阳、渭南形成纵贯东西的现代化经济区,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还因为其独特地沿线走向起到缩小东西差距的作用。青藏铁路实现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西部与东部紧密的联系起来。 ( 三)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

    11、区起辐射作用 西安、成都、重庆在地理上的分布据东部发达地区较近,可以起到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优越资源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1988 年,重庆与周边经济关联密切的川、滇、黔三省 15地市组成了重庆经济协作区。在该区域中,形成了以重庆、四川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成渝经济带。2004 年,重庆先后和四川、贵州签订了川渝1 + 6和渝黔1+ 16系列合作协议,渝川黔经济合作全面深化。重庆还与北至山东、南至福建、广东、深圳、港澳签署了合作协议,重庆积极融入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在西部地区发挥着中心城市的积极作用西安

    12、是西部地区三个特大中心城市之一,2000 年西安市总人口为674. 5 万人,GDP 为 688. 5 亿元,九五 期间国民经济以年均 13.54% 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着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综合实力已居全国 50 强城市的第 14 位,西安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出。提高西安在全国大城市中的地位,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可以更好地辐射和带动陕西省经济发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包括 5 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1 个示范区,建制镇398 座,处于陕西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北介于秦岭山地和陕北高原之间,渭河横贯其中,土地面积约占陕西总面积的 19%,人口约

    13、占总人口的 60% 左右。其影响范围包括陕西大部、豫西、晋南、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 其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成都的优势是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西南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辐射能力以及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创新文化,这使得成都有可能成为区域内各种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 从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理论在西部地区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导引作用,并有了较为显着的成果。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利用各种经济理论,也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选择的或相应改造经济理论,只有真正适应西部地区的经济理论才能真正在西部大开发中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原理M.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 经济研究,2009( 09) 3林建华,任保平。 西部大开发战略 10 年绩效评价: 1999 - 2008J,开发研究,2009( 01)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践中的应用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