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一轮文档古代诗文阅读 第2章 专题3 题型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docx

    • 资源ID:7454780       资源大小:135.47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一轮文档古代诗文阅读 第2章 专题3 题型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docx

    1、高考语文一轮文档古代诗文阅读 第2章 专题3 题型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题型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理解文言句式,掌握翻译文言语句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在判断判断句时,首先看其标志:(1)以“者,也”“也”“者也”“者,”为标志。(2)以判断动词“为”“是”为标志(注意:“是”一般作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相对较少)。(3)以判断副词“乃”“即”“则”“皆”“诚”“悉”“亦”“素”为标志。(4)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为标志。其次,对无标志判断

    2、句,要看其谓语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秦,虎狼之国”,“秦”是名词,“虎狼之国”是名词性短语,对主语“秦”作出判断。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不是”。它是高考翻译题的重要采分点。边练边悟1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为一般句式,为判断句。2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B且相如素贱人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C解析宾语前置句。3 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答案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

    3、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译文:_答案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这吗?这就是我此次游山的收获。解析(1)“道所存也”为判断句。(2)“此所得也”为判断句。(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这样的句式被称为被动句。辨识被动句,一看标志词,如“见”“为”“于”“见于”“为所”“为所”等。(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词“被”多为动词,“覆盖”“遭受”之意,很少表示被动)对无标志被动句,只能从语句的结构或内容上去判定,如“洎牧以谗诛”“戍卒叫,函谷举”“几以不纳死”。这类被动句形式上与一

    4、般的陈述句无区别,如从内容着手,进行逻辑分析,就会发现李牧肯定是被杀,函谷关是被攻占,文天祥不被接纳。只要能够理清句意,再联系上下文语境,不难判断。被动句翻译时一般要加“被”,它也是高考翻译中的重要采分点。边练边悟4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为状语后置句,为一般句式。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B项都是介词,表被动。A项前“见”表被动,后“见”是偏指一方(我)。C项前“见”是偏指一方,后“见”表被动。D项前“被”表被动;后“被”是动词,遭受。6 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国者无使为积

    5、威之所劫哉!译文:_答案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译文:_答案(墓中的)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在这件事上的人。解析(1)“为所”,表被动。(2)全句为判断句,“者,也”;有两个被动句,“被”“于”两字为标志。(三)倒装句汉语句子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介词在介词宾语前,定语和修饰成分在中心词前。古今汉语,基本如此。但在文言文中,有一些句子成分却是倒装的,这样的倒装句主要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四种。我们在阅读和翻译的时候应该首先了解它们的结构,然后把语序调整过来

    6、,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1 谓语前置句一般情况下谓语是放在主语后面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将它放到句首,这就是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再如:快哉此风!可调整为:此风快哉!谓语前置句在高考翻译中并不多见,但曾在江苏高考2010、2013两年翻译中出现过。边练边悟7(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渺渺兮予怀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谁可使者D事急矣,请奉命救于孙将军答案D解析其余三项为谓语前置句。A项应为“予怀渺渺”,B项应为“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

    7、,C项应为“可使者谁”。(2)翻译下列句子。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文:_答案替大王作出这种计策的人是谁?(谓语前置)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扶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译文:_答案真奇怪呀!这位唱歌的人不是一般人啊。(谓语前置句)2 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等。判定宾语前置句既要结合语意,又要结合其标志词语。宾语前置句

    8、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句式,但在高考翻译题中并不常见,只是视选材而定。边练边悟8(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2)翻译下面的句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答案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_答案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解析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3 定语后置句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且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之”“之者”“者”。辨析时,只要

    9、抓住这些标志词语,再加上语意理解即可。定语后置句在高考翻译题中极少考到,但并不是不考。如2010年上海卷“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应是“桂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可译为:桂阳有争船而相互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2011年江苏卷第8题第(1)句中“毁淫祠数百区”,“数百区”是个特殊的定语后置,译时需提至中心词“淫祠”前。边练边悟9(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答案D解析其余三项皆为定语后置句。(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

    10、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苟以天下之大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铸金人十二D夫晋,何厌之有答案D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中C项为数量短语后置。(3)翻译下面的句子。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译文:_答案铿然有声的石头,所见到的全是这样。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译文:_答案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士大夫,偌大的中国,有几个人呢?解析“石之者”为定语后置句。“缙绅者”“四海之大”均为定语后置句。4 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的句型。翻译时,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介宾短语放

    11、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句式虽然考试说明未作要求,但因为它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所以高考翻译题中 经常出现。如2012年江苏卷第8题第(2)句中“贤于言事官远矣”,可译为“比那些言 事的官员好多了”。不过,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并不是一定要提前的。边练边悟10(1)下列句子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答案C解析“于”应译为“到”。(2)翻译下面的句子。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文:_答案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用威严的盛怒来震慑他们,他们最终也只是苟且以求免于刑罚

    12、却并不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却不会在内心诚服。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_答案老虎犀牛从木笼中逃了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是谁的过错呢?(四)省略句省略是文言文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省略句最常见的是省略主语、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之”以及介词“以”“于”等。对省略句翻译的考查,在历年高考对句式翻译的考查中题量是最大的。它要求考生在翻译时补出省略的部分。边练边悟11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答案C解

    13、析A项“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项后三句省略主语。D项省略介词“于”,应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12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2)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3)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4)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能)胜。(5)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13翻译下面的句子。(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_答案项伯就在夜里骑马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解析两处省略(见译文括号内),“具告以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14、。(2)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译文:_答案齐威王想拜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到膑刑的人,不能(担任主将)。”(五)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是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固定形式。理解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固定句式在高考翻译题中不是必考点,带有因文命题的特点。不过,一旦考查到,必须按其固定译法翻译。如2011年四川卷第11题第(2)句中“得非吕徽之乎?”“得非乎”要译为“莫非吧”。边练边悟14对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如何,译为“对怎么办”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孰与,译为“与一起”奚以为,译为“凭什么呢”何为

    15、,译为“还要干什么”不亦乎,译为“不也吗”A BC D答案C解析表比较,应译为“与比,谁”。表反问,应译为“哪里用得着呢”。15翻译下面的句子。(1)无乃尔是过与?译文:_答案恐怕该责备你们吧?(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_答案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二、掌握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标准(一)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第也不能更动。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16、。所谓直译为主,就是能够用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意译为辅,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边练边悟16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译文:_答案适逢(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邀请(我国)掌权的人相见。

    17、得分点注意“辙”的借代义;“北”,对元军的蔑称。这两处用意译。(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译文:_答案实在没有料到我能回到宋朝,又见到皇帝、皇后,即使立刻死在故土,又遗憾什么呢!得分点“衣冠”“日月”“旦夕”“丘首”这些词语须意译。(3)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译文:_答案然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得分点“畏匿”是两个词,须直译;“恐惧”“殊甚”皆是同义复词,不必逐一翻译。(4)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译文:_答案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处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得

    18、分点“九重之上”不能直译为“高高的天上”,应意译为“皇宫禁地”。17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及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1)纵一苇之所如。译文:_答案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解析这里的“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_答案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解析“结草”是用典,要把典故意思译出。(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_答案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解析这里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译。(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译文:_答案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

    19、弟弟。解析“无”与“鲜”构成互文,须把“鲜”意译为“没有”。(5)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译文:_答案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解析“怒发冲冠”用了夸张手法,仍要译为夸张,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二)翻译标准信、达、雅1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在平时翻译时,考生做不到“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漏译、误译和赘译上。漏译,误译,赘译,就不可能达到“信”这一最基本的翻译标准。2达,就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为此,一些特殊句式须要译成现代汉语句式,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语意更流畅

    20、,不得出现病句。硬译是不“达”的典型表现,翻译固然需要字字句句对应,但也要临场变通、灵活处理,尤其对那些难理解而靠推断的词语,不能强行翻译。3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考试中一般不做要求。边练边悟18请指出下面译句存在的漏译、误译现象,体会翻译要“信”的要义。(1)原句:(2013安徽)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译句: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上汉王!漏译、误译之处:_答案漏译了“遽”字,“遽”是“就”的意思。(2)原句:(2010江苏)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句:您所结交的应是当时的贤人,现在跟这种人一起喝酒高兴吗?漏译、误译

    21、之处:_答案漏译了“皆”这个“全都”意思,改变了语气;只译出“贤”而未译出“隽”,即“才华出众之人”。(3)原句:(2010湖北)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译句:耕种的人,不再出力;使用的人,不再计算支出与收入。漏译、误译之处:_答案漏译“督”字。“督”,督促,这里是“被督促”。误译“计其出入”,应译为“根据收入确定支出”。(4)原句:(2008江苏)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句:等到召见,就受到亲近信任。漏译、误译之处:_答案本译句有两处漏译。一是“得”字,应译为“获得”;二是省略的成分应补出。如谁获得召见,获得谁的召见。这里的人称须译出。当补不补,也属于漏译,会损害原意。19请指出

    22、下列译句的不“达”现象,认真体会“达”的要义。(1)原句:(2013辽宁)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句:(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道别人,推荐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不“达”之处:_答案达,就是文从字顺,是以不能出现病句为底线的。该句译文“推荐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是一个结构混乱句,应在“推荐”后加一个“的”字。(2)原句:(2010天津)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译句:母亲回来后,只见女儿靠着院中的树睡觉,不再怀疑了。不“达”之处:_答案该句中“不之虑”是个宾语前置句,“之”是动词“虑”的宾语。译句未译出这个句式特点,既

    23、丢掉了得分点,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须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这是“达”的要求。(3)原句:(2009江苏)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译句:刚刚被罢黜了巡抚住居家里,认为奇异而闻名。不“达”之处:_答案前半句结构混乱,后半句表意不明,“认为”什么“奇异”没有译出。“闻”属错译。(4)原句: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译句:但只有信陵君能够接见那些隐没在各个角落的人物,不以结交下层人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不“达”之处:_答案用词不当,也是不“达”之处,在考生翻译中较为普遍。译句中的“接见”一词用得明显不当。如何落实翻译得分点?一、下面均是考生在句式翻译方面存有问题的译文,请从句式的角度予以分析、改正。1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误译:哪里在于公子你能对别人的困境感到着急啊!问题:原句是个主谓倒装句兼宾语前置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一轮文档古代诗文阅读 第2章 专题3 题型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