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

    • 资源ID:7421978       资源大小:165.25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

    1、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一、认知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认识、认知认知活动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2、认知心理学理解认知心理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从思想层面,即认知心理学是指一切研究人类认识过程的心理学学派和思潮。这是广义上的理解,主要探讨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灵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是冯特学派(即莱比锡学派)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学派的理论,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一组可分解而且有组织的系统;心灵主义是和行为主义学派研究外显行为相对立的,坚持人类心理事件的不公开性和

    2、不可复制性(因为认知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有人也把认知心理学和心灵主义划等号);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心理机制。另一个层面是学科层面。也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或数据处理心理学。即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计算机模拟法来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学科。这是狭义的理解。知识点:认知科学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兴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等分支学科,它们对人的认知过程研究采取的是一种“隐喻式描述”(如设想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台)。3、信息加工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这两种取向属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式或纲要,或可理解为进行研究所依赖的基本观点。(1)信息加工取

    3、向也称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基本观点: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操纵符号的过程,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的。系列是认知过程按一次一个事件或过程的方式进行,如一次只能注意一件事;事件或过程基本上是有界限的。信息加工取向以特殊的语言符号(不等同于平常所说的语言)来标示其认知事件的。人类在与外部世界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操作系统。信息加工范式说到底是把心理过程和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类比。信息加工取向的隐喻基础是“心理活动像计算机”。(2)联结主义取向,又称联结主义范式。此研究取向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80年代才再度兴起。如果说信息加工取向是一种抽象分析,那么联结主义取向是一种数学运算

    4、。它强调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和数学基础,即认为认知事件是在神经层次以神经网络形式联结的,它以数学的形式来形成理论模型。它的隐喻基础是“心理活动像大脑”。(1)和信息加工取向强调认知系列加工相反,联结主义取向强调的是认知的平行加工,即认知系统通常一次做许多事情;(2)信息加工取向强调以等级方式加工心理事件,而联结主义取向认为每一种认知行为中认知系统是作为整体而不是划分为等级发挥作用的。“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典型的等级关系。符号加工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均立足于实验室研究,采用假设、类比和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认知,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本质。(3)认知的生态学理论。它保留了符号加工的理论成果,但

    5、反对符号加工理论分离和孤立地考察认知加工系统的观点,主张应把符号加工系统放到现实世界中去,并认为这对于说明心理状态是关键性的。(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不论采取何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研究对象都是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或知识怎样为人们所用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2、学科性质。认知心理学从广义上说是一种心理学思潮,从狭义上说是一门学科。它从性质上属于理论学科。二、认知心理学的历史(一)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内部因素)1、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对认知机制的探讨总是渗透在哲学课题的论辩之中。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认知心理的研究开始于格式塔

    6、心理学。到1967年,Ulric Neisser发表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二)影响认知心理学的外部因素即影响最大的四大领域1、“人的因素”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机交互作用,特别是人的技能和绩效的提高,这一领域形成于二战时期,随后发展成工程心理学。D.E.Broadbent对飞行员和机械工人的研究发现,对于人类个体操作者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分配注意来指引心理伺服结构(原指控制机器的中枢)的信息加工。(附:Broadbent1954年写出“人类注意和即时记忆的机械模型”;1958年写出“知觉和交流”)2、计算机科学领域:信息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它们可以说

    7、为计算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是“旧三论”,“新三论”是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3、语言学领域: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组织规律。在语言获得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B.F.Skinner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1957年在言语行为中阐述了后天习得观。认为支配其他操作行为的学习规律也应支配语言的学习(如强化律、消退律等)。N.Chomsky针锋相对,认为语言有创造性,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装置,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创造出无数多的句子。1957年他在句法结构中阐述了先天生成观。这两种对立的理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促进了心理语言学发展,也拓宽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4、

    8、神经计算领域: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认知心理内容时采用联结主义研究范式。采用数学计算的方式,对神经系统的机理、功能进行研究。学者D.O.Hebb1949年提出,当人的大脑接受刺激并对刺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他强调,变化的是神经元联结(如强度、方式、机率等),而非生理学中所说的生物化学变化。10年后F.Rosenblatt(1958)认为神经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感觉神经元联系神经元反应神经元。三者之间以兴奋性和抑制性方式发生联系。这种人为的神经元系统被称为知觉机或感知器。知觉机是发展神经元系统抽象模型的初步尝试,表明具有神经特征的系统如何真实地计算事物。虽然此后

    9、的研究表明我们神经系统比他(Rosenblatt)的分析复杂,但首次尝试毕竟有重要意义。(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1、从研究的范式上来说,从信息加工范式到信息加工范式与联结主义齐头并进。2、在研究的层次上,从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研究并进。3、在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上,从简单模型发展到多因素复杂模型。4、在研究的生态效度上,从偏重基础理论研究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实验法实验法一般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之分。主要是实验室实验法。运用条件是探讨快速发生的信息加工过程时运用(如知觉、短时记忆),实验记录和讨论的指标是反应时和

    10、作业成绩。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实验也称作反应时测量法。(一)减法反应时实验(提出者为荷兰生理学家F.C.Donders)1、设计原理。目的是确定某种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所需时间,确认某一心理过程是否存在。实验包含两种认知加工任务,其中一种任务包含另一种任务中所没有的过程或因素,而其他方面均相同。两种任务反应时之差就是所要知道的心理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而这一差数表明存在着某种心理过程。2、支持证据。F.C.Donders18501969年为减法反应时时期或称唐得斯ABC时期。1868年F.C.Donders的实验。他设计了三种认知任务,分别称为DondersA、DondersB、DondersC任务。实

    11、验的自变量为刺激的强度、种类;因变量为反应时。还有其他实验证据。M.I.Posner1969,1970年的实验:自变量为字母的异同;呈现间隔;因变量为反应时。H.H.Clark & W.G.Chase实验:自变量为句子类型;句子和图画的匹配程度;因变量为反应时。3、评价:减法反应时有助于揭示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加工阶段,不仅可以确定心理过程所需时间,而且可判定是否存在这种心理过程。不足之处是减法反应时并不适用于所有加工过程。某些心理过程要明确其所属的认知加工阶段是有一定困难的。(二)相加因素法实验(也称加法反应时实验,提出者为心理学家S.Sternberg)1、设计原理:某一认知任务

    12、(加工阶段)有两种或以上影响因素。如果各因素之间出现交互作用(即一因素出现影响其他因素),则它们只能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各因素作用是独立的,即独立地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互不影响),则说明整个信息加工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整体加工所需时间等于各阶段所需时间的总和。2、支持证据1969年S.Sternberg提出加法反应时实验并倡导,从此以后反应时实验进入加法反应时实验时期。1966、1967、1969年他开展了短时记忆实验。参考教材。实验中,自变量为数字印刷质量;记忆项目多少;反应类型;反应的频率。因变量为反应时。实验假设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四个独立因素(即自变量)的作用,每一因素作用

    13、于相应的阶段。通过实验他验证了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加工过程的框图如下:3、评价:相加因素法实验属反应时测量法。它有助于确定各种认知作业信息加工阶段,并通过控制某些因素对特定阶段施加影响。不足之处:(1)仅适用于快速信息加工中的系列加工,而不适合于平行加工;(2)有时不能准确确定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3)虽然可确定不同的加工阶段,但要说明哪个阶段在前,哪个阶段在后,比较困难。(三)“开窗”实验1、设计原理:“开窗”实验属于反应时实验的新形式。“开窗”是一种比喻,即当从外面看不清楚里面发生的事情时,只要一开窗就什么都看清楚了。通过某种实验操作技术,把某一认知过程所经历的阶段、时间等比较直接地测量出来

    14、(非间接推理)。2、支持证据:1977年Hamilton的实验;1981年Hockey等人的字母转换实验。后者的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为字母在表中的位置、字母数量和附加数字的数目。因变量为反应时。实验假设:字母转换认知任务可以明确划分为三个阶段: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和贮存阶段。3、评价:“开窗”实验作为反应时测量的一种新形式,能通过测量认知任务各阶段的反应时间,更清楚地揭示信息加工的阶段。不足之处:几个加工阶段不是绝对独立的,如对后一个字母的贮存还应包含对前面字母转换结果的提取;难以揭示前一阶段对后一阶段的影响(编码的质量对转换和贮存的影响)。二、自我观察法:出声思考法。1、提出者及时间:德国心理学

    15、家K.Duncker1945年提出(On Problem Solving)。Newell和Simon1972年在问题解决研究中加以运用。它又称为“口述记录法”。2、设计原理。在完成慢速的认知任务(如思维、问题解决等)时,无法得知人们的内部操作,通过让操作者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出声思考,来观察记录他的认知过程。3、支持证据:1972年A.Newell & H.A.Simon的实验问题解决实验(Human Problem Solving),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为问题类型和性质;因变量为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实验假设:出声思考能让人直接观察到问题解决者的思维过程,并可将其思维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由

    16、知识状态和操作构成的行为框图可显示操作过程(参见P15)。4、评价:出声思考法可以揭示一些高级认知过程的阶段(慢速过程),它所采用的方式并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程,具有客观性。不足之处:需要被试进行出声思考训练;容易受主体因素的影响,很难摆脱主体的态度、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受主体注意特征的制约;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它最适合能将观察到的主观意识用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的正常成人。它不能揭示某些无意识进行的认知任务。三、计算机模拟法1、模拟法。模拟法指人们通过模仿某一事物的形态、特点,用来解决某一问题和创造某一事物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方法。2、设

    17、计原理:人和计算机的物质构成不同,但它们的机能是相似的。根据某种心理学理论编写出清晰、有序的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能以类似人的认知方式,达到类似人的活动结果,那么此理论就得到证实。3、实施过程:(1)把人的认知操作过程编制成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要求具有层次性、逻辑严密性和可运行性;(2)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从中观察和了解人的认知过程在辨别、比较、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上的心理活动过程。4、评价:计算机模拟可以研究人的高级认知过程(如逻辑推理);它克服了心理学理论在语言描述上的模糊性,使心理学家对其理论更加明确。R.Cooper(1996)等人认为“心理学理论根本就不应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而是

    18、应该用特定的形式语言,这种语言应该是相当精确的,就像逻辑一样,可直接作为程序而运行”。计算机模拟可以发现尚未发现的认知活动问题,从而增强对人的认知过程的了解。不足之处:有些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没有必要采用计算机模拟;心理学对计算机能否真正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存在着分歧。一、感知觉概述1、普通心理学中的含义: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2004版)。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2、认知心理学中的含义:感觉是对刺激信息的觉察,知觉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就是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3、表征和图式。心理学意义上的“

    19、表征”含义有二:第一,表征是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对客观事物以表象、概念、图式等方式记载,表象为低一级层次,概念为高一级层次;第二,表征是一种心理学结构或认知结构,此时是作为知识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使用的,表征不单纯是事物的信号,而且是知识的组织方式,组织完好的认知结构,可以控制信息、加工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有效地组织、理解和记忆新输入的信息。图式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二、知觉研究的简史1、1879年前,首先人们在哲学领域研究感知觉感性认识。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J.Herbart(赫尔巴特)提出用“意识的阈限值”来说明感觉的觉察(即注意);1860年G.Fechner(费希纳)以心理物理学来测量感觉

    20、心理量值。2、1879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莱比锡学派重视实验研究感知觉,经统计,他们研究感知觉的内容竟占所有研究内容的一半左右。1890年,奥地利的C.V.Ehrenfels(厄棱费尔)创办形质学派,主张形式和内容的分离,将事物的个别属性剥离整体,但他们的观点并未能让大多数人所接受。1912年成立的格式塔学派重视研究知觉的形式,重视整体反对元素式的分析。莱比锡学派、形质学派的元素分析与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研究之对立,也影响到当代对感知觉的研究。3、20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重新对感知觉进行界定,对知觉的加工方式也有了整体与部分之争。一、有关知觉形成的理论关于知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人们

    21、有不同的看法。一种强调知觉的直接性,有传统的完形学派和当代的生态学派观点;一种强调知觉的间接性,属当代的认知学派观点。(一)强调知觉直接性的理论1、传统观点:传统的观点主要为格式塔学派所倡导。2、当代观点:有吉布森的刺激物说(当代称作生态学理论)。由J.Gibson于1950年提出,1966、1979年加以完善的。主张知觉具有直接性,不论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人们通过共振的方式提取投射到眼睛的视觉信息,刺激物的多种特征直接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从而产生知觉。主要论据来自空间知觉,如对距离的知觉、对空间梯度的知觉等。虽然视觉能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但他低估了知觉加工的复杂性。(二)强调知觉间接性的理论1

    22、、主要观点:J.Bruner(1957)、U.Neisser(1967)、R.Gregory(1972)等人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的、构建的过程,知觉是刺激与内部假设、期望、知识经验及动机情绪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觉涉及一个内部表征的形成过程这一认知学派的观点有其合理的成分,既有推理的过程,又有经验的参与。2、支持证据。上述两种理论之间比较:它们都重视现实刺激,即承认知觉依赖外部刺激的直接作用;后者重视过去的知识经验,认为知觉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则重视直接觉察,而不通过知识经验,认为知觉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两者互为补充,但间接性理论对知觉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一般和充分的理论性解释。二、知觉加工机制1

    23、、过程机制:知觉作为间接加工过程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侧重对过程的考察。(1)内涵: 自下而上的加工指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从较小单元到较大单元,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加工。J.R.Anderson:“自下而上的加工指信息由细小的知觉片断产生由它们组成的较大单位”;J.Best:“自下而上的加工指涉及在感觉刺激开始时特征抽取的认知加工”。由于细小知觉片断在计算机中可用最小单位的材料或数据表示,故把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为材料或数据驱动加工(Data-driven Processes)。自上而下的加工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即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的加工。J.Best:“自上而下的加工指

    24、涉及特征抽取和归类加工,开始于从语境推导出的期望”(即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加工)。由于知识经验的基本部分是概念,所以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2)对二者关系的理解。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是相互补偿的,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一般地说,在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起主要作用;而在后期阶段,自上而下的加工起主要作用。缺乏其中一种将会出现不能适应环境的情况:没有刺激物作用于大脑,自上而下的加工只能产生幻觉;而没有知识经验作用,自下而上的加工将不堪重负。2、特征加工机制。侧重对特征的考察。(1)内涵:特征加工的方式有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方式。整体加工指感知事物时知

    25、觉过程首先从事物的整体特征开始,然后才是对局部特征的分析;局部加工指感知事物时,知觉过程首先从事物的局部特征开始,然后才是对整体特征的加工分析。(2)二者的关系:知觉的整体特征加工与局部特征加工是紧密相关的,并不存在绝对的单方面的加工。一、什么是模式和模式识别1、模式(Pattern)广义上是指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即由若干元素或成份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刺激既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或者其它的。狭义上是指视觉刺激物的整体结构。2、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指确认所知觉的模式(是什么),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即有何独特之处)。模式识别既有复杂性,又

    26、有适应性。二、模式识别理论。可分为匹配理论和分析理论。(一)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y),用刺激模式与大脑中存在的某一类特定的特征相匹配来说明感知过程。1、模板匹配模型(或理论)(1)内涵。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刺激模式的复本(或模板),它们与外部刺激模式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刺激作用于感官后,新异刺激就与已贮存的模板进行比较,直到二者出现最佳的匹配,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理解:知觉时所比较的是人们记忆中理想模式的一个固定心理模型。两种模式匹配时要有最大限度的重叠。是一种“全或无”的理论(或者说遵循一种全或无的方式)。匹配意味着识别,不匹配意味着无法识别。(2)支持证据。1974年S.P

    27、hillips的棋局识别实验;R.Warren的实验(3)评价:模板匹配模型可以解释一定范围内的模式识别。主要应用在机器的模式识别方面(如银行、超市等单位识别数字的系统:会员卡、银行卡等。)承认人们在记忆系统中存在着模板并把模式识别看作是一个过程。示意图如下:刺激输入分析(分解)比较(匹配)决策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人们能够识别无限变化的模式。按模板匹配理论,大脑所贮存的模板容量是有限的。可是外界刺激模式是无穷尽的;无法解释人们能够迅速识别不熟悉的刺激模式,模板说认为模式是固定的,与模式对应的模板是不能改变的。这样就使该理论缺乏灵活性。2、原型匹配模型。(1)内涵: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是事物原型(

    28、Prototype)。人们感知事物时,将事物(刺激模式)与原型相比较。当出现近似的匹配时,该事物就得到识别。理解:原型是事物类别中最具特征性、代表性的成员,也是最中心的成员,例如一提到笔,就想到钢笔,提到水果,就想到苹果,提到书,就想到教科书。但书中观点似乎更强调原型是一类事物基本特征的概括反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1975年,心理学家E.H.Rosch赞同前一观点,即认为原型是与同一类别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2)支持证据:1967年M.E.Posner等人的点图原型实验(P52);S.K.Reed的面部原型实验(P54),注意其中的关键点是由被试抽象出原型的基本特点,然后进行分类.(3

    29、)评价:原型匹配说克服了模板匹配说的不足,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能识别大量不同类事物及同一类事物;它为概念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概念和类别关系密切),它更加灵活并富有弹性.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人们第一次对事物的识别;无法解释人们在缺乏某一方面经验时的认知活动。(二)分析理论特征检测理论1、特征分析理论(1)内涵。人们长时记忆中存在刺激模式的各种特征,人们在识别时,对刺激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抽取特征进行合并、简约、归类等,再与存贮的特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两符合,则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理解:特征分析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所有复杂的刺激模式都是由一些可以区分的相互分离的特征组成。如字母H可分析为两条等长平等的线

    30、段和一条几乎垂直的线段。特征分析的运用依赖于刺激的可分解性,而特征是按一定步骤进行分析的,在进行模式识别时,先对事物的特征分解,其次是分析阶段,然后是与存贮的特征比较阶段,最后是反应阶段。(2)支持证据:1964年U.Neisser的实验;1969年J.J.Gibson的实验;1977年Lindsay & Norman的实验;M.J.Farah(1990)认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过程涉及对绝大多数目标的识别(面孔识别主要依赖于整体分析,而阅读词汇或课文大多涉及局部分析)。(3)评价:特征分析理论在解释模式识别时比模板匹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它使识别具有准确性,并可发掘事物的潜在因素;由于事物之间的

    31、共同特征在许多事物中存在,以特征分析模型来识别事物,可以大大减轻记忆负担,使人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学习外界环境。不足之处:无法解释认知过程中从整体到局部的加工(即先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其次才是局部特征);它忽略了知识经验的作用即不重视自上而下的加工。第三章 注意本章重点学习注意的认知理论,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注意机制,理解其倡导者、时间、原理内涵、实验证据及人们的评价。一、注意概述(一)内涵:在心理学中,注意被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试区分注意和意识。二者密切相关。人在注意时指向某处对象时,已经是有意识地加工处理某些刺激信息了。“为了看见(听见),我们才去看(听)”,前半句涉及意

    32、识,后半句涉及注意。比喻:注意选择电视频道;意识屏幕上的活动图像。(二)分类和特征:人们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特征:选择性、持续性和转移性。注意在人的心理体系中的地位。二、注意研究的历史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末:注意研究从关注到忽略的阶段。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心理学家广泛对注意进行了关注,后来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对注意的研究很快被忽视了。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注意研究的早期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着工作环境中复杂多变的信息源,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注意的重要性。人们需要了解一个人同时能加工的信息数量,以及注意的分配、保持和转移的特性等,来保证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1958年D.E.Broadbent的“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知觉与交流)的出版使注意研究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3、20世纪70年代至今:注意各种理论并行阶段


    注意事项

    本文(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