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docx

    • 资源ID:7421765       资源大小:126.7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docx

    1、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信息技术科 温欢容摘要: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升信息素养,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点。经过实践发现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逐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本文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详细介绍了支架式教学策略的5个教学环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应用及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注意事项,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目前我国新课程

    2、改革重点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我校高中学生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比较参差,习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自学的欲望和能力比较低下,距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和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较远。因此,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升信息素养,是目前我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点。2008年笔者开始尝试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逐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初步达到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支脚架式教学策略理论“支架”的原意是指工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或柱子等,俗称“脚手架”。把“支架”的概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学应该像“支架”, 教师引

    4、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形成,它主要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为核心。在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维果斯基将学习者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相交叠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简单说来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者将要知道什么”之间的区域就是我们需要找出的最近发展区。如图1。图1: 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每个教学环节中师生的活动如图2。图 2: 支架式教学策

    5、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五个环节可以看到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学生的自我创造比较充分。如果把学生学习的过程比喻为建设一座房子,那么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过程就是:教师先根据房子教学目标设计和构筑整个学习框架,再帮助学生踏入学习框架,并引导学生开展建筑自己的房子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建设底层框架后,开始探索自己如何加高房子,并借助

    6、小组的力量构建出自己的房子,最后学生还要求审视自我房子真的构建完成了吗,有无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学习,有无对小组有贡献,有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支架式教学策略非常合适习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自学的欲望和能力比较低下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多次这种模式的学习训练,学生会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习惯,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也达到信息素养的养成。二、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应用支架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的是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能否让学生延着教师提供的脚手架逐步攀登,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找出相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该最近发展区

    7、搭建脚手架是非常重要。笔者一般会从总体情况和具体知识模块两方面结合来了解的学生情况。对每一届高一新生都会进行一次学生情况个人调查,了解学生的家中电脑配置、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无自学其它软件,程度如何等等,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情况。而每学习一个新的专题内容也会或全班或找个别同学了解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的了解或者这个学习内容的应有的储备知识的情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内容可能与初中有所重复,但教学的目标是不一致,高中更多的是定位在问题解决上,而非单纯学习某一操作方法,从信息素养培养的角度提出要求,眼界要求更高、更开阔,解决方法可以多人多法。因此碰到与初中内容有所重复的时候,更

    8、需要了解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初中的知识,调节脚手架,为教学目标更好地服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要做好以下5个环节。1. 环节一:搭脚手架,教师建立学习的框架。搭脚手架环节是教师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策略能成功实施的关键是脚手架的搭建。因此在进行搭建脚手架之前应先进行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制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再根据三者搭建脚手架。以必修4.2.1表格信息处理为例,学生及教学内容分析如下:Excel是我市初中信息技术会考的必考内容,高一的学生基本上都学习了使用公式、函数、排序和自动筛选这些基本操作。但从考试情况分析,学生对Ex

    9、cel掌握情况一般,经过一年较少使用,遗忘较多,因此学生对于Excel的掌握程度是比较参差,基本都比较缺乏表格数据加工意识。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1.能把信息表格化;2.能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加工、研究,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把这一节定位为“发掘数据的秘密”,并初步搭建脚手架如下:(1)认识如何信息表格化。教师展现范例表格数据“杀毒软件销售表.xls”,学生认识如何使用表格进行数据的记录。(2)萌发加工表格数据的意识。教师提出问题“该杀毒软件销售表能让我们发掘到什么数据的秘密呢?需要做什么才能找到秘密呢?”,学生进一步意识到通过表格数据的加工、处理有可能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发现。(3)明确加工表格

    10、数据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在该表格数据找到三个秘密“各个门市各种杀毒软件一周的总销量是多少?哪种杀毒软件最畅销?哪个门市部是销售冠军(比较数量)”,并请学生尝试通过两种方法找到答案。学生通过尝试,发掘该表格数据的三个秘密或其它有益的发现,明确表格数据分析、加工、处理能带来的具体发现和处理方法,并树立表格信息加工的意识。(4)巩固升华。最后学生反思,明确进行表格信息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表格信息的处理,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及其巩固和升华。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不一定都相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这个支架。2.环节二:进入情境,教师帮助学生踏入学习

    11、框架。 进入情境环节是要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创设情境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需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作为问题情境,适当编排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激励性、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点,便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如上例中假设了一个情景“由于电脑病毒日益猖獗,人们对杀毒软件的需求大增,陈老板就开了4个店销售各类杀毒软件,现在聘请你来帮他管理和分析销售情况,以作销售策略的调整。”,在教师展示了“杀毒软件销售表.xls”这个excel文件后,提出问题“该杀毒软件销售表能让我们发掘到什么数据

    12、的秘密呢?如那个杀毒软件最受欢迎?”,爱挑战是每个人的天性,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过来,思考这样的一个表还能找到什么秘密呢,从而也让学生可以沿着脚手架不断攀升。又如选修的声音的编辑内容需要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了解声音的编辑,笔者选取了“四步打造个性化铃声”作为课题,课前准备阶段播放了部分手机铃声,上课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自己打造手机铃声,而不是直接使用某一首歌或者音乐作为铃声?”这个情境的创设是具有启发性的,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想到“要选高潮部分”,同时这个情境还具有开放性,部分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经验,还会想到手机铃声“要大声点”、经过引导还会想到“选取出

    13、来的高潮部分不要显得突兀(忽然很大声或者忽然没来声音)”、“多种形式(电影对白、小品)”等。因此通过这个情镜的创设、引入和问题分析,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打造手机铃声要注意哪些问题,这节课将会学习到什么,对他们有什么帮助,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3.环节三:独立探索,学生学会自己攀爬,通向目标。独立探索的过程是学生沿着概念框架独立攀登的过程。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用如范例、问题、建议、向导等进行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

    14、框架中继续攀升。仍以四步打造个性化铃声声音的编辑为例,这四步分别为“第一步:截取音乐片段、第二步:无损放大音量、第三步:增加淡入和淡出效果、第四步:输出铃声MP3文件”。第一步是学生的高一必修时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教师则稍作提示,唤起学生旧知,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完成。第二步的设置是新内容,使用了Cooledit的菜单“效果”-“波形振幅”-“音量标准化”,教师详细示范了设置的方法,并在ppt上列出了操作的要点, 进行启发引导。第三步与第二步的设置比较类似,使用的是菜单“效果”-“波形振幅”-“音量包络”,设置“淡入效果、淡出效果”,进行第三步设置时,教师让学生自我探索,通过教师的ppt提示,借鉴

    15、第二步的经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进行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完成第三步设置。又如4.2.1表格信息处理中首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初中较熟悉的一些excel操作:用求和函数计算学生成绩总分、“查看所有女同学的成绩”和“查看所有语文99分的女同学的成绩”,让学生做好知识储备,为后面的自我探索打下基础。学生在处理问题“这一周门市一销售的金山杀毒软件总量是多少?”时就懂得使用多条件筛选和求和的处理方法,而问题“各个门市各种杀毒软件一周的销售总量是多少?”就迎刃而解了。学生最后就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找到“哪种杀毒软件最畅销?哪个门市部是销售冠军(比较数量)“的答案。通过教师引导,最后自己能成

    16、功探索到数据秘密的经验,会让学生树立了表格信息加工的意识,强化了使用表格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索过程中需要对学习者自主探究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4环节四:协作学习,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达成目标。协作学习环节是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可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如四步打造个性化铃声声音的编辑中,通过前面三步学生已经能制

    17、作出铃声了,但何为个性化呢?如何才能制作出大家都认可的又很有个性特色的铃声呢?通过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每位同学都分享自己的想法,检阅每位同学之前制作的铃声,寻找出大众比较能接受的方案。这个环节就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了学习过程的难题。又如必修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中,笔者设计的其中的一个学习任务是学习小组使用思维导图规划一个网站。针对同一个主题,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可以使这个网站的规划更全面和重点突出,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得小组成员对同伴的网站规划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从而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理解到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达到对这个内容的自我意义建构。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协作要求不明,

    18、指令不清,或者纯粹为了实施协作环节而协作,学生在协作过程并无收获。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请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感受是大部分课程内容都可以实施的协作内容。这个要求使得学生的思维可见:能变成成果或能表述,利于学生本人和同伴检阅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意义建构。5环节五:效果评价,学生审视自我,检验目标达成度。效果评价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a)自主学习能力;(b)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c)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两方面结合

    19、将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得到比较真实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信息素养体现之一就是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图3学生对“全景图”应用的自我评价图3是我校学生在学习 “全景图制作”之后对自我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发现学生基本能够判断到自己是否能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部分学生还增强了自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信心。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注意

    20、事项1. 支架的搭建必须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只是一个潜在的虚拟空间,只有当问题呈现出来,并且对学习者构成一个相邻的挑战时,“最近发展区”才能显现出来。因此,观察、了解学生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己有水平、经验以及学生的兴趣,才能设计出合适的支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与学生潜在的“最近发展区”不相匹配时,就需要教师增加、或删减、或调整已有的学习支架。2.支架实施时注意引导性和渐退性。在实施支架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支架在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给出答案或替代学生完成。当学习者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即要具有渐退性,给学生更多的意义建构空间。另外支架并不是只能由教师

    21、给出,同学、家长、专家,甚至学生自己都可以提供支架。3.教师需要发挥导的作用。在支架式教学策略中,教师主要起着组织者、管理者、促进者、指导者的作用。比较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必须更熟悉教材和相关背景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解答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水平、兴趣、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在重难点突破时,要设计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在小组协作讨论时,要帮助学生不偏离主题;在进行效果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4.要培养使用习惯。相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策略中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是学生比较陌生的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要使它们有效施行,

    22、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给出明确的指引,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学和协作;学生也要改变自己不爱动脑、不爱动手,就等教师“喂”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特点形成惯于探索、惯于协作、惯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支持下,笔者任教的班级都变得比较喜爱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形成了轻松、乐钻研、乐分享、乐互助的课堂学习氛围。不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作品得到其它学科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甚至在其它学科省、市、区竞赛中获奖。部分学生在近年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省、市、区的名次。其中2009年一名学生获得了广东省的三等奖。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就是信息量丰富、变化速度快,只有改变学生

    23、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学和协作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支架式教学策略的5个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所有的活动设计也是以学生能学、会学、学到为目标而开展。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只要注意支架式教学策略实施的注意事项,执行好支架式教学策略的5个环节,信息技术水平参差、自学的欲望和能力比较低下的学生一样能激发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初步达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参考文献: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3孔得伟.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4武爱萍,宋天明,黄海燕.信息技术环境下“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闫寒冰. 如何设计学习支架.ppt 6 苗玥,金炳尧.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7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览,2005(12).(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邮编:510150)


    注意事项

    本文(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