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

    • 资源ID:7409856       资源大小:60.06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

    1、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感激涕零慷概激昂沉吟忧思难忘B春花秋月不绝如缕乌鹊鼓瑟吹生C如临深渊月明星稀羁绊抱残守缺D托物言志登高毕赋悲凉倾慕贤才 解析:A概慨;B.生笙;D.毕必。答案:C2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

    2、忧思。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解析:B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答案:B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桃李罗堂前(排列)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解析:D自然应是和官场生活相对的田园生活。答案:D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生活。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解析:A“及时行乐”讲错了。答案:A5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A/B/C/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需平时多积累。答案:C6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十

    4、分突出,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解析:C“山水田园”应改为“田园”。答案:C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78题。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答案: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抒发

    5、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看来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是古人常有的举动。你能说说这首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在营造意境上的作用吗?_答案:芙蓉让人感到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使意境更加高洁、清幽。阅读短歌行,回答910题。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

    6、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9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解析:C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

    7、样接纳贤才。答案:C10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_答案: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课外探究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古诗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1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

    8、歌的形象的能力。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答案: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浓浓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1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应主要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答案: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

    9、不尽愁思。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314题。菊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形似松。这首画菊诗是生活于宋元易代之际的南宋诗人在宋亡之后所写。13两首咏菊诗分别以菊象征了怎样的品格?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感悟诗歌整体意境,然后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来分析,前首诗,“香满池岸”表现出了菊散发香味让人心情愉悦的高洁品格;“不羡瓦松高”表现出了菊花不羡慕高位,象征着不慕名利的品质。后首

    10、诗,“不并百花丛”“独立”表现了菊花不与其他花混杂在一起,保持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守大义;“宁可枝头抱香死”,也不被“吹落北风中”,象征着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答案: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洁品格。画菊: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14简要说明画菊诗中“百花”“疏篱”“抱香”“北风”等词语的寓意。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根据题干词语,展开联想。“百花”,可从它的依从、趋炎附势的情态,联想到那些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从诗人的“独立”于“疏篱”之外,便可联想到“疏篱”象征着恶劣的政治环境。由为了

    11、“抱香”,甘愿死去,可联想到“抱香”象征着坚守民族大义。宁死也不愿落入“北风”中,由此可联想到,“北风”代表着元朝统治者。答案:百花: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疏篱:恶劣的政治环境。抱香:坚守民族大义。北风:元朝统治者。表达交流15假设涉江采芙蓉中“采芙蓉”的是一女子,请展开合理的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描述要有文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_答案: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风和日丽,一群农家女子荡着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回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还有那数不清的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

    12、,叫人心醉。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萦绕在船头,然后随风而逝。16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官人的豪兴傲气, 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答案: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情善感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壮士的悲怀壮行2019-

    13、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三秋桂子 三秋:三年B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状况解析:选AA项,三秋:秋季。2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14、百姓家。解析:选DD项与例句相似,都是表现物是人非的变化。3与“对长亭晚”中“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问其故,对曰B对镜帖花黄C无言以对D对症下药解析:选BB项中的“对”与例句意义相同,都为“对着,向着”。A项,回答;C项,回答;D项,针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多情自古伤离别B竹杖芒鞋轻胜马C楚天千里清秋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解析:选CA项,“多情”为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B项,“马”名词作动词,骑马;D项,意动用法,以为忧愁。5名句默写。(8分)(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2)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望海潮)(3)遥想公瑾当

    15、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二、阅读鉴赏(3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8分)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6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答:_参考答案:诗人

    16、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开、柳色深青原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生短促。)7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4分)答:_参考答案:不能改为“桃花烂漫”。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漫”,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二)比较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89题。(8分)破 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17、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鹧 鸪 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8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抒发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答:_参考答案:两首词都是先回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贞不贰、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后面却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怨愤之情。9这两首词在行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答:_参考答案:词的前面大部分篇幅回忆年轻时英勇作战或者备战的情景,后部分急转直下,写今天词人落职闲置、不被重用

    18、的现实,抒发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形成对比:今与昔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使得词人的沉痛和怨愤的心情体现得更为强烈。(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8分)浣 溪 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10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4分)答:_参考答案:黄昏时分,疏疏落落的细雨打湿了空挂着的秋千,一“湿”字将暮春、黄昏、细雨连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意境(或氛围),表现出词人感伤、凄清的心境。11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

    19、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4分)答:_参考答案:这首词描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千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并通过对暮春风光(如“江梅已过柳生绵”)和闺室景物(如“玉炉沉水袅残烟”)的描绘,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情感写得活灵活现。有“无我之境的妙趣”。(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11分)满 江 红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长川,即下阕词中的桐江。成底事:一事无成。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12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_参考答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阕加以分析。(6分)答:_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词流韵27诗三首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