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391303       资源大小:87.16K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Word下载.docx

    1、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变,却是永恒不变的对立统一:自然界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由联合对立物造成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不是由联合同类物造成和谐的。雌雄对立面既是相反相成的,因此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生死、醒梦概念的灵活性与真理的具体性。驴爱草料,不要黄金。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战争是万物之王。循环论:火-水-土的下降道路与土-水-火的上升道路是同一条路,周而复始的圆周。(被斯多亚派和尼采利用) 政治思想:看不起群众,看不起保守

    2、性贵族,反对多神崇拜,反对灵魂不死。灵魂由火产生,灵魂也是火,死就是变成水。伦理思想:按照自然行事,就是真正的智慧,就是道德。毕达哥拉斯 灵魂转世说:人死后,灵魂转为别的人或者别种生物。数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的本原是一。一生二,二是质料,一是原因,从完满的一和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各种数目;从数产生点,产生面,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数的关系孕育着规律的思想;单一自身包含着不同的规定性;对立是僵死的,不能转化的;) 和谐说:和谐就是宇宙秩序。(总的来说,是原始唯心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有

    3、价值的深刻洞见、自发辩证法因素以及科学思维的一种奇特的结合) 色诺芬尼 神:神无所不在,绝对不动。一个完全没有形体的神。这是比较明显的“一神论”倾向 世界的本原是土,一切的生成都来自于土和水巴门尼德:“存在”:是宇宙的本体,实在,唯一的、不动的。没有缺陷的,非实体,非物质。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他试图抛开表现形态,寻找永恒不变的本原。唯理主义倾向:理性不以感官为基础。对立面的“混合”,造成了事物的生灭,从而有运动和变化。但是他把这些对立面割裂开来,成为两个领域。“存在说”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先驱。芝诺 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把思维对运动的反映

    4、的一个方面间断性加以片面地夸大、绝对化)麦里梭存在的时间性存在是无限的无限才是完满的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火水土气。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爱”和“憎”: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原动力,机械的外因论。流射说:人们的思想、感觉都是凭借元素的结合而进行的,一切事物会流射出某些东西来,感觉就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东西与人们的感官的孔道相结合而产生的。理性、思想可以超过感觉的界限。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种子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体积无限小。万物由各自的种子构成。种类上的差异正取决于构成该事物的种子中占优势的那种性质。每一件事物既是“一”同时又是“多”。产生

    5、是混合,消灭是分离。这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奴斯”说: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是运动的起源,又称为“心灵”。是外部推动,机械论。(第一推动的雏形)。奴斯和任何个别事物不同,它不和别的事物相混,是独立自在的;是事物中最稀最纯的,它能认知一切事物;奴斯是运动的源泉,宇宙各种天体都是由奴斯推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东西都是由奴斯安排的。留基伯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即原子组成。宇宙间的原子数是无穷无尽的,它们的大小、形状、重量等都各自不同,并且不能毁灭,也不能创造出来。德谟克利特 原子论的宇宙观:一切事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

    6、非存在。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是在性质上没有差别,都是相同的。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万物的差别是由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造成的。灵魂原子精细,聚合时,散布于全身;分散时,灵魂消亡。(首先,只是一种猜测,其次,是一种朴素的观点,不能把精神和物质分开;再次,含有很多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由于排斥偶然性,必然成为抽象的。而必然形应该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影象说: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素朴的反映论。德谟克利特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

    7、“真理的认识”。政治: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调和阶级矛盾。幸福:是节制的享乐和灵魂的安宁。伦理:人的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善与恶都来自灵魂,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神不过是一种“形象”,并非不死。不必恐惧,不必悲观,不要盲目崇拜,相信自己。人的物质需求或欲望推动社会的进步。(二)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首先,他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发展,又错误的把一切都看作相对的;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万物的存在与否、性质形态都是相对的,完全取决人的主观感觉。(约定论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离开了动机与效果统一的道德标准,单纯强调效果是错误

    8、的) 高尔吉亚 否认事物的存在及其可知性。1、无物存在。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知。3、即使有物存在又可知,也不可能把这样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发点是反对爱利亚学派的唯心主义的“存在”说的,也是反对爱利亚学派否定感觉的唯理主义思想的。但是他没有把“存在”与唯物主义的存在区别开,陷入极端的不可知主义。但是涉及了思维与存在、思维与语言、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这样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事实上,

    9、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德性就是知识知识,是关于善的本性的一般知识,是理性。苏格拉底认为,“善”代表“德性”, “理性”代表“知识”。所以尽管人人都有“德性”,但这并非与生俱来,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发挥自己的德性。因而行善的美德必然具有理性的品质,表现为理性的行为。方法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

    10、(3)形式:对话和问答。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归纳法。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一种揭露矛盾的辩证法。柏拉图 从思想渊源上讲,除去苏格拉底,还有毕达哥拉、爱利亚派,赫拉克利特。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分有”说和“摹仿”说。1、“分有”说“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

    11、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2、“摹仿”说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理念论的本质及其认识论根源 把事物的一般概念绝对化,把它们变成脱离具体事物并且先于事物存在的精神实体。带有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宇宙生成说 理念的模样印于这混沌

    12、的“物质”之上,就形成宇宙万物。巨匠的作用。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否定感觉所包含的绝对因素,即感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思维的抽象作用往往掩盖了它对客观世界和感觉经验的依赖。灵魂学说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二)灵魂回忆说1、认为学

    13、习就是回忆。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 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概念辩证法 是苏格拉底“精神接生术”的进一步发展,从理念出发,完全依据理念,通过揭露理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无矛盾的善的理念。相互矛盾的理念也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泰勒斯是自然哲学的创立者,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的创立者,柏拉图是第三哲学(概念辩证法)的创始者。德性和理性 理性(智慧)意志(勇敢)情感(节制)正义(三者融洽) 当各部分和谐结合,就是一个有德的人。理想国 统治阶级(智慧)、武士阶级(意志)、劳动者阶级(节制);神用不同的金属造出三种人。是唯心史观和奴隶主贵族理论 评价:晚期

    14、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各唯心主义派别、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都直接继承柏拉图。文艺复兴和近代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也同样利用、改造。小苏格拉底学派及柏拉图学园派 犬吠学派 美德就是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的欲望的知识。反映了穷苦的自由民对奴隶社会现状的不满,表现了对当时希腊“文明”生活的厌倦。带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倾向。昔勒尼学派 主张感觉主义。快乐在于感觉,(列宁:把作为认识论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的感觉混淆起来);但是纯粹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对生活应该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影响了斯多亚派和伊壁鸠鲁派。麦加拉学派 把苏格拉底的学说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结合起来了,知识只能是关于“存在”的知识,

    15、唯一的“存在”就是“善”。柏拉图庄园派 老期学园:理念是数;中期:引入怀疑主义;新学园:混合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派。亚历士多德 对“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

    16、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实体说 (1)“实体”的含义: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

    17、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四因说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是抽去了具体规定性的最一般的物质,这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物质概念。但是仅仅是完全被动的

    18、东西。目的因实质上是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有目的的活动强加给客观自然界,从而歪曲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四因可归为二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质料和形式是不能分离的,质料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形势是积极主动的,是在先的,是运动的源泉,任何事物的自然本性在于其形式。(朱熹:理为气先) 潜能和现实说 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就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质是起点,形是终点。从潜能到现实的过渡就是运动。否认生物的生成与发展是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否认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用形式逻辑的抽象同一性,来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他认为质料没有能动性,所以不能成为一样东西的本性,只有形式才能成为一样东西的本性。关于运

    19、动、时间、空间 运动分类:本质运动、数量运动、性质运动、位置运动。空间是一个围绕它物的物体与一个被围绕的物体之间的“界限”。虚无一物的空间是不可能的。时间是运动先后的一种表现,是运动的度量,是永恒的。这使经验哲学家大伤脑筋。宇宙说和生物阶梯说 地上的东西是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每种元素包含两种基本特征。天上的东西是以太元素组成的。地心说。离地球最远的恒星外面,有“神”,是无物质的形式。目的论指导下的生物阶梯说。整个生物界就是按灵魂的高低形成的一个阶梯。生物没有进化的过程,物种不变。感觉和灵魂 (列宁:亚历士多德对于认识的客观性没有怀疑。对于理性的力量,对于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性抱着天真

    20、的信仰。并且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即概念与感觉得到的个别对象、事物、现象的实在性的辩证法上陷入稚气的混乱状态,陷入毫无办法的困窘的混乱状态。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人能主动“回忆”过去的事情,是因为人能形成经验。人具有理性的灵魂,具有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灵魂是蜡块,思维对象在心灵上留下痕迹。灵魂包含两部分:一是受动的理性或被动的理性,另一是能动的理性或创造的理性。能动的理性是“神的理性”,是从外部进入灵魂的神圣精神,人死后,就

    21、回到神那里去。逻辑学 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推理的格和规则的学说。提出范畴学:十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或领有、活动。谓词表:定义、种、属差、属性、偶性。谓词分为两大类:属于定义的部分和不属于定义的部分,前者是本质规定,后者是非本质规定。谓词又称为副范畴。但是经常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来反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人是政治的动物,国家高于个人。“中等阶级”执政的整体。好的政体:君主、贵族、共和;坏的政体:橬主、寡头、民主。行德和知德:伦理学只是政治学的分支,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

    22、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中间才是美德。行德:实践智慧。知德:理性智慧。思辨的沉思活动乃是神圣的生活,是人的最高幸福。(奴隶主) 狄奥弗拉图斯 火不是一种元素,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的形式。物质自身运动,反对目的论。(三)古罗马哲学时期(六)伊壁鸠鲁 原子说 宇宙是由形体和虚空组成的,形体中有些复合物,而有些是构成复合物的东西,也就是原子。原子除了有大小和形状的区别外,还有重量上的差别。因为原子有重量,它在虚空中必然要往下降落。原子运动会发生偏离。(清除了由于片面强调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宿命论,原子偏离说是他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政治观的哲学基础。偏离说为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找到了

    23、理论根据。性质也是对象本身具有的,克服了德谟克利特的约定轮。更强调感觉的作用,不仅是认识的的起源,而且是判别真假的最后标准。但并不排斥理性,他认为理性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感觉不到的那些更精细的知识。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主要观点: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

    24、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七)卢克莱修 自然哲学: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永恒的世界,事物的产生、存在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有严格的规律性。无物能从无中产生,无物能归于无。原子在一定时期内聚集或散开就表现了自然的规律性。虚空就是一种空无一物而且不能触及的空间,是运动的条件。如果没有偏离运动,原子之间就不会撞击。宇宙无限,世界无限多。社会哲学:宗教所宣传的对死的恐怖是人类不幸和罪恶的根源。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在于理性的进步,因为理性能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八)斯多亚学派学说中心是以宿命论为主导思想的伦理学。逻辑学和认识论 白板说,感觉是检验真

    25、理的标准。(清楚明白) 提出复合命题(假言命题)的四种假设情况。把十范畴改为四范畴:实体、性质、方式、关系。自然哲学 利用赫拉克利特关于火和逻各斯的学说,又把它们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揉和在一起,并且用唯心主义甚至有神论来歪曲唯物主义,引出循环论和命定论的结论,作为他们伦理学的基础。接受亚里士多德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的思想,指出一切东西都是有形体的,神和人类灵魂也有其形体,神和灵魂也是真实存在的。神就是原始的火,原始的火就是普遍的理性,普遍的逻各斯。世界大火和世界轮回说。他们称必然性为“命运”。伦理学 基本概念是“自然”,准则“顺其自然”。人是一个小宇宙。人是神圣的火焰中飞出来的一个火花。所以

    26、,应该按照本性生活,就是顺应自然。服从命运,服从神的意志。我们要节制激情,而且要断激情,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阶级调和论。人都是神的儿子。怀疑主义学派 皮浪:通过否认知识的可能性来达到“不动心”、不受干扰的理想生活。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最高的善就是不做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柏拉图学园(中期)怀疑主义 任何命题或判断都无所谓真假,我们不能确定一样东西,确定的知识是没有的。罗马怀疑主义 进一步发展皮浪学说。不能有自明的真理,所以推理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怀疑主义虽然认为一切都可疑,但是因为人不能因此而停止活动,所以他们主张人仍应遵循国家

    27、的法律、社会习俗和宗教仪式。折衷主义学派(西塞罗) 接受斯多亚派的主张,又把它和怀疑主义结合起来,反对伊壁鸠鲁派。神秘主义 犹太希腊哲学家斐洛 上帝(神)是绝对超验的存在物。逻各斯是上帝的作品。人应该通过理论上的沉思,从肉体中,从自身的邪恶中拯救自己。新毕达哥拉主义 提出“流溢”概念。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流溢、灵魂解脱说 世界的本原是太一,世界万物从太一流溢出来,努斯世界灵魂个别灵魂物质世界。人生的目的就是回到太一,灵魂必须净化,消除一切肉体欲望。基督教的产生 斐洛是基督教的真正父亲,而斯多亚派的塞涅卡是叔父。第二编:中世纪哲学(一)教父哲学(九)教父哲学 基本内容 创世说、原罪说、

    28、救赎说、来世赏罚说、天启说 德尔图良 上帝用发出“话语”的办法,也就是借着“逻各斯”或“道”进行创造,就是所谓的圣父生出圣子、再由它里面生出“话”来的阶段,最后圣子以“圣灵降孕”的办法,取得肉身。奥利金 因袭柏拉图 上帝精神世界物质世界 奥古斯丁 第一次从哲学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教义 上帝和人 首先,上帝是不变的。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上帝的第二个神性就是创造。我疑故我在,首次开辟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道路。再次,上帝是永恒的。时间是主观的、时间存在于进行回忆、考察和期望者的精神之中。最后,上帝是全善的,不仅在于他是最实在的,因为也是自明的,而且还在于和平和安稳。邪恶的东西,不过是实在和善良的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最全笔记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