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义新人教版必修5.docx

    • 资源ID:7384217       资源大小:193.7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义新人教版必修5.docx

    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义新人教版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原名彦端,字耐庵。生平事迹不详,多以为是元末明初人,博古通今,才华横溢。相传为元至顺进士,曾仕钱塘两年,因与当政者不合而弃官还乡,闭门著述。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以抒胸中之愤。作品水浒评价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二)人物轶事施耐庵改名施耐庵一边讲学一边写水浒。一天,他写到“石秀智杀裴如海”中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你这

    2、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徐麒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然后,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读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道:“我们写书,也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并将之贴在门楣上,意在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外人不知其意,便称他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一)背景链接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

    3、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

    4、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生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英雄人物。(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章回小说1定义章回小说是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2演变(1)讲史话本:章回小说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如金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

    5、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2)宋元话本: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3)章回小说:章回体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作回目,概括这一段落的基本内容。三国演义便是典型的章回小说。明清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章回体的形式。现当代的一些通俗小说也仍在沿用此种形式。.文化常识1古代礼俗称谓谦称类赍发小人。(1)小人:这里是对自己的一种卑称。封建时代平民对官吏、仆役对主人都得自称“小人”。(2)鄙人:“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

    6、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3)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4)小子: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5)不肖: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6)不才: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7)不妄: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8)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2古代刑罚名称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刺配:宋时官府在被流放、被充军者的脸上刺字,然后押解到指定的地方去,叫“刺配”。刺,古时肉刑的一种,

    7、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也称“黥”、“墨刑”。配,发配,发送到边远地区充军。3古代货币单位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1)贯: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如“腰缠万贯”。(2)两:其实是一个衡权(质量/重量)单位,一般在古代指的是金银等贵金属的重量,由于“金银天生是货币”,这重量单位也就成为了金银等贵金属的货币单位了。如“黄金十两”,“白银廿两”等。(3)铢:其实是一个衡权(质量/重量)单位,一般不做货币单位,换算是二十四铢为一两。那么我们常见到的“五铢钱”、“四铢钱”,甚至到有的朝代发行“三铢钱”,是指的每枚铜钱的重量。“五铢钱”就是说这一枚铜钱的重量是五铢

    8、。(三)博览悦读“雪”与“火”岂能相容我们常说冰火两重天。无论是冰还是雪,都与火不相容,但施耐庵却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把“雪”与“火”融合到了一起,而且还与人物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给文章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与“火”有深刻的意义这两种不相容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关乎着林冲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首先,“雪”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影响了人物的命运,并烘托出了一个孤单高大的末路英雄形象。其次,“雪”象征了严酷的社会现实,暗示了林冲险恶的生存环境。第三,“火”激发了林冲强烈的反抗斗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整个故事的发展都没有离开过“雪”。具体地讲,这场戏中林冲是在北方严寒的冬天这一特

    9、定的地域和节令中完成了他的性格转变,从而让我们看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从逆来顺受的庸人向奋起反抗的英雄转化的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整个故事中林冲的命运都被“雪”覆盖着。可以说,是高俅、陆谦等人为林冲的命运设下了漫天大雪;或者说,是以高俅为代表的奸臣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使大宋社会整日下“雪”,让老百姓整天都生活在漫天飞“雪”之中。林冲与差拨一同来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此时,苍天已经为林冲的命运降下一场大雪。这是在暗示林冲的命运已经逃脱不了这场噩运无情的大“雪”。文中精心描写的“火”,则象征着林冲火烈的性格和他内心深处的反抗精神;“火”和“雪

    10、”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火”的具体描写,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交割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的火炭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消逝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

    11、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纵火。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明火顿时在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爆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

    12、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一大篇文字之中,“火”推动情节发展,也推动林冲性格渐渐转变,以至于最后突变。可以说,正是草料场的大火唤起了林冲胸中扫荡恶势力的怒火,从而使一个逆来顺受的英雄转变成了一个力扫黑暗势力的英雄好汉。所以,是“雪”与“火”成就了林冲这个性格丰富、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赍发(j)(2)勤谨(jn)(3)尴尬(gn g) (4)防噎(y)(5)洗漱(sh) (6)絮烦(x)(7)彤云(tng) (8)仓廒(o)(9)庙檐(yn

    13、) (10)央浼(mi)(11)剜(wn) (12)迸出(bng).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迤(2)模(3)差(4)提(5)露(6)供2语境辨析法(7)仰望满天星宿(xi),我们只得在天目山下露宿(s)一晚,这一宿(xi)使我终生难忘。(8)劳累(li)了一天,看着果实累累(li)的庄稼,王明华心里充满了喜悦。哪想到地主来逼租,一时兴起杀了地主,怕连累(li)了家人,便逃到了东北,这一去就是三十年。(二)写准字形(1)(2)(3) (4)(5)(6)(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2)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彼此靠得很近,低声交谈。(3)碎琼乱玉:

    14、比喻地上的雪。(4)天理昭然:迷信说法,认为天能分辨善恶,主持公道,会给善恶以相应的报应。(5)情理难容:指在人情和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许。(6)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语境运用(辨析正误)来到车站,看到一个素不相识的旅客正在和别人交头接耳。雪地里我踏着碎琼乱玉,走到他的面前,说:“好久不见,近年可好?”辨析:“素不相识”与“好久不见”矛盾。.易混辨析纷纷扬扬vs沸沸扬扬课本原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辨析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即境活用那一天早晨,天上纷纷扬扬地下着雪,大门

    15、口围了一群人,他们为了一个停车位闹得沸沸扬扬。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明确: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刺配到沧州的配军、李小二的恩人李小二酒店掌柜陆虞候原为林冲好友,后成为陷害林冲的密谋者富安、管营、差拨陷害林冲的帮凶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故事情节,并依据提示在“”和“”中填写图中缺少的内容。明确:买刀寻敌反雪夜报仇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通过文章情节脉络的发展,运用语言、动作、细节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2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和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一、研习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1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本文节选的

    16、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主要故事看起来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不从第2自然段开始,而非要选上第1自然段呢?答:明确:第1自然段插叙了林冲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说明了林冲有恩于李小二,在这段中,下文主要情节的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选上这一段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作用:表明林冲为人正直、急公好义的性格特征;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第2自然段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两个“闪”字有何表达效果?答:明确:两个人不是一起进来,而是一前一后“闪”进来。两个“闪”字用得很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正是这种反

    17、常的行动才让李小二怀疑,才有下文的让老婆偷听之后给林冲报信等情形。二、研习课文第79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3第8自然段中,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明确: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4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段落相关环境描写的语句环境描写的作用7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1)8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2)8那雪正下得紧(3)9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4)明确

    18、:(1)“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时间之长。这漫天风雪对林冲的命运是一种暗示,又起到了烘托作用,也为下文压倒房屋做好了铺垫。(2)极写屋破,为后文大雪压倒房屋埋下了伏笔,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紧”字用得好,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色,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让读者替人物捏一把汗,耐人寻味。同时为后文埋下伏笔。(4)“越下得紧了”,一个“越”字进一步表明了天气的恶劣。至此,作者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5在第11自然段中,作品详细描写了山神庙外三人的对话,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这些对话?答

    19、:明确:通过这些对话描写,对前文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补充,交代了整个阴谋的策划过程。由陆谦等人亲口说出,比别人介绍更易使林冲认识到敌人的凶狠残忍,更易激起他满腔怒火,从而促使林冲思想性格发生变化,做出了手刃仇敌的壮举。因此,详细描写这些对话有揭示主题、深化意义的作用。作文中如何运用景物描写写法领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就直奔山神庙来避风雪;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

    20、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密不可分。这风雪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且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文章离不开成功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中的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1)准确选取观察点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写给别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就不同。(2)合理安排写景顺序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一般描写景物的顺序:按方位写。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可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可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按景物的远近写。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

    21、描述局部,也可以先描述局部再写全景。(3)抓住景物特点,突出写景重点写景物,特别是写一个地方,可写的东西很多,但不能像列清单似的都写出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4)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景物来写景物描写要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对表达中心思想有用的景物就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无用的景物就不写。(5)要写好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有的景物处于动态,有的景物处于静态。景物描写要表现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根据写作内容,可以选择以静态为主的写法,也可以选择以动态为主的写法,或者兼而有之。(6)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为了把景物写得形象、生动,有时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来写。如荷塘月色一文写荷叶、荷花,就用了比喻和

    22、拟人的方法。“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样描绘便把荷叶、荷花写得形象可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请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表现校园早晨的美丽景色。(200字左右)答:参考答案:校园的早晨是恬静的。薄薄的雾气弥漫着大地,像一层轻纱,把校园悄悄围了起来。太阳渐渐地升起来了。刚开始,先是一丝一丝的,像一根根火红的线。接下来又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慢慢露出了半张笑脸。瞬间的工夫,一个大火球携带着万丈光芒一下子腾空而起,太阳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花草树木们也被唤醒了。

    23、你瞧!这朵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晶莹透亮的露珠呢!不一会,露珠又像个贪玩的孩子,从花瓣上调皮地滚落下来,倏地就钻进地里去了。早晨的空气也格外的清新宜人,凉凉的,润润的,仔细嗅一嗅,还带点甜呢。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抗争1从教材中积累当被逼到绝路,忍无可忍的时候,林冲仇恨的力量瞬间爆发,奋起抗争,逼上梁山。从屡遭迫害却不愿抗争,到横竖是没有活路,只有奋起抗争,在灾难中杀出一条血路,林冲终于显露出英雄本色,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2从自然中积累峭壁上的青松,原本只是一粒种子,随风落到了岩石的缝隙里。贫瘠的土壤、逼仄的空间,都没有阻挡它生长的脚步。它奋起抗争,凭借顽

    24、强的毅力在岩石间生根、发芽,终于从岩石中突围而出,长成山间最美丽的风景。3从历史中积累甘地,一个其貌不扬、个子矮小的印度老人,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用和平的抗争方式从英国人手中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甘地和他的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赢得了举世的赞誉和尊敬,给迷茫和纷乱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希望和一线光明。4从现实中积累日本姑娘米田麻衣:为“慰安妇”奔走十年2017年8月12日,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黄有良老人去世了。一名女子走到灵柩前,跪下来,哭着对棺材说话,这名女子叫米田麻衣,来自日本。米田麻衣生于1984年,在高中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放了南京大屠杀

    25、的照片,场面残忍。老师说,日本军人在中国杀害了很多平民。米田麻衣对教科书上日本是二战受害国的说法产生了质疑。2008年,米田麻衣旁听了8名海南“慰安妇”起诉日本政府的审判,决定为这些受害的老人做些什么。于是,米田麻衣加入了关爱“慰安妇”的组织。之后,她又到海南留学,积极在日本普及史实,推动官方的道歉与赔偿十年间,她有三年多时间在中国,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回到日本,仍把一半的精力花在与“慰安妇”相关的事情上。米田麻衣心里明白,当今日本社会对“慰安妇”的态度,比起十年前并未好转。但她依然坚持着,她说,如果不去学习、不去反省,人类还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二)这样运用素材1曾经沉睡的豹子头林冲,面对黑暗与

    26、压迫,一忍再忍,黑暗与压迫一步步把他逼向绝望的深渊,在山神庙前,这头雄狮发出了怒吼,反抗那步步紧逼的黑暗与压迫,寻找那一丝光明与曙光;回顾我国近代,曾经在列强铁骑践踏下备受屈辱的中华儿女,面对步步紧逼的压迫,一次又一次地向殖民者宣战,曾经沉默的中华儿女站起来了,用血和泪完成了境界的升华。面对黑暗与压迫,忍辱偷生是懦夫,不屈于黑暗,奋起抗争,才是真的勇士。领悟作文片段论述的中心是“面对黑暗与压迫,不屈于黑暗,奋起抗争,是真的勇士”。围绕主题选取作文素材是关键,通过想象和联想,找准主题和材料的契合点,就能准确地运用课文素材。作者正是把握住了林冲不断被陷害,被逼迫,最终忍无可忍,奋起抗争这一结合点,

    27、才巧妙地把课文素材运用到作文中。2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陶渊明在面对黑暗的官场时,发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感慨,选择了即日去职,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面对高俅等人的陷害时,忍无可忍之际选择杀出一条血路上梁山,从此走上了一条热血坦荡的反抗之路;李密在面对晋武帝的多次征召时,选择了照顾年老多病的祖母,选择了先尽孝后尽忠。他们选择了不同道路,选择活出了自己,从而走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领悟作文范例开头提出“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这一中心。作者在论述时,集中精力到所学课文中去寻找、选取论据,如

    28、陶渊明、林冲、李密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作者正是找到了主题与论据的契合点,才游刃有余、成功地把课文素材运用到作文中。雪真冷,难道还能冷过林冲那颗被上司和朋友的刀剑深伤,被爱人的血泪浸泡的英雄心吗?风从远方的山谷默默地吹来,似乎已厌倦了人间的恩怨仇爱。还有什么能使冬天的风忧伤吗?但那夜风真的忧伤了,不然,为何风吹到脸上却瞬间化成了英雄眼角的泪水?茫茫苍穹,风雪肆虐。林冲的路,又在何方?也许你不该在那天陪着夫人到相国寺去上香,也许你不该舍了夫人看鲁智深舞禅杖,也许你不该为看一柄宝刀误入白虎堂一切一切的也许都已随悲剧成为逝去的真实,而真实不喜欢人们说也许。如果真要自责,自责也来得太

    29、晚,太虚弱,因为这根本就不该是你的自责。难道说陪夫人上香不该?在水浒庞大的好汉群里,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说什么兄弟情义,替天行道。但一转身对女人对妻子就是一双冷冰冰的眼睛。只有林冲,你最珍惜爱情,最懂得一个贤淑女人的愿望和幸福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快乐而简单地活着。为自己所爱的人,仅仅上一炷香,这要求难道还是奢侈的吗?水浒里因为有你而冲淡了浓烈的血腥气,因为有你而在草莽英雄里才有了别样情怀,快意恩仇后更留下的人生痛楚的忧伤和深广的悲凉耐人咀嚼。难道说你不该看鲁智深舞禅杖,不该为一柄宝刀误入白虎堂?这正是英雄本性的流露!不爱刀枪,还能称得上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吗?其实,自责,不,应该说羞愧的应是高俅

    30、那帮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权臣!然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只能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对此,还有什么好谴责的?所以,林冲,你今夜没有路。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设计好的死亡阴谋里,你居然走出了一条活路。雪愈来愈紧。林冲,再喝一口老酒吧,因为我不忍心告诉你,你走的又岂能是条活路?上梁山,王伦会挡住你的路。幸而你相逢杨志,又走出了一条路。当又一群好汉被王伦挡住路时,你终于一怒火并了王伦,从此,一场英雄大聚义的好戏便轰轰烈烈地开演了。总可以为你松口气了,你有了一条快乐的属于自己的路了。然而,我还是要说然而,宋江招安了。你拼尽气力,一路搏杀,为的正是反叛这条路,可命运再次捉弄了你,你还要以招安的姿势屈辱地回

    31、到这条充满罪恶肮脏,只能用怯懦和忍让来保护自己的路,并且挥起长矛,用他人的血泪来维护这条你根本就不愿回去的路。你可以沉默,可以愤怒,但最终你还是没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路。你从苟且忍辱的路上突围,从风雪肆虐的冬季突围,走到一条英雄聚义的路上,然而最后你又失却了自己的路。也许你可以再突围,但突围后你发现路又要失却。因为上苍根本就不可能给你安排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突围,陷入虚无,再突围,再陷入虚无,你就这样陷入命运捉弄的泥沼里。在和突围与虚无搏杀的日日夜夜里,花谢水流,英雄老去,你的路仍然没有。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它们的是非对错都不必再议,有路和无路对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林冲,你不必悲哀,活着的意义其实是在路上。你山神庙前的拔刀一怒,证明了你已是英雄;你陪夫人在相国寺里同上的一炷香,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义新人教版必修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