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古文.docx

    • 资源ID:7355619       资源大小:36.5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古文.docx

    1、北京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古文2019北京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古文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道大题,4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阅读理解。(共14小题,共100分)(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2、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 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 花之隐逸者/闭情逸致D.宜乎众矣/事

    3、不宜迟 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2.(2分)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理解: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B.【乙】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理解: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C.【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理解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

    4、像喜爱菊花的人那么少。3.(2分)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分别是什么。【链接材料】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室,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人之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节选自刘向新序)注:司城子罕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搏黍黄鹂(黄莺)的别名。儿子婴儿

    5、。(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5小题,共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2分)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致书以观:_走送之:_5.(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主人日再食6.(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以中有足乐者7.(2分)阅读第一段,“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8.(2分)阅读第二段,概括作者所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内容。(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材料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7、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材料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2分)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非宁静无以致远B.以衾拥覆 拥毳衣炉火C.无鲜肥滋味之享 陶后鲜有闻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皆以美于徐公10.(2分)联系语境,对句子翻译及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翻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理解:“走”“稍”两词写出了作者对还书时间的严格遵守,后文交代的成效也说明他深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蕴含的道理。

    9、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大概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理解:作者就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唐代诗人刘禹锡一样,追求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翻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理解:这两句写诗人细望之景,他此时的心情和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抒发的一致。11.(2分)结合上面的古诗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说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进取精神”内涵的理解。【材料】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10、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选自史记)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下文“大夫”也为楚国官名。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属:zh,写作。伐:自夸。(四) 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11、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2分)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 政通人和 博古通今B.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老当益壮C.濯清涟而不妖 清风徐来 冰清玉洁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未能远谋 好高骛远13.(2分)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理解:陶渊明爱菊,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作者喜爱的与他

    12、们不同。B.【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理解:把菊花、牡丹、莲比作不同的人,看似写花,实则写人,暗写自己如君子。C.【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理解: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体现了他逍遥避世的人生追求。14.(2分)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如莲的君子。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分

    13、析材料中人物的品质。【链接材料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节选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链接材料二】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

    14、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目宋史文天祥传)注:放放逐。餔(b)其糟而啜其醨(l)意思是效法时俗,随波逐流。察察 洁净的样子。汶汶污浊的样子。温蠖(hu)昏聩。弘范元初大将。张世杰宋朝抗元爱国名将。固坚决。(五)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6分)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

    15、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

    16、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5.(2分)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A.罔不因势/因地制宜 尝贻余核/卧薪尝胆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 两膝相比/比邻而居C.苏黄不属/桑竹之属 水波

    17、不兴/百废俱兴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 修狭为之/修缮一新16.(2分)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理解:王叔远能在一寸长的木头上,就着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的形状,刻出各种生动的样子。这样的技艺令人惊叹。B.【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理解:通过写苏东坡与黄鲁直坐在一起的情态,尤其是写隐藏在手卷下方衣褶子里紧靠的两膝,突出了两人非常亲密的友谊。C.【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18、为字共三十有四。理解:总得算来,核舟上雕刻五个人、八扇窗、楫、炉等事物,是为了突出说明王叔远擅长雕刻的事物很多。17.(2分)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湛。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一说王叔远、黄履庄、乐工的精湛技艺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黄子履庄,少聪颖,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机:机关。【链接材料二】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

    19、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饾钉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节选自刻木巧匠)注:壶觞:酒器 。饾钉(du dng):供陈设的食品。欹(q):斜。(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

    20、,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 香远益清/冰清玉洁B.亭亭净植/窗明几净 斯是陋室/逝者如斯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鸿儒白丁/真相大白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 何陋之有/孤陋寡闻19.(2分)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21、理解:很多人喜爱牡丹,它不像菊花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像莲花花香清淡,牡丹花香浓郁,价值高,是人人都喜爱的富贵之花。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理解:写陋室内外之景,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理解: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喜爱陋室中安适、悠闲的生活,于是抛弃繁杂的公务,安享陋室中没有喧嚣的生活。20.(2分)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三位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链接材料

    22、】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

    23、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有删节)【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

    24、,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元结右溪记)注:窈然深幽的样子。滃(wn)然水势盛大的样子。掇(du)拾取。敧(q)嵌盘屈 (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攲,倾斜。俾(b)使。21.(2分)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 关怀备至B.五色交辉 君子之交C.夕阳欲颓 断壁颓垣D.沉鳞竞跃 千帆竞发22.(2分)翻译【甲】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理解:这两句极力描写山

    25、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歇息的时候,传来猿、鸟乱七八糟的鸣叫声。理解:通过描写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理解: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趣,因而颇有遗憾之意。23.(2分)“山水”是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大多外显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但景语多相似,情语大不同:【甲】文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既表达了_,更表现了

    26、_;【乙】文则突出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丙】文借助描述一条小溪,隐晦表达_之意。(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5小题,共10分)【甲】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

    27、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与友人书顾炎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_”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孤陋片

    28、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24.(2分)下面语句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独学无友学而不思则罔 鹦鹉学舌B.无车马之资 走送之公将鼓之 甘之如饴C.未尝稍降辞色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巧言令色 谈虎色变D.以中有足乐者 静以修身可以一战 持之以恒25.(2分)下面论语语录中,填入【乙】文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C.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6.(2分

    29、)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你从句中选出能够表现作者成年之后求学艰辛的语句并翻译。27.(2分)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请你从两句中选一句警醒自己并写出选择的理由。28.(2分)请你用上“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写出从【甲】【乙】两段文字中获得的“为学”启示。(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材料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

    30、书)【材料二】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读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节选自曾国藩与诸弟书)【材料三】夫战,始如处女,及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节选自孙武孙子九地有删改)29.(2分)下列句子中的“去”与“意与日去”中的“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去死肌,杀三虫。D.我从去年辞帝京。30.(2分)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除了内心恬淡以外,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明确志向的,除了摒除杂念和干扰以外,没什么不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目标的。理解:强调“淡泊”“宁静”对于确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性。B.【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初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古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