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探究凸透镜成像及规律》专题练习解析.docx

    • 资源ID:7354163       资源大小:554.31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探究凸透镜成像及规律》专题练习解析.docx

    1、探究凸透镜成像及规律专题练习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1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2小明用焦距为

    2、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cm刻度处,应将光屏移动到(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A.50cm60cm B.60cm70cm C.70cm80cm(4)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填“虚”或“实)像(5)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

    3、丙中的(填序号)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选填“左”或“右”)移4用如图所

    4、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老

    5、师的视力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15cm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cm;(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屏上能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应用这乙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

    6、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薇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5物距/(cm)302015105像距v/(cm)15203040/(1)第5次实验时所成像的性质:(2)第1次实验时,小薇若将一近视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3)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7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cm,并推算出焦距为(选填字母)Af

    7、15cm B.15cmf20cm Cf30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在(2)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发

    8、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10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屛放在

    9、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屛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次数物距/cm像距/cm14013.52301532516.742020515(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屛放在B点,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屛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在1至3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的实像;第5次像距应是cm,此次像比第4次的像(选填“大”或“小”)(3)将蜡烛放在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屛都得不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的成像特点(“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实验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屛上的像向移动(选填“

    10、上”或“下”)11如图甲所示,水平光具座上,A处放置蜡烛,B处放置光屏(1)将图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上AB之间,(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2)将图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60cm的刻度线处,可在光屏上看到倒立(选填“三角形”或“烛焰”)的像;(2)将图丁装置放置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若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的像(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

    11、得到蜡烛淸晰的像(1)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不能成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2)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3)把蜡烛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虛线处如图乙所示,则烛焰的像 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13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这样做是让

    12、太阳光与凸透镜的平行,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的光斑,光斑的位置为焦点的位簧,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它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透镜的焦距为cm(2)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成(倒立/正立)的实像(3)小明实验后发现,他和小华实验时的物距相同但像距不同,写出两条可能原因答:、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A 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2)图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原理相同(3)若将蜡烛向右移

    13、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左/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4)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15张亮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中,如图乙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3)当烛焰距凸透镜5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填写、“缩小”、“放大”或

    14、“等大”)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如果将光源移至距离凸透镜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16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放大镜 B投影仪C照相机(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

    15、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7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 D倒立等大17淮安市开明中学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实像/虚像),生活中成像原理与之相似的是(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2)只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若将

    16、透镜用白纸遮住一半,则在光屏上成像的亮度将(不变/变亮/变暗)(4)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小组同学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则这个亮点是(A凸透镜的焦点,B太阳的像,C凸透镜的影子)18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乙所示,保持

    17、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选填“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

    18、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或者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加一个镜片(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1)小明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小明再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5cm”刻度线处,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

    19、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3)小明继续实验,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21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就是利

    20、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

    21、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选填“照相

    22、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上方”或“后方”)2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

    23、据此原理工作的(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填“左”或“右”)移动2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上课前,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让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小强却说,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2)实验过程中,在图示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24、”)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调整光屏位置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2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图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2)在光具座45cm处放置一个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矫正原理与这个相同(3)为了粗测凸透镜

    25、的焦距,小明上午第1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到光心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距离不是凸透镜的焦距,其理由是2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2)如果把烛焰从d点移到a点,则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3)a、b、c、d、e各点中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首先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

    26、,当在纸片上的光斑直径与凸透镜直径相等时,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填“L”、“L/2”或“无法判断”)(2)将蜡烛置于图中a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29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1)实验过程中,他将点

    27、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屏所示,此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2)接着他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蜡烛的位置,使蜡烛从20cm刻线处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屏所示3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可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节;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标尺20cm

    28、时,可将光屏由图乙所示位置向(选填“左”或“右”)慢慢移动,直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31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a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点上(P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上如果不用光屏而用眼睛直接观察此像,则眼睛应位于透镜(选填“左”或“右”)侧(3)小明发现蜡烛

    29、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填“大”或“小”)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的(填“倒立”或“正立”)(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32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颖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她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需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cm;(2)小颖按图乙组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她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3)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她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s(选填“”、“”或“=”)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


    注意事项

    本文(《探究凸透镜成像及规律》专题练习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