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化学习题基因信息传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7349729       资源大小:37.3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化学习题基因信息传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由于DNA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5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即其中一条链相对地连续合成,称之为领头链,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称为随后链。在DNA复制叉上进行的基本活动包括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二)逆向转录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流从DNA到RNA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向转录。逆转录酶需要以RNA(或DNA)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要求短链RNA(或DNA)作为引物,此外还需要适当浓度的二价阳离子Mg2+和Mn2+,沿53方向合成D

    2、NA,形成RNA-DNA杂交分子(或DNA双链分子)。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除了具有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和以D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活性外还兼有RNaseH、DNA内切酶、DNA拓扑异构酶、DNA解链酶和tRNA结合的活性。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分子的3末端都有一段多聚腺苷酸。当加入寡聚dT作引物时,mRNA就可以成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在体外合成与其互补的DNA,称为cDNA。(三)DNA突变DNA突变 是指DNA的碱基顺序发生突然而永久性地变化,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并使DNA的转录和翻译也跟着改变,表现出异常的遗传特征。DNA的突变可以有几种形式:(1)一个或几个碱基对被置

    3、换;(2)插入一个或几个碱基对;(3)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缺失。置换和插入的变化是可逆的,缺失则是不可逆的。最常见的突变形式是碱基对的置换。嘌呤碱之间或嘧啶碱之间的置换称为转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置换称为颠换。突变有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在DNA的合成中,自发突变的机率很低,大约每109个碱基对发生一次突变;各种RNA肿瘤病毒具有很高的自发突变频率。诱发突变可以由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和紫外光等均可以诱发突变。化学因素的诱变,如脱氨剂和烷化试剂均可诱发突变。亚硝酸为强脱氨剂,可使腺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鸟嘌呤转变为黄嘌呤,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而导致碱基配对错误。烷化剂如硫酸二甲酯(D

    4、MS)可使鸟嘌呤的N7位氮原子甲基化,使之成为带一个正电荷的季铵基团,减弱N9位上的N-糖苷键,至使脱氧核糖苷键不稳定,发生水解而丢失嘌呤碱,以后可被其它碱基取代,或引起DNA的链断裂。(四)DNA损伤与修复某些物理化学因子,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等,都能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因为它们均能作用于DNA,造成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但细胞内具有一系列起修复作用的酶系统,可以除去DNA上的损伤,恢复DNA的正常双螺旋结构。目前已经知道有四种修复系统: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诱导修复。后三种机制不需要光照,因此又称为暗修复。1光复活光复活的机制是可见光(最有效波长为400nm左右)激活了光复活

    5、酶,它能分解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光复活作用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方式。2切除修复又称为复制前修复。所谓切除修复,即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部分切除掉,并以完整的那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切去的部分,然后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修复机制,它对多种损伤均能起修复作用。参与切除修复的酶主要有: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外切酶、聚合酶和连接酶。3重组修复遗传信息有缺损的子代DNA分子可通过遗传重组而加以弥补,即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来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称为重组修复,因为发生在复制之后,又称为复制后修复。参与重组修

    6、复的酶系统包括与重组有关的主要酶类以及修复合成的酶类。重组基因rec A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交换DNA链的活力。rec A蛋白被认为在DNA重组和重组修复中均起着关键的作用。rec B和rec C基因分别编码核酸外切酶V的两个亚基,该酶亦为重组和重组修复所必需。修复合成时需要DNA聚合酶和连接酶。4诱导修复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处理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 response)。SOS反应包括诱导出现的DNA损伤修复效应、诱变效应、细胞分裂的抑制以及溶原性细菌释放噬菌体等等。(五)RNA的生物合成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四种核糖核苷磷酸为底

    7、物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35磷酸二酯键,合成一条与DNA链的一定区段互补的RNA链的过程称为转录。RNA的转录起始于DNA模板的一个特定位点,并在另一位点处终止。在生物体内,DNA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用作模板的链称为反义链,另一条链称为有义链,因为有义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正好与转录出的RNA的核苷酸序列相同(只是T与U的区别),所以也称编码链。但各个基因的有义链不一定位于同一条DNA链。RNA的合成沿53方向进行(DNA模板链方向为35),5未端为核糖核苷三磷酸,即5位保留PPP。在真核生物细胞里,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合成的RNA包括mRNA、rRNA

    8、和tRNA的前体。rRNA的合成发生在核仁内,而合成mRNA和tRNA的酶则定位在核质中。另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也进行转录。原核细胞中转录酶类存在于细胞液中。1RNA聚合酶原核细胞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研究的较深入。这个酶的全酶由5种亚基(2)组成,还含有2个Zn原子。在RNA合成起始之后,因子便与全酶分离。不含因子的酶仍有催化活性,称为核心酶。亚基具有与启动子结合的功能,亚基催化效率很低,而且可以利用别的DNA的任何部位作模板合成RNA。加入因子后,则具有了选择起始部位的作用,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使它能特异地识别DNA模板链上的起始信号。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RNA聚合酶I、II

    9、和III,通常由46种亚基组成,并含有Zn2+。RNA聚合酶I存在于核仁中,主要催化rRNA前体的转录。RNA聚合酶和存在于核质中,分别催化mRNA前体和小分子量RNA的转录。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RNA聚合酶,其特性类似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2RNA的转录过程RNA转录过程为起始位点的识别、起始、延伸、终止。起始位点的识别:RNA聚合酶先与DNA模板上的特殊启动子部位结合,因子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的作用。在亚基作用下帮助全酶迅速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结合生成较松弛的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这时酶与DNA外部结合,识别部位大约在启动子的-35位点处。接着是DNA构象改变活化,得到开放型的

    10、启动子复合物,此时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在-10位点处解开DNA双链,识别其中的模板链。由于该部位富含A-T碱基对,故有利于DNA解链。开放型复合物一旦形成,DNA就继续解链,酶移动到起始位点。3起始:在起始位点的全酶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酸掺入的位置称为转录起始点。这时亚基被释放脱离核心酶。4延伸:从起始到延伸的转变过程,包括因子由缔合向解离的转变。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的结合松弛,核心酶可沿模板移动,并按模板序列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

    11、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是沿DNA模板链的35方向按碱基酸对原则生成53的RNA产物。RNA链延伸时,RNA聚合酶继续解开一段DNA双链,长度约17个碱基对,使模板链暴露出来。新合成的RNA链与模板形成RNA-DNA的杂交区,当新生的RNA链离开模板DNA后,两条DNA链则重新形成双股螺旋结构。4终止 在DNA分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碱基顺序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s),它具有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和释放RNA链的作用。这些终止信号有的能被RNA聚合酶自身识别,而有的则需要有因子的帮助。因子是一个四聚体蛋白质,它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RNA

    12、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对于不依赖于因子的终止子序列的分析,发现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在DNA上有一个1520个核苷酸的二重对称区,位于RNA链结束之前,形成富含G-C的发夹结构。接着有一串大约6个A的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的U。寡聚U可能提供信号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在真核细胞内,RNA的合成要比原核细胞中的复杂得多。(六)转录后加工在转录中新合成的RNA往往是较大的前体分子,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才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分子,这一过程称为转录后加工。主要包括剪接、剪切和化学修饰。1mRNA的加工 在原核生物中转录翻译相

    13、随进行,多基因的mRNA生成后,绝大部分直接作为模板去翻译各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不再需要加工。但真核生物里转录和翻译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相同,mRNA的合成是在细胞核内,而蛋白质的翻译是在胞质中进行,而且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不连续基因中的插入序列,称为内含子;被内含子隔开的基因序列称为外显子。一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很大的原初转录本RNA分子中,故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nRNA)。它们首先降解为分子较小的RNA,再经其它修饰转化为mRNA。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包括:(1)hnRNA被剪接,除去由内含子转录来的序列,将外显子的转录序列连接起来。(2)在3末端连接上一段约有

    14、20200个腺苷酸的多聚腺苷酸(poly A)的“尾巴”结构。不同mRNA的长度有很大差异。(3)在5末端连接上一个“帽子”结构m7GpppmNP。(4)在内部少数腺苷酸的腺嘌呤6位氨基发生甲基化(m6A).2tRNA的加工 原核生物的tRNA基因的转录单元大多数是多基因的。不但相同或不同的tRNA的几个基因可转录在一条RNA中,有的tRNA还与rRNA组成转录单元,因此tRNA前体的加工过程包括剪切、剪接,在3-末端添加CCAOH、以及核苷酸修饰转化为成熟的tRNA。tRNA中含有许多稀有碱基,所有这些碱基均是在转录后由四种常见碱基经修饰酶催化,发生脱氨、甲基化、羟基化等化学修饰而生成的。3

    15、rRNA的加工 原核细胞首先生成的是30S前体rRNA,经核糖核酸酶作用,逐步裂解为16S、23S和5S的rRNA,其裂解过程可归纳如下: 17.5S 16S rRNA 30S 25S 23S rRNA 小碎片5S rRNA原核生物16S rRNA和23S rRNA含有较多的甲基化修饰成分,特别是2-甲基核糖。一般5S rRNA中无修饰成分。在真核细胞中rRNA的转录后加工与原核细胞类似,但更为复杂。rRNA在核仁中合成,生成一个更大3545S前体rRNA。前体分裂而转变为28S、18S和5.8S的rRNA分子。真核生物5S rRNA前体是由独立于上述三种rRNA之外的基因转录的。真核生物rR

    16、NA中与含有较多的甲基化成分。有关RNA剪接、剪切机制的研究不仅发现了RNA分子本身具有催化功能,这种具有剪接功能的RNA催化剂命名为核酶。目前已发现的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有磷酸二酯酶(核糖核酸酶)、磷酸单酯酶、核苷酸转移酶、磷酸转移酶、RNA限制性内切酶、 tRNA 5端成熟酶、-1,4-葡聚糖分支酶和肽基转移酶等。目前研究表明核酶催化rRNA、tRNA、mRNA的剪接机理是不相同的。RNA内含子有四种类型,即型自我拼接内含子、型自我拼接内含子、核mRNA内含子和核tRNA内含子。(七)RNA的复制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藏的DNA中,遗传信息按中心法则由DNA 转录成RNA, 再由RNA翻译

    17、成蛋白质的。对RNA病毒的研究表明,某些RNA病毒是以RNA作模板复制出病毒RNA分子。Q噬菌体RNA的复制可分为两个阶段:(1)当Q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胞后,其单链RNA充当mRNA,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和复制酶亚基;(2)当复制酶的亚基和宿主细胞原有的、亚基自动装配成RNA复制酶以后,就进行RNA复制。以侵染的噬菌体RNA作模板,通过RNA复制酶合成互补的RNA链。常把具有mRNA功能的链称为正链,与它互补的链称为负链。在噬菌体特异的复制酶装配好后不久酶就吸附到正链RNA的3末端,以它为模板合成出负链,至合成结束,然后负链从正链模板上释放出来。同一个酶又吸附到负链RN

    18、A的3末端,合成出病毒正链RNA,正链RNA与外壳蛋白装配成噬菌体颗粒,所以正链和负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3。(八)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1目的基因体外操作DNA的主要步骤之一是提取载体DNA和所需要的外源目的基因。在细胞中DNA并非以游离态分子存在,而是和RNA及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体。DNA纯化的基本步骤是:(1)从破坏的细胞壁和膜里释放出可溶性的DNA;(2)通过变性或蛋白质分解,使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解离;(3)将DNA从其它大分子中分离出来;(4)DNA浓度和纯度的光学测定。2载体外源DNA片段(目的基因)要进入受体细胞,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运载工具将带入细胞内,并载着外源DNA一起进行

    19、复制与表达,这种运载工具称为载体。载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在受体细胞中,载体可以独立地进行复制。所以载体本身必须是一个复制单位,称复制子(replicon),具有复制起点。而且插入外源DNA后不会影响载体本身复制的能力。(2)易于鉴定、筛选。也就是说,容易将带有外源DNA的重组体与不带外源DNA的载体区别开来。(3)易于引入受体细胞。常用的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类:细菌和酵母的质粒,噬菌体和M13以及病毒。 3连接 外源DNA与载体DNA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连接,主要有以下几种(1) 粘性末端连接;(2) 平头末端连接;(3) 接头连接等。 4转化 任何外源DNA重组到载体上,然后转入受体细胞

    20、中复制繁殖,这一过程称为DNA的克隆。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并使它获得新遗传特性的过程称为转化。转化作用是将外源DNA引入细胞的过程。 5筛选 由于细胞转化的频率较低,所以从大量的宿主细胞中筛选出带有重组体的细胞并不是很容易的,当前,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筛选手段有以下几种:(1) 插入失活;(2) 菌落原位杂交;(3) 免疫学方法此外,对重组体转化的鉴定还可以采用表现型的鉴定;对重组质粒纯化并重新转化;限制性酶切图谱的绘制;重组质粒上的基因定位等更深入的方法。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2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cr

    21、iption)3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4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6领头链(leading strand)7随后链(lagging strand)8有意义链(sense strand)9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10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11内含子(intron)12外显子(exon)13基因载体(genonic vector) 14质粒(plasmid)15密码子(codon)16反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17反密码子(anticod

    22、on)18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nt)19信号肽(signal peptide)20简并密码(degenerate code)21核糖体(ribosome)22多核糖体(poly some)23氨酰基部位(aminoacyl site)24肽酰基部位(peptidy site)25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26氨酰- tRNA合成酶(amino acy-tRNA synthetase)27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28核蛋白体循环(polyribosome)29锌指(zine finger)二、填空题30DNA复制是定点双向进行的

    23、, 股的合成是 ,并且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 股的合成是 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每个冈崎片段是借助于连在它的 末端上的一小段 而合成的;所有冈崎片段链的增长都是按 方向进行。3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 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 。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 因子。32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链。33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称 ,由 酶催化。34基因突变形式分为: , , 和 四类。35前导链的合成是 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随后链的合成是 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36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 不敏感,并可以 作为底物。

    24、37DNA聚合酶I的催化功能有 、 、 、 和 。38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 活性使之具有 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保真度。39大肠杆菌中已发现 种DNA聚合酶,其中 负责DNA复制, 负责DNA损伤修复。40DNA切除修复需要的酶有 、 、 和 。41在DNA复制中, 可防止单链模板重新缔合和核酸酶的攻击。42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 ,再由 在其3 端合成DNA链,然后由 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 连接成完整的链。4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作为模板,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_作为合成的场所。44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端到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端到_端。45核糖体

    25、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_部位,_部位。46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通常以_作为起始密码子,以_,_,和_作为终止密码子。47肽链延伸包括进位_和_三个步骤周而复始的进行。48乳糖操纵子的控制区启动子上游有_结合位点,当此位点与_结合时,转录可增强一千倍左右。三、选择题A型题49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是指A一个密码适用于一个以上的氨基酸B一个氨基酸可被多个密码编码C密码与反密码可以发生不稳定配对D密码的阅读不能重复和停顿E密码具有通用特点50原核生物肽链延长需要的能量来源是AATP BCTP CUTP DGTP EADP51有关密码子的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D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tRNA链中相邻

    26、的三个核苷酸组成C.r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mRNA链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E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52链霉素的抗菌作用,是抑制了细菌的A二氢叶酸还原酶 B嘧啶核苷酸的代谢C.基因的表达D核蛋白体大亚基 E核蛋白体小亚基53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tRNA是A丙氨酰tRNA B精氨酰Trna C蛋氨酰tRNAD甲酰蛋氨酰tRNA E赖氨酰tRNA54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tRNA是A丙氨酰tRNA B精氨酰tRNA C蛋氨酰tRNAD甲酰蛋氨酰tRNA E赖氨酰tRNA55.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合成 A40S起始复合物 B50S起始复合物 C60S起始复合物D70S起始复合物 E

    27、80S起始复合物56氨基酸和tRNA结合的结合键是A肽键 B磷酸二酯键 C酯键D.氢键E糖苷57AUG是编码蛋氨酸的密码子,还可以作为肽链的A起始因子 B延长因子 C.释放因子D起始密码子 E终止密码子58能终止多肽链延伸的密码子是 AAUG AGU AGG BUAG UGA UAA C.AUG AGU AUUDUAG IJGA UGG EGAU GUA GAA59有关肽链延伸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活化的氨基酸进入A位 ,BP位上的肽酰基退位到A位生成肽键 C.核蛋白体向mRNA3,端移动个密码的距离D肽链从N端向C端延伸E.ATP在此阶段提供能量60肽链的延伸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A转肽酶 BmRNA C.N甲酰蛋氨酰tRNAD氨基酰tRNA EGTP61谁能识别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A.tRNA B.起始因子 C转肽酶 D延长因子 E释放因子62核蛋白体,mRNA和甲酰蛋氨酸-tRNA共同构成A翻译起始复合物 B.核糖核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化学习题基因信息传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