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利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7330785       资源大小:53.90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利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1、(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第二章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2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2第二节 矿产资源特点 3第三节 首轮规划的实施评估 4第四节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现状 5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6第六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7第七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7第八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 9第九节 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分析及资源潜力分析 10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15第一节 指导思想 15第二节 基本原则 15第三节 规划目标 17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22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 23第二

    2、节 矿产资源勘查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 23第三节 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 26第四节 勘查准入条件 27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9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控制 29第二节 矿业利用区域布局 32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35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42第五节 开采准入条件 45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7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 47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48第三节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 50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 50第五节 现有和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 51第七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及矿山地

    3、质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52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4第一节 法制保障机制 54第二节 行政保障机制 54第三节 经济保障机制 56第四节 社会保障机制 58第五节 科技创新机制与人才保障机制 58第六节 建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机制 59第七节 规划实施的重大工程手段 59第八节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忧患意识 59第九章 附 则 60 附 表附表11 利川市矿产资源储量总表附表12 利川市上表矿区资源储量表附表13 利川市未上表矿区(矿点)资源储量表附表2 利川市矿区(矿点)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 利川市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 利川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 利川市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

    4、6 利川市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 利川市矿产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附表8 利川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预测表附表9 利川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10 利川市主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规划表附表11 利川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表 附表12 利川市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区块规划表附表13 利川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表 附表14 利川市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区块规划表 附表15 利川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规划表 附表16 利川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 附表17 利川市采矿权调整方案规划表附表18 利川市矿山数控制指标分解表 附表19 利川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规划表附表20 利川市风景名胜区一

    5、览表附表21 利川市自然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2 利川市文物古迹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3 利川市地质公园一览表附 图图号 图 名 比例尺1 利川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 1:10万2 利川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1:3 利川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1:4 利川市矿产资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1:第一章 总 则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

    6、略部署,在遵循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我市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评价、合理调控矿产开发利用总量,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

    7、和利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各相关行业和部门发展规划,市国土资源局特组织编制利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我市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所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是市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适用期:基准年为2005年,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15年,愿望到2020年。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概况利川市位于恩施州西北部,东接恩施市,南接

    8、咸丰县,由西南至北与重庆市黔江、彭水石柱、万州、云阳、奉节交界。地跨东经1082110918,北纬29423039。东西宽92千米,南北长105千米,总面积4602.67平方千米。是湖北省西南的重要门户,也是鄂西南陆路入渝的要道。利川市属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位于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巫山山脉的交汇部,地势高于周围毗邻县(市),境内中部平坦,是一个典型的以高山、中高山为主体的山原地貌类型,总的地势呈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最低点位于西南的郁江长顺谷地,为315米,最高点位于东北的寒池山顶,海拔高2041米,二者相对高差达1726米。按其小地貌条件全市可分为山间盆地、低山河谷、山原、台地、山地等多种

    9、类型。其中市域中部的山间盆地历来是全市的主要作物区,地势平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9%,其海拔多在10001300米之间。气候属风湿润性山地气候,高低悬殊的地势条件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形成了我市独具特色的气候资源。利川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长期居住着土家、苗、汉、侗、蒙古等共18个民族。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84.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3万人,占14.22%;乡村人口72.54万人,占85.78%。人口自然增长率6.54%。利川市的交通条件正日益改善,318国道贯穿东西为利川境内主要干道,与周边各大中城市相连。全市通过县乡公路网建设使通村公路已达575个村,占总村数的99%。正

    10、在开工建设的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渝利铁路”和“利万高速公路”必将为全市经济发展带来极好的交通条件,极大地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成为利川市经济发展的催化剂。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3366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1.4073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11336亿元,同比增长10.1%;第三产业0.81594亿元,增长9.4%。三类产业的结构比为42.2:33.4:24.4。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5250亿元,同比增长10.6%。自“十五”以来全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全面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形成

    11、了烟草、能源、建材、医药、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以科学规划、科学布局、适度推进,按照强化基础,强化功能的原则加快发展,实现利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二节 矿产资源特点截止2005年底,全市发现各类矿产28种(含亚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4种(已上表矿产9种,见附表1)。其中能源矿产4种(煤、天然气、石煤、地热);黑色金属菱铁矿1种;有色金属铜矿1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8种(硫铁矿、含钾岩石、泥炭、天然卤水、钾盐、化肥用灰岩、化肥用白云岩、电石用灰岩);建材原料及其它非金属矿11种(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石材用灰岩、饰面石材用砂岩、生物灰岩、砖瓦用页岩、砖瓦

    12、用砂岩、建筑石料用砂岩、水泥用灰岩、水泥用页岩、高岭土);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3种(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萤石);特种非金属矿产1种(方解石)。利川市矿产资源特点为:天然气、石膏、硫铁矿、水泥用灰岩、生物大理石及煤为我市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资源。其中建南天然气田是目前省内发现的唯一天然气田;石膏、天然卤水为恩施州唯一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区内矿床(点)规模普遍较小,矿种单一,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砂岩矿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全市各类矿区(点)矿山129处,其中矿点81处,小型45处;中型2处;大型仅1处。第三节 首轮规划的实施评估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相关部

    13、门积极配合下,规划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结束了矿产资源管理无规划可依的历史,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调整加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制约明显增强。首轮与规划制定的2005年目标和任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开发利用布局不合理,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仍然普遍;二是开发利用方式仍然十分粗放,采富弃贫、采主弃辅问题仍较突出,资源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三是开发利用结构仍不合理,采选加工比例仍然失调,硫铁矿、石膏等优势矿产没有形成应有的矿产资源产业链

    14、和产业群, 矿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极少;五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重新编制切合实际的矿产资源规划,以适应新的形式需要。第四节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现状建国以来,我市先后有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第十一地质队、湖北省非金属公司等七家地勘单位在本市境内开展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市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区域化探等区域性地质调查矿产工作。通过成矿区划远景工作,全市共划分出级成矿区5个。通过矿产勘查工作,全市上表资源储量的矿产地22处,未上表资源储量矿产地86处,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21处,全市共发现矿床(点)129处。其中未利用矿区22处,关闭

    15、2处,停采矿区(矿点)15处,正在进行开发利用90处。矿产勘查程度大部较低,达到勘探程度的3处(天然气、煤矿、天然卤水各1处);达到详查程度的7处(硫铁矿1处、铁矿2处、生物大理石1处、煤矿3处);达到普查程度的6处(煤矿5处、石膏矿1处);其余矿产地开展了资源储量检测或预查工作(见附图1)。截止2007年,全市已设置探矿权10个,按矿种分类:其中煤矿7个、硫铁矿2个、石膏矿1个,按项目类型分:协议出让6个、申请在先4个(含省级基金项目2个)。按勘查程度分:普查项目8个、预查项目1个、详查项目1个。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区内开采的主要矿种为煤矿、水泥灰岩矿、普通建筑用石料、砖瓦用页

    16、岩等,规划基期已设置采矿权101家。其中煤矿21家,普通建筑用石料矿山52家,方解石1家,水泥用灰岩矿2家,水泥用页岩2家,砖瓦用页岩11家,砖瓦用砂岩4家,硫铁矿4家,石膏矿1家,铁矿1家、天然卤水1家、萤石矿1家。矿山从业人员2829人,年消耗矿石量329.2万吨(其中煤炭资源/储量29.98万吨、水泥用灰岩矿资源/储量53.0万吨、普通建筑用石料矿资源/储量89.0万立方米、砖瓦用页岩矿资源/储量8.7万立方米、水泥用页岩矿1.7万吨、石膏矿0.3万吨、饰面石材用砂岩0.1万立方米)。全年矿山企业实现总利润0.0084941亿元,矿山企业总产值1.0189亿元。区内硫铁矿、天然卤水和铁矿

    17、矿山因多种因素影响基本处于停采状态。截止2008年6月底全市设置采矿权141家,其中煤矿19家,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岩矿83家,硫铁矿4家,砖瓦用页岩21家,水泥用灰岩矿2家,水泥用页岩矿2家,建筑石料用砂岩矿3家,饰面石材用砂岩矿3家,石膏矿1家,饰面石材用灰岩矿1家,铁矿1家,方解石1家。该年底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全市矿山数保留96家。第六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前,我市尚未完全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网络,仅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力度,对在建、新建矿山全面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按相应发证权限进行了评审备案

    18、。自2008年对所有矿山执行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98号令)的相关规定。虽然我市矿产资源开采总体程度较低、开采规模普遍偏小、强度低且布局分散,并存在不合理因素。但是由于市境内地质环境脆弱,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敏感度较高,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矿山堆放的固体废弃场、排泄的废水(煤矿开采堆放的矿渣堆、矿坑水的排放)、石料加工粉尘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健全,资金、技术、设备短缺,监测网络不系统,不持续。第七节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严重滞后区内以往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程度较低,呈现出可

    19、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不足,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呈现出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张局面。特别是省内紧缺资源硫铁矿、煤矿和区内优势矿产石膏、天然气、高岭土矿等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大部较低。二、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与布局,矿业经营方式粗放,资源浪费较严重区内现有矿山企业均以中小型规模开采利用,无大型矿山企业。存在一是布局不合理,矿山规模小,局部地段布局过密,存在越界开采和安全隐患;二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存在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三是采矿与加工脱节,矿业加工产业严重滞后,均以卖原矿为主,基本无后续加工能力。三、矿业发展与矿山地质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区内虽然矿山开采规模普遍较低,

    20、强度小布局分散,但由于境内地质环境脆弱,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敏感度较高,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矿业主受眼前利益驱使,不按设计方案等违规采掘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矿山企业普遍存在乱倒弃渣、乱占耕地、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的现象严重;三是目前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不健全,资金、技术、设备短缺,监测制度不完善。四、矿产资源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矿业体制改革以来,矿业投资、经营环境较差,对外资缺乏吸引力;矿业管理格局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管理网络不健全;对矿业法规、规划、政策、标准体系落实不完善,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较弱;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矿业市场发育迟缓,流

    21、转不规范;矿山企业“三率”考核尚未全面展开。第八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一、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求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市经济社会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经济的增长,要求不断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虽然高新技术等新型产业将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资源型产业的基础地位仍占据。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展开,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人均消耗资源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对今后的矿产资源总量需求将持续增加。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拓展了我市优势矿产品市场利川市是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十五”期间,属国家重点工程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

    22、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规划拟建的“渝利铁路”和“利万高速公路”,需要我市提供大量能源和建筑材料。这一方面将直接拉动利川市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将积极改善区内交通条件,促进区内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同时随着矿业经济全球化,应充分利用区外资金、技术资源条件,合理节约、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资源。我市的硫铁矿、石膏、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潜力巨大,但是总体地质工作程度低,资金技术制约明显。三、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矿业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积极吸收新科技成果,重新审视资源的边界经济,以高新技术成果促进资源效益向经济效益转换,打造科技型矿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中低品位硫铁矿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技之路

    23、。四、实现可持续战略,要求加强矿产资源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趋向一体化的资源和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开发利用即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要对后代的生存环境构成危害。这就要求我们,资源开发与环境并重,管理与利用模式由资源型向资源环境型转换,一方面,有效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矿产资源,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之路,有效控制矿产品生产和消耗总量,降低矿产资源耗竭速度;另一方面,在开发中必须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发展“绿色”矿业。第九节 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分析及资源潜力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矿产品的

    24、需求将继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除部分矿产品能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保障程度。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矿业经济的全球化,矿产资源的消耗将以高速度增长,供需形势较严峻。区内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力市场。煤:目前全市对煤的年需求量约为35万吨。其中,工业用煤约需要20万吨(包括水泥、砖瓦行业用煤10万吨,烤烟业用煤约10万吨),居民生活用煤需求量为5万吨,外销煤约10万吨。2005年全市实际产量约为30万吨,且约有10万吨通过万州码头外销至宜昌及湖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等地。但约有5万吨水泥原料用煤、民用块煤需要从区外解决。未来五到十年,由于铁路、高速公路等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煤炭销售交通瓶颈

    25、得到根本改善,外销煤将大幅度增加。预计煤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20万吨左右,其中市工农业生产需要约60万吨,其余60万吨基本外销。但是,区内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仅有42348千吨(可保证约20年左右的开采需求),未来区内将主要依靠砖崖槽井田外围、黄泥塘煤田和核桃坝等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扩大煤炭资源储量,该区域含煤分布较连续,面积约40平方公里,预测煤炭资源量可达2000万吨。天然气:我市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98.98亿立方米,其中可采资源储量55亿立方米,按年产量5亿立方米,现有天然气资源储量服务年限可达10余年。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造“天然气产业航母”。即将建成的天然气冷调峰

    26、项目,设计处理1亿立方米/年,建南至利川输气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5亿立方米,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4亿元。特别是“建深1井”在38684200米左右出现了51个含矿层,预测资源量达200亿立方米。因此,对建南气田外围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扩大资源规模,进一步促进我市特色、优势资源地位更趋突出。地热:我市地热资源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用于医疗、地热增温生产反季节蔬菜、水果等高效益农产品。预测今后十五年,地热资源将会开发利用,目前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预测资源量可达5亿立方米。但需进一步查明地热资源的总量和质量,为最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铁矿:我市铁矿因储量小、品位不

    27、高,且矿层较薄、有害成份含量偏高,开发利用条件较差,目前仅用作水泥校正原料,市内水泥厂年需求量约3万吨。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888千吨,可满足年产10.0万吨的矿山规模服务达170年。因此铁矿资源储量完全能满足区内水泥生产配料所需。区内尚有龙胜堂、冯家山菱铁矿、马鞍山赤铁矿矿区未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预测潜在资源量可达1000.0万吨。硫铁矿:硫铁矿属我省紧缺矿种,但又是我市另一重要的优势矿产,未来五到十年,由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和我省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硫铁矿资源的需求也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预计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以上。2003年2006年在我市罗圈坝通过实施地质勘查工作,已探明硫铁矿级品矿石

    28、资源储量38132千吨,有力的提高了硫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保障程度。区内保有硫铁矿资源储量合计39293千吨,其中(122b)21366千吨,(2M22)343千吨,(332)10千吨,(333)747千吨。按年生产规模100.0万吨计算,已查明资源储量可服务达26年。区内罗圈坝矿区外围、桂花硫铁矿区、偏嵌硫铁矿区为硫铁矿资源潜力较大的分布主要区域,预测硫铁矿资源量可达3000余万吨。含钾岩石:目前我市尚未开发利用含钾岩石,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农用钾肥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含钾岩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我市含钾岩石地质工作程度尚不能满足开发利用要求,需进一步实施勘查工作,预测资

    29、源量可达200万吨。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是我市的优势矿产之一。正在建设的“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对水泥行业的提升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该工程对水泥质量有相应的控制指标要求,本地水泥只能用于一般性辅助工程,其销售空间具有局限性。目前市内两个水泥企业年产量合计50万吨左右,2005年经统计,市内各项工程建设对水泥用灰岩的需求量约60万吨。近期正在处于两路建设高峰期,对水泥用灰岩的需求量可达到80万吨左右。2010年的“渝利铁路”和“利万高速”将进一步扩大对水泥的需求量,水泥用灰岩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但是,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市两家水泥生产企业将改建为水泥熟料加工,从外(恩

    30、施市)运熟料进行粉磨加工。将极大降低水泥用灰岩需求量。自2011年需求量将降为10万吨左右。市内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506万吨(其中122b:997万吨,333:509万吨),据此服务年限可长达135年,完全能保证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尚能保证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且我市水泥用灰岩资源丰富,含矿层位分布范围广,找矿潜力巨大,预测资源量可达2亿吨左右。石膏:石膏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用途十分广泛,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中对石膏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市石膏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25682千吨(其中122b:2437千吨,332:16041千吨,333:7122千吨),矿床规模达中型。目前区内已有石膏矿山年生产能力小,相应的加工企业规模很小。未来应引进适宜的石膏深加工技术和成熟先进的石膏生产设备,制造市场所需的产品,充分利用本地区域优势,最大限度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境内资源保障程度较高,可满足拟建25万吨规模的矿山,服务年限达60余年,区内后河马坪地段石膏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预测该范围石膏矿资源量可达4000万吨。生物大理岩:已探明资源储量90.18万立方米,保有资源量89万立方米。由于受交通条件及加工技术限制,尚位能规模开发。其矿石加工性能良


    注意事项

    本文(利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