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docx

    • 资源ID:7323720       资源大小:89.91K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docx

    1、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2A3110106月16日2A311010建筑构造要求2A311011民用建筑构造要求一、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按建筑物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24.300m,该住宅属()A.低层住宅B

    2、.多层住宅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答案】C【解析】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79层为中高层。二、建筑的组成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1.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2.围护体系围护体系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3.设备体系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三、民用建筑的构造l.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1)荷载因索的影响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戴有结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2)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人为因

    3、素包括: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3)技术因索的影响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对建筑建造设计的影响。4)建筑标准的影响建筑标准一般包括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2.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1)坚固实用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2)技术先进3)经济合理4)美观大方3.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局部突出屋面的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

    4、过1/4者,不计入建筑高度。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m。A.18.300B.19.100C.19.400D.21.600【答案】D【解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3)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2.5以上允许突出的凸窗

    5、、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4)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粱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净高不应小于2m。5)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话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6)架空层及避难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7)建筑卫生设备间距规定(略)8)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9)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

    6、及24m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栏杆必须采用垂直杆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10)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11)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典型题型】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并不得小于1.2m)A.不应小于梯段的净宽B.等于梯段的净宽C.不应大于梯段的净宽D.是梯段的净宽的两倍【答案】A【解析】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净宽,并不得小于1.2m。2A311012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

    7、求一、室内光环境(一)自然采光住宅朝西外窗应采取外遮阳措施,朝东外窗宜采取外遮阳措施。(二)自然通风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三)人工照明1.光源的主要类别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用于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等。2.光源的选择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热辐射光源。有高速运转物体的场所宜采用混合光源。【典型题型】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A.气体放电光源B.热辐射光

    8、源C.混合光源D.短波辐射光源【答案】B【解析】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热辐射光源。二、室内声环境(一)建筑材料的吸声种类1.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中高频声。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3.薄膜吸声结构;4.薄板吸声结构;5.帘幕: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二)噪声室内允许噪声级:住宅不应大于45dB,夜间卧室不应大于37dB。三、室内热工环境(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体形系数:严寒,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不大于0.40。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建筑物高度相同、面积相等时,耗热量

    9、比值最小的平面形式是()。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D.L型【答案】C【解析】建筑物高度相同、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小的平面形式是关于建筑物体形系数和耗热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大B.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小C.体形系数越小,耗热量比值越大D.耗热量比值与体形系数无关围护结构的热阻R与其厚度d成正比,与围护结构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二)围护结构保温层的设置1.围护结构外保温相对其他类型保温做法的特点外保温可降低墙或屋顶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可减少防水层的破坏,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防止热桥内表面局部结露。内保温在内外墙连接以及外墙与楼板连

    10、接等处产生热桥。间歇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旧房改造外保温的效果最好。2.围护结构和地面的保温设计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3.防结露与隔热冬季外墙产生表面冷凝的原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的温度过低。防止夏季结露的方法:将地板架空、通风。四、室内空气质量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限值为:游离甲醛不大于0.08(mg/m),氨不大于0.2(mg/m)。2A311013建筑抗震构造要求一、结构抗震相关知识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抗震设防目标的“三个水准”:

    11、“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二、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一)粱的抗震构造要求1.梁的截面尺寸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小于4。2.梁内钢筋配置规定沿粱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极限不应少于212。(二)柱的抗震构造要求1.柱截面尺寸构造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极限不宜小于300mm。(2)剪跨比宜大于2。(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2

    12、.柱纵向钢筋配置规定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3.柱箍筋配置要求(略)(二)抗震墙的抗震构造要求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1.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粱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2.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粱相连。(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粱的构造要求1.圈梁应闭合。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不应少于4

    13、l0,箍筋最大间距250mm。【2018真题20】关于砌体结构构造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砖墙的构造措施主要有: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B.伸缩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C.沉降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D.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E.圈梁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答案】ABDE【解析】砌体结构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伸缝、沉降缝和圈梁;其中,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分开,而设有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三)楼梯间构造要求(略)(四)多层小

    14、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1.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2.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3.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知识点15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2A3110202018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2A3110206月16日2A311020建筑结构技术要求2A311021房屋结构平衡技术要求一、荷载的分类(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

    15、形等。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1.静荷载:不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2.动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物冲击作用等。(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1.均布面荷载Q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

    16、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2.线荷载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q。3.集中荷载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1.垂直荷载:如结构自重,雪荷载等;2.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典型题型】下列属于偶然作用的有()。A.地震B.爆炸力C.焊接变形D.积灰荷载E.台风【答案】ABE【解析】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

    17、属于偶然作用。【2012(2)真题2】下列荷载中,属于水平荷载的是()。A.结构自重B.雪荷载C.风荷载D.积灰荷载【答案】C【解析】风荷载是最典型的水平荷载。【2018一级真题21】下列荷载中,属于可变荷载的是()。A.雪荷载B.结构自重C.基础沉降D.安装荷载E.吊车荷载【答案】ADE【解析】风荷载是最典型的水平荷载。(五)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同荷载采用的代表值(新)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

    18、)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条件是X=0,Y=0和M=0。(二)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利用隔离体法求未知力(三)结构的计算简化1.杆件的简化杆件可以用轴线来表示。2.结点的简化1)铰结点: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弯矩。如:木屋架的结点。2)刚结点: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阻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此杆端有弯矩、剪力和轴力。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点。3.支座的简化对平而结构的支座一般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1)可动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运动的支座,如把梁放在柱顶上,不作任何处理。2)固定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和水平和运动的支座,如:把屋架放在柱顶上,并与柱顶的

    19、预埋件连接。3)固定支座: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的支座,如:柱子与基础完全现浇在一起,而且柱子的钢筋插入基础一定距离,那么柱子的支座就可简化成固定支座。(四)杆件的受力与稳定1.杆件的受力形式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2.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3.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细长的压杆,承受轴向压力P,当压力P增加到Plj时,压杆突然弯曲,失去了稳定,Plj称为临界力。临界力越大,压杆的稳定性就越好.2A311022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

    20、性及耐久性要求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安全性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

    21、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小部分结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2.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变动主要有:(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荷载;(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的线荷载;(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属于增加了集中荷载。三、结构的适用性要求(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简支梁最大位移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有:(1)荷载;(2)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3)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如

    22、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4)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4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典型题型】一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已知矩形截面梁的高度h是宽度b的二倍,其他条件都不变,现将其旋转90度(宽变成高,高变成宽)时,最大变形是原来的()倍。A.4B.2C.1/4D.1/2(二)混凝上结构的裂缝控制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上的抗拉强度;3)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四、结构的耐久性要求1.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23、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1、2、3、4级,分别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25年、50年、100年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A.结构形式B.环境类别C.混凝土强度等级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E.钢筋数量【典型题型】.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跨度增大1倍时,其最大变形f()。A.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B.将增加到原来的8倍C.将增大到原来的12倍D.将增加到原来的16倍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I类,一般环境,无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作用。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必须大于C2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2

    24、)保护层厚度只需要关注一下15、25、30三个最小厚度即可。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五、既有建筑的可靠度评定(新)1.既有结构需要进行可靠性评定的情况:结构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的年限;结构的用途或使用要求发生改变;结构的使用环境出现恶化;结构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出现影响结构安全性、适用性或耐久性的材料性能劣化、构件损伤或其他不利状态;对既有结构的可靠性有怀疑或有异议。2.评定步骤:明确评定的对象、内容和目的;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实际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评定报告。3.安全性评定承载力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评定:(1)基于结构良好状态

    25、的评定方法;(2)基于分项系数或安全系数的评定方法;(3)基于可靠指标调整抗力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4)基于荷载检验的评定方法:(5)其他适用的评定方法。4.适用性评定适用性问题:变形、裂缝、位移、振动对已经存在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结构或构件,应提出进行处理的意见;对末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结构或构件,宜进行评估使用年限内结构适用性的评定。5.耐久性评定对耐久年限小于评估使用年限的结构构件,应提出适宜的维护处理建议。6.抗灾害能力评定对可确定作用的地震、台风、雨雪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宜通过结构安全性校核评定其抗灾害能力;对发生在结构局部的爆炸、撞击、火灾等偶然作用,宜通过评价其减小偶然

    26、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减小偶然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包括:防爆与泄爆措施、防撞击和抗撞山措施、可燃物质的控制与消防设施等。减小偶然作用影响范围的措施包括结构变形缝设置和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措施等。2A311023钢筋混凝土粱、板、柱的特点及配筋要求钢筋混凝上结构的优点:(1)就地取材;(2)耐久性好;(3)整体性好;(4)可模性好;(5)耐火性好。钢筋混凝土缺点主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一、钢筋混凝土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梁和板为典型的受弯构件。1.梁的正截面破坏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有关,影响最大的是配筋率。适

    27、筋破坏为塑性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均为脆性破坏。2.梁的斜截面破坏在一般情况下,受弯构件既受弯矩又受剪力,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引起的主拉应力将使梁产生斜裂缝。影响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很多,如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形式、箍筋和弯起钢筋的含量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箍率。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与()有关。A.配筋率B.混凝土强度等级C.截面形式D.设计水平E.试验水平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形式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截面尺寸B.混凝土强度等级C.配箍率D.弯起钢筋含量下列各选项中,对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影响最大的是()。A.混凝土强度等级B.截面形式C.配箍率D.配筋率(二)钢筋混

    28、凝土梁的配筋要求梁中一般配制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1.纵向受力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承受拉力。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螺纹钢)。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2根。(2)粱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3)在粱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2.箍筋箍筋主要承

    29、担剪力,箍筋直径不小于6mm,且应不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A.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B.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压力C.承受剪力D.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钢筋混凝土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梁是典型的受()构件。A.拉B.压C.弯D.扭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2.连续板的受力特点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为正弯矩,支座为负弯矩。悬挑空调板的受力钢筋应分布

    30、置在板的()。A.上部B.中部C.底部D.端部(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1.现浇钢筋混凝上板的最小厚度: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60mm,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70mm,双向板80mm,无梁楼板150mm,现浇空心楼盖200mm。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三)板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l5mm;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d。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受压构件。(一)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要求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大于5%;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


    注意事项

    本文(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