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理新闻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314175       资源大小:42.18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新闻文档格式.docx

    1、2、河南省计划把黄河河南段建成“生态走廊”河南黄河河务局和河南省林业厅日前签署共建沿黄生态涵养带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5至10年内把沿黄两岸建成一条绿色生态走廊,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据介绍,黄河河南段全长711公里,两岸大堤及河道工程近1500公里,已种植各类树木1100万棵,既改善了沿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堤防的抗洪能力。协议所称沿黄生态涵养带,是指河南省小浪底以下黄河河段,约400多公里。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未来2至3年内,将优先把郑州至开封段的黄河工程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带和生态走廊,使其成为河南省绿化成就重点展示区。自然灾害

    2、的防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月15日1、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辽宁省气象局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发现,截至1月11日辽东湾海冰面积为8647平方公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为2205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分别偏大929平方公里、486平方公里。与2012年1月1日相比,辽东湾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分别增加2379平方公里、1033平方公里。预计1月中旬,辽宁近海海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据了解,目前锦州港、葫芦岛港、营口港海域有大量海冰存在,大连港还未受到海冰影响。辽宁省气象局已通过传真、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各港口、海上钻井平台、沿海养殖、航运等有关单位及行

    3、业密切注意天气及冰情变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海冰危害水圈,气象灾害的防治2、辽宁发现大型金刚石矿储量约为100万克拉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12日向记者透露,2011年在大连瓦房店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金刚石矿,矿藏量约为100万克拉(约合200公斤),可开采30年以上。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工程人员在瓦房店地区地下860米处,发现了厚度约为130米的金伯利岩层。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埋藏最深的金刚石矿,也是当地近30年来发现最大的金刚石矿。中国金刚石矿主要分布在辽宁瓦房店和山东临沂等地,其中瓦房店地区的金刚石矿藏量排名中国首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全世界的钻石储量,预计在20多年后消耗殆尽。此次瓦房

    4、店地区金刚石矿的发现,将缓解全球钻石资源的不足。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1月16日1、北京大雾污染重 PM10最高浓度达立方560微克10日清晨,北京大雾弥漫,受其影响,北京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可吸入颗粒物实时浓度快速增长,单站PM10最高小时浓度达每立方米560微克,污染物超标。根据北京市气象台的实况监测,10日8时许,北京市大部分地区雾气弥漫,能见度较差,其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出现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气象专家表示,10日上午大雾天气将持续,截至10时,北京的风力只有1级,天气静稳,只有待预报中的3、4级北风入境发挥作用后,北京地区能见度才能明显好转。北京市环保局“北京环境监测”认证微博1

    5、0日8时发布消息称,受大雾影响,10日凌晨开始城六区、东南和西南部地区各站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快速增长,单站最高小时浓度在每立方米300微克到560微克之间;此次过程东北和西北地区各站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最高小时浓度在每立方米30微克到80微克之间。预计随着新一股冷空气到来,空气质量将明显转好。据悉,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9日首次公布了北京市27个子站的空气质量单站指数,并发布北京市分区分昼夜空气质量预报。其官方微博同时公布各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单项指数供公众参考。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发展,大气污染的概念、危害、类型2、内蒙呼伦贝尔极端严寒天气将持续到2012年受贝加尔湖强冷空气

    6、的影响,从22号开始呼伦贝尔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截止今天(28号)上午,呼伦贝尔天气仍然寒冷,海拉尔区白天最低气温应在零下30度,根河、图里河市依然持续着零下40度极端严寒天气。连日来,由于气温骤降至零下35度以下,呼伦贝尔已经持续3天出现天寒地冻冒白烟情况,气象部门解释说:这种冒白烟情况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迅速凝结形成冰雾现象,能见度不足百米,受低温冰雾天气影响,牲畜膘情下降,但由于前期农牧民在圈舍保暖和饲草料准备上较为充分,极端天气没有造成大规模的牲畜死亡,但是饲草料消耗量大增。由于此次低温严寒天气影响范围大,呼伦贝尔市大部分旗市区出现零下35以下低温冷雾天气,是入冬以来最

    7、为寒冷的时段,这两天呼伦贝尔市区各大医院感冒患者明显增多。严寒天气已给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生产、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寒潮的概念及危害1月17日1、鄱阳湖陷枯水境地调查 自然人为因素交叉作用新年伊始,鄱阳湖再次传来干旱的消息:鄱阳湖水体面积目前已萎缩至不足200平方公里,不到丰水期的二十分之一。星子站水位更是在新年后不久跌破8米关口,鄱阳湖正式进入极枯水位期。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江西全年降水量仅为1305毫米,较往年约减少了22%,排有记录以来倒数第五位。其中,1月至5月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了近60年来同期最严重干旱,6月初又发生旱涝急转,降水量为近50年同期最多。长江上游大批库坝

    8、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造成了非自然因素的持续低枯水位。江西省水文局1月2日8时的监测统计显示,江西境内五大河流的入鄱阳湖流量只有732立方米每秒,而鄱阳湖的出水流量则达到了1280立方米每秒。鄱阳湖湖水被急剧“拉空”,水位快速下降。自然灾害中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的合理保护2、天津力争2015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超九成根据“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至30分钟以上发出,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记者从天津市气象局了解到,天津市将采取一系列

    9、措施,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科学布设风廓线雷达、雷电探测站、海洋气象观测站、GPSMET(GPS气象学)观测站以及土壤水分监测等设施,加快推进天津城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系统工程建设,建成天津市气象灾害综合立体观测网。据介绍,天津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着力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建设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暴雨(雪)、雷电、强对流天气等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实况监测和预报预警。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1月18日1、重庆今年将造林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记者从此间召开的重庆林业局长会议上获悉,201

    10、2年,重庆将重点推动农村荒山造林和长江两岸绿化,新造林50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据了解,长期以来,重庆三峡库区、乌江沿岸地区都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三峡库区生态屏障核心区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仅为22,部分地区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毁林开荒现象时有发生。启动森林工程后,重庆全市已新建各类城市森林、社区公园530多个,主城区绿地率从2007年的32提高到37.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9.5平方米增加到近14平方米,重庆主城区市民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处社区公园、小游园或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2、太空观察到红海海

    11、底火山爆发形成新岛屿自十二月中旬开始,位于红海某处的火山活动已经制造并产生了新岛屿的模样。今年12月23日,来自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卫星-1号(Earth Observing-1)拍摄的一张高分辨率天然色的图片显示,在以前空无一物的地方清晰地发现了岛屿的迹象。而且,厚厚的火山灰烟柱还在不断地从新生的岛屿中向上喷出。海底火山喷发产物最大的特征,是当岩浆从地底下上升到地表喷发时,会碰到厚层的海水,快速冷却形成玻璃质的岩石。火山若在深海的环境,岩浆喷发速度够快且量大时,将形成厚层块状的熔岩流,如大部分海底中洋脊的喷发。若岩浆喷出的速度较慢,则形成枕状熔岩。在浅海的环境中喷发,岩浆将会与海水作用,发生

    12、水成火山喷发,产生较剧烈的喷发作用,形成枕状角砾岩和玻璃凝灰岩。火山喷出的岩浆和气体直冲到海面以上几十米的空中,并且在海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岛屿板块运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月19日1、全球变暖或导致过多降雪引发区域变冷一般而言,全球平均温度从19世纪晚期开始增加,但是在过去40年中升温速度最快。美国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市大气与环境研究咨询中心的气候建模人员Judah Cohen表示,北极地区的平均温度正在以近两倍于全球速度的水平上升。然而尽管存在这种趋势,在加拿大南部、美国东部以及大部分北欧地区,北半球的冬季正在变得越来越冷以及越来越极端,2010年12月发生在英格兰的破纪录寒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3、。Cohen及其同事日前在环境研究快报网络版上报告说,对1988年到2010年的气候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包括雪和冰分别覆盖陆地与海洋的范围有助于解释全球变暖如何驱动区域变冷。在他们的研究中,科学家将来自各种渠道的气候与天气数据结合在一起以评估欧亚大陆的积雪情况,随后他们推断了这一因素如何对北半球其他地方的冬季天气造成影响。首先,最近几十年北极地区的强烈变暖与其他因素一道引发了广泛的海冰融化。研究人员表示,北冰洋更加开阔的水面会导致更多的蒸发,进而增加大气中的水分。之前的研究将更热的夏季与秋季海洋上空云量的增加联系在一起。随着冬季的到来,这反过来又引发了西伯利亚积雪量的增加。研究人员发现,事实证明,

    14、10月份的积雪对于随后几个月的气候具有最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西伯利亚广泛的秋季积雪强化了一个暂时的高压系统西伯利亚高压,它能够加强一种名为北极振荡的气候现象,同时引导冷空气在冬季南下中纬度地区。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2、开曼群岛发现最深海底热液喷口 深度近5千米在2010年三四月份发现于开曼群岛南部的这些深海热液喷口深度可达4960米,几乎比之前的纪录保持者深了约900米。 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一深度,从海底喷涌而出的富含矿物的流体温度据估计温度可达485摄氏度。英国南安普顿市国家海洋学中心的海洋学家Douglas P. Connelly和同事日前在自然通讯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发

    15、现。栖息在喷口周围的最不同寻常的新物种是一种4厘米长的虾该物种没有眼睛,转而在背部生有一种光感器官。在这些喷口附近发现的虾与栖息在4000公里之外的大西洋中部海脊热液喷口的虾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研究人员指出,在海底山上发现的高温喷口意味着,深海热液喷口可能比之前所预料的更为普遍。地壳的运动1月20日1、南极地区连续发生两次里氏6级以上地震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位于南极洲北部的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15日连续两次发生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提供的信息,这两次地震的震级分别为里氏6.6级和6.2级,分别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15日的13时40分(北京时间21时40

    16、分)和14时21分(北京时间22时21分)。两次地震的震中几乎在同一位置,均在南纬60.8度、西经56度附近,震源深度分别为10公里和14.8公里。地震的要素2、火山喷发点燃煤层导致二叠纪大绝灭2.5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事件,期间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都没有逃脱绝灭的命运。关于此次绝灭事件原因的研究有很多,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最近称他们找到支持火山喷发说的证据。研究者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二叠纪末绝灭事件的岩石中发现了煤灰层的存在,这表明当时火山的大规模喷发点燃了大量的煤层,从而产生了大量浮灰团,对全球海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早期也有研究者猜测,西伯利亚的史上最大规模火

    17、山喷发可能在经过煤层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而导致全球变暖。但卡尔加里的研究者却是第一次发现了支持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毁灭事件发生时,全球存在一个超级大陆盘吉亚(Pangaea),盘吉亚上从沙漠到森林都有,四足动物在其中逐渐分异出原始两栖类、爬行类、和羊膜类动物。火山喷发发生在西伯利亚地盾,这是一片比欧洲还大的地域,火山喷发产生的灰尘团漂移到加拿大极区,形成了研究者现在发现的煤灰层。这些煤灰可使地球产生温室效果,更可怕的是,它还能降低海洋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使生物窒息而亡。二叠纪末真的是地球上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火山喷发产生的热熔岩、有毒气体、煤灰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大绝灭事件的发生。1月21

    18、日1、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今日公布PM2.5实时浓度市环保监测中心昨日宣布,将从今天起发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发布平台为该中心官网。其网站近期改版,增设了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将全市27个子站的三项常规监测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小时浓度值滚动公布,并公布随时变更的24小时均值。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赵越介绍,按照此前承诺的在春节前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将从今天开始公布该中心综合监测实验室中PM2.5设备的监测数据。根据记者此前探访,其设备采样头位于监测中心大楼顶层,采样信息进入大楼内实验室的PM2.5监测设备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每个小时的浓度值。大

    19、气污染,环境管理2、日本发现海底大规模活断层 未来或引发海啸东京大学日前宣布,在纪伊半岛近海的海沟内,发现了长约200公里的大规模海底活断层。纪伊半岛是日本最大的半岛,从本州岛中部突出到太平洋中。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探测海底时获得的声波数据,在纪伊半岛南端的潮岬西侧海底,发现了这个海底活断层。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推测,这个活断层曾经多次活动,很可能是造成1707年日本宝永年间特大地震的元凶。东京大学副教授朴进午说:“这个活断层在未来可能会引发大海啸,政府必须重新讨论有关的防灾对策。”地壳运动、岩石圈的组成、自然灾害的成因1月22日1、塔里木盆地出现罕见“雾凇”景观记者在新疆

    20、南部的阿拉尔市至沙雅县长达200多公里的地域内都看到,塔里木河两岸的雾凇已形成一条白色的长带,在沙漠中向远处延伸。遍地黄色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几天一下子像戴上了白色“围巾”,尽显沙漠植被的“雾凇”奇观。塔河两岸的胡杨、红柳凝霜挂雪,如白菊怒放,沿塔里木河两岸的各县市区内也是玉树琼枝,美不胜收,给冬日的小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雾凇美景。雾凇又称树挂,是空气中的水汽在冰冷的树枝等植物上凝固而成,这种景观在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冬季较为普遍,但在干旱少雨、冬季气温并不算很低的塔里木盆地却极为罕见。气象部门介绍说,这与近期新疆南部的气温突然降低有直接关系。据了解,今年1月,新疆塔里木盆地遭遇了20年来降雪过程持

    21、续天数最多的、时间最长的天气变化过程,随着雪后的低气温,当地就形成了雾凇美景。截至目前,塔里木盆地西部大多数地区的日均最低温度仍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寒潮、气象变化的原因2、三峡枢纽为枯水期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4亿立方记者从三峡枢纽调度部门获悉,自去年底启动补水进程以来至1月18日,三峡枢纽为正在经历枯水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补水已超14亿立方米。1月18日实时水情显示,长江上游来水量约4500立方米秒,已降至历年枯水期低值。上午10时,三峡水库下泄流量达到6640立方米秒,比天然来水量增加约2140立方米秒。由于下泄流量超过上游来水,三峡水库水位持续下降,跌至1734米以下,较补水启动时的最高水位

    22、下降14米左右。发电方面,1月18日上午,三峡枢纽共有10台70万千瓦机组开机运行,其中左岸电站5台、右岸电站4台、地下电站1台,机组瞬时最大总出力达到664万千瓦。据介绍,本轮补水进程将持续到今年6月,期间三峡水库水位将持续下降近30米。干旱的防治,河流的综合开发1月23日1、我国海平面处于近30年最高位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海平面年平均递增2.6毫米。这一数据为沿海地区制定发展规划、应对海洋灾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地理信息技术对自然灾害的预测、自然灾害的可防性2、北京将从河北调水3亿吨 海水可能成饮用水源2010年市水务工作会议召开。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透露,今年本市

    23、将修订现有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新办法有望于年内出台实施,其中针对恶意拖欠水费的用户,新办法将明确给予罚款的处理。此外,对偷水、拖欠水费、浪费用水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法,将在媒体上曝光。另据透露,今年本市启动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将有望成为北京市的饮用水源。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1月24日1、巴西:推广生态农垦可促进亚马孙雨林保护巴西政府目前在亚马孙雨林中推广的实验农场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促进雨林生态保护。 以往,砍树、烧荒、种草和放牧的破坏性牧垦成为公认的最大雨林杀手。而这些实验农场采用作物轮种方法,新模式不仅可以延长土地使用时间,还可提高土地生产效能。更重要的是,这

    24、种模式有助于减少乱砍滥伐。自然灾害的防治,生态环境的治理2、日本发现大谷石能有效吸附放射性铯日本茨城大学21日发表公报说,其研究人员发现用作建筑材料的日本大谷石能有效吸附放射性铯。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废弃物。大谷石是一种凝灰岩,因主要产自栃木县宇都宫市大谷町而得名。由于非常容易加工,大谷石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建筑材料,用于修筑多种围墙。茨城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大谷石粉末放入含放射性铯的水溶液中,测试了大谷石能在多大程度上吸附铯。结果发现,只需10克大谷石粉末就足够吸附1克铯。这是由于铯被大谷石内含有的沸石吸收了。研究人员表示,今后在掩埋核泄漏灾区的污泥、灰烬和落叶时

    25、,可将大谷石粉末铺在掩埋区域的最下层,从而防止铯泄漏到地下。茨城大学已将地震后成为废弃物的2吨大谷石制成粉末并装袋保管,准备用于处理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物质。高科技治理灾害1月25日1、国家海洋局:科学围海造田 优先支持重大项目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全国海洋工作会议26日在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部署安排2012年全国海洋工作的重点任务。他要求,要结合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沿海适宜围填海海域的现状,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环境相统一,优先支持国家确定的重大项目用海。刘赐贵称,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既是推动海洋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必

    26、须坚持陆海统筹,努力在海域与陆域开发上做到定位、规划、布局、资源、环境、防灾等六个方面相衔接。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对海洋经济的政策引领作用。明年一季度,要全力推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全国海岛保护规划颁布实施。同时,省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积极推动相关配套规划的出台。二是实施科学的围填海计划指标制度。结合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沿海适宜围填海海域的现状,坚持保障发展和保护环境相统一,优先支持国家确定的重大项目用海。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新发现气态巨行星或拥有生命宜居类地卫星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1年秋季,科学家发现

    27、一颗可能环绕两颗恒星运转的新行星,但与星球大战中的星球“塔图因”仍相距甚远。这颗气态巨行星名为“开普勒-16b”,体积与土星相当,是一个寒冷的世界,很难像“塔图因”那样孕育出文明。但根据新的电脑模拟,开普勒-16b可能拥有一颗适于生命居住的类地卫星。类地星球1月26日1、二月天象发布 流星雨、彗星、金木合月齐登场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2月公众可以欣赏到“半人马座流星雨”、“ 21P/Giacobini-Zinner彗星”和“金木合月 ”这三个天象。2月8日,半人马座流星雨会迎来极大。半人马座流星雨活跃期是在1月28日至2月21日,紫金山天文台公布预计2012年的极大将出现在2月8日。极

    28、大期间,这个流星群的辐射点位于赤经210,赤纬-59。但是对于如此靠南的辐射点,则意味着北纬31以南的地区才能观测到。对于我国南方来说,2月上旬辐射点会在后半夜升起,日出前上中天,可观测时间不长。以我国比较靠南的海南省三亚市为例,辐射点地平高度最高也就是在11左右。2月11日,短周期彗星21P/Giacobini-Zinner彗星过近日点,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6.6年,近日距约1个天文单位,远日距约6个天文单位。2012年是该彗星的回归年,2月11日过近日点,同时也是本周期内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刻,预计亮度在10等左右。2月内彗星从双鱼座运行到鲸鱼座天区,日落后出现在西方低空中,但是观测条件一般。

    29、八大行星2、美拟开发地热发电 如引发明显地震将暂停计划美国地表热能发展商计划今年夏季在俄勒冈州一座睡火山周围地底灌入9100万升(2400万加仑)的水,希望利用地表热能发电,产生便宜和干净的能源,做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以外另一种天然发电法。利用地热发电已有过百年的历史。工程师利用涌出地表的热水或蒸汽推动涡轮机来产生电力。这项试验性计划则将采用一种称为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的新技术。工程师在火山附近开凿了一道竖井,他们在未来三周将向竖井灌注9100万升的冷水。根据理论,岩石会因为液体压力而破裂,冷水得以储存在石缝里,并被岩石加热成热水。按照计划,这些水将在地面以下1800米至3300米的地底,形成一个直径1000米的巨大热水库。虽然纽贝里火山已有1300年没有喷发,但靠近地底的岩石依然有热能,所以被选为实验场地。这项试验计划不包括建造发电站。不过,这种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新闻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