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docx

    • 资源ID:7301419       资源大小:58.6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docx

    1、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不同烹饪方法对苦瓜VC的影响 专 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 级 食品营养与检测051班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称 讲师 起止日期 2007年9月2007年10月 目录摘要31前言42材料与方法42.1试验材料42.2主要仪器、设备42.3分析测定方法52.4试验方案52.5试验过程52.5.1空白试验52.5.3煮制52.5.3炖52.5.4 炒63结果与分析63. 1 煮63.2炖73.3炒84结论9参考文献 10附录11致谢12本人声明 13摘 要苦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因其味道滋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到

    2、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VC含量极高、形状各异,故具食用、药用、观赏集一体的功能。但不同的烹饪条件、方法对苦瓜中VC的影响相差很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苦瓜时都希望其中营养素(VC)受损失少,但却无法确定适宜的烹饪方法。本试验研究了苦瓜中VC在各种烹饪过程中的变化,目的是探讨维生素C在什么烹饪条件下保存率最高。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一遇到氧就易氧化分解,在中性和酸性的条件下,能将蓝色染料2,6-二氯靛酚还原为无色。利用这一性质,可用2,6-二氯靛酚的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维生素C,从其消耗量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本实验通过不同烹饪方式(煮、炖、炒)对温度和时间的调节,得出:在煮制中803分时VC

    3、的含量是煮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炖制中8010分VC的含量是炖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而在炒制中1601分VC的含量是炒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最后结果表明:在3种烹饪方法中,煸炒1601分时,苦瓜VC的保存率是最高的,为10.96mg/100g。因为炒这种方法由于用急火高温短时间完成,可大大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急火虽然温度高,但时间短,可使蔬菜中的氧化酶迅速失活,这样维生素C的损失也相对就较少。关键词 苦瓜维生素C烹饪方法1 前言苦瓜又称癞瓜、癞葡萄、凉瓜等,原产于印度东部,约在明初传入我国。苦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为一年蔓生草本植物。苦瓜中含有独特的维生素B17和生理活性蛋白质,经常食用能提高人体免疫

    4、功能,可防癌。苦瓜含维生素C很高(84毫克100克),此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历代医学都认为它有清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苦瓜,其原因不但在于苦瓜味道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B1,具有预防和治疗脚气病,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和增进食欲等作用。苦瓜所含的维生素C是菜瓜、丝瓜的1020倍,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解毒,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预防感冒,保护心脏等作用。1998年,美国凯里博士从苦瓜中提取了极具生物活性的成分高能清脂素。实验证实,每天服用一毫克该成分,可阻止10

    5、0克左右的脂肪吸收,并使腰围瘦小2毫米之多如果每天服用高能清脂素”24毫克,那么30天后,最保守的估算是吃进的食物有12-24斤脂肪未被人体吸收,而储存在腰、腹、臀、大腿等处的脂肪有6-14斤被分解供人体利用。 目前苦瓜开发的产品有苦瓜粉胶囊、苦瓜茶、低糖苦瓜蜜饯 、苦瓜汁、苦瓜卫生清洁制品等。主要烹饪方法有炖、炒、煮、蒸等。如猪蹄炖苦瓜、苦瓜炒牛肉、冰糖煮苦瓜、白辣椒梅干菜蒸苦瓜等。本文研究了以新鲜苦瓜为原料,通过煮、炖、炒的烹饪方法,控制不同的烹饪温度和时间对苦瓜VC含量的影响。以及找出苦瓜中VC保存率最高的烹饪条件,可作为今后人们家庭烹调苦瓜的指南。苦瓜虽是佳蔬良药,却不可过多食用,这是

    6、因为:苦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若长期大量食用苦瓜,会导致钙质缺乏症。苦瓜性味苦寒,多食易损脾败胃,因此最好不要空腹食用,脾胃虚寒、慢性胃肠炎患者、女性月经期间应少食或不食。因此,苦瓜是不宜多吃的。为了克服苦瓜的这一缺点,在烹调苦瓜前,最好先把它切好,在沸水中浸泡一下,这样可以除去部分草酸,使其不良反应大为减少。要先洗后切,浸泡时要适可而止。因为苦瓜中有很多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切后再洗或泡的时间长会使它们溶解于水中,造成营养损失 。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空气中含氧量高,苦瓜久置其中,特别是在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维生素A、维生素C会很快降解。烹调苦瓜

    7、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这是因为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而在酸性环境中则比较稳定。此外,勾芡也是保护维生素C的好办法。淀粉含谷胱甘肽,可减少维生素流失。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市售新鲜苦瓜(品种为翠中翠苦瓜,成熟度为4分熟),2,6-二氯靛酚溶液,保鲜膜,1草酸2.2 主要仪器、设备AB204-N电子分析电子天平,海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BCD-197冰箱,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IH-S197C电磁炉,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平底锅,江苏苏泊尔电器有限公司、HH.S21.4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医疗仪器厂、温度计 2.3 分析测定方法采用2,6-二

    8、氯靛酚的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其消耗量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2.4 试验方案 通过不同烹饪方法(煮、炖、炒)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熟制前提下分别测定样品中苦瓜的VC含量,从而寻找最佳工艺参数。2.5 试验过程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2.5.1空白试验 准确吸取2 ml水和5 ml1草酸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min内不褪色为止。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2.5.2 煮制(1)工艺流程

    9、 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煮 捣碎 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切片 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煮制在锅中加入少许水,在80、90分别称取10克苦瓜煮2-4分,让其熟化。等水煮干后拿出苦瓜进行研磨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氧化,应在漏斗上套上一层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

    10、量。2.5.3 炖(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炖 捣碎 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切片 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炖制把苦瓜放入烧杯中,烧杯口要套上保鲜膜,分别放入80、90水浴锅中炖15-20分。之后进行研磨过滤。同样,也要套上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2

    11、.5.4 炒(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洗涤切分去籽切片炒 捣碎 过滤测定(2)工艺要求原料选择选择翠中翠品种、八成新鲜、4分熟、无腐烂的苦瓜为原料。 洗涤用流动清水将苦瓜洗净。 切分去籽将苦瓜纵向切开去掉瓤籽,进行清洗。 切片 将苦瓜切成1.5cm1.5 cm的薄片。炒制在平底锅内放入少许油,倒入苦瓜,在160、180、200高温快炒1-2分。 之后进行研磨过滤,同样,也要套上保鲜膜,用1的草酸定容至100ml。测定吸取滤液5 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将2,6-二氯酚靛酚滴入样液,直至微红色并在15S内不褪色为止。滴定速度要梢快,2min内滴定完,记录2,6-二氯靛酚标准溶液消耗量3 结果与分

    12、析3.1 煮表1 煮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温度 时间3min4min804.84.7903.823.6表2 煮制VC含量温度 时间3min4min800.9660.945900.7600.714图1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煮沸的时间过长会对维生素的损失影响大。煮沸的时间长短以杀菌、瓜熟为度,不应碎烂过火.。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无机盐的损失.3.2炖表3 炖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温度 时间10min15min20min805.254.604.25903.943.503.35表4 炖制VC含量温度

    13、 时间10min15min20min801.060.9240.850900.7850.6930.661图2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 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 我们采用的是隔水炖,隔水炖是将苦瓜放入一容器里,再把容器放入水浴锅中,使热量不断传入容器中,使原料组织解体。炖品不仅能保持食物原味,且营养成分大多溶在汤水里,不会丢失。但切忌大火炖,以炖熟透为准。3.3 炒表5 炒制2,6-二氯靛酚的消耗量温度 时间1min2min16010.969.218010.68.62009.408.1表6 炖制 VC含量温度 时间1min2min1602.2591.8918

    14、02.1841.7642001.9321.659图3 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对VC 的影响分析说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不断升高,VC的含量就不断的减少.。加热时间过长通常是破坏食物营养素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烹饪方法上应尽量采用旺火急炒。这样,可缩短菜肴的加热时间,降低原料中营养素的损失率。炒时最好将油温控制在200以下,这样的油温当苦瓜放入油锅时无爆炸声,避免了脂肪变性而降低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4 结论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对苦瓜VC的损失量也不同。在煮制中803分时VC的含量是煮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炖制中8010分时VC的含量是炖的烹饪过程中最高的,而在炒制中1601分时VC的含量是炒的烹饪过程中

    15、最高的。最后结果表明:在3种烹饪方法中,煸炒1601分时,苦瓜VC的保存率是最高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炒,VC的损失量最少,其次是炖的,损失量最大的是煮的。炒,这种方法由于用急火高温短时间完成,可大大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这是保护苦瓜中维生素少受损失的最好方法之一。苦瓜中的维生素C遇热易氧化分解,在急火快炒或加盖短时间加热时其损失量较少。所以炒,我们所选用的温度较高,时间较短, VC的损失量较少。炒菜要快,蔬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大都不能耐高温,久炒久熬,损失的营养较多。熬菜或煮菜时,应等水煮沸后再将菜放入,可以减少维生素损失。采用爆炒,减少烹调时间,可较好地保存蔬菜的绿色。急火虽然温度高,但时间短,

    16、可使蔬菜中的氧化酶迅速失活,这样维生素的损失也相对就较少。在烹饪时最好是切了马上进行,因为很多的蔬菜当中都含有VC,VC一遇到氧就易氧化分解,VC的损失量就很大。参考文献1张雁 徐玉娟 邹宇晓 ;廖森泰 邓宗尧 。 苦瓜原汁中VC稳定性的研究 。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8 2吴谋成 陈绍军等.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中国农业出版社,002033曹正明 贾艳丽 生物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0434杨铭译 张春梅 郑小京 娆蕊。番茄中VC和番茄红素在煸炒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中国科学报5张雁、徐玉娟、邹宇晓、廖森泰、邓宗绕。苦瓜原汁中VC稳定性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87-

    17、906崔恒林、徐斌、董英。苦瓜皂甙的提取过程研究。江苏大学报,2004.4:372-3757康华,苦瓜。8 王海燕,合理吃蔬菜。附 录VC的计算公式:X=(V-V。)T/W100X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T1m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量(mg/ml)V滴定样液时消耗染料的体积(ml)V。滴定空白时消耗染料的体积(ml)W滴定时所取滤液中喊有样品的质量(g)致 谢本论文在实验设计、试验操作及内容撰写过程中得到黄春秋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以及学院提供的试验设备和操作实验室,与学院提供的相关资料等。同时,得到我的同学和朋友们热情帮助,在此表示真诚感谢!本人声明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作者: 年月日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营养与检测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