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7299212       资源大小:12.5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埃里克森认为( )的个体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A 1.5岁3岁B 3岁6岁C 6岁12岁D 12岁18岁E 18岁40岁【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儿童中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这个年龄阶段为6岁12岁。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2题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A体重B身高C年龄D容貌E疾病【正确答案】

    2、: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 提示 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的自身条件包括体重、身高、年龄、疾病、孕史、RH因素、营养等,而母亲的容貌不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第3题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老年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 )的美德。A关怀B博爱C智慧D勤奋E创造【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该时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智慧”的美德。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4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

    3、需要B恋父情结C恋母情结D性驱力E潜意识【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 提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5题对潜意识的研究和重视童年经验是( )的主要贡献。A弗洛伊德B马斯洛C罗杰斯D埃里克森E科尔伯格【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潜意识的研究和童年经验。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主要贡献在道德发展阶段理

    4、论。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6题 ( )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A需要B动机C驱力D诱因E力比多【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需要是有机体在某方面的不足或缺乏;动机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驱力是机体内在的一种力量;诱因是驱使有机体产生有目的行为 的外在刺激物;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代表着内驱力的一种东西。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7题人类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A婴幼儿期B儿童期C青少年期D成年早期E成年中期【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逐步掌握了独立

    5、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8题青少年期(12岁20岁)的心理社会危机是( )。A亲密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自主对羞怯与疑虑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E主动对内疚【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青少年期(12岁20岁)的心理社会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9题提出“需要层次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A埃里克森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E华生【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埃里克森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贡献在人本治疗模式。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弗洛伊

    6、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10题成年期重要的人生任务不包括( )。A完成学业B就业C结婚D退休E生育【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成年期重要的人生任务包括完成学业、就业、结婚、生育等,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11题 ( )是儿童早期的主导活动。A认知B学习 C游戏D交友E劳动【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日常生活外,儿童的活动不外乎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但各种活动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地位是不同的。儿童早期的主导活动是游

    7、戏,游戏是儿童早期的儿童与同伴互动的主要形式。学习是儿童中期的儿童的主导活动。第12题 ( )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A复杂性B动态性C静态性D多样性E指向性【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多样性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社会环境还体现为静态和动态的相对统一。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第13题家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A家庭形态B家庭教育模式C家庭排行D家庭结构 E家庭规模【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家庭是由夫妻与子女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对个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第14题社会

    8、工作者把人类行为界定为( )。A个体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B对环境需要的回应C是思想的具体体现D有机体的内在活动E人类习得的活动【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有关人类行为的本质,众说纷纭。社会工作者倾向于从综合观点看待人类行为,由此人类行为可以被界定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15题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来自于( )。A心理发展快于生理发展B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育,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C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D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

    9、发展相对滞后E生理发育速度太慢【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青少年阶段由青春期开始到20岁左右,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青少年在生理与心理发展方面并不平衡,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育,这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二、多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2.0分,共3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构成社会环境的单元主要包括( )。A家庭B群体C社区D单位组织E政党【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构成社会环境的单元主要包括家

    10、庭、群体、单位组织、社区、制度和文化,因此答案是ABCD。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第2题阿尔德弗尔把人类需要分为( )。A生存需要B关系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E成长需要【正确答案】 :A,B,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阿尔德弗尔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3题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A自我认同陷入角色混乱B因不良环境影响出现行为偏差C独创行为遭受嘲笑与打击后形成内疚感D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而导致性罪错E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答案】 :A,B,D 【本

    11、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青少年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少年要渡过“危险期”,经不住不良环境影响会出现行为偏差;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负面影响;对异性的好奇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不良性行为或性罪错。青少年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自我认同失败则容易陷入角色混乱。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4题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A后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辩证运算期【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 提示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第5题人类行为的特点包括( )

    12、。A适应性B多样性C独立性D指向性E可控性【正确答案】 :A,B,D,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包括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6题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主要包括( )。A物质技术B社会规范C精神体系D人类行为E社会环境【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第7题 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A词汇发展迅猛B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C开

    13、始掌握书面语D学会了大量用来命名物体的单词E喜欢听故事、儿歌,及与成人说话【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词汇发展迅猛,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开始掌握书面语,而选项D、E是婴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8题老年阶段普遍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疾病B经济收入下降,生活困难C人际关系减弱D生活无法自理E孤独【正确答案】 :A,B,C,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老年阶段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无用感;经济收入减少会发生生活上的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

    14、而产生孤独感;各类疾病增加,受到疾病的折磨。生活无法自理是部分老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是普遍问题。第9题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个体必须适应环境B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C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受遗传禀赋的制约D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不是对等的E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正确答案】 :A,B,D,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因此正确的表述是ABDE。参见

    15、第三章第二节。第10题下列哪些是成年期形成的美德?( )。A意志力B爱C能力D关怀E勤奋【正确答案】 :B,D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成年早期的主要冲突是亲密对孤独,成功解决危机后个体会形成“爱”的美德;成年中期的主要冲突是繁殖对停滞,如果成果解决了危机,个体会形成“关怀”的美德。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11题成年期重要的人生任务包括( )等。A完成学业 B就业c结婚D生育E回顾人生【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成年期重要的人生任务包括完成学业、就业、结婚、生育等。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第12题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心理结构或人格结

    16、构可分为( )。A意识B潜意识C本我D自我E超我【正确答案】 :C,D,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成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分别遵循“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第13题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促进( )的成长过程。A个体人格的形成B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C掌握社会经验与规范D取得社会成员资格 E发展自然人特征【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形成自己的人格,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掌握社会经验与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参见教

    17、材第三章第二节。第14题区分人类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标准是( )。A行为适应性标准B是否患有精神疾病C统计规律D个体主观经验E社会规范与价值【正确答案】 :A,C,D,E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人类行为有正常和异常之分,一般来说,划分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以下几个: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体主观体验。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15题“人在环境中”的含义包括( )。A人的行为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其中大部分是对环境的适应B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环境中C人与环境不断互动D人类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E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2.0分【答案解析】提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而不是是否起决定性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