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篇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docx

    • 资源ID:7256136       资源大小:24.3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篇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docx

    1、第三篇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建筑不能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的是 ( )。A.建筑高度为24m的仓库B.建筑高度为70m的住宅C.建筑高度为46m的公共建筑D.建筑高度为52m的厂房2某公共建筑,共27层,每层层高4m,设有避难层,下列场所或部位中可不设防烟 设施的是( )。A.建筑防烟楼梯间B.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C.避难层D.消防电梯内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 设施的是( )。A.建筑高度为36m的厂房内长度为24m的疏散走道B.占地面积为900川的木器仓库C.建筑面积为3000m 2的陶瓷烘干车

    2、间D.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为60m 2的生产监控室4.有关自然排烟和自然通风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自然排烟不属于排烟方式B.自然通风不属于防烟方式C 自然排烟是简单、不消耗动力的排烟方式D.自然通风不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排烟方式5.某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为34m,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则应在防烟楼梯间的最高部位设设置面积不应小于( )m2的开口。A.1B.2C.3D.46.下列建筑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的是 ( )。A.建筑高度为62m的公共建筑B.建筑高度为99m的住宅建筑C.建筑高度为58m的仓库D.建筑高度为60m的厂房7.某住宅建筑高度为 36m, 防烟楼梯间前室独立

    3、设置 ,当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时 ,前 室可开启外窗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 )m。A.1B.2C.3D.48.下列场所中 ,可不设置排烟设施的是 ( )。A.设置在地下一层的KTVB.设置在商场四层建筑面积为 200m 2的饭店C中庭D.多层建筑内长度为16m的疏散走道9.防烟系统是防止烟气进人前室、 楼梯间等空间的系统 ,当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一 定的条件时 ,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下列建筑的楼梯间内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的是 ( ) 。A.建筑高度为120m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具有不同朝向且满足自然排烟口面 积要求的可开启外窗B.建筑高度为50m的宾馆,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凹廊C.建筑高度为90m

    4、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D.建筑高度为58m的综合楼,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1 0.某二级耐火等级单层丙类厂房 ,室内净空高度为 5.5m,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根 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的规定,该厂房内一个防烟分 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 )m2 。A.500B.1000C.2000D.300011.某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为28m,室内净空高度4m,设有自然排烟设施,下列关于 该设施设置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火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B.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火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

    5、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25mC.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D.室内或走道的任一点至防烟分区内最近的排烟窗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25m12.某办公楼设置的机械排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管道的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m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 )m 。A.15,10B.20,7C.10,7D.20,1013.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窗设置的说法 ,错误的是( )。A.采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自然排烟窗B 自然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上A.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0mD.自然排烟窗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14.机械加压

    6、送风系统管道内壁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时 ,管道的风速不应大于( )m/s 。A.7B.10C.15D.2015.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 当确有困难水平布 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 )m 。A.3B.6C.10D.2016.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机设置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内,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B.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上部C.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上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D.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成电动风阀时 ,应采取火灾时阀门自动开启的措施17.下列关于防烟系统的说法中

    7、 ,正确的是( )。A .某综合办公楼 ,建筑高度为 60m, 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 ,防烟楼梯 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B.某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为60m,防烟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 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C.某丙类厂房,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 ,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D.某公寓,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 ,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18.加压送风管道未设置在管道井内时 ,加压送风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h 。A.0.5B.1.0C.1.5D.2.019.下列避难走道可

    8、以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是 ( )。A.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为30mB.避难走道两端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为30mC.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为60mD.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为60m20 .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窗开口有效面积说法 ,正确的是 ( )。A.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 大于窗面积B.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其面积可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 大于窗面积C.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 算D.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

    9、积计算21.对于需要设置排烟系统的房间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 ( )m2 时,可通过走道排烟,排烟口设置在疏散走道。A.50B.100C.150D.20022 .某办公综合楼 ,建筑高度 160m, 设置防烟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竖向独立分段设 置时 ,最少应分成( )段。A.1B.2C.3D.423.下列场所或部位可不设排烟设施的是 ( )。A.某建筑避难层B.某商场中庭C.某地下一层网吧D.某综合楼内长度为25m的疏散走道24.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 ,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细量的 ( )A.10%B.25%C.30%D.50%25.下列不属于机械排烟系统部件的是 ( )。A.排烟防火阀B.

    10、排烟阀C.排烟口D.防火阀26.下列建筑或场所中 ,防烟系统设计选型正确的是 ( )。A.,楼梯间某建筑高度为35m的图书馆,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为全敞开的凹廊不设置防烟系统B.某五星级酒店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外墙上每两层布置一个可开启外窗 ,每个外窗面积为 2m 2,防烟楼梯间仅采用自然通风C.某大型商场内的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只设置了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安全出口的距离为 45m, 仅在 避难走道前室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D.某建筑高度为96m的住宅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独立设置,前室设置两个门与 走道相连通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

    11、 ,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7.某二级耐火等级高层乙类厂房 ,4 层,每层建筑面积 3900m 2,室内净空高度6.5m. 该厂房至少应设 ( )个防烟分区。A.6B.16C.8D.428.某展览厅 ,层高 5.5m,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室内装修采用多孔吊顶 ,吊顶距屋顶0.4m, 开孔率为 30%, 则用于划分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应最少伸出吊顶 ( )mA.0.50B.0.11C.0.15D.0.4029.下列方式不可以启动排烟风机的是 ( ).A.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定的逻辑后,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B.在风机控制柜上按下排烟风机手动启动按钮C.在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

    12、动控制盘上手动操作D.排烟风机入口总管上280 C的排烟防火阀关闭的动作信号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有 ( )。A.设置在多功能综合楼四楼的 KTVB.建筑面积为4000m 2的丁类生产车间C.占地面积为100m 2的丙类仓库D.某商场中庭E.设置在地下,建筑面积为400m 2的网吧2.下列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挡烟垂壁的有 ( )。A.纸面石膏板B.防火玻璃C.不燃无机复合板D.矿棉板E.钢板3.下列关于排烟管道的说法 ,正确的有 ( )。A.排烟管道采用土建管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B.当吊顶内

    13、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难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 物保持不小于 150mm 的距离C.排烟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D.排烟管道井,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E.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 ,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 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同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 系统。本题答案为D。2.D【解析】根据建

    14、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8.5.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2) 消防电梯间或合用前室。3)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本题答案为D。3.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8.5.2,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 300卅且经常有 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建筑面积大于5000卅的丁类生产车间。3) 占地面积大于1000川的丙类仓库。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数走道,

    15、其他厂房(仓库) 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本题答案为 A 。4.C【解析】自然排烟是最简单、不消耗动力的排烟方式, C选项正确。由于室 外风的风向和风速经常变化 ,因此导致风压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D 选项错误。本题 答案为 C。5.A【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2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 1.0m 2的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本题答案为 A。6.B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1.3,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 的住

    16、宅建 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 (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 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本题答案为 B。7.B【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22,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 ,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m2,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川。本题答案为B。8.D【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8.5.3,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 100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

    17、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 中庭。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 100m 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 公并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 300m 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建筑内长度大于 20m 的疏散走道本题答案为D9.B【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 年版)8.5.1,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敝开的阳台、凹廊。2) 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 ,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18、AD选项错误;C选项住宅建筑高度虽然没有大于100m,但是防烟楼梯间前室不 具备自然通风的条件(敝开的阳台或者凹廊可认为是满足要求的自然通风条件 ),故防烟楼梯间应采取防烟措施,C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o10.B【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筑内空间 净高的8倍。空间净高H (m )最大允许面积(m2)长边最大允许长度(m)H W.0500243.06.0200060m ;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不应大于75m本题答

    19、案为Bo11.C【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32,防烟分 区内自然排烟窗 (口 )的面积、数量、位置应按本标准第 4.6.3 条规定经计算确定 ,且防烟分区内任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 (口 )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m 。当 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 ,其水平距离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 2.8 倍;当公共建筑空间净高大于或等于 6m, 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 ,其水平距离不应大 于 37.5m 。本题答案为 C 。12.D【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47,机械排 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 ,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排烟

    20、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 内壁应光滑。当排烟管道内壁为金属时 ,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20m/s; 当排烟管 道内壁为非金属时 ,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15m/s ;根据 4.4.12-7, 排烟口的风速 不宜大于 10m/s 。本题答案为 D。13.C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3.3-4, 自然排烟窗 (口)宜分散均匀布置 ,且每组的长度不宜大于 3.00m,A 选项正确 ;根据4,3,3-5,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自然排烟窗 (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0m,C 选项错误;根据 4.3.3,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 B

    21、选项 正确;根据433-3,当房间面积不大于200卅时,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方 向不限, D 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 C。14.C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3.7 ,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应当采用管道送风, 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 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 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20m/s ; 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 15m/s 。本题答案为 C。15.D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5.3-3, 送风 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

    22、 ,送风机的进 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 ,且竖向布置时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 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0m 。本题答案为 D。16.D【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35,机械加压送风风机宜采用轴流风机或中 ,低压离心风机 ,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直通室外 ,且应采取防止烟气被吸入的措施。2) 送风机的进风口宜设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部。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 ,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

    23、开布置 ,且竖向布置时 ,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 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 ,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0m; 水平布置时 ,两者 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0m 。4) 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 ,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5)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 ,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淮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 GB50016 的规定。6) 当送风机出风管或进风管上安装单向风阀或电动风阀时 ,应采取火灾时自动开启阀门的措施。本题答案为 D。17.B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1.2, 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24、100m 的住宅建筑 ,其防烟楼 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 统,ACD建筑高度均为60m,防烟楼梯间内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ACD选项错 误;根据 3.1.3-2,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 ,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楼梯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成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 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 的墙面时 ,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B 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 B.18.B【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38-1,未设置在管道井内的加

    25、压送风管 ,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1.00h 。本题答案为 B。19.B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1.9, 避难走道下列情况可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 )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小于 30m 。 2)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小于 60m 。 本题答案为 B。20.D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3.5 除本标 准另有规定外 ,自然排烟窗 (口)开启的有效面积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 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当开窗角小于或等 于 70时,其面积应按窗

    26、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2) 当采用开窗角大于 70 的平开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当开窗角小于或 等于 70 时,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竖向投影面积计算。3) 当采用推拉窗时 ,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4) 当采用百叶窗时 ,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5) 当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 ,其面积可按窗的 1/2 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 ,且不应 大于窗面积。6) 当平推窗设置在外墙时 ,其面积可按窗的 1/4 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 ,且不应大于窗面积。21.A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4.12-3, 对 于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

    27、统的房间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 50m 2 时,可通过走道排烟 ,排 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排烟量应按本标准第 4.6.3 条第 3 款计算。本题答案为 A。22.D【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42,建筑高度超过 50m 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住宅 ,其排烟系统应坚向分段独 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 50m, 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 100m 。 本题答案为 D。23.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8.5.3,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

    28、积大于 100m 2 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设 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2) 中庭。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 100m 2 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 300m 2 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5) 建筑内长度大于 20m 的疏散走道。本题答案为 A。24.D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水标准 GB51251-2017 4.5.2 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 ,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 50% 。本题答案为 D。25.D【解析】ABC选项均为机械排烟系统部件,防火阀是安装在通风、空气调节 系统的送、回风管上。本题答案为 D。

    29、26.A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3.1.3-1, 建筑 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 ,其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 凹廊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A选项正确;根据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 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 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一类高层的五星 级酒店,其建筑高度显然大于50m,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故B选 项错误;根据3.1.9-1, 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 ,且总长度小于 30m 时可仅在前 室设置机械加压送

    30、风系统,C选项错误;根据3.1.5-1,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 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 ,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当独 立前室有多个门时 ,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D 选项 错误。本题答案为 A。27.C【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331,高层二级耐火等级乙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1500卅。根据8.3.1-5.高层乙、丙类厂房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防火分区 面积可增大1.0倍,即30

    31、00卅。因此每层至少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根据建 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表4.2.4,室内空间净高 H6.0m 时, 防烟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卅。根据4.2.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因 此,一个防火分区对应一个防烟分区,即每层2个,共4层,至少应设2 X4=8个防烟 分区。本题答案为 C。28.C【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4.6.2,当采用 机械排烟方式时 ,储烟仓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10%, 且不应小于 500mm 。注 意空间净高的实质含义是烟气可以达到或停留的最大高度 ,由于是开孔率为 30%的多孔吊顶 ,此时烟气可以穿过吊顶到达屋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篇第十章防烟排烟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