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805定稿项目总结报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docx

    • 资源ID:7243864       资源大小:451.51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805定稿项目总结报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docx

    1、0805定稿项目总结报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2013年 6月引 言第一部分 项目建设概况一、 建设目标与思路(一)建设思路(二)建设目标二、 建设主要任务(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四)师资队伍建设(五)实训基地建设(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三、建设资金预算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专业建设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三)专业教学团队(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五)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七)专业群建设二、各主要建设任

    2、务完成情况(一)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五)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七) 专业群建设第三部分 项目建设资金执行情况一、建设资金执行情况(一)资金来源情况(二)资金使用情况二、资金使用绩效(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资金绩效(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资金绩效(三)师资队伍建设资金绩效(四)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资金绩效(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资金绩效第四部分 项目建设与成效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一)创建校企联盟助推校企合作(二)校企合作共建校中厂成效显著(三)厂中校成为订单培养教学基地(四

    3、)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实现了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步增长2、校企联盟平台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3、专业影响力扩大,人才培养模式效益初显(二)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与主要作法2、课程体系建成效三、师资队伍建设(一)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与做法(二)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四、实习实训条件(一)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条件(二)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成效五、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一)主要做法(二)主要成效六、社会服务能力(一)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思路与主要做法(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七、专业群建设(一)生化制药专业建设(二)模

    4、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 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基本素质能力强(二)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三)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四)毕业生社会声誉第五部分 特色与示范一、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成效显著(一)塑料行业校企联盟使校企合作充满生机(二)1名教师密切联系2个企业制度使校企合作持久深入二、“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活动的知识、能力、素质递进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三、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国际化办学探索三、继续深

    5、化校企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努力奋斗引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院建设子项目之一,于2010年11月在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时间始于2010年,2013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主要参与人员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及来自18家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进行专业建设的主要企业有: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湖南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南车集团株洲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湖南路路通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华良中意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等18家企业。参与本专业建设的学生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2010级、2011级及2

    6、012级学生。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完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任务完成率达到或超过100%。本专业2012年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省精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验收;团队教师杨中文2012年通过省教育厅省级专业带头人验收。院级专业带头人陈枝晴2010年遴选为湖南省国内访问学者、骨干专业教师刘西文2011年被遴选为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并于2012年被评为教育部优秀国内访问学者。第一部分 项目建设概况一、 项目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落实“立足湖南,服务轻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培养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专业的建设,成立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对接

    7、湖南塑料加工产业,将专业建设融入湖南塑料加工产业链,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实习实训硬件与软件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促使联盟内塑料加工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更加有效地服务湖南及周边省份的塑料加工企业。(二)建设目标 以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由专业、企业、省塑料协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开发基于职业活动的工学结合课程7门;校

    8、企共建“校中厂”1个,在联盟企业内校企合作建立18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基地中遴选3家企业合作共建“厂中校”;建成一支名师领头、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健全行业、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100%,用人单位满意率95%;创建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QQ群并开展对塑料企业在线服务”,技术创新与研发1项/年、面向塑料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咨询、质量检测等社会服务,完成各类培训2500人次/年,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成国内一流的品牌专业,并在全国同类专业的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二、 项目建设任务以互利共赢为目的,成立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以校企联盟

    9、为平台,实施一名教师密切联系二个联盟内企业制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索校企合作,建立满足专业教学的“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培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通过湖南省塑料行业协会、湖南省塑料彩印协会,组建40家以上省内塑料加工企业(含科研院所)参与成立的“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在专业层面成立由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10、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订相关管理制度,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为专业教师与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及科研、技术服务及师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实施学生在联盟内企业进行项岗实习制度,专业教师采用“1对2”对口联系联盟企业制度。创建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QQ群,以此为窗口向联盟企业提供在线行业信息、技术咨询,线下可开展技术开发与改造、产品检测、员工培训等系列服务。建立联盟校企合作绩效评价与反馈机制,保证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与良性运行。(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适应湖南省塑料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的需要,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掌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校企合作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建1个厂中校、3个校中

    11、厂及18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如专兼教师共组课程建设团队、共同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共同完成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与管理,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创建适应“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完善基于就业岗位职业活动的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参照塑料制品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校企联合开发以塑料加工工艺类别、塑料成型工艺流程为主线的工学结合项目化核心专业课程4门,专业基础及职业拓展课程等3门;建立课程共享

    12、专业教学资源库。(四)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名,在已有省、院级带头人培养对象各1名的基础上,新培养省级、院级专业带头人各1名,聘请1名企业知名专家任专业带头人。在已培养5名骨干教师的基础上,新培养2名骨干教师,重点培养1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总数达到7名。校企合作培养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新聘请7名企业能工巧匠、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总数达到12名,建立30名左右的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0%。每年安排10人次左右的专任教师参加下厂实践、挂职锻炼以及专业课程培训,每年安排2人次赴境外学习专业技术及职业教育新

    13、理念;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师范素质培训,将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五)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引企入校共建机制,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校中厂),为教学做合一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在已有5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在湖南省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内企业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3个,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8家,为学生生产性实训教学及顶岗实习创造良好条件,从18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遴选3家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3个厂中校,为订单培养及在企业完成相关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学校、企业行业

    14、、政府及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执行一年一度的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跟踪档案,将用人单位满意率、毕业生首次对口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信息作为评价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依据;建立健全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进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督;通过建设,确保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对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企业服务,面向校企联盟企业开展咨询、技改、研发、检测、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通过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QQ群对企业开展在线咨询与交流。实施1位教师至少与2家联盟企业紧密联系制度。教学团队主持或参与技术创新

    15、与研发1项/年;开展对企业员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以及在岗中职毕业生的学历提高教育,为社会培训2500人次/年,2011年技术开发与服务7项,收入70万元,2012年技术开发与服务9项,收入80万元。三、项目建设资金预算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资金共1233万元,其中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资金873万元,专业群建设资金360万元。项目建设经费预算如表1-1所示。表1-1项目建设经费预算表建设内容预算资金投入(万元)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行业及合作企业投入学院自筹合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7585260师资队伍建设756113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303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16、建设2201801741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030专业群建设2607030360第二部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专业建设预期目标实现情况 根据本专业的建设基础,依据建设方案预期目标,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建设要求,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了探索,通过成立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实施1名教师密切联系2个企业制度,在专业为企业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了学校、企业利益共同点,专业与企业长期有效合作的机制得以形成、合作的层次得到深化、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效果得到提升;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课程建设团

    17、队,对7门专业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造,并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专业团队建设培养了3名专业带头人,其中1名是来自企业的知名专家,培养了6名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12名,30名兼职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双师素质达到100%,专业教学团队已经成长为湖南省级教学团队;校企共建了1个校中厂、3个厂中校,18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建设全部完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及专业群建设等方面都按建设方案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具体建设成效如表2-1所示。表2-1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成效情况表项目时间2010年度(末)2013年6月30日一师资队伍1本

    18、专业建设负责人姓名杨中文杨中文2本专业带头人数人233本专业骨干教师数人394本专业在编教职员工数人11235本专业在岗教职员工数(在编)人11236其中:专任教师人10107双师型教师人5228本专业在岗教职员工数(外聘)人4129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人41210兼职教师年承担的课时总数课时22487411其他外聘教师人00二学生情况12本专业班级数个3413本专业学生总数人1387814其中:外省学生数人14515西部地区学生数人5116农村户籍学生数人976917本专业高于三本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数人3318本专业单独招生计划招生数人203019本专业单独招生报考学生数人142520

    19、本专业单独招生录取学生数人523三校企合作21本专业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个54022本专业合作企业投入资金万元281223本专业合作企业投入设备万元30150.524本专业合作企业学年投入人力人次101525本专业合作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数个12525726本专业学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数人7536四教学安排27本专业公共课程门121228本专业专业课程门101429其中: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门4530本专业其他课程门81031本专业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数门2432本专业总课时数课时2750281033本专业公共课时数课时48449434其中:德育教学时数课时12012035其中:职业道德教育时数课时

    20、242436本专业专业理论教学时数课时1288130837本专业专业实践教学时数课时1498150238本专业就业指导课时数课时242439本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时数课时28072440其中:生产性实训时数课时16836441顶岗实习时数课时46846842本专业自编讲义(累计)种1743本专业自编教材(公开出版,累计)种1444本专业在用自编讲义种1645该专业在用自编教材种1746本专业在用教材总数种1313五实习实训47本专业实训(实验)室数量个4748本专业实训(实验)室工位数个5020049本专业实训(实验)室面积680118850本专业实训(实验)室设备万元236.506584.206

    21、台套7111551本专业实训(实验)室学年使用时数课时56287052本专业实训(实验)室学年学生使用情况人次43138353 其中:非本专业学生使用人次0054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数量个1255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个347556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面积48088057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设备万元46306.8台套347158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学年使用课时数课时10521059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学年学生使用情况人次52501050060 其中:非本专业学生使用人次16024061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个51862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学年使用课时数课时46846863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学年学生实习情

    22、况人次506064外校学生学年使用本专业实训设施情况人次00课时0065社会培训学年使用本专业实训设施情况人次6882113课时220800二、主要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主要完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订单培养及合作就业四方面的建设工作。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建设方面主要有成立了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现有联盟企业36家,联盟成员大会通过了联盟章程,专业在联盟平台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实施一名专业教师服务二个联盟内企业制度,专业服务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联盟内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及就业,并为企业进行

    23、了订单培养;建立了1个校中厂,3个厂中校,创建了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QQ群,为联盟内外企业提供在线服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引进联盟内企业资源,以原高分子材料加工实训车间为基础,成功建立了校中厂,即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与联盟内18家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建成了18家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在18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遴选了3家企业共建厂中校,成功建设了3个厂中校,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及厂中校运行情况良好,做到了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表2-2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完成情况表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1.校企合作、工学结

    24、合体制建设成立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建校中厂1个、厂中校3个,校外实训基地18家,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成立了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建成校中厂1个,厂中校3个,校外实训基地18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运行情况良好。100%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建立校中厂共建共管机制、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实训中心共同完成学生实习实训机制、顶岗实习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机制、专业教师服务企业机制。制订了厂中校管理制度,体现校中厂共建共管、制订了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实现学生实习共同指导,顶岗实习双导师制,实施了一名专业教师服务二个联盟内企业制度。100%3.订单培养为联盟内20家企业进行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人

    25、数达到招生人数的50%。为联盟内20家企业进行了订单培养,订单培养人数达到了招生人数的50%。100%4.合作就业毕业生在联盟内企业就业,学生联盟内就业达100%。毕业生绝大多数在联盟内就业,毕业生在联盟内就业达到了100%100%(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与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校企合作共建校中厂,充分利用校中厂(长沙鑫弘森塑料制品厂)的实训条件、真实职业环境及有校中厂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得到了基于职业活动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递进

    26、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学生所要求能力分为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职业综合能力四个模块,对四门核心专业课、二门专业基础课及一门职业能力拓展课进行了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建立了满足教学葽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研活动,完成了一项省级教改课题,五项院级教改课题。通过“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实施及课程体系建设并进行教学实践,本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明显提高,完成建设任务100%,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完成情况如表2-3所示。表2-3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完成情况表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率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

    27、养定位准确。通过联盟内企业调研,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调研报告。100%2、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校个资源,创办校中厂,实施“三年九段、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00%3、教学运行方式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实施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交替进行,学生职业能力较以前得到了较大提升。100%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通过师资培养、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及质量控制等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完成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及质量控制等建设,保证了“三年九段、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100%5、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

    28、塑料加工工艺类别,基于职业活动以塑料加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对塑料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进行分析,对原来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形成了以塑料加工工艺类别、基于职业活动以塑料加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100%6、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课程建设。100%7、塑料挤出成型技术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挤出成型技术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料挤出成型技术课程建设。100%8、塑料配混技术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配混技术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

    29、料配混技术课程建设。100%9、塑料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测试技术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料测试技术课程建设。100%10、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塑料加工技术要求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课程建设完成了基于塑料加工技术要求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课程建设100%11、塑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建设。100%12、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项基于职业活动的项目化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完成了项目化塑料二次加工技术课程建设。100%1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完成满足专业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注意事项

    本文(0805定稿项目总结报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