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有关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的思考.docx

    • 资源ID:7240114       资源大小:22.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关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的思考.docx

    1、有关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的思考关于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的思考2012-11-08 16:21 作者: 中国冶金报首席专栏作家 李新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推动下,遵循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正确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粗钢产量已连续16年世界第一,2011年粗钢产量达到68327万吨,生铁产量达到62969万吨,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加了近20倍;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4.7%,生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4.3%。伴随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进口铁矿石占国际铁矿石贸易份额的60%以上。如何更好地保障大宗铁矿

    2、原料供应,成为钢铁工业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事实上,在钢铁工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铁矿资源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基本策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国家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也均提出了铁矿资源保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工作方向。 充分利用国外铁矿资源,涉及到我国铁矿石需求总量、我国铁矿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国外铁矿资源的利用可能性等有关方面;影响我国国内铁矿石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禀赋、合理开采的技术经济边界条件,以及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因素。本文结合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钢铁工业未来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世界

    3、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我国境外铁矿石开发状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保障我国钢铁工业铁矿资源战略的相关建议。 我国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铁矿资源储量大、品位低 开发难度大 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共有铁矿区4011个,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4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93亿吨(包括储量57亿吨),资源量551亿吨。我国铁矿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储量大,品位低,贫矿多。按铁矿资源储量,我国居世界第四位。但矿石含铁品位平均只有33%,贫矿石占全部铁矿石储量的98%,绝大部分铁矿石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 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全国除天津市等个别地区外,绝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

    4、都或多或少拥有部分铁矿储量,但铁矿储量相对集中在河北、四川和辽宁三省之内,这三省的铁矿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45%。全国有7个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矿区:鞍本矿区、冀东矿区、攀西矿区、五台岚县矿区、白云鄂博矿区、宁芜矿区和霍丘矿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依靠这些矿区为原料基地,我国建设了鞍钢、本钢、首钢、唐钢、攀钢、太钢、包钢、马钢和梅山钢铁厂等一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此外,铁矿储量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还有云南的安宁晋宁地区、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地区、河南的舞阳地区、山东的济南淄博地区莱芜地区、湖北的大冶地区、甘肃的酒泉地区、新疆东疆地区和海南的石碌地区等。 矿床类型多,矿石类型复杂。我国几乎拥有所有已知的

    5、铁矿类型,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类型主要是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攀枝花式岩浆钒钛磁铁矿、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梅山式火山岩型铁矿和白云鄂博热液型稀土铁矿。主要矿石类型有:磁铁矿矿石,保有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55.4%,矿石易选,是目前开采的主要矿石类型;钒钛磁铁矿矿石,保有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4.1%,成分相对复杂,是目前开采的重要矿石类型之一;“红矿”,即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镜铁矿和混合矿的统称,这类铁矿石一般难选,目前部分选矿技术有所突破,但总体来说,选别工艺流程复杂,精矿生产成本较高。 多组分共(伴)生铁矿石所占比重大。多组分共(伴)生铁矿石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3,涉及的大中型铁矿

    6、区如攀枝花、大庙、白云鄂博、大冶等矿区,主要共(伴)生组分有钒、钛、稀土、铌等。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显现 我国铁矿石大规模生产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已有10大铁矿石生产基地:鞍山本溪、西昌攀枝花、冀东密云、五台岚县、包头白云鄂博、鄂东、宁芜、酒泉、海南石碌、邯郸邢台地区。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全国正式生产和在建矿山约4000多处,其中大型矿山91座、占全国铁矿已开发利用矿区储量的2/3,中型铁矿山212处,小型铁矿山2330处,其余1600多处为小型铁矿采点。2011年,全国铁矿石原矿统计

    7、生产量为13.2亿吨,成品铁矿石产量约为4.3亿吨。 我国规模以上铁矿石生产企业有1300多家,占全国铁矿石总产量的近90%,但重点矿山企业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5%左右。其中铁矿石产量最大的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其次分别为本钢矿业公司、攀钢矿业公司、包钢矿业公司、太钢矿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和马钢矿业公司等。 国内近期实施建设的大型铁矿山有安徽霍邱铁矿区、马钢罗河铁矿、和尚桥铁矿、白象山铁矿、重钢太和铁矿、包钢白云鄂博西矿、太钢袁家村铁矿、羊鼻山铁矿、吉林塔东铁矿、丹东翁泉沟硼铁矿、鞍钢砬子山铁矿、河北司家营二期工程、首钢杏山铁矿、山东苍山铁矿和大红山铁矿等,总采选建设规模

    8、9750万吨。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大型铁矿山项目总采选建设规模在1亿吨以上。地方中小型铁矿新建项目众多,在建总规模在1.5亿吨以上。 综合国内钢铁产业铁矿原料需求、拟建和在建项目情况、矿山开采边际成本、国内以及进口矿价格分析等因素,预计2015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生产量将达到18亿吨,成品矿将达到5.5亿吨。2020年国内铁矿石原矿生产量将达到20亿吨,成品矿将达到6亿吨。 随着铁矿生产的发展,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多数重点矿山和地方骨干矿山的圈定可采矿量逐渐减少,开始进入生产中后期。规划的后备资源开发缺乏吸引力。有的矿山规划多年不能投入基建,或者大矿小开,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民

    9、采矿山存在短期行为。由于管理不善带来的乱采滥挖,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在生产能力,同时还造成资源的浪费。 世界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将趋向平衡 世界铁矿石资源分布和生产概况 世界铁矿石资源非常丰富。据报道,2011年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700亿吨,其中含铁量为800亿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美国、加拿大、乌克兰等是世界铁矿资源大国。铁矿床按成因特点一般分为岩浆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火山岩型矿床、沉积型矿床和沉积变质型矿床5大类。沉积变质型矿床和火山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类型,其中,沉积变质型矿床的资源量约占90%,而与其有关的富铁矿资源约占世界铁矿总量的70%以上。该种类型的铁矿石主要分布

    10、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印度和美国等,在南非、几内亚、委内瑞拉、中国等也有相当多的分布。这类矿床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布集中,常构成几十亿吨的巨型矿床。 2011年,世界铁矿石产量约为18亿吨。世界10大铁矿石生产国依次为(按成品矿产量计)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南非、加拿大、美国和伊朗,这10个国家铁矿石产量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90%以上。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折成品矿),2011年约生产铁矿石4.55亿吨,约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25.3%。中国为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国,2011年生产铁矿石4.3亿吨(折成品矿),约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24%。巴西为

    11、世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国,2011年生产铁矿石约3.8亿吨,约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21.1%。世界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国产量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70%以上。 世界主要矿业公司概况 目前,世界主要从事用于全球贸易的铁矿石生产公司有以下几家: 必和必拓公司。其矿山主要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分别是纽曼、扬迪和戈德沃斯,此外还拥有Jimblebar吉姆布莱巴矿和萨曼科公司。该公司铁矿石总储量约为55亿吨,2011年铁矿产量约为1.62亿吨。 力拓公司。其主要矿山有哈默斯利全资矿、恰那铁矿、东部地区矿、Hope Downs(霍普唐斯)1号和4号矿、加拿大铁矿公司(拥有59%股份)和罗布河矿(拥有53%

    12、股份),铁矿石储量达到25.98亿吨。此外,该公司还拥有3个矿石码头和1400多公里的铁路。2011年,其铁矿石产量为2.31亿吨。 FMG公司。FMG是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拥有Christmas Creek(圣诞溪矿区)矿和Cloudbreak(断云)矿,铁矿储量达到16.25亿吨,2011年生产铁矿石4780万吨。 淡水河谷公司。该公司铁矿石年产量占巴西铁矿石总产量的82%左右,也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出口公司。该公司主要矿山公司为Urucum(乌鲁库姆)和Samarco(萨马科),铁矿石储量达到149.6亿吨,2011年铁矿石产量为3.12亿吨。 世界铁矿石贸易概况 2011年

    13、,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约为18亿吨,其中国际贸易量约为11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61%。在主要铁矿石出口国家中,澳大利亚居铁矿石出口量第一位,为4.38亿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40%左右;巴西居第二位,铁矿石出口量为3.31亿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30%左右;其后是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为810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7.4%。 中国是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2011年,中国大陆铁矿石进口量为6.86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60.2%;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是日本,其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1.29亿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11.3%;第三是是韩国,其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6490

    14、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5.7%;德国居第四位,其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406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3.6%;中国台湾居第五位,其2011年铁矿石进口量为2050万吨,占世界铁矿石总进口量的1.8%。 价格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铁矿石需求的旺盛增长,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不断上扬。 1990年2002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量低于1亿吨,而这段时间进口铁矿石的到岸价格在25美元/吨上下波动;在2002年之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直线上升,2011年达到了历史新高6.86亿吨,年均到岸价格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的163.8美元/吨。铁矿石进口量和进口价格与2002年之前相比,呈现历史性大幅上涨

    15、。2003年2011年,中国铁矿石进口由于价格上涨多支出3000亿美元。 目前,铁矿石处于高价水平,但从长期来看,随着铁矿石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矿石产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中国海外矿山项目的陆续投产,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所有缓解,预计未来几年国际矿石价格难再大幅上涨,并有逐步回落的趋势。 世界铁矿石供需预测 需求量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铁矿石的需求仍会缓慢增长。近期,铁矿石消费增长的大部分将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中远期,铁矿石消费增长将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南美洲和非洲等地。预计2015年,全球钢产量将达到18亿吨左右,生铁(包括直接还原铁)产量将达到13.7亿吨,铁矿石

    16、需求量将达到21.8亿吨;2020年,全球钢产量将达到21.8亿吨,生铁(包括直接还原铁)产量将增长到14.5亿吨,铁矿石需求量将达到23.2亿吨。供应量方面,预计未来几年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情况如下:2015年,力拓计划将其铁矿石产能增加至3.17亿吨,必和必拓计划增加至2.09亿吨,淡水河谷计划增加至5.58亿吨,FMG计划增加至1.55亿吨,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增加至1亿吨,英美资源计划增加至0.94亿吨,中国铁矿石产量预计为5.5亿吨,印度产量预计为3亿吨,俄罗斯产量预计为1亿吨,其他国家和其他铁矿石生产商产量预计为4亿吨。由上可知,2015年,世界铁矿石产能将达到27.8亿吨。考虑到一些不

    17、确定性因素和矿山达产周期,预计2015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为22亿吨24亿吨。乐观判断,2015年前后,全球铁矿石市场总体开始趋向供需平衡的局面,但由于海运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等主要铁矿需求地区仍存在供求紧张的局面。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的形势将长期存在 铁矿石进口来源依旧集中 由图表1可见,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加很快。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按数量排序依次为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以2011年为例,我国铁矿石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进口量分别为29668.2万吨、14273.5万吨、7305.6万吨和3615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0%。 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趋向多元化,但

    18、目前依赖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的主要格局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由于印度国内需求增长和铁矿石出口关税的增加,向我国出口的铁矿石量大幅下降。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量从2010年的9658.5万吨下降到2011年的7305.6万吨,下降了24.4%,占我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也从2010年的16%下降到了11%。随着印度钢铁产量的增长,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量也许会进一步下降。按地区看,华东地区进口铁矿石所占的比例最大。 对外依存度居高的形势将长期存在 依据我国未来的钢、生铁产量,国内铁矿石产量和质量,进口铁矿石质量情况计算,预计2015年国内生铁生产规模为7.6亿吨,铁矿石消费量为12.2亿吨。在理想情

    19、况下,如果消耗国内生产成品铁矿石5.5亿吨,进口铁矿石6.7亿吨,国内钢铁工业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会达到55%。预计2020年国内生铁生产规模达到7.9亿吨,铁矿石消费量达到12.7亿吨。如果消耗国内生产成品铁矿石6亿吨,消耗进口铁矿石6.7亿吨,国内钢铁工业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会达到52.9%。由此可见,在较长时期内,国内钢铁生产需要进口铁矿量将保持在6.5亿吨以上,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的形势将长期存在。 我国境外投资铁矿产业可划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进展相对缓慢,仅成功开展两宗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收购项目。2000年2006年,形成了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收购的热潮。随

    20、着钢铁产能的进一步增长,对原料供应的稳定和市场风险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引导作用逐步显现,出现了2008年以来新一轮境外铁矿合资开发和境外矿业公司股份收购热潮。境外铁矿资源掌控和开发以国内大型钢铁生产、贸易企业集团为主导,也有一些有实力的非钢大型企业集团介入其中,并取得了预期成果。截至目前,国家已明确加大铁矿项目投资的推动力度,预计新形成的合资铁矿权益矿规模将超过2亿吨。境外铁矿资源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将能够有力地缓解和改善我国钢铁工业铁矿原料保障不足的局面。 八条建议助力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 为应对钢铁工业铁矿依存度过高的事实,综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利用的形势,笔者在铁矿石资源

    21、保障方面提出如下方面的思路建议: 坚持用好“两种铁矿资源”仍是基本战略。我国铁矿资源的禀赋条件,决定了国内铁矿石不能完全满足钢铁工业需求,而且我国钢铁产量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并在较长时期维持7亿吨以上的产量水平,须依靠进口铁矿石维持高水平的钢铁生产。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是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必须长期坚持,同时要加大高水平的国内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 进一步强化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产业地位。从战略高度审视,强化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产业地位,大幅降低目前国内铁矿的不合理税负,实施公平税负,促进铁矿资源开发健康发展。明确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方向,有利于增强社会

    22、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信心,增强钢铁产业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这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我国钢铁工业安全运行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建立境外铁矿资源保障基地。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海外铁矿资源掌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矿山开发建设期长,多数处于前期工作阶段,还不能有效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截至2011年底,我国海外权益矿量仅为5200万吨,占进口铁矿总量的比例不到10%,与日本、韩国等主要产钢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切实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支持企业境外掌控开发资源,不断提高权益矿的比例,力争在海外建立长期有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的稳定

    23、的铁矿石基地,使得海外铁矿权益矿占我国进口矿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另一方面可考虑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钢厂,促使国内钢铁产能转移,既可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还可缓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 完善我国工业布局,合理有效利用“两种铁矿资源”。在目前国内钢铁产能已满足我国总体需求的前提下,应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原燃料和配套基础设施保障等,优化产业布局,特别是加快沿海钢铁布局,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外铁矿资源。 积极应对铁矿石贸易金融化,降低钢铁工业成本波动的影响。继2010年铁矿石长协定价体系崩溃后,2011年以必和必拓为首的铁矿石巨头继续推进铁

    24、矿石的现货交易,铁矿石协议短期化、定价指数化、交易金融化已成事实。我国钢铁行业也在积极应对,2011年10月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2012年1月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希望在未来的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中寻得主动,积极建设公平、公开、合理的铁矿石价格机制,同时还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铁矿石贸易秩序,促进铁矿石贸易的公平、公开、公正、健康有序发展。 扩大港口接卸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几大铁矿石主力接卸区域。东北地区以大连、鲅鱼圈港口为主,供应鞍钢、本钢等企业;华

    25、北区域以天津、秦皇岛、青岛、曹妃甸港口为主,供应首钢、河北钢铁集团等企业;长江流域以宁波北仑、舟山港口为主,供应宝钢、武钢等企业;华南区域以广州、防城港、湛江港口为主,供应韶钢、柳钢以及西南地区的攀钢、水钢、昆钢等。 但是各个港口的矿石接卸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铁矿石到岸后,仍然部分存在着跨区运输的现象,导致运输距离增加,运输环节增多,运输成本提高。因此,建议结合统筹钢铁行业的整体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港口的接卸能力,力争将铁矿石上岸后的物流成本降至最低。 组建铁矿石运输船队,降低运输成本。我国每年铁矿石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但由于我国铁矿石运输船队的发展起步较晚,从事铁矿石运输的船队

    26、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铁矿石的运输目前仍主要依靠租用外轮和委托外国船运公司完成,使得铁矿石海运价格长期被国外船东控制,国内企业缺乏话语权,尤其当海运市场风险显现时无应对砝码。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造船业的投入,给予造船业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鼓励钢铁企业与航运企业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由钢铁企业和航运企业共同投资建造专业化船舶,共同消除风险隐患。 改善进口铁矿石陆路运输条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2011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到39.3亿吨,比2010年增加28992万吨,增长8%。其中煤炭、石油、粮食和化肥等重要物资运量达到26亿吨,占到总运量的2/3。相对于铁矿石,上述物资更多地得到铁路运输的优先保障,导致用于铁矿石的铁路运力紧张,进口铁矿石常出现港口疏运受阻、铁矿石压港的状况。 建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与铁道部门协调,改善铁路运输的薄弱环节,满足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钢铁工业包括进口矿在内的大宗物资的运输需要,切实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 本文作者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主任、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意事项

    本文(有关我国铁矿资源保障战略的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