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docx

    • 资源ID:7237556       资源大小:203.0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docx

    1、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1、数数同学们,你上学以前,爸爸妈妈一定教你数过数,如:数数你家共有几口人、数苹果、数糖果、数手指头等等。我们在数物体个数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经典例题 数数,下面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 ) ( ) ( ) ( )解答思路 数物体时,同学们们要注意每个物体都要数到,并且只数1次,可以边数边作记号,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个数,就是结果。( 1 ) ( 3 ) ( 8 ) ( 6 )画龙点睛 通过刚才的数数我们发现,在数物体个数是,要从1开始数,1,2,3,4,5,6,7,8.每个物体都要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对应的数,就是数物体的结果。在数数时,千万别重复数,也不能

    2、漏数。举一反三 1、看图写数 ( )颗星 ( )个手指头 ( )朵花2、画出鱼缸里缺少的鱼。 3 7 5 融会贯通 3、看数字接着继续画。9 _4 _8 _2、数的排列同学们,你一定知道:1,2,3,4,5和 5,4,3,2,1的排列方法是不一样的。1,2,3,4,5是按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列的,而5,4,3,2,1则相反,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数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会引起不一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数的排列的知识吧。经典例题 观察下面每行数字,找找它们排列的规律(1)1,2,3,4,5,6,7,8,9,10.(2)1,3,5,7,9,11,13,15,17,19.(3)2,4,6,8,10,12,

    3、14,16,18,20.(4)1,4,7,10,13,16,19,22,25.(5)5,10,15,20,25,30,35,40,45.解答思路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每一行的数前后之间有什么大小变化,再想一想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画龙点睛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可以发现了,同样的数字,在很多时候都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的方式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题目的标准和要求来判断。要注意的是,在同一道题目中,标准应该是不变的。举一反三1、每张卡片中都有规律地排着一行数,请你把左右两边规律相同的卡片用线连起来。2、从1开始,每隔六个数写出一个自然数,共写出十个数来。3、有四盏灯笼

    4、,每盏灯笼上都写着四行数字,其中有一行数字的排列规律与其他三行不同,你能找出来吗?融会贯通4、下面各组数中,交换哪两个数字的位置,数的排列顺序就正确了?(1)1、2、5、4、3 (2)29、28、27、25、26 (3)64、67、66、65、68 3、比多比少同学们,给你几行图或几个数,你能比较出它们谁多一些,谁少一些,谁比谁躲,谁比谁少吗?接下来,咱们就来试试吧!经典例题 说说有几颗,几个,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 解答思路 比较多少时,把一颗对着一个,一一对应,比下来,没有多余的,也没有多余的,说明和同样多。画龙点睛 在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时,同学们们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把要比较的物体一个

    5、对着一个比,谁有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谁多一些;如果没有多出来的部分,就说明她们同样多。举一反三 1、把图中上、下同样多的物品用线连起来。 2、数数各图形的个数,在下面的方框中画点表示。 3、画与同样多 画比多1个 _ _融会贯通比5大,比9小的数有_。4、移多补少相信同学们们都喜欢搭积木吧,有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游戏中学到的。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移一移等,可以让我们在玩中学到有趣的数学知识。一起来试一试吧!经典例题 看一看,哪一行的皮球多?怎样移能使两行的皮球个数同样多?解答思路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第一行有7个皮球,第二行有5个皮球,第一行比第二行多2个,2可以分成1和1,

    6、所以从第一行移1个到第二行就可以了。还可以这样想:第一行和第二行共有12个皮球,如何每行6个,两行就同样多。第一行有7个,把多的1个移到第二行就行了。画龙点睛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不难发现,在解决此类型题时可先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多余的部分,再将多余部分进行第二次分配成同样的部分就行了。举一反三 1、摆一摆,从第二行拿几枝铅笔到第一行,两行的枝数就相等?第一行 第二行2、要使第一行与第二行相差2个,应怎样移? 融会贯通 3、小白兔有8个萝卜,小黑兔有11个萝卜,兔妈妈又买来5个萝卜,怎样分才能让两只小兔的萝卜个数同样多?5、找规律填空我们已经学会了按数的排列顺序来数数。但是,有很多时候,数的

    7、排列并不是按1,2,3,4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如:1,3,5,7,9,我们发现它们其实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填空。经典例题 里应填什么数?解答思路 从图中看到,只知道3个同学们举的数,分别是18、16和10,先看相邻的两个数,18比16多2,也就是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2,按照这个规律,第五个同学们恰好举的是10,那么找的规律是符合这列数的排列。根据这个规律,内依次填入的数是14、12和8。画龙点睛 按照规律填空时,通常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给出的条件。可以通过先比较前后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得出后面所要填入的数。如果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规律不明显,我们还可以间

    8、隔一个(或两个)数来寻找规律。还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按照规律在图形、方格中填数。这种情形比观察一列数来的复杂,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既要观察每个图形中数的排列规律,又要观察一组图形中相同位置上数的排列规律,这样才能正确地填空。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一定能知道我们在这一讲的开始中提到的那组数:1,3,5,7,9,后面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了吧。举一反三1、(1)2,4,6,( ),10,12; (2)1,2,4,7,( ),16,22,29; (3)1,2,3,5,( ),( ),21。2、观察下图,兔子和萝卜中的“ ?”处分别填几?3、看看下面的数字塔里有什么规律,在空格内填入正确的数。融会贯通

    9、4、找规律填出空缺的数。6、规律画图同学们,当你看到你会有什么发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丽漂亮的图案,有些图案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有某种联系的。发现图案之间的联系,掌握图案之间的变化规律对我们同学们来说也是一种思维的锻炼。掌握了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来规律画图。经典例题 “?”处的图形是怎样的?解答思路 观察后发现每一行的三个小图形都相同,不同的是排列顺序,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每个图形都往右移动一位,第一行最左边的图形到了第二行的最右边,所以“?”处应该填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画龙点睛 在进行规律画图时,应该先仔细观察前面已经出现的图形,看看前面那些图形之间有怎样的排列规律,然后

    10、再接着往下画。在几幅图形中进行规律画图时,要注意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一样,然后再根据规律画出图形。在填图时,要注意到前面已经排列好的图形,找出已知图形的方向、颜色、位置等变化规律,再来画图。举一反三1、下面的图形是有一定的排列规律的,请你画出所缺少的图形。2、先看一看下面各行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在空格处画上合适的图形。3、在下面的每行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按一定方向转动的。请按规律在最后一个图形中涂上颜色。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方格里图形的排列规律,再在空格里画上合适的图形。7、数数同学们,在幼儿园里你们就学会了数数吧?数数时,我们一般从1开始数起,一个一个数,从1,2,3,4一直数到10,或者更

    11、多。根据数排列的规律,你会数数吗?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经典例题 “数数,下图一共有多少个“”? 解答思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方法1 可以分层数,135796101417=72(个)。方法2 先按“实心”三角形计算:再减少“空白三角形”中“”的个数:(1357911131517)(531)=72(个)。画龙点睛 在数数时,我们通常要按照数的排列方式来数。数数时既不能漏掉一个数,也不能重复多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的正确。在数110时,我们通常是一个一个数;在数比较大或比较多的数时,我们还可以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数。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数知道一些物体的个数,并用数字来表示这些

    12、物体的数量,这同样需要我们仔细地数、正确地数。能够正确地数数,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你掌握了吗?举一反三1、张老师准备了一份发言稿,可是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捡起来发现还缺了2张,你知道是哪2张吗?2、把同样多的物体用线来起来。3、下面图中共有几个水果?把数量多的那种水果涂上颜色。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下图,数数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有几块,将数字填入表内。8、几和第几同学们放学排队,一队有9个同学们。从前向后数,小斌排在第9个。在这里,“9个”是指物体的个数,而“第9个”是指物体排列的次序,也就是物体在什么位置。所以“几个”和“第几个”是不同的,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几和第几”的知识。经典例题 仔细

    13、数数,下面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小狗、小虎和小马分别排在第几个? 解答思路 通过看图,可以数出一共有7个小动物。要知道小狗、小虎和小马的具体位置,先要明确数的方向。如果从左向右数,小狗在1个,小虎在第4个,而小马在第6个;如果从右向左数,那么小马在第2个,小虎还是第4个,而小狗是第7个。画龙点睛 从上面的例题中,相信大家更加明确了“几和第几”是不同的意思。“几”表示的数量,而“第几”表示的是具体的位置。同学们们一定要严格区分。在数第几时,关键是弄清数数的顺序,特别是弄清数数的开始是哪里,这样从排头逐一数起,就可以知道每个物体的具体位置了。当排列的方向和顺序十分明显时,我们很容易就能确定;而当排列

    14、的方向和顺序不明确时,我们既可以从左边数起,也可以从右边数起。这样一个物体在同一队列中就可能有了不同的排列次序,因为,不同的起点就有不同的结果。举一反三1、(1)把左边5朵花圈起来。 (2)从左面起,把第5朵花涂颜色。2、数数,一共有几张数字卡片?数字卡片8从左边数起排在第几个?数字卡片几从右边数起排在第4个?3、停车场里整齐地停着一排汽车。有一辆公交车从左边数起时排在第5,从右边数起排在第3,现在停车场里一共停着几辆车?融会贯通4、架子上放着一排球,从左往右数,篮球是第5个,篮球左边还有几个球?从右往左数,足球是第6个。这里一共有几个球?9、比轻重小丁和小名一起来到学校卫生室称体重,小丁是3

    15、6公斤,小名是34公斤。你知道他们两个谁更重一些呢?大家一定都会说小丁更重一些。在生活中,相信你也一定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比轻重经典例题 爸爸买来四种水果,放在天平上称,情况如下。仔细比一比,哪种水果最轻?哪种水果 解答思路 用天平比较水果的重量,哪边低表示这边水果就重,哪边高表示这边水果就轻。从图A知道梨比桃重;从图B知道苹果也比桃重;从这两个图得出梨和苹果都比桃重;从图C知道香蕉和苹果一样重;从图D知道梨比香蕉重;从这两个图得出梨比苹果重。所以四种水果中,梨最重,桃最轻。画龙点睛 在比较轻重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出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别的物体来进行比较

    16、。如:根据下图你能比较出被子和圆盒哪个更重?从图中可以知道,杯子的重量相当于4个小木块的重量,而圆盒的重量相当于6个小木块的重量。所以,圆盒比杯子重。如果是比较几个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那么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条件入手,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关系,再逐一与其它条件相比,最后按照轻重关系排列出来。举一反三1、看图观察,在最重的物体下面打“”,在最轻的物体下面打“”。2、看图观察,在最重的物体旁边打“”,在最轻的物体旁边打“”。3、下面这些水果,哪种最重?哪种最轻?融会贯通4、仔细观察下图,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0、比长短如果你手中有3支不一样长短的铅笔,要你比较出它们之间的长短关系,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从家

    17、到学校有两条不一样长短的路可以走,你会选择走哪条路呢?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同学们掌握比长短的方法。经典例题 小猴去拿桃子,走哪条路线最短?哪条最长? 解答思路 在这样的方格纸中比较三条线的长短,我们可以用数格子边的方法判断。占格子边多的线比较长;相反,占格子边少的线就比较短。第一条线占8条格子边,第二条线占12条格子边,而第三条线占14条格子边。所以走第一条路线最短,走第三条路线最长。画龙点睛 在比较长短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需要比较的物体一端对齐,直接比较。如比较几支铅笔的长短、比较几根小棒的长短。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还有很多时候,比较长短需要借

    18、助别的工具来比较,例如刚才例题中的方格图就是常用的一项工具。 我们在借助方格图比较长短时,一般以一个方格的长度为单位。分别数出每条线段所占的格数,所占的格数越多,这条线段越长。在借助方格图比较长短时,还会遇到含有斜线段的线段,我们同样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但要注意:当两条线段所占的方格数相同时,含有斜线段越多的那条线段越长。举一反三1、哪支铅笔最长?2、在下面每组的三条线段中,哪条最长?哪条最短?3、每只猴子都想去拿桃子,哪只猴子所走的路最近?融会贯通4、三只兔子在奔跑的快慢相同的情况下,哪只兔子最先吃到萝卜? 11、找方位在课堂上,当老师要你站起来发言时,你面对的黑板就在你的前面;而背朝的墙面

    19、就在你的后面;抬头看到的天花板就在你的上面;脚踩的地板就在你的下面。通常,你们握铅笔的手就是右手,另外一个手就是左手。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往北方。这些都是表示方位的词语,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词语来找方位。经典例题 有四个好朋友住在同一幢四层楼房里,小伟住在小亚的楼上,小丁丁住在小亚的楼下,小丁丁住在小西的楼上。那么谁住在最下面,是第几层?谁住在最上面,是第几层?解答思路 根据题意,可以将“小伟住在小亚的楼上”换成“小伟住得比小亚高”,将“小丁丁住在小亚的楼下,小丁丁住在小西的楼上”换成“小亚住得比小丁丁高,小丁丁住得比小西高”,那

    20、么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小西住在最下面,上第一层,小伟住在最上面,是第四层。画龙点睛 从上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先确定其中一个人的位置,然后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步推断出其他人的位置。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题:左图是一个方向标记,意思是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红从甲地开始走,先向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走了一段路,然后向南走了一段路才到了乙地,小红走的线路应该是( )。根据题意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则,我们可以确定路线图为。举一反三1、 大象的午餐放在它的四周。水桶放在它的( )边;苹果放在它的( )边;香蕉放在它的( )边;干草放在它的( )边。2、小明、小亚、小影、小彬一起赛跑

    21、。小彬紧跟着小影的后面,小明跑在小影的前面,小亚也跑在小影的前面,而且跑在小明的后面。请问跑在最前面的是谁?跑在最后面的又是谁?3、下面是儿童公园的导游图。请看图回答各游玩项目所在的方位。 花坛的正北面是( ) 花坛的正西面是( ), 飞毯在登月火箭的( )面, 溜冰场在碰碰车的( )面, 滑梯的正南面是( )融会贯通4、“希望”小学的小红同学,给小明写信介绍学校的情况:“一进校门迎面就会看到高高的旗杆,我们面对着朝阳和国旗举行升旗仪式。校门(面对着校门)的左边是我们的教学大楼,教学楼的对面是我们学校的宣传栏”你能在下图中指出“校门”、“国旗”、“教学楼”、“宣传栏”的位置吗?12、一半与总数

    22、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原来总数的一半。反过来,如果知道了一半是多少,就能求出原来的总数。一半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这方面的例子。经典例题 妈妈带回来一些草莓,小小吃了一半后,还剩下6个草莓,你知道妈妈带回来几个草莓?解答思路 妈妈带回来一些草莓(如下图所示)吃了一半,说明还剩下的6个与吃掉的草莓数是同样多的,也就是吃掉的也是6个草莓。因此,原来一共有6+6=12个草莓。解: 6+6=12(个)答:妈妈带回来12个草莓。画龙点睛 一些物体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其中一份就是总数的一半。无论我们知道哪一半是多少,我们就能知道另一半也是这么多。只要把

    23、这个一半的数重复相加,就能求出原来的总数。举一反三1、胖胖有一些铅笔,送给表弟5支后,还剩下一半,胖胖原来有几支铅笔?2、 明明有4张卡通画报,明明的画报数是亮亮的一半,亮亮的画报数是宏宏的一半,宏宏有几张卡通画报?3、张老师有3条连衣裙,张老师的裙子数是王老师的一半。张老师和王老师一共有几条连衣裙?融会贯通4、爸爸买了一些巧克力,分给哥哥和弟弟吃。哥哥吃了4颗,弟弟吃了6颗,正好都吃了各自的一半。爸爸买回来多少颗巧克力?13、数数方块积木方块如果放在一起,怎样才能一个一个地全都数出来呢?这里有个小秘密。同学们们,咱们一起去探秘吧!经典例题 数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块积木块?解答思路 这队积木块是

    24、由钱后两个部分组成,前面一个积木块,后面5个积木块,可以这样想:先放5块,再在前面放1块。总块数5+1=6(块)画龙点睛 数积木块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地数,或一排一排地数;也可以先数看得见的积木方块,在数看不看见的积木方块,这样才能一个不漏地数出来。在看图数积木的时候,要运用上面数积木的方法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正确数出它们的块数。举一反三 1、数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块积木块?2、数数下面图形中有几个积木方块? 融会贯通 下面每幅图中最少再堆几块小方块,正好堆成一个正方体。 14、填填数字填数是一种既有趣,又能使头脑灵活、发展智力的趣味活动。他可以提高你的运算能力,促使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典例题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6,请你在空里填上合适的数。1、 4 5 2、 1 73、 8 3 4、 4 6解答思路 因为每条线上三个里的数的和都等于16,在每一小题中,可以用16减去连个已知加数,求出里的数。1、16-4-5=7 2、16-1-7=83、16-8-3=5 4、16- 6=6 画龙点睛 解决此类题型时,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题意要明白才进行解决,切勿拿着题就开始做,在明白题目要求后在观察算式特点,寻找突破点。举一反三 1、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6232、在里填上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一年级奥数举一反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