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docx

    • 资源ID:7227163       资源大小:116.06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docx

    1、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 目 录绪 论 2一 工程概况 3二 建筑信息以及室内的设计参数 3三 热湿负荷计算 33.1 散热量的有关分析以及计算 43.2 室内热源散热量及散湿量 63.3 本章小结(与电脑软件计算结果比较) 8四 送风量与新风量 84.1 送风量的确定 84.2 新风量的确定 9五 总体方案的设计说明 105.1 空气处理过程及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确定 105.1.1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确定 105.1.2 回风系统的确定 105.1.3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 11六 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 116.1 表面冷却器的选择 126.2 加热器的选择 136.3 机组的组成 14

    2、七 送风系统设计 147.1 送风形式、风管布置型式的确定 147.2 风管尺寸的确定 157.2.1 管径的确定 15八 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158.1 风管阻力平衡的计算 158.2风管局部阻力以及沿程阻力的计算 168.3水力计算统计 168.4 风机的选择 188.5 风口个数、风口尺寸、风管阻力平衡的计算 188.6 回风口气流的计算 19九 其他设计及说明 19十 结 论 1910.1课程设计过程的体会 1910.2课程设计总结 20十一 参 考 文 献 20十二 附 录 20 绪 论通过对教材空气调节(第四版)的学习,选择北102教室进行夏季空调工程设计,绘制空调区域的建筑平面图,

    3、手工计算室内逐时冷、湿负荷,并与电脑软件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并计算和确定送风量、新风量,设计并确定空调系统方案及结合i-d图的分析,根据各空调设备处理空气的特点进行空气处理过程,学会对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设计、说明,确定空调机或风机盘管、风机等的大小、台数、配置、设计送风系统、确定送风型式、风管布置型式,确定风管尺寸,设计室内气流组织: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容量及送风量进行空调设备选型设计计算进行气流组织设计,根据送、回风量,确定送、回风口型式 ,布置空调风管道,进行风道系统设计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布置空调水管道,进行水管路的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阻力等 ,计算风口个数、风口尺寸、进行风管阻力平衡

    4、计算等,熟悉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通过整个课程设计,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学习、了解并采用暖通空调制图标准;2).学习、了解并采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如,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等有关空气调节的书籍资料;3).学会独立完成一个空调工程的基本设计步骤,熟悉设计内容。一 工程概况本课程设计所选取的空调房间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北102教室,其格局见图1-1所示,房间尺寸为14.28X7.350X3(长X宽X高)(mXmXm)。图1-1 北102教室格局图二 建筑信息以及室内的设计参数1.

    5、南墙:结构同附录2-9【1】序号44的墙体,即内外粉刷,中间为砖墙,厚度=240mm,传热系数K=1.95W/(m2*K),衰减系数=0.35,面积F= 32.76m2;2.北墙:结构同附录2-9【1】序号44的墙体,即内外粉刷,中间为砖墙,厚度=240mm,传热系数K=1.95W/(m2*K),衰减系数=0.35,面积F=36.74m2;3.无内墙,楼板为80mm的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4.楼板房间及东西墙均为空调空间,室温均相同;5.教室人员根据其座位数按照120人计算。6.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7.室内设计温度tN=261,N=555%,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

    6、Pa。三 热湿负荷计算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对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有两种方法【1】,一为谐波反应法,一为冷负荷系数法。现采用谐波反应法对北102教室的冷负荷进行计算。3.1 散热量的有关分析以及计算从附录2-9【1】查得,序号3的内墙的放热衰减度为vf=1.6,序号44的外墙的放热衰减度为vf=2.0,楼板的放热衰减度vf=1.5,查表2-8【1】可知该房间类型属于中型。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冷负荷项计算如下:(1)、 南外墙冷负荷(W) 由附录2-9【1】中查得,K=1.95W/(m2*K),衰减系数=0.35,衰减度v=12.9,延迟时间=8.5h

    7、。从附录2-10【1】查得扰量作用时刻-时的广州南向外墙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由公式CLQ=KFt-,算得南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南外墙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6655544555667778K 1.95F 32.76CLQ383383320320320256256320320320383383447447447511(2)、 北外墙冷负荷*(W) 由附录2-9【1】中查得,K=1.95W/(m2*K),衰减系数=0.35,

    8、衰减度v=12.9,延迟时间=8.5h。从附录2-10【1】查得扰量作用时刻-时的广州北向外墙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由公式CLQ=KFt-,算得北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 北外墙冷负荷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7666555666777889K 1.95F 36.74CLQ502430430430358358358430430430502502502573573645(3)、 南外窗冷负荷、 瞬变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由附录2-12【1】中查得各

    9、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t,计算结果列于下表:南外窗瞬变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1.82.43.24.04.75.45.96.36.66.76.56.25.65.04.43.9K 4.54F 10.08CLQ82110147183215247270288302307297284256229201178、 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由附录2-13【1】中查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强度Jj,窗面积31.44456m2,窗有效面积系数为0.85,地点修正系

    10、数为1,近似值窗户内遮阳系数Cn=0.5,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s=1,房间类型属于中型。由公式CLQj=xgxdCnCsFJj (其中窗的有效面积系数xg=0.85,地点修正系数xd=1) 可得,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射得热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Jj24425871818890878070533523191513F 10.08CLQ10318024930434737738637334330022715099816456(4)、 北外窗冷负荷、瞬变传

    11、热得热形成冷负荷由附录2-12【1】中查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t,计算结果列于下表:北外窗瞬变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1.82.43.24.04.75.45.96.36.66.76.56.25.65.04.43.9K 4.54F 6.1CLQ506789111130150164175183186180172155138122108、 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由附录2-13【1】中查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强度Jj,窗面积9.9204m2,窗有

    12、效面积系数为0.85,地点修正系数为1,近似值窗户内遮阳系数Cn=0.5,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s=1。由公式CLQj=xgxdCnCsF Jj(其中窗的有效面积系数xg=0.85,地点修正系数xd=1)可得,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射得热冷负荷(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Jj57647077869193908685846934262117F 6.1CLQ148166181200223236241233223220218179886754443.2 室内热源散热量

    13、及散湿量北120教室里,工作时间为从上午7:00至19:00,室内有120个人(属于静坐);,室内有电脑主机350W,从上午7:00至12:00连续使用了4个小时,14:00至19:00连续使用了5个小时;室内有21个白炽灯,功率为40W/个,开灯时间为从上午7:00至12:00连续使用了4个小时,14:00至19:00连续使用了5个小时。室内温度为26,教室类型属于中等。(1)、 设备冷负荷查附录2-14【1】可知,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小时数-T,连续使用时间t(按照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算),则查附录可知负荷系数为JE-T,由CLQ=JE-T*N(N为设备瓦数)可得,设备冷负荷如下表(其中-T,为工

    14、作开始后的小时数): 设备冷负荷 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0123456789101112131415-T,0123456789101112131415JE-T00560.750.80.830.840.880.890.920.930.940.950.960.960.970.97N600CLQ0336450480498504528534552558564570576576582582(2)、 照明冷负荷查附录2-15【1】,开灯后的小时数-T,连续开灯时间连

    15、续使用时间t(按照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算),则查附录可知负荷系数JE-T,由CLQ=JE-T*N(N为照明瓦数)可得,设备冷负荷如下表(其中-T,为工作开始后的小时数): 照明冷负荷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0123456789101112131415-T,0123456789101112131415JE-T00.500.690.750.790.830.860.880.900.910.920.930.940.950.950.96N 40*21CLQ0420580

    16、630664697723739756764773781790798798806(3)、 人体散热从表2-18【1】可查得在室内温度26下,成年人散热量为:显热Hs=63W/人,潜热Hl=45w/人。查附录2-16【1】可知,由公式:CLQ=N*Hs* JP-T+N*Hl (N为人数,JP-T 为负荷系数) 可得,人体的冷负荷如下表(其中-T,为工作开始后的小时数):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t0123456789101112131415-T,012345678

    17、9101112131415JP-T00.580.760.800.840.850.890.900.920.930.940.940.950.960.960.96Hs 63Hl 45N 120CLQ092561069211070114481159811902120531220412280124311250612582126571273312733(4)、 散湿量 教室内无敞开水槽、地表面积水等,其散湿量全都人体产生。查表2-18【1】可知在室内温度26下,成年人散湿量为68g/h,即0.0189g/s,故散湿量W=120*0.0189=2.268g/s。(5)、 各项逐时冷负荷值汇总各项冷负荷的汇总

    18、(W)计算时刻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南外墙负荷383383320320320256256320320320383383447447447511北外墙负荷502430430430358358358430430430502502502573573645南传热负荷82110147183215247270288302307297284256229201178南日射负荷10318024930434737738637334330022715099816456北传热负荷5067

    19、89111130150164175183186180172155138122108北日射负荷14816618120022323624123322322021817988675444设备冷负荷0336450480498504528534552558564570576576582582照明冷负荷0420580630664697723739756764773781790798798806人体散热092561069211070114481159811902120531220412280124311250612582126571273312733总计126811348131381372814203144

    20、2314828151451531315365155771552715495155661557415663由计算可知,最大的围护结构冷负荷出现在17:00时,其值为15577W。各项冷负荷中以人体散热冷负荷最大。 3.3 本章小结(与电脑软件计算结果比较) 根据测量北102教室所得的建筑概况,对北102教室进行冷负荷的计算,从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在不计新风量的冷负荷的前提下,该空调房间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7:00,其值为15577W,与电脑软件计算(可参考附件1 文件夹1)结果大致一样,略有偏差。各朝向的围护结构(主要是负荷温差的逐时值t-)以及人体散热、设备及照明的冷负荷均有偏差,但是负荷较大值

    21、大致落在同一段时间。其中造成偏差的产生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人体散热,由于算法不同,电脑软件采用的是显热冷系数,人工手算采用的是负荷系数,两者的取法不同造成了人体冷负荷的最大值的不同,从而也影响了最终冷负荷总值最大值所落在的时刻也不同(电脑软件冷负荷总值最大值是落在13:00)。但是尽管如此,两种计算得到的冷负荷总值最大值大致相同(电脑软件计算所得值偏高),以冷负荷总值最大值来考虑,故不影响后面对送风量、新风量等计算,也不影响空调方案的选择及空气的处理过程,从而也保证所设计选择的空气处理设备能够维持用户所要求的舒适性参数指标。四 送风量与新风量 在前面已算出热湿负荷的基础上,接下来将利用不同的送风和

    22、排风状态来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以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参数。4.1 送风量的确定根据测评数据分析可知,北102教室最大冷负荷出现在在17:00时,室内总余热量Q=15577W,总余湿量W=2.268g/s,并要求北102教室室内全年维持空气状态参数为:tN=261,N=555%,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Pa,则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的计算如下: 图4-1 送风状态点的确定1. 热湿比=Q/W=15577/2.268=6868;2. 在h-d图上(图4-1)确定室内空气状态点N,通过该点画出=7513的过程线。暖通空调规范规定了夏季送风温差的建议值,该值和恒温精度有关。参考表2-20【2】,取送风温

    23、差为t0=8,则送风温度为t0=26-8=18。从而可查得:h0=43.02kJ/kg,hN=56.08kJ/kg,d0=9.80g/kg,dN=11.7g/kg;3. 送风量消除余热:G=Q/(hN-h0)= 15.577/(56.08-43.02)=1.19kg/s;消除余湿:G=W/(dN-d0)=2.268/(11.7-9.80)=1.19kg/s。按消除余热和余湿所求通风量相同,说明计算无误。即满足维持北102教室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的要求的送风量为1.19kg/s。此时,送风的状态参数为:to=18,ho=43.02kJ/kg,do=9.80g/kg。4.2 新风量的确定一般规定,空调

    24、系统中的新风占送风量的百分数不应低于10%。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下列三个因素:1)卫生要求;2)补充局部排风量;3)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在已知通风量的基础上,本节讨论如何确定新风量,以维持北102教室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参数。下面讨论新风量的确定。换气次数是空调工程中常用的衡量送风量的指标,它的定义是:房间通风量L(m3/h)和房间体积V(m3)的比值,即换气次数n=L/V(次/h)。由现实条件可知(参考图1):北102教室的体积为:V=14280*7350*3000=314.874m3;通风量(即送风量G)为:L=1.19kg/s=(1.19/1.2)*3600=3570m3/h(空气

    25、密度参考空气密度表取1.2kg/m3);北102教室的换气次数为:n=L/V=3570/314.874=11(次/h)。参考表2-20【2】 ,用表中送风温差计算所得空气量折合的换气次数n值大于表中的n值(n=5),故符合要求。对北102教室,若按照新风量为通风量的30%计算,则新风量为GW=3570*0.3=1071m3/h;若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少新风量计算,则新风量为GW=30*120=3600m3/h(大于通风量,不实际),但对于北102教室人员比较密集空调房间,每人所占空间较少(不到10m3),若新风量按照715m3/(h*人)计算,则新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可能达到30%40%,对冷量影响很大。为确保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新鲜空气、稀释夏季人体散发的汗味等其他气味、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调节室温、避免新风量不足等满足适合人员在室内舒适地活动的要求,综合考


    注意事项

    本文(空气调节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