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考试 行测 数量关系 汇总.docx

    • 资源ID:7220501       资源大小:32.7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考试 行测 数量关系 汇总.docx

    1、公务员考试 行测 数量关系 汇总07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数量关系技巧汇总问:1、2,3,5,8,( ) A8 B9 C12 D15 2、2,3,6,11,( )A18 B19 C20 D21像这样简单的题在正式的考试中会出现吗?专家:会出现。像这样的题在平的复习中考生能够一眼看出来,但在考场上由于考生情绪不稳,就很可能看不出来。另外,试卷的难度也是按比例分的,所以这类较简单的题也是会出现的。问:4,6,10,16,24,( ) A22 B24 C33 D34像这样的题怎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专家:像这样的题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多做一些,提高自己对这些题的敏感度。当在正式的考试中遇到这类题,

    2、要能一眼看出来它的题型,解题思路,并以心算的形式得出结果。问:2,4,8,14,22,( )A33 B32 C31 D30这道题应该从哪个角度着手想呀?专家:如果考生见过的题型比较多的话,便能一眼看出它的特点来。这是一道关于等差数列的题。但是如果考生不能一眼看出来,那就可能会仅从本题前三个数字就断定为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两倍的规律,那到第四、五个数就不能运用了。可试着用减法,42=2,84=4,148=6,2214=8,这就成了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了,下一个数为?22=10,依此规律,( )内之数为22+10=32。问:1、12,36,8,24,11,33,15,( )A30 B35 C40

    3、 D452、24,18, , ,( ) A B C D 这两道题看着都挺麻烦,而且还让人毫无头绪。这属于什么题型呀?有没有针对这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呀?专家:先说题型,这两道题均属于等比数列,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来解。那就是看各数字有没有一个公笔。具体来看这两道题:1、本题初看较乱,但仔细分析可得出这是一道两个数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也可称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153=45。2、在本题中,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18:24= , :18= , = ,?: = , = 等。可见这不是道难题。两道题通过找公比都得到了解决。所以,考生平时要多接触些题型,这样在

    4、考场上才能有足够的自信。问:1、4,3,l,12,9,3,17,5,( )A12 B13 C14 D152、19,4,18,3,16,1,17,( )A5 B4 C3 D2请问这两道题该怎么解?属同一类题吗?专家:这两道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一道为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3=1,12=9+3,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就是175=12。本题属于加法数列。另一道为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15,183=15,161=15,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为1715=2。本题则属于减法数列。问:9,29,16,66,25,127,

    5、36,( )A215 B217 C218 D221这道题看着简单,怎么就是找不到规律呢?专家:这道题初看起来比较整齐,但又有点乱。仔细分析一下,就可发现这是道关于双重数列的题,即分单数项和双数项题。先看单数项9、16、25、36,是自然数列3、4、5、6的平方,再看双数项,29 +2,66= +2,127= +2。依此规律, ( )内之数应为 +2=218。关于找规律,首先要多看点资料,掌握一部分技巧。然后自己再摸索一些技巧。要学会自己找规律,这样碰到没见过的类型才能从容应对。问:1.1,2.2,4.3,7.4,11.5,( ) A15.5 B15.6 C15.8 D16.6 关于小数点的题,

    6、看着数不大,但是规律特难找。面对这些题我该怎么办?专家:有关小数的题都比较麻烦,和分数题有些类似,又是整数又是小数。遇到此类题时,可将小数与整数分开来看。以这道题为例,先看小数部分,依次为0.1,0.2,0.3,0.4,0.5,那么,( )内的小数部分应为0.6,这是个自然数列。再看整数部分,即后一个整数是前一个数的小数与整数之和,2=1+1,4=2+2,7=4+3,11=7+4,那么,( )内的整数部分应为11+5=16。问: , , , ,( )A B C D 请问这样题目应该怎样解?专家:这样的题目在难度上是比较高的,考生也对这样的题目具有一种恐惧心理。现在来看这道题,分子是1、2、3、

    7、4的自然数列,( )内分数的分子应为5。分母2、5、10、17一下子还找不出规律,用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得52=3,105=5,1710=7,这样就成了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了,下一个数则为9,( )内分数的分母应为 。这样的题一般包括的技巧比较多,考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问:2,12,36,80,150,( )A250 B252 C253 D254这道题应该是个关于幂数的吧,但是用幂数列的方法怎么解不出来呢?专家:这道题确实是道关于幂数列的题目,但是它应该算是幂数列中比较难的一道题。因为它在幂数列的基础上又深化了一步。现在来看这道题,2=2 ,12=3 ,36=4 80=5 ,150= ,依此

    8、规律,( )内之数应为7 =252。所以,这就要求考生在已掌握的解题技巧上再进行一次深度的琢磨,从而达到触类旁通。问:3,7,17,41,99,() A239 B238 C237 D236请问这道题的规律是什么呀?它属于哪一类题型呢?专家:这道题在找规律上是比较有难度的。如果考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题型,那么要找出规律更是难上加难。这是个思维是不是足够灵活的问题,考生只有平时敢于想,并且尽可能想得夸张一些,这样会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处变不惊,易于找到题目的规律。现在看这道题目,实施上数列中的第二个数的两倍加上第一个数就等于第三个数,这就是本题的规律,很简单,但要想想出来,确实是要花费一番功夫的,

    9、故()之数=992+41=239。问:1,5,11,19,28,( ),50A29 B38 C47 D49请问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专家:这道题可称为较深程度的合数数列题的一种典型。合数数列即大于1而不是质数的整数组成的数列。但这道题在其基础上有所深化,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其差才为合数数列,即4,6,8,9,()内数与9之差应为10,10+28=38,而5038=12,仍是合数。问: A20 B15 C10 D5请问这类题目应从哪个角度着手开始考虑呢?专家: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数列题。如果考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感觉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入手。这类题一定要在给出的前三个数字上做文章,找规律,

    10、这是这类题的规律性。现在来看这道题,在左边的圆圈内,(128)2=2,前三个数字与第四个数字的关系已找出,那么后一组数字所缺少的数字按此规律很容易就可以算出来。右边圆圈内的?处为(5020)3=10。问:12,3,4,9,25,3,5,15,36,2,6,( )A13 B12 C11 D10请问这道题有什么规律呢?谢谢!专家:这道题属于一个组合型的题目,题目给出的数字比较多,考生要先将这些数字进行具体的分组,才可以从中找到准确的规律。以这道题为例,可以将每四个数分为一组,第一组的规律为:第一个数乘以第二个数,其积除以第三个数得第四个数。这是第一组的规律,同时也是各组的规律。以此规律来做这道题,

    11、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内之数为362612。问:19 999+1 999+199+19的值:A22 219 B22 218 C22 217 D22 216这道题有没有非常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笔算会浪费很多的时间的。专家:这道题便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整;另一种是观察尾数。先使用第一种方法,将每个数加l,即19 999+1=20 000,1 999+1=2 000,199+1=20019+1=20,再将四个数相加得22 220,最后再减去加上的4个1,即4,22 2204=22 216。利用观察尾数的方法将会更简便,只需将4个9相加,得出尾数为6,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尾数为6,故可直接选D。问:

    12、89l745810的值:A73 95l B72 958 C73950 D537 673 950这道题不用笔算的话,有没有其他更为简便的方法?专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量大,时间短,出现这样的题肯定有其自身的简便方法。其实这道题可用观察法来做,三个尾数相乘,150=0,因此,将A、B两个选项排除。因为三个三位数相乘至少得出七位数的积,如果三个首位数相乘之积大于10的话,最多可得九位数的积。C选项只有五位数,所以被淘汰,而D选项是九位数,符合得数要求。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来做剩余的题目了。问: + 的个位数是:A4 B5 C6 D7这道题应该怎么做呢?利用笔算已经不可能算出来了。专家:其实本题不

    13、需都计算出来,要求的是个位数,只要用观察尾数法即可知结果。 =25,其个位数是5, 的个位数是1,5+1=6.很多时候,题目越复杂,而解题的过程反而越简单。但这需要考生积极的利用好自己的脑子,否则简单的方法不会主动地浮现在考生的脑子里的。问:17 58015的值:A1 173 B1 115 C1 177 D未给出这道题需要算出具体结果来吗?是否有其它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呢?专家:解答这道题用不着将其具体的结果算出来,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一种更为方便的解题方法。看这道题,这道除法题的被除数尾数是0,除数的尾数是5,因此,其商数的尾数必然是双数,因四个选项中的A、B、C三项尾数皆为单数,所以都应排除,实

    14、际上本题并没有给出正确值。问:3 84078192的值:A1 540 B1 550 C1 560 D1 570请问有比较简便的方法吗?专家:此题只需换位思考一下就可以了。可先将3 840192=20,再将7820=l 560。答案便出现了。问:003152 500+31524+51315的值:A315 B315 C315 D3 150请问这道题应如何计算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来?专家:大数的乘除法以及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除法一般都是比较麻烦的,并没有一眼看出答案的技巧。对于这道题可采用被乘数扩大多少倍而乘数则缩小多少倍的原理来计算。这样,该算式则可变成3.1525+3.1524+31551=3.1

    15、5(25+24+51)=3.15100=315。问:2 863+2 874+2 885+2 896+2 907的值:A14 435 B14 425 C14 415 D14 405这道题应如何计算才能节省较多的时间?专家:该题初看不那么好找规律,但仔细分析后可见,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均为11,也可取中间数2 885作为基准数。那么2 863=2 88522,2 874=2 88511,2 896=2 885+11,2 907=2 885+22。所以,该题之和为2 8855+(22+112211)一2 8855=2 900575=14 425。注意,这里将2 885用凑整法变成2 900后,还需

    16、再减去75。问:1+2+3+99+100的值:A5 030 B5 040 C5 050 D5 060这道题用l+99=100,2+98=100等之法计算,比较浪费时间,请问有更好的方法吗?专家:该题看起来较为复杂。如这位考生所说,计算从1到100之和,如果用l+99=100,2+98=100等这个方法计算,那将费时费力,而用求等差数列之和的公式计算,很快便可出结果。即(1001)1+1991+1100,那么该数列之和即为(1+100)2100=5 050。问:如果N=2357121,则下列哪一项可能是整数?A79N110 B17N38 CN72 D11N49这个类型的题目从来没见过,而且毫无头

    17、绪,不知道从何入手。请老师详解一下。专家:这道题属于较难的题目,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出现,对考生的威胁就比较大,能够十分有效的拉开考生的档次。对于这道题,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的分母110可分解为2511,然后代入A选项即是(792357121)(2511),这样分子和分母中的2、5可以对消,分子中的121+11=11,所以,分子就变成793711,分母是1,商为整数,而B、C、D则不能。问:400440054 0054 00540 044 004的值:A50 B50 C0 D60这道题如果笔算的话可以我可以算出来,但是耗时比较多。老师能不能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这样在考场上既能

    18、节省我们的时间,又能增强我们的兴奋性。专家:这道题如果笔算的话不能说是道难题,但是如果限定时间的话,难度就上来了。对于这道题可变成4 004(40 044 004+10 001)一(4 004+1)40 044 004=4 00440 044 004+4 00410 0014 00440 044 004-40 044 004,将减数与被减数中的两个相同数4 004 40 044 004对消,而剩下4 004 10 00140 044 004=40 044 00440 044 004=0。问: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0,90,1, A 0l90B90 O1C0l 90D 0l90 我是一个文科生,

    19、数学一直是弱项,对于这样的题目更是束手无策。请问有简单的方法吗?专家:文科生只要能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题目了。譬如这道题,0与1的大小关系好判断出来,需要弄清楚的是90与 等于多少,90=1, = 。知道了这两数的值,就能准确判断出1 0 1,即90 O1。问:甲+乙=42,甲乙=5,甲=?A35 B36 C37 D38请问这样类似的题目会出现在真题上吗?请介绍一个简便的解答方法。谢谢!专家:这道原题是不会出现的,但是类似的题会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出现。具体地说,这是道关于和倍的问题,但真题或许会以和差、差倍的题目出现。其实都是一个类型,计算方法只是一个小小的变通而已。现在看这道题,其

    20、计算公式为甲=(甲+乙)(甲乙)+1(甲乙),所以,甲=42(5+1)5=35。问:一条街长200米,街道两边每隔4米栽一棵核桃树,问两边共栽多少棵核桃树?A50 B51 C100 D102关于植树的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做呢?有固定的公式吗?专家:本题如果选A、B或选C都不对,因为(2004+1)2=102。应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起始点都要种l棵,这样每边就要种2004+1=51棵;二是两边共种多少棵,还需乘2,即512=102棵。这类题目的公式为:种树棵数或放花盆数=总长间距+l。问:在一个圆形池子边上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池周边共长80米,共需摆多少盆花?A50 B40 C4l D82圆形的植树题

    21、有公式可套用吗?专家:这道题因为池周边是圆形的,长80米,第一盆既是开始放的一盆,同时又是最后的一盆,所以不用加l盆,802=40盆。在一个没有终端的圆形池边种树或放花有其固定的公式,为:树的棵树或盆数=总长间距。问:小马家住院部在第5层楼,如果每层楼之间楼梯台阶数都是16,那么小马每次回家要爬多少个楼梯台阶?A80 B60 C64 D. 48这样的题目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吗?专家:这类题目也有其固定的计算公式,以这道题为例,小马家是5层的住户,因为l层不需要上楼梯,只需爬25层的楼梯台阶就可以了。所以本题的答案为16(51)一64。由此可知,这类题目的计算公式为:楼梯台阶数=层间台阶数(层数一1

    22、)。问:一架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后又滑下半米来。问小赵需几次才能爬上单杠?A8次 B7次 C6次 D5次这道题是不是应该选A呀?为什么答案是B呀?专家:此题如果选A就中了出题人的圈套,实应选7次。因为爬了6次后,已经上了3米。最后一次爬1米就爬上单杠了,不再往下滑了。对这类题目考生一定要谨慎、仔细,否则就容易中出题人圈套。问:今天是星期二,问再过36天是星期几?A1 B2 C3 D4这类题有没有简单的计算方法?专家:这类题如果考生有足够的时间都可以算出来,但是在考试中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算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答案。其实这类题做得多了,考生会

    23、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天数7的余数+当天的星期数,结果便是答案。现在来看这道题,367=5余l,l+2=3,这道题的正确结果便是星期三。问:小马下星期要去某饭店午餐,要去参观美术馆,要去税务所办事,还要去某医院看病。已知该饭店星期三关门,美术馆星期一、三、五开门,税务所星期六、日不办公,该医院星期二、五、六门诊。那么,小马应该星期几去才能一天把这四件事都办完呢?A六 B五 C四 D三这道题有快速的解决方法吗?专家:这道题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仔细将这四个单位共同营业、办公或开门的一天找出即可。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共同项。饭店是星期一、二、四、五、六营业,美术馆是星期一、三、五开门

    24、,税务所是星期一、二、三、四、五办公,医院是星期二、五、六门诊。可见,只有星期五这一天是四个单位共同营业、办公或开门的日子,所以小马只能在星期五去,才能一天把四件事都办完。问:假如今天是2004年的11月28日,那么再过105天是2005年的几月几日?A2005年2月28日 B2005年3月11日C2005年3月12日 D2005年3月13日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一个?应该怎么样快速的找出答案呢?专家:这道题的答案为D。计算月日这类题目考生一定要记住这样几条法则:一是每年的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l天;二是每年的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三是每年的2月,如果年份能被4整除,

    25、则该年的2月是29天(如2004年),如果该年的年份不能被4整除,则是28天(如2005年)。记住这些特殊的算法,到时按月日去推算即可。具体到这一题,11月是30天,还剩2天,12月、1月是31天,2月是28天,那么2+31+31+28=92天,10592=13天,即为3月13日。问:老张藏书14 000册,老马藏书18 000册。如果老张想将自己的藏书成为老马藏书的3倍,那么,他还应购进多少册书?A30 000 B40 000 C45 000 D50 000这样较简单的题目会在真题中出现吗?专家:会出现难度类似的题目。因为真题的难度也会有一个比例,不会全难,也不会全简单。像这样的一道题,可先

    26、将14 000与18 000两数字的三个零省去,那么183=54,再减去老张现有的书的册数,541440,再加上省去的三个零,即40 000册。问:请具体讲解一下乘法数列与除法数列的解题技巧?举个例子更好。谢谢!专家:先讲一下乘法数列,以此题为例:2,5,2,20,3,4,3,36,5,6,5,150,8,5,8,( ) A280 B320 C340 D360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20,343=36,565=150,依此规律,( )内之数则为858=320。再看另外一道例题,12,2,2,3,14

    27、,2,7,1,18,3,2,3,40,10,( ),4 A4 B3 C2 D1本题初看很乱,数字也多,但仔细分析后便可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3,1427=1,1832=3,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应是40104=1。做这类题还是要看考生对题型的敏感度,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找出规律。一旦找到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问:3,7,47,2 207,( )A4 414 B6 621 C8 828 D4 870 847 这道题的规律是怎样的?答案为哪一个?专家:答案为D。本题可用前一个数的平方减2得出后一个数,这就是本题的规律。即7= 一

    28、2,47= 一2, 2=4 870 847,本题亦可直接选D,因为A、B、C都是四位数,可排除。而四位数的平方是七位数。但这必须以找到本题规律为基础。问:4,11,30,67,( )A126 B127 C128 D129请详细讲解一下这道题,我看了之后一头雾水,毫无头绪。谢谢!专家:这道题有些难度,乍看起来不知具有何种规律,但仔细观之,便可分析出来,4= +3,11= +3,30= +3,67= +3,这是由一个自然数列的立方分别加3而得。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 +3=128。像这种规律,考生这又见得多了才能够很轻松的找出它的规律,否则对于这样一道题,考生是很难找到其规律的。问:22,24

    29、,27,32,39。( )A40 B42 C50 D52请问这道题的规律在哪?专家:本题初看不知是何规律,但考生可试用减法,用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得出:2422=2。2724=3,3227=5,3932=7,它们的差就成了一个质数数列,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11+39=50。在做这类题时,不要考虑得太深,但考虑的范围一定要广。这样才有利于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问: , , , , ( ) A B C D 像这样的分数题应怎么做呀?有简单的方法吗?专家:有关分数的题一般都比较棘手,过程也比较繁琐,没有什么特别简单的方法。譬如这道题,它是一道分数难题,分母与分子均不同。可将分母先通

    30、分,最小公分母是36,通分后分子分别是204=80,412=48,74=28,44=16,19=9,然后再从分子80、48、28、16、9中找规律。80=(48-28)4,48=(2816)4,28=(16-9)4,可见这个规律是第一个分子等于第二个分子与第三个分子之差的4倍,依此规律,()内分数的分子应是16=(9?)4,即(36-16)4=5。像这样的题目,考生在正式考试时可先放一下,将所有自己会做的题做完并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再来做这些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先易后难。问:1、女童小囡今年4岁,妈妈今年28岁,那么,小囡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她的3倍? 将答案带入题干A10 B11 C12 D132、今年父亲是儿子年龄的9倍,4年后父亲是儿子年龄的5倍。那么,今年父子年龄分别是多少岁?A40,5 B35,6 C36,4 D32,6像这两道关于年龄的计算题应该怎么着手做才能够即快又准确呢?专家:这类题题干很简单,也很明了,但是考生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来可就要下番功夫了。以一种较简单的方法来看第一题:今年妈妈比小囡大284=24岁,当妈妈年龄是小囡年龄的3倍时,妈妈的年龄比小囡大31=2倍,即24岁正好是小囡当时年龄的2倍。据此可推导出,小囡在242=12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她的3倍。验证一下,4+8=12,28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考试 行测 数量关系 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