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大学语文入学考试Word格式.doc

    • 资源ID:7210521       资源大小:14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大学语文入学考试Word格式.doc

    1、趣使使下令曰10:“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11。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12,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13,虽赴水火犹可也14。”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15,寡人不愿下观。“王徒好其言16,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17。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18;孙子与有力焉19。注释1吴王阖(he)庐:吴,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后,姬姓封国,传至寿梦,始称王。吴王阖庐即寿梦之孙,初名光。2勒:约束,统帅。3汝知而心与

    2、左右手背乎:你们知道你们的心、背和左右手吗?汝:你们。而:你们的。4约束:纪律。既:已经。布:宣布。5钺(yue):大斧。都是军中行刑之具。6鼓之右:击鼓传令使向右看。7如:依照。8吏士:任官职者,这里为什伍之长,指两个女队长。9且:将要。10趣:同“促”,急忙。使使:派遣使者。11徇(xun):巡行示众。12中(zhong):符合。规矩绳墨:木工画方、圆,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军令要求。13唯王所欲用之:只要是您想用到他们的地方。唯:只,但凡。14虽:即使。15将军罢休就舍:你算了回屋吧。罢、休:停止。这里是同意连用。16徒:只,仅仅。17卒:最终。18显名诸候:实为显名于诸候。省略介词“于”

    3、。19伐楚入郢在阖庐时,北威齐、晋在夫差时,春秋俱不见孙武为将。此处以“与有力焉”结尾,是说吴国国势之强,实在是受到孙武兵法的赐予。作者简介司马迁西汉夏阳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司马迁开创了历史传记文学,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孙武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的军事学说和战争经验,所概括的军事理论及用兵原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考试要求解词、翻译、掌握写作特点孙

    4、 武史记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典范,主要在于司马迁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创作的。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蕴蓄于人物的刻画之中。本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来突出人物性格。它只重点描写了孙武训练女兵的小故事,来显示作为一位军事家的孙武的胆大和才高这两大性格特征。本篇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即符合人物身份的对话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不同场合下的神情状态。对话把吴王、孙子的不同身份、性格、心理变化表现得充分、鲜明,惟妙惟肖。忆刘半农君 (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

    5、说得很。我已经忘记了怎幺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幺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

    6、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7、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象到处都这幺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

    8、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

    9、,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宴,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摘自肖像赵白生编中央编译出版社注释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上海青年界月刊第六卷第三期。刘半农(1891.5.291934.7.14) 刘半农原名刘复,江苏汀阴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学

    10、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役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自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着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6年出版了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新青年综合性月刊,“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由陈独秀主编。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六年底迁至北京。从一

    11、九一八年一月起,李大钊等参加编辑工作。一九二二年七月休刊,共出九卷,每卷六期。蔡孑民()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近代教育家。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的创始人之一,后又参加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五四”时期赞成和支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字仲甫,安徽怀宁人。原为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人,“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党的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使革命遭到失败。之后,他成了取消主义者,又和托洛茨基分子相勾结,成立反党小组织,于一九二九年十一月被开除出党。答王敬轩的双鐄信一九一八年初,新青年

    12、为了推动文学革命运动,开展对复古派的斗争,曾由编者之一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把当时社会上反对新文化运动的论调集中起来,摹仿封建复古派口吻写信给新青年编辑部,又由刘半农写回信痛加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在当年三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刘半农在一九二年六月六日所作她字问题一文中主张创造“她”、“牠”二字,他说:“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其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她字?我现在还觉得第三位代词,除她字外,应当再取一个牠字,以代无生物。”(见半农杂文)何典清代张南庄(署名“过路人”)编着,是运用俗谚写成、带有讽刺而流于油滑的章回体小说,共十回,清光绪四年(1878)上海

    13、申报馆出版。一九二六年六月,刘半农将此书标点重印,鲁迅曾为它作题记,现收入集外集拾遗。“驷不及舌”语出论语颜渊,据朱熹集注:“言出于舌,驷马不能追之。”语丝第四卷第九期(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曾发表刘半农的林则徐照会英吉利国王公文,其中说林则徐被英人俘虏,并且“明正了典刑,在印度舁尸游街”。不久有读者洛卿来信指出这是史实性的错误,语丝第四卷第十四期(同年四月二日)发表了这封信,从此刘半农就不再给语丝写稿。禁称“蜜斯”见一九三一年四月一日北平世界日报所载刘半农答记者的谈话。其中说他不赞成学生间以密斯互称,在一九三年他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时即曾加以禁止;他主张废弃“带有奴性的”密斯称呼,而

    14、代以国语中原有的姑娘、小姐、女士等。密斯,英语的音译,小姐的意思。指刘半农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间发表于论语、人间世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参看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下)。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而已集、三闲

    15、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考试要求解词、掌握写作特点、分析主人公性格、了解层次结构忆刘半农君忆刘半农君是鲁迅为悼念刘半农逝世而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刘半农”五四”时期曾和鲁迅等一起参加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倡导者和重要作家之一,虽然后来意气消沉,逐渐失去对旧文化的战斗精神,但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是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刘半农逝世,文化界许多知名人士都深为哀悼,鲁迅也著文悼念。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看人论事都极为深刻和独到,他对刘半农的一生,不溢美,不掩瑜,从大处着眼论其是非,从细处落墨写其为人;评价公允,感情深挚。他的褒贬爱

    16、憎,都联结着社会的血肉,包蕴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跳动着现实的战斗的脉搏。 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一是开篇独特,既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又布局了全文的结构。二是以记述为主,截取典型的片断材料,并辅以议论。三是文笔简约凝重,墨淡而情浓。本文文笔简约凝重,墨淡而情浓。这主要体现在:(1)作为一篇回忆亡友的悼念文章,作者只截取了他从事文化活动的几个片断,仅用一千多字的篇幅,就准确勾画出了他的生平业绩和性格特点,文笔简约而凝重。(2)在语言风格上,因为是悼亡之作,不同于以议论为主的杂文,而是更多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笔法,记人叙事,墨淡情浓,在婉曲含蓄中蕴籍着深沉的情思。如评述十年前的半农,针对那时人们对他

    17、的批评,指出”不错,半农确是浅”,继而笔锋一转,用一条清溪作比喻,对他那种虽欠深沉老练,但却真诚直率的人品做了形象的描绘和准确的揭示。文章结尾处,又与此呼应,深情地写道:”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3)刘半农去世时,他的生前友好都表示沉痛的悼念,但也有人别有用心地进行诽谤,有人不分是非地一味溢美,正是针对这些人,鲁迅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这些话意蕴深沉,表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原则立场和对朋友真诚深挚的感情。我的家在哪里 (冰心)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

    18、,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1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我走。走穿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里”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2的相片。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 中剪子巷里

    19、没有他! ”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大姐和以后进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所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年轻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

    20、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注释1中剪子巷:北京的一胡同名称,冰心儿时的家曾在其中。2文藻:即吴文藻,冰心的丈夫。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了7、8年山陬海隅的生活,1911年全家南归福州,1913年随家到北京,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是年秋,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1

    21、926年在美国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36年暑期,赴欧美游历,经日、美、英、意、法、德、苏等国。1938年迁居昆明,1940年底到重庆,1946年夏回北平。1949年到1950年她作为东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在该校讲授新文学。1951年,冰心从日本辗转回到北京。她最初(1919年9月)发表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一个不重要的兵丁等。接着她以抒情哲理小诗繁星、春水获得了新诗人声誉;与此同时,发表了散文笑,又以寄小读者、往事和山中杂记异常突出地显示了她散文艺术的造诣,从而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此后,又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散文和小说,还翻译出版过泰戈尔

    22、的诗集、剧作和其他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这篇散文是冰心老人九十二岁时写的力作。在经历了“万千恩怨”后,她对人生的思考几近极境。她在潜意识中所苦苦追寻的那个“家”,或许是梦、或许不是梦,但却是她人生的归宿。考试要求精读课文,掌握排比句及其作用。我的家在哪里萧乾在大姐的梦一文中说:人入晚境,难免时而为故人和往事所萦绕。然而大姐绝不是位感伤主义者。文藻师逝世的那天,我亲眼看到她在劝慰一位哭成泪人的吊唁者。冰心老人之了不起,首先就在于她虽有时浸在回忆中,然而她那双炯炯有光的眼睛,更凛然地盯着现实。什么尖锐的问题她都敢碰,什么不平她都要鸣,她说她一无所有,然而她拥有一腔火热的正义感和一具大无畏的心灵。最近

    23、看到她题的一幅字: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正是这位九十二岁老人的真切写照。这里的文字可以做为冰心这篇短文的一个注释。冰心晚年的散文真诚、老辣、犀利。她“更凛然地盯着现实”,“拥有一腔火热的正义感和一具大无畏的心灵”。不然的话,她不会写出:”作家面对现实,慷慨激昂,愤世嫉俗,可又割舍不下啊!她梦中的“家”,是她的向往,也是她的“眷恋”。难道那种温馨与平和,只有在“梦”中才会有吗?这是作家对现实的拷问。这篇寻“梦”亦寻“真”的散文,乃是她在接近人生尽头的时刻,奉献给我们的一篇杰作。这篇短文,写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儿时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潜意识中的世界,一个美好的无争斗的世界;一个是眼下的世界,现实的

    24、世界,真实的世界,一个充满争斗,涌动着暗流的世界。梦中的世界“家”与现实的世界两相对照,十分鲜明。梦中的家中剪子巷那里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后来的所谓家,都没有那样的温馨,不是家不温馨,而是世界太喧闹。对于梦中的家,作家是用儿时清纯的眼光去看的;现实的世界,是用饱经风霜的阅历去审视的。作者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文章的结构就是这样简单:前写梦中;后写现实。往事如烟,只可梦寻。这篇散文正是从“梦”写起,虽用了加引号的“暴露”和“揭发”两个较为强烈和突兀的词,不过既是叙说冥冥之梦,又于潜意识之中,也就不觉得十分刺眼,反而如两颗明亮的星星,以提领全篇。文笔细

    25、腻而不乏大气。当然,人们所能再现或表现的只是“意识”到的内容,这是无数文艺理论家所公认的。梦是潜意识,但作者把它表现了出来,也就成了意识到的东西了。对梦事清澈与柔和的叙述,很适合“幻境”。“喊洋车”三个字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旧时的北平。梦境中的车夫是“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问:“你要上哪儿去呀?”(称“你”而不称“您”)由此衬托出作者当时是个小女孩。“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一语,点明了作家魂牵梦绕的所在。再加一个“举”和“拉”的动作描写,完整地写出了梦中雇洋车回家的情景。再写“我”坐在车上的见闻:“走过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

    26、,一站就站老半天。”三言五语道出了老北平的风土人情。这固然是地道的京味,是京味文化的一个部分。但作者的用意不尽如此,而是让读者感受到“ 我”的“家”所处的环境与氛围:陶然。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敬如宾、平和亲切,无急、无忧、无虑、无争、无斗的关系,似市井中的世外桃源。文笔于细腻中见真切。“这辆洋车没有跑”一段,看似闲笔,实是告诉我们整个北平都是这样。正如萧乾所说:“仿佛一颗爱不释手的水晶,玲珑剔透,似在素淡的月色或绰绰灯影下看人生,映照出的是一个小而完整的穹苍”。忽而,梦醒了,可这只是“睁开眼”却没有完全回到现实。这里与她相伴多年的丈夫“文藻”的重逢,也只是一闪而过,只有那连“文藻”都还没

    27、出现过的,儿时住的中剪子巷,才是她“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最后回答出为什么现实中的家,曾居住过的那些家,均不是我的“家”的答案。进而写出九十年的人生道路的总体体味:“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人生真如人们所说的是轮回的吗? 一个人真能“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的去吗?文章写至百感交集之时,竟掀起感情的波澜,这里是先压一笔,再起一笔,使全文起伏跌宕。冰心老人以她无畏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面对一切,做出了20世纪末的呐喊用排笔句式做了突如山洪爆发般的情感渲泄。与作家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

    28、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这夺、罢、降、罚、毁,权、官、级、款、旧,都是画了引号的。均有着特殊的含义。文章的深意也正蕴含于此。说的就是这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污秽和丑陋。冰心用她一身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社会中阴暗、肮脏的一面;积近乎一个世纪的经历和体味,做了无情的控诉。这是多么高尚的灵魂,多么伟大的灵魂,这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来去一身轻”,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92岁高齡的女子,此时此刻,在她的病榻上竟发出如此强烈的声音。这声音极震撼人心,虽短短几句却“力可拔山,气可盖世”。文章最后,“我还有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反扣了文章开始时的“自己从来没有想

    29、到过的地方和人。家,是个抽象的概念。作为实体几乎人人都有。在这里,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感到世俗中的神圣,爱和温馨。家,实实在在的家,它应该是个纯真、自然和人性的所在。这是一篇小中见大的伟文、美文。读罢全文,我们更深刻地体味到:真诚是为文之本,作文先做人的道理。牛棚杂忆 (季羡林)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1)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可否极泰来(2),人间正道,浩劫一过,我不但翻身起来,而且飞黄腾达,“官”运亨通,颇让一些痛打过我,折磨过我的小将们胆战心惊。如果我真想报复的话,我会有一千种手段,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进行报复的。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打击,报复,穿小鞋,耍大棒。难道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宽容大度的正人君子吗?否,否,决不是的。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动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异化为非人(3)。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


    注意事项

    本文(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大学语文入学考试Word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