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化学《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考试题带解析doc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7182253       资源大小:57.5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化学《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考试题带解析docWord文件下载.docx

    1、 解:A、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把实心煤球做成空心煤球,实际是增大了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A不符合题目的条件B、深井中的氧气可能不多,直接下井可能导致窒息,因此首先要做灯火实验,如果灯不会熄灭,说明可以下井,故B不符合题目条件C、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盖紧锅盖,实际是隔绝了空气(氧气),因此就会使火熄灭,故C不符合题目条件D、煤气泄露时,首先要关闭煤气的阀门,然后打开窗户、排气扇,故D符合题目的条件故选D点评: 掌握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着火点、氧气等,学会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起来 难度:基础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 A 加快柴

    2、禾散热的速度 B 增加集聚的热量 C 降低柴禾的着火点 D 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化学与生活 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柴禾燃烧,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 可燃物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柴禾燃烧更旺是因为柴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容易 知识点:3.奶奶年轻时用煤球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种变化是为了() A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 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 降低煤的着火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燃

    3、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故对B、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从而减少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C、煤充分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温室气体,不能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故错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的,所以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故选AB 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

    4、4.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C 升高木柴的温度 D 方便加入木柴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故选项正确;C、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B 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5.俗话说“火需空心“是指柴禾架空才能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5、) A 散热更快 B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 使着火点降低 D 柴禾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 实验性简答题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并且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柴禾架空更有利空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才能烧得更旺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与氧气不充分接触时,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黑烟而不能更旺地燃烧;柴禾架空更有利空气的进入,使柴禾与氧气更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烧得更旺;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大量热;而与氧气接触不充分,发生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放出热量较少6.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

    6、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 减少煤的浪费 B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 本题

    7、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 A 增加煤的用量 B 粉碎煤块 C 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 减少空气通入量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生活 要使煤充分燃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通过以上两点分析选项既得A、增加煤的用量并不能使煤充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B、煤块粉碎后增加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其充分燃烧,故此选项正确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煤充分燃烧没有关系,故此选项错误D、减少空气通入量,会使煤不能充

    8、分燃烧,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此题是对物质充分燃烧条件的考查,只要知道要使物质充分燃烧只需掌握以下两点1适当过量的空气;2足够大的与空气接触面积8.在工业上,下列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A 把煤炭磨成粉状进行燃烧 B 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A、把煤炭磨成粉状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煤的燃烧故错误;B、把柴油喷成雾状可以增大柴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柴油的燃烧故错误;C、给

    9、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错误;D、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是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正确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9.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

    10、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0.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 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1)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

    11、柴燃烧,故选项正确;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A 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

    12、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热值、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12.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聚集的热量增加 C 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 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A、散热的速度加快应该是不利于燃烧故选项错误;B、把柴禾架空一些不利于聚集热量故选项错误

    13、;C、柴禾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D、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使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促进燃烧故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燃烧的方法,解答时要理解把柴禾架空就是为了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 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 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完l点评: 此题是对“蜂窝煤”比煤更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的优点进行探讨,是生活常识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14.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下图),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内部使用的燃料是丙烷

    14、(C3H8)下列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 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 C 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D 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铝密度较小,是一种轻质金属材料,由于其硬度较小,因此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硬度较大的铝合金材料;根据燃烧的规律可知丙烷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A、燃料丙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污染物,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故A正确;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净金属硬度大,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

    15、硬度大;故B不正确;C、铝合金的主要金属为密度较小的铝,因而质地较轻,金属材料的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铝合金也不例外;故C正确;D、火炬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成,其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故D正确; 本题涉及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可燃物燃烧的规律,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时需要对金属材料有较多地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CO2和H2O乙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B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

    16、一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A、根据乙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进行解答;B、根据氧化物的含义进行解答;C、根据置换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D、根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进行解答A、乙醇属于醇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A正确;B、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

    17、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例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酸与碱反应,故D错误 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16.同学们野炊时,小红往灶中塞叠很多木柴,结果火焰较小且黑烟多,小兵过来将木柴取出部分并架空了一些,火焰就旺了小兵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方案评价题 根据火焰较小且黑烟多的燃烧现象,可判断此时主要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说明氧气不足;取出部分木柴并架空,可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发生完全燃烧当木柴火焰较小

    18、且黑烟多时,说明此时在进行不完全燃烧;要使燃烧更旺,需要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因此,可采取取出部分木柴并架空,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木柴因与空气充分接触而燃烧更旺更剧烈;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时会发生不完全燃烧17.下列与燃烧或燃料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目的是延缓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B 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是液态 C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掺有乙醇的汽油)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 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放出能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

    19、的影响 化学与能源 分析说法中所涉及的变化规律或物质的性质特点,根据对该变化或该物质的认识,判断说法是否符合变化规律或物质性质A、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可增大煤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发生完全燃烧,充分利用能源;故A不正确;B、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燃烧与可燃物状态没有必然联系;C、由于乙醇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其它污染物,因此使用掺有乙醇的汽油,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吸收热量而使水温升高,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

    20、题的能力,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用的密切关系燃烧和灭火 二、多项选择(共1题)1.每年的6月26 日是国际禁毒日,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下列关于冰毒(化学式为C10H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毒完全燃烧只生成两种产物,且都是氧化物 B 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 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 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H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进行解答C、根据相对质量的计算即可D

    21、、根据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是碳元素的进行解答A、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所以燃烧会生成三种物质,故A错误B、冰毒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4,故B错误C、冰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0+115+14=149,故C正确D、冰毒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燃烧和灭火 三、填空题(共6题)1.、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题计分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是“大棚种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请回答

    22、下列问题:(1)塑料大棚用的塑料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塑料大棚中要定期补充CO2,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作用(3)蔬菜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_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_(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氧气的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塑料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根据塑料的组成、植物的光合作用、蔬菜中的营养成分来解答;根据气体的密度来解释高海拔呼吸困难,利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燃着的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及灭火的方法(1)因塑料

    23、大棚用的塑料的成分是聚合物,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有机物;因植物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则补充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故答案为:光合;(3)蔬菜中有人类生活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故答案为:维生素或水或维生素和水(1)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在高海拔地区氧气的含量少,人呼吸需要氧气,则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故答案为:O2根据燃烧的条件,则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给木材提供充足的氧气,燃烧更旺,故答案为:给木材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充分燃烧(3)根据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则灭火时可采用降温或隔绝空气的方法,用洒水或盖土将火熄灭,故答案为:洒水或盖

    24、土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学生应注意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生活中处处有学问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哈尔滨市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热电公司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_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减排,但还存在的问题是_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1)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学变化抓住燃烧的条件,给足空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快速、充分燃烧;可燃物充分燃烧后,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无法去除,好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少用化石燃料,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1)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氧气量,使燃料(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源;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减排,但还存在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化学《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考试题带解析doc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