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教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171023       资源大小:35.3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教案Word下载.docx

    1、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 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设计意图】读诗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新课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2.(课件出示4)阅读与交流的要求:(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4.检查交流情况。(课

    2、件出示5:生字)rn yn yun yn 融 燕 鸳 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6)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7)融 燕 鸳 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3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春天的太阳。(课件出示8:)“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迟日”就是指“春天

    4、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

    5、(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9: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

    6、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10: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11)绝句绝句杜甫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一行白鹭上青天。山青花

    7、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门泊东吴万里船。何日是归年。七绝五绝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课件出示12)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6.自由读,练习背诵。【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对重

    8、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图片,理解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感情诵读古诗,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古诗、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

    9、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13)(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绝句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融化(rn ru) 燕子(yn yn) 鸳(yun yn) 鸯(yn in ) 2.默写古诗绝句。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1.rn yn yu

    10、n yn2.默写绝句。 绝句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依偎着一双双的鸳鸯。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

    11、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第二课时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课件出示15)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1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

    12、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介绍古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17)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hu chn tn 惠 崇 豚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18:出示第1、2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师生

    13、交流,师归纳。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19:3、4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课件出示20)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从

    14、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 同学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字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2次,争取第2个比第1个写得好。(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21:)惠 崇 芦 芽 短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宗+山”是“崇”,“户+艹”是“芦”,“牙+艹”是“芽”。减一减:“

    15、穗”把“禾”减掉,就是“惠”。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学生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避免啰嗦无重点的“说”,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五、背诵这首古诗。六、找一找其他描写这个季节的诗歌,与同学分享。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惠崇春

    16、江晚景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把汉字和相关读音连起来。n l y 豚 芦 芽 惠 崇2.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用自己的话写出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答案】1.hu惠 崇 豚 芦 芽 2.(1)三两只枝:两三枝桃花。(2)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3)芦芽:芦苇的嫩芽。(4)河豚:一种有毒的鱼。(5)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3.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

    17、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读。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

    18、提高!第三课时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23)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

    19、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简明扼要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24)要求把字读准确。mi x fn jin 梅 溪 泛 减 “泛、减”是前鼻音。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2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课件出示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

    20、学交流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

    21、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4在齐诵本诗。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27生字田字格课件)梅 溪 泛 减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

    22、,点。“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六、背诵这首古诗。七、找一首含有本课时这首诗中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三衢道中 宋 曾几梅黄日日晴溪泛、山行不减添1.看拼音,写字词yn zi yun yn hun l( ) ( ) ( ) ( )i zi xio x fn zhu b jin 2.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被称为 。惠

    23、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3.把三衢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1)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_(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3)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4)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1.y燕 子 鸳 鸯 惠 崇 芦 芽 i z xio x f梅 子 小 溪 泛 舟 不 减 2.唐 杜甫 诗圣 宋苏轼 宋 曾几 3.(1)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3)梅子黄时日日晴(4)添得黄鹂四五声 成功之处: 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通过朗

    24、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2.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3.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教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