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7133212       资源大小:1.71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二、实习容: 猫儿山漓江源头土壤、植被调查;会仙岩溶湿地调查。三、实习时间:周二:会仙湿地调查,9: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3:00; 周三:猫儿山调查,8:00在1号食堂前集合上车,返回时间大约15: 周四、周五:撰写实习报告并提交。四、实习成果(一)、猫儿山基本情况:6月28日我们驱车三个小时来到了猫儿山。我们徒步爬上猫儿山海拔将近700米的地方然后返回,在上下山的途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猫儿山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学习。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可以得知,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北纬25482558,

    2、东经1102011035。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m,为华南第一高峰,山体相对高度1862m,境山峦重迭,原始森林密布,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土壤垂直主峰猫儿山属南岭山地西段越城岭山系,海拔高度2141.5米,为华南第一峰,且发源于猫儿山的河流有39条之多,漓江就是其中之一。(图一)1、猫儿山土壤猫儿山区地处北纬25482558,南北跨度10,同属中亚热带。由于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加之常绿阔叶林生长繁茂,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迅速,在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下形成红壤。因此,从纬度地带性来看,本区属于中亚热季风常绿阔叶林红壤,也即猫儿山区的地带

    3、性土壤是红壤(如图2)。猫儿山区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由红壤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以及水热条件的差异而出现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以及山地黄棕壤,海拔2000m以上的山顶部位,由于温度低,风力强,立地条件差,以致森林和灌木生长困难,而草本植物茂密,有山地灌丛草甸的零星分布。所以,猫儿山主峰的土壤垂直分布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如图3)山地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值得一提的是,在八角田海拔1800m左右一带,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局部平坦成低洼渍水处,存在山地沼泽泥炭土。(图三)2、猫儿山地质构造猫儿山地质构造属桂北台隆,是志留纪至泥盆纪之间的广西运动,形成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的北东向隆起带的一部分。山体因受多次构

    4、造运动的影响,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主要变质为花岗 片麻岩(如图四)。由于高温多雨,受风化作用严重,部分岩石受球状风化(如图五)猫儿山的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风化的残积物和坡积物,山麓地带有洪积物和冲积物。猫儿山岩体西缘局部形成混合岩带,边缘混合岩由条带状混合岩、混合质黑云变粒岩、局部混合质黑云变粒岩所组成。与前震旦系丹州群为交代过渡关系,反映了交代型花岗岩的地质特征,东缘则为突变浸入于震旦系中,形成角岩带表明了侵入花岗岩的接触特点。3、猫儿山植被猫儿山的植被共有202科,691属,1720种。其中木本维管束植物784种,草本植物707种,藤本植物229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

    5、林,主要有樟科、壳斗科,茶金缕梅科、蔷薇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杜鹃花科中的一些种类,其垂直分布规律为:山顶灌丛,山顶矮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如图七)。由于天气和时间原因,我们只爬到了海拔750米的位置,中途看到了大片的毛竹林和少量乔木。但从路边茂密的植被和各类昆虫鸟类来看猫儿山的生态系统还是比较原始健康的。3、猫儿山山区河流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丰富,其地表水系十分发育。发源于猫儿山的主要河流有39条,其中从兴安流入漓江的有乌龟江、南湾江、砂木江、雀江、黑洞江、龙塘江、界板江、中洞江、大坪江、白岩江、漕江、岩子江、川江、产江、

    6、白竹江、大乌石江、上松江、柳江、小溶江等19条,从资源流入资江的有桐木江、弄塘江、雷家河、破门垭河等4条,从资源、龙胜流入浔江的有小地河、正清河、滚水塘河、古牛河、梅河、吊洞河、社水河、百合冲河、大竹坪河、清水江、塘洞河、毛岩河、温水江等16条。猫儿山是漓江、浔江和资江的主要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河流均呈树枝状分布,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河床陡,流域面积小。由于下雨后雨水沿斜坡流动对山坡产生冲刷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洪或泥石流,山洪对沟谷的强烈冲刷的作用常形成冲沟。在冲沟发育过程中,岩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勾股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

    7、河谷。而泥石流又很大的冲击力,将巨型岩石从山上搬运到山底并堆积在河床上,形成如图八图九的山区河流地貌(图七) (二)、会仙湿地基本情况:会仙岩溶湿地位于市临桂县会仙镇、四塘乡一带,北至文全、黄插塘一带,南至睦洞、毛家、渣塘底一带,西至九头山、莫家,东至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9501101430,北纬250520250645,总面积约35.2 km2。区交通发达,以桂梧高速及良永二级骨干公路为主,并与乡、村连接成网。目前,共有睦洞、四益、新民、文全、竹园、大湾等四级公路,可以直达湿地的大部分地区,交通便利(见图十)。其地域围有相思江、良丰河、唐代开凿的桂柳运河(又称相思埭运河)及睦洞湖等河

    8、流湖泊,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时至今日,湿地现存面积已不足6平方公里。会仙水系分布图及岩溶湿地总体规划图1、成因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会仙地势偏低、土壤偏多的地方,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渗漏,形成湿地。2、土壤图十一 进入湿地后,遍布可见的是稻田和鱼塘,稻田和鱼塘里的土壤大多数呈黑色,上层是淤积物,船桨划过后淤积物随着水飘起,水也因此变得更浑浊如图十一3、地型会仙岩溶湿地主体位于毛家向斜的轴部,北部位于马面-黄村背斜南部边缘,南部为架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中部狮子岩一带为柳江水系与漓江水系分水岭。地势总体为北部较高,其次是南部,中部最低,地面标高

    9、147.0544.3 m。4、地貌根据会仙岩溶湿地地形特征、成因类型、地表组成物质、下伏基岩古地形及现代地貌的演变过程等,可将其地貌类型划分为峰丛谷地、孤峰平原、残丘平原三种。各地貌类型主要特征如下:(1)峰丛谷地 主要分布于湿地北部的大长山-文全-黄插塘一带,面积约3.30 km2,地面标高在151.0544.3 m之间,大长山为本区最高点,标高544.3m。该地貌类型受控于地质构造,属于弧形构造带的二级构造黄村-马面背斜的枢纽隆起带与毛家向斜的过渡带。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岩溶发育。(2) 孤峰平原 主要分布于湿地东、西部,面积约3.70 km2,地面标高在146.2157.8m之间。该

    10、区东部以狮子岩为核心,山峰标高176.8292.0 m;西部以九头山-凤凰山为核心,山峰标高 172.6407.4 m。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岩溶发育相对较弱。其中,东部狮子岩一带发育有一条规模较大伏流。(3)残丘平原 贯穿于凤凰山-督龙-睦洞-斗门一带,面积约28.2 km2,地面标高在149.2155.5 m之间。会仙岩溶湿地的主体就位于其中,该区上覆第四系红黄色粘土层,厚度15 m,下伏石炭系岩关组泥质、炭泥质灰岩,为燕山构造运动期形成的岩溶蓄水构造盆地,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天然的相对隔水底板。3、物种(1)、水葫芦图十二 在坐船去观看荷花塘的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水葫

    11、芦,我们都知水葫芦对水质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老师上课时说的知识可以知道,水葫芦长得这么好,说明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能消耗水部分的营养,会给其他水中生物造成影响。水葫芦是从国外引进的为饲养、猪,兔、等家禽,但是因为它生长速度过快,泛滥成灾,阻碍了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他已经成为了绿色天生杀手,而会仙湿地的水质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如图十二)。会仙湿地水葫芦灾害如今受灾害的区域部分为,睦洞湖属村庄、后门头、三义、七星村,铁匠的寸边湖、每年爆发水葫芦时七星村、三义都会组织清理河道能够让船只行走。(2)、小龙虾图十三 进入湿地后,岸边多得是各种形态的小洞(如图十三),据了解,中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

    12、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小龙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这也说明了会仙湿地岸边小洞的来由。 (3)、福寿螺图十四与水葫芦跟小龙虾一样,福寿螺是引进的外来物种,到达龙山之前的路上,到处都是福寿螺产下的卵,颜色为粉红色(如图十四),大部分是黏在灌木枝上的,应该是在水位上升时产下,后因天气转热,水位下降就一直黏着。据了解,福寿螺虽然可食用,都是味道却不能博得人们的喜爱,但是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

    13、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人们就减少对其的食用,导致现在福寿螺生长繁殖快,某些地方也产生泛滥成灾的迹象。(4)、荷花 进入荷花塘,满目的荷叶,寥寥几朵荷花,别有风味。但是低头一看,荷塘上飘的基本都是枯黄的荷叶,枯死的水草(如图十五),味道并不好闻,虽然说这些有助于荷的生长,但是过多的这些东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的多样性被破坏。图十五4、龙山 登上龙山,将湿地全景一览无余(如图十六),山上有很多古迹,一段山路铺有清代的石碑.山顶是龙王庙遗址,曾是太平天国将领云山的指挥部。在龙山山顶可以很清晰的看见有一些村民将湿地圈成的人工鱼塘,显然这对湿地的

    14、生态也是有破坏的。据史料记载,宋朝以前,会仙湿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渺无人烟,水草丰盛。而目前会仙湿地面积已减少到6平方公里左右,预计未来还会逐渐减小,人工鱼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四、总结与建议在这一次短短两天的实习中,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里, 无论是从老师的教学还是从自己的实践中都学到了不少。感老师在上山过程中尽心尽力的为我们讲解。爬了一座山,欣赏到美景,感受颇多。在看到现实中的东西与自己所堆积在脑海中的知识匹配成功,使我们对自然地理更为了解。总的来说,我们这次的认识实习很成功,在游玩的状态下,牢固了我们的理论知识,锻炼了我们清闲了许久的身躯,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希望类似这

    15、样的实习,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猫儿山岩体以加里东期花岗岩为主,伴有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侵入。岩体的主体出现于复式背斜核部,地区地质活动较多。地区生态系统已经逐年衰退,现在在其流域频繁兴建工程,加剧了环境的恶化速度,不可一味只求盲目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会仙湿地是燕山构造运动期形成的,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为保护湿地水环境,防止其退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在湿地周围及区再建有害于湿地保护的工程,如排水渠之类工程。建立会先岩溶湿地水文监测系统,对其水质、水量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湿地水情的变化情况,为全面掌握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周围居民开发湿地来种植农作物或旅游开发商开发湿地来建设旅游设施的行为进行处罚,会仙湿地科研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一定要切实保护好湿地面积。参考文献: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指导书 会仙湿地XX百科 猫儿山XX百科 小龙虾XX百科 福寿螺XX百科


    注意事项

    本文(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