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联合监测血清IL23dectin1受体在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临床意义副本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10640       资源大小:38.1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联合监测血清IL23dectin1受体在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临床意义副本Word下载.docx

    1、同时抗真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时常发生,因此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的致病力、宿主防御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对于其中涉及的许多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宿主与真菌接触后通过C型凝集素受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过程是机体发生固有免疫的基础。dectin-1受体作为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在IPFI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型凝集素受体(CLRs)是一个庞大的蛋白超家族,含一个或多个结构相关的C型凝集素杨结构域(CTLD)。依据结构和种系发生不同,CLRs被分为17个型,已有的研究表明,几种胞外和跨膜CLRs,包括树突状细胞相关

    2、C型凝集素-1(dectin-1)、dectin-2、DC-SIGN、甘露糖受体和胶原凝集素与抗真菌免疫有关,这些受体介导对真菌的黏附、摄取和杀灭,激起和(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dectin-1受体是由C型植物血凝素样碳水化合物识别域、短杆和具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基序(ITAM)的胞质尾部构成3。其C型植物血凝素折叠结构与自然杀伤T细胞类似,缺乏参与钙离子调节的残基,因而与钙离子依赖性C型凝集素结合碳水化合物相比,dectin-1受体结合配基呈非金属离子依赖性。最初的研究认为dectin-1受体是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受体,但后来发现dectin-1受体还广泛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性粒细胞

    3、和成纤维细胞等4。研究发现dectin-1受体在脑、肌肉和皮肤以外的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肺和胸腺表达水平最高5。真菌细胞壁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如-葡聚糖、甘露糖)、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葡聚糖很特殊,在哺乳动物细胞不表达,这种碳水化合物能够作为潜在的生物反应调节物起作用,对免疫系统起到多种作用,如抗肿瘤活性、抗感染活性(包括抗真菌、细菌、病毒、原虫感染等)6。吞噬作用在控制真菌感染中起关键作用,是清除真菌病原体的重要机制。 dectin-1受体作为-葡聚糖的主要受体能够结合多种真菌,包括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隐球菌和曲霉菌等7,介导对真菌的吞噬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它还能介导巨噬细

    4、胞对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答8。致炎介质(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是控制真菌感染的必需早期步骤,致炎介质产生的缺陷将导致对真菌病原体敏感。dectin-1受体识别-葡聚糖后,能够通过其胞质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样基序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包括INF、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IL-2、IL-10、IL-6和IL-23等。Brown9认为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需要TLR发热协同作用。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通过dectin-1受体的信号能够直接偶连适应性免疫应答10。另外,dectin-1受体在与-葡聚糖结合后能诱导氧爆发,这是吞噬细胞的主要杀菌机制,对真菌杀伤是必需的,尽

    5、管Fc受体介导的调理素识别机制也能够诱导氧爆发,但dectin-1受体显示出更为显著的作用。白介素-23(IL-23)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白细胞介素,与白介素-12(IL-12)有40%的基因同源性11,由p19和p40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IL-23可以对多种细胞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产生相应的细胞效应,从而在抗真菌感染免疫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eibund Gut-landmann等12和Shinobu Saijo 13等的研究表明dectin-1受体可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IL-23以及IL-12的

    6、分泌,产生的IL-23可诱导辅助型T细胞17分化产生白介素17(IL-17)。IL-23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产生IL-17在抗真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Contin等14使用小鼠口咽念珠菌感染模型研究发现,Th17细胞通过IL-17在抗念珠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Kleinschek MA等15研究发现IL-17在真菌感染中参与了保护性免疫应答如系统性新型隐球菌感染,Runder KL等16的研究也表明了IL-17参与了对抗卡氏肺囊虫的宿主防御反应。而Zelante T等17使用胃肠道白念珠菌感染和肺曲霉病小鼠模型研究发现,增高的IL-23/Th反应使小鼠对白念珠菌和曲霉菌的易感性增加,

    7、IL-23/ IL-17途径抑制了保护性的Th1型抗真菌反应,起到了负调节的作用。 总之dectin-1受体通过它的识别作用、介导细胞内摄作用、对-葡聚糖促炎症反应的诱导作用(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IL-23),L-23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产生IL-17,在抗真菌免疫的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dectin-1受体在抗真菌免疫的作用,主要集中于临床治疗性药物设计靶点的研究,而对于其在真菌感染尤其是IP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联合监测两者在IP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国内外目前相关报道甚少。参考文献1 Nucci M, Marr KA. Emerging

    8、 fungal disease J . Clin Infect Dis, 2005 ,41 ; 521-526. 2 Fridkin SK . The changing face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seltin J . Clin Infect Dis, 2005 ,41 ;1455- 1466. 3 Ariizumi K,Shen GL,Shikano S 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dendritic cell-associated molecule,Decitin-1,by subtractive c

    9、DNA cloning.J Biol Chem,2000,275(26):201574 Sobanov Y,Bernreiter A,Derdak S et al.A novel cluster of lectin-like receptor genes expressed in monocytic,dendritic and endothelial cells maps close to the NK receptor genes in the human NK gene complex.Eur J Immunol2001,31(12):34935Taylor PR,Brown GD,Rei

    10、d DM et al.Thebeta-glucan receptor,Dectin-1,i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cells of the monocyte/macrophage and neutrophillineages.J Immunol,2002,169(7):38766Brown GD, Gordon S.Fungal beta-glucans and mammalian immunity. Immunity,2003,19(3):3117 Taylor PR,Tsoni SV,Willment JA,et al.Dec

    11、tin-1 is required for beta-glucans recognition and control of fungal infectionJ.Nat immuol,2007,8(1):31-388 Schorey JS,Lawrence C.The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Dectin-1:from fungi to mycobacteriaJ.Curr Drug Targets,2008,9(2):123-1299 Brown GD. Dectin-1:a signaling non-TLR pattern-recognition rece

    12、ptorJ.Nat Rev Immunol,2006,6(1):33-3410 Willment JA, Brown GD.C-type lectin receptors in antifungal immunolJ.Trends Microbiol,2008,16(1):27-3211 Oppmann B,Lesley R,Blom B,et al.Novle p19 protein engages IL-12p40 to form a cytokine Il-23,with biological activities similar as well as distinct from IL-

    13、12J.Immunity,2000,13(5):715-72512 Leibund Gut-landmann S,Gross O,Robinson MJ,et al.SYK-and-CARD9-dependment coupling of innate imminity to the induction of T helper cells that produce interleukin 17J.Nat Immunol,2007,8(6):630-63813 Shinobu Saijo,Yoichiro Iwakura.Dectin-1 and Dectin-2 in innate immun

    14、ity against fungiJ.Int Immunol.,2011,23(8):467-47214Contin HR,Shen F,Nayyar N,et al.Th17 cells and IL-17 receptor signaling are essential for mucosal host defense against oral candidiasisJ.J Exp Med,2009,206(2):299-31115Kleinschek MA,Muller U,Brodie SJ,et al.IL-23 enhanc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15、in Crytococcus neformans infection and induces a Cytokine pattern distinct from IL-12J.J Immunol,2006,176:1098-110616Runder XL,Happel KI,Young EA,et al.Interleukin-23(IL-23)-IL-17 Cytokine axis in murine pneumocystis Carimni infection J.Infect Immune,2007,75(6):3055-306117Zelante T,Deluca A,Bonifazi

    16、 P,et al.IL-23 and the Th17 pathway promote inflammation and impair antifungal immune resistanceJ.Eur J Immunol.2007,37(10):2695-2706三. 申报单位研究条件:本院检验科具有较先进的设备,对于血液等标本的检测方法准确、成熟,掌握多项先进的流式细胞和免疫学实验技术;呼吸内科对于动物实验过程、操作方法、步骤及应用的掌握较为成熟。本院与宁波大学医学院合作建成的动物实验室设备比较完善,基本具备所需要的设备及技术。四. 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学术成就和技术指导能力、技术团队研究水平

    17、:项目负责人,副高,1998年至今,一直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任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曾主持了非典、麻疹、甲流、肺结核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任务,在感染控制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并享有很高的威望,擅长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对疑难感染的综合诊治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方面开展了多年的临床观察和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撰写了相关论文十余篇发表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期刊上,此外,还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负责微生物检验人员,副高,多年从事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对病原微生物深有研究,在各类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参与多项课题的完成。负责病理学检测人员,副高,

    18、也多年从事病理学检测工作,对病理学诊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主持多项课题的完成,在各类卫生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团队其他人员均具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本团队人员工作踏实、认真,观察细仔、负责,有较强的科研协作精神,完全能胜任课题的研究,并保证课题研究的能顺利完成。五. 项目目标、研发内容:1.研究目标: 研究肺部真菌感染时外周血及病变组织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情况及血液中IL-23的水平,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以及IL-23的表达与肺部炎症病变程度的关系,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升高到何种程度对肺部真菌感染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为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

    19、断寻找一个快速、安全、敏感、特异的免疫学诊断指标。2研究内容: 检测大鼠接种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液IL-2、IL-23、1、3-葡聚糖以及血液中性粒细胞水平。 将215只Wistar大鼠分为7组,分别为肺部曲霉菌感染组30只、白假丝酵母菌感染30只、隐球菌感染组30只、肺炎链球菌感染30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组30只、真菌口咽定植组45只(包括曲霉菌组15只、白假丝酵母菌组15只、隐球菌组15只)、健康组20只。采用气管插管滴入各种病原菌悬液,构建动物模型。接种后将肺部曲霉菌感染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肺部隐球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大鼠再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6只

    20、,将真菌口咽定植组分随机为5组,每组3只。分别在术后1、2、3、5、至死亡当天抽取外周血对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及血清IL-23以及其他相应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处死大鼠取出其感染肺,切取部分送病理科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部分送检验科进行组织培养,再取部分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其dectin-1受体的含量。对大鼠接种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将接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清IL-23水平与其他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情况与病变组织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与病理

    21、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与肺部真菌感染及炎症病变程度的关系;联合监测血清IL-23、dectin-1受体能否提高实验室诊断的敏感性;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升高或降低到何种程度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观察何种指标对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监测作用更为敏感,特异性更高。六. 技术关键和实验方法:1.技术关键:构建肺部感染动物模型:构建肺部感染动物模型是本实验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参照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动物模型制作及血浆-葡聚糖检测的诊断价值一文介绍的模型制作方法,同时在既往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在动物实验室中构建该动物模型,本院与宁波大

    22、学医学院已建立了合作关系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肺组织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是本实验中的另一关键问题,我们在已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与宁波大学医学院进行横向合作,确保实验顺利开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准确检测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23水平是本实验中的又一关键问题,我们拟在本研究小组人员既往实验技术的基础上,准确测定其含量。2.实验方法:1构建肺部真菌动物模型:真菌感染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分别将曲霉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配制成1*109CFU/ml混悬液,将250g左右wister大鼠给予水合氯醛麻醉并固定后,用自制气管插管插入大鼠气管内,将曲霉菌、白色假

    23、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悬液分别注入大鼠气管内,每次注入混悬液约0.3-0.4毫升,每日一次,连续三天,接种前3天开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只大鼠给予地塞米松0.15毫克,直至接种结束;细菌感染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分别将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配制成1*108CFU/ml混悬液,分别注入体重约250g左右wister大鼠气管内,具体操作及地塞米松的使用同真菌感染组模型。真菌口咽定植组模型:用生理盐水分别将曲霉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配制成1*106CFU/ml混悬液,通过鼻腔和口咽部滴入方法分别将这三种混悬液接种于真菌口咽定植组模型大鼠,每只大鼠滴入混悬液的量约为0.3毫升左右,连续接种3天,

    24、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同真菌感染模型组,健康组大鼠只给予同量的地塞米松肌肉注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2 肺组织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处死大鼠取出其感染肺经用RNase-free生理盐水冲洗后于200目筛网研磨过滤,转移至50毫升离心管中冰浴自然沉降10分钟后弃自然沉降物,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细胞;加入1毫升红细胞裂解液后冰浴5-10分钟后用10毫升1PBS溶液终止反应。1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细胞,并用1PBS溶液洗涤一次,收集到的细胞即为单个核细胞。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按照所购买试剂使用说明书操作;对于感染肺分离所得的dectin-1受体表达检测方法

    25、为:对于收集到的单核细胞用大鼠血清处理细胞4C30分钟,以封闭表面的非特异性抗体结合位点,取适量待测的荧光抗体加入细胞悬液中,4C避光放置30分钟后用1PBS溶液洗涤2次。标记好的细胞通过coulter epicsxl 仪器检测,所得数据用WinMDI2.8软件来对细胞表型进行分析。4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检测外周血白介素-23、1、3-葡聚糖水平。5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3.课题分解:195只Wistar大鼠构建动物模型接种后1、2、3、5、至死亡当天 接种后1、2、3、5、至死亡当天每次抽取6只大鼠(口咽定制组3只) 每次抽取6只大鼠(口咽定制组3只) 取外周血 EDTA

    26、-K2抗凝 肺组织 血清 全血常规病理检查 分离单个核细胞 组织培养 中性粒细胞计数 测定1、3-葡聚糖、 流式细胞仪技术 IL-2、IL-23 分离单个核细胞 dectin-1受体 测定dectin-1受体 七. 经费预算:支 出 科 目金 额(万元)计算根据及理由合计 7.0原材料购置费 3.7购置实验用动物及相关物品所需费用测试化验加工费 2.0购置实验用试剂所需费用会议费 0.3参加会议交流学习费用差旅费 0.4外出学习交通及住宿费用知识产权事务费研究人员发表相关论文的版面费专家咨询费 0.2请教相关专家所需支付费用八. 年度进度和目标:2012.2.12012.7.31 检索关于de

    27、ctin-1受体以及IL-23与肺部真菌感染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实验动物、实验用品的购买以及总体安排2012.8.12012.12.31 饲养实验动物构建动物模型;20131.12013.12.31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鼠外周血及肺组织单核细胞中dectin-1受体进行检测,并检测大鼠血液中IL-2、IL-23、1、3-葡聚糖、组织常规微生物培养(包括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20141.12015.1.31 总结、撰写论文、交流、成果鉴定。九. 预期成果(包括科研报告、论文、用于实践的可能等): 根据实验研究成果,可望尽早发现肺部真菌感染人群,从而尽早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预期能较大程度地节省患者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开支。本课题紧跟当前研究热点,从分子免疫水平探讨dectin-1受体、IL-23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预期发表系列论文1篇及以上。同时由于外周血便于留取,对患者不会造成机械性损伤,检测相对方便,有望推广应用于临床。十. 归口管理部门的详细审查意见。


    注意事项

    本文(联合监测血清IL23dectin1受体在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中临床意义副本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