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基础理论Z》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题20151020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资源ID:7072165       资源大小:7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基础理论Z》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题20151020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16、藏象: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17、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8、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分区。19、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20、既病防变:防病于未然,是最理想的愿望和目的,但若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2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22、相乘:乘,即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

    2、的异常相克反应,称为“相乘”。23、血液:血是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质基础。24、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25、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就是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明其病变本质的寒热虚实,顺从疾病假象而治。26、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经脉的统称。由于其与脏腑无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没有表里阴阳的配属关系,且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故称“奇经”27、阴中求阳:治

    3、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28、阴损及阳: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不同。2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倍克”。30、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居于上焦而属阳,生理上,心火不断下助肾阳,帮助肾阳温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在五行属水,居于下焦而属阴,生理上,肾水不断上济心阴,帮助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肾之间阴阳水火在生理上的升降协调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也称“水火既济”。31、水火相济:生理学名词。系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的生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32、气:是构成人体

    4、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3、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34、瘀血:因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脉中,或溢于脉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35、阴中求阳:在补阳的基础上,配伍补阴,治疗阳虚的一种方法。36、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包括治疗原则和方法两个内容。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1)同病异治概念:是指同一疾病,因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则所反映出来的证候不同,因而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麻疹在其不同的阶段,则属不同的证候,初期(12天)疹未出透,治当发表透疹;中期(24天)肺

    5、热明显,治当清解肺热;恢复期(47天)余热未尽,肺胃阴伤,治当养阴清热。春季感冒,多为风热,宜用辛凉解表;夏季感冒,多暑湿,宜用清暑化湿;冬季感冒,多为风寒宜用辛温解表(2)异病同治概念: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候,则可采相同的治疗方法。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胃下垂等,是不同的病,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2、何谓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是什么。相生即化生、变化;相克即制约、克制。五行相生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五行之间,生中

    6、有克,克中有生,形成了五行间既相互生化,又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没有生,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叛的变化与发展。只有“化中有制”“制中有化”,才能维持和促进食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3、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包括了按相生关系传变和按相克关系传变两个方面。五脏病变按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次序,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犯肝五脏病变按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引起的传变。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

    7、。相侮,又称反侮,反向克制引起的传变。如“木火刑金”、 “土虚水侮”。4、何谓肺主治节?肺主治节体现在哪四个方面。肺主治节是指肺为相傅之官,能够辅佐心君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治理、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使呼吸运动得以有节奏地进行;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5、肺与肾两脏在生理上有何联系?肺与肾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水液代谢和金水相生三个方面。a

    8、、在水液代谢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肾的主水功能,亦依赖肺的正常宣降和通调水道。肺肾协调,水液代谢正常;b、在呼吸方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由肺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从而保证呼吸的正常进行;c、阴液方面,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上滋肺阴,肺阴下济肾阴,肺肾之阴相互滋养,即“金水相生”。6、血液运行与哪几个脏关系密切?为什么?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肝、脾、肺四脏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其中心主血脉,心脏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最基本动力,其中心环节为心气、朝百脉、产生宗气,入心贯脉推动血行。肺调节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肝主疏泄而

    9、藏血,调节血量,疏泄气机,调畅经脉,保障血行畅通无阻。脾统血,使血液循环而行,不逸出脉外。总之,这四脏对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7、试述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属阳邪。炎热是指温热上炎,所以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灯,称为伤暑(或暑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暑邪侵犯人体,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迫津外泄,所以暑邪侵犯人体可引起大汗出。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由于津能载气,在大量汗出的同时,气随汗泄,引起气虚,可

    10、出现气短乏力,声低懒言等。(3)暑多挟湿:是指暑邪侵犯人体容易兼夹湿邪。盛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邪弥漫,故暑邪为病,常兼夹湿邪侵犯人体。其临床表现,除发热,心烦,口渴喜饮等暑邪致病的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脘痞腹胀,大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8、试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邪致病多见于长夏季节发。另外,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也易患湿病。湿邪病分为内湿合外湿。内湿是指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湿由内生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外湿则多由气候潮湿、湿邪侵入人体所致。致病特点如下:(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为阴之征兆,故属阴邪。所以阴胜则阳病,湿邪侵犯

    11、人体,最易损伤阳气。症状有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湿性重是指湿邪侵犯人体,易引起带有沉重感的症状。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湿邪偏盛所致的痹证,以关节疼痛重着为特点,称为“着痹”或“湿痹”。浊”即秽浊或混浊之意。湿性浊是指湿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多秽浊不清。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3)湿性粘滞:粘滞,即粘腻停滞。湿性粘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的排出多粘滞不爽,如小便不畅,大便不爽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4)湿性

    12、趋下,易袭阴位:阴位是指二阴和下肢。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也多由湿邪下注所致。9、试述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升腾向上,故属阳邪。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头面部位,如心火上炎出现口舌生疮,肝火上炎出现目赤肿痛,胃火上炎可出现齿龈肿痛。(2)火易伤津耗气:伤津是指损伤津液。火热之邪,侵袭人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出现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之症。耗气是指损伤气。火

    13、热之邪,侵袭人体,阳热亢盛,“壮火食气”,易于伤气,出现气短乏力,懒言声低等。(3)火易生风动血:生风又称动风,是指以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变化。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燔灼肝经,劫耗阴液,筋脉失养,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动血是指引起出血,火热之邪侵入血中,迫血妄行,灼伤脉络,可引起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4)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致血腐肉烂,可发为痈肿疮疡。(5)火热易扰心神:火热与心相应,心藏神,故火热邪气侵犯人体,易扰乱心神,引起神志不安

    14、,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迷等。10、试述内伤七情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七情是指怒、喜、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里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相应,属于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七情致病特点:一是直接伤及内脏,成其易导致心、肝、脾三脏病变。因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主,故七情致病皆由心发。二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结。三是影响病情变化,许多疾病,当患者有剧烈情志波动时,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变化。11、何谓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的具体应用有几个方面?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正复邪自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

    15、,邪去正自安。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要注意“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具体应用有五个方面。(1)扶正:扶正是指单用扶正的方法。适应证: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证。如用补气药治疗气虚。(2)祛邪:祛邪是指单用祛邪的方法。适用于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虚的实证。如用发汗解表药治疗邪气在表的病证。(3)扶正与祛邪兼用:扶正与祛邪兼用是指扶正和祛邪的方法同时应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对于虚中夹实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对于实中夹虚者,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4)先祛邪后扶正:“先祛邪后扶正是指先用祛邪的方法,然后再用扶正的方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邪盛为主者,若兼用扶正,

    16、则有碍祛邪,而先用祛邪,不伤正气,正气虽虚,但尚能耐受攻伐。(5)先扶正后扶邪:先扶正后扶邪是指先用扶正的方法,然后再用祛邪的方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正虚为主者,若兼用祛邪,则损伤正气,而先用扶正,不碍祛邪。12、何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举例说明。(1)因时制宜概念: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原则。例如,春夏季节,气候温热,阳气升发而趋于外,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易于出汗,所以在选用发汗药时,宜量少力缓,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正气。而秋冬季节,气候寒凉,阳气趋于内,人体腠理致密,不易出汗,所以在选用发汗药时,宜量大力峻,以免病重药轻,不能愈病。(2)因地制宜概念:因地制宜

    17、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如北方多燥寒,故宜用温热;南方多湿热,故宜用苦寒。(3)因人制宜概念:因人制宜是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的巧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年龄不同,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区别。老年患病多虚证,治疗宜补慎攻;少年患病多实证,治疗慎补。性别不同,则生理特点也有所不同,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的不同,治疗疾病时应有所考虑。如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而阳虚或阴盛之体,当慎用寒凉之药。13、简述气的

    18、功能并举例说明?(1)推动作用:指气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具有推动和激发作用;(2)温煦作用:指阳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具有温养作用;(3)防御作用:指气具有保卫肌肤、防御邪气、维护机体健康的作用;(4)固摄作用:指气对于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统影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5)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6)营养作用:指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对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功能。14、肝是如何促进脾胃运化的?有何生理、病理变化?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节脾胃升降。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取决于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的协调平衡,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19、调节着脾胃的升降关系,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而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不仅能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表现为眩晕,在下表现为飧泄,而且还能影响到胃的降浊功能,在上表现为呕逆暖气,在中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表现为便秘。前者称作“肝脾不和”,后者称作“肝胃不和”。二是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的调节,且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胆与肝相连,胆附于肝叶之间,胆汁是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正常,消化功能也就正常。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等多种消化功能异常

    20、的病症15、论述阴阳学说在指导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一是确定治疗原则(1)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阳胜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实寒证者,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若其相对一方出现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6阴之法。(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

    21、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1)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2)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3)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

    22、,升浮者为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行皆沉降,沉降者为阴。16、五行学说是如何说明五脏生理特性及相互联系的?答:1)说明五脏生理特性:将人体的内脏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枝条发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故肝属木2)以五行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以肝藏血以济心等。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肺属金而制于心火,故心为肺之主(主:指制约、相克)17、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五脏归属五行后,五脏的联系,也就成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1)相互资

    23、生关系:肾精滋养肝血,使之保持充沛(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充养血(木生火);心阳温脾,使之健运(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土生金);肺司肃降,通调水道,助肾主水(金生水)(2)相互制约关系: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的升发太过(金克木);肝的疏泄作用,使脾之运化免于雍滞(木克土);脾对水液的运化转输,可制止肾水泛滥(土克水);肾阴上济心阴,以防止心阳亢盛(水克火);心阳的温煦,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火克金)。18、何谓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是

    24、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19、根据五行学说确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具体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原则: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的方法 2)根据相克规律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有:相生 1)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2)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3)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脾胃虚弱 4)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虚、肾阴不足等虚证相克 1)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2)培土之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25、 3)佐金平木法又称泻肝清肺法,适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4)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等症。20、何为肺主治节?肺主治节的生理意义是什么?肺主治节,治节:治理、调节。是指肺能够辅佐心君治理和调节全身的功能活动。体现于四个方面:一肺主呼吸 二随呼吸运动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以及气的升降出入。三是辅助心脏、推动、调节血液的运行 四是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肺主治节是对肺功能的的高度概括。21、何为肝主疏泄?肝主疏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升发的特性,能够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运动,促进着气

    26、血津液等物质的畅达疏通。主要体现于五个方面1)调畅气机即气的出入升降运动 2)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 3)促进消化功能(脾胃运行、调节胆汁的分泌排泄)4)调畅情志 5)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22、试从生理、病理方面阐述肺与肾的关系?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主水、主管水液代谢等。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水液代谢和金水相生三个方面。一 呼吸方面:通过肺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完成体内的气机交换,但肺的呼吸功能必须依赖于肾主纳气的作用才得以正常发挥。在中医中认为由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依赖于肾,由肾纳摄之,从而保证呼吸运动的平稳,利于气机的交换。病理上若肾气虚损、摄纳无权则气浮

    27、于上,或肺气虚损,久病及肾导致下元虚衰、气不归根。出现呼吸困难,呼多吸少,动则喘甚之肾不纳气之证。23、试从生理病理方面阐述肝与肾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属木、肾属水故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等说。所以肝肾间的关系如下:1)肝肾同源:肝血有赖于肾精的资助,肾精足则肝血旺;肾精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旺则肾精充。所以肾精互相生化。肝血与肾精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依赖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充盛不衰,故为肝肾同源。在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养肝木。在阴阳学说中认为,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对各脏腑的阴液具有滋养功能,肝阴可得到肾阴的资助。即能涵敛肝阳,使肝阳不过亢,保持阴阳间的平衡

    28、。 在病理上:如肾阴虚损,不能滋养肝阳、肝阳虚损、阴不敛阳、肝阳上亢,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头重脚轻甚则肢麻震颤等症。中医中称“水不涵木”。若肝阴亏虚,久病及肾导致肾阴不足,肝肾阴亏临床表现可见,失眠健忘、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等阴虚内热之症。24、血液运行与那几个脏有关?血液运行与心、脾、肝、肺有关,原因如下:由于血液是水谷精微所化和肾精化血。而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同时主要借助于肺的宣发和朝自脉,以及肝的疏泄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的作用。脾疏血和肝藏血,是固摄约来血液的正常运行,取决于心、肝、肺、脾肾脏的推动的作用与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作用。此外,血液的正常运行还与脉道是否通利,血液或

    29、寒或热等有密切的关系25、何为肾主水?肾主水是如何体现的?肾主水,是指肾中阳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是依靠肾中的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而实现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肾阳的气化作用贯穿于水液代谢的全过程。2)尿液的生成和排泄由肾中阳气的气化作用调节。3)肾阳的升清降浊作用,将浊中之清升于上,将浊中之浊降于下,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生理上肾中阴气充盛,气化功能正常,则水液代谢正常。如果肾阳不足蒸腾气化失常则引起关门不利、尿止、水肿等病理现象。26、气血关系包括哪几方面,有何临床意义?气血关系有1、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指血液的生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基础理论Z》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题20151020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