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力系统分析 概念总结汇总.docx

    • 资源ID:6959264       资源大小:25.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力系统分析 概念总结汇总.docx

    1、电力系统分析 概念总结汇总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能是最重要、最方便的能源。 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和消 费 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 发电厂:生产电能 电力网:输送、 分 配电能。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用户:消费电能2.电力系统 运行 的三个主要特点:1. 重要性 2.快速性 3.同时性。3.衡量电能质量三指标:电压、频率、波。4.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可靠、优质、经济、环保 ”。5. u 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1. 相当于用电设备(U N 2. 直接与发电机相连 (1+5%U N 二次侧额定电压

    2、:1.(1+10%U N 其中 5%用于补偿变压器满载供电时,一、二次绕组上的电压损失;另外 5%用于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因此 适用于变压器供距离较长时的情况 。2.(1+5%U N 漏抗较小或 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连。6.电网的接线方式1.无备用接线:每个负荷只能从一个供电回路取得电能的开式网。包括:放射式接线, 干线式接线和链式接线。 优点:简单、经济。 缺点:可靠性低。2.有备用接线:每个负荷至少能从两个不同供电回路取得电能的网络。包括:双回路供 电网络、双端供电网络和环网。 特点:可靠性显著提高;但设备费用增加较多且运行调 度复杂。 电力系统的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网采取有备用接线方式,配电网

    3、根据负荷性质 决定接线方式。7.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 大电流接地系统 ” 可靠性低 绝缘有利 适于 110kV 及以上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小电流接地系统 ” 可靠性高 绝缘不利 适于 335kV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消弧线圈的作用:产生感性电流分量,与接地点容性电 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电流,提高供电可靠性。全补偿、 过补偿 ILIC(考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避免谐振 、欠补偿 第二章 电力网络各元件的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 1、架空线路的参数和等值电路1. 电 阻 的 计 算 2. 电 抗 计 算 3. 电 纳4. 电导计算 g=0;2、电力线路的等值

    4、电路1. 短线:100km 的架空线路 Z=R+jX G、 B 均略; 2.中长线:100km l 300km架空或者 100km的电缆此时 需要考虑分布特性,引入修正系数,更复杂。 3、变压器的参数和等值电路1.双绕组变压器 Ps -短路损耗(KW ; Vs%-短路电压百分数; P 0 -空载损耗(KW ;I 0%-空载电流百分数;注意单位! V N -KV ,折算到哪一侧参数,用相应的额定电压 V N ; S N -MVA ; 2.三绕组变压器 电阻计算: 电抗的计算: .4.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1.标幺值=实际有名值 /基准值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1.无功功率平衡:系

    5、统的电压平衡取决于无功功率平衡; 无功功率的平衡应本着分层、 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 无功电源的无功输出应能满足系统负荷和网络损耗在额定电 压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2.无功功率负荷:异步电动机是电力系统主要的无功负荷;系统无功负荷的电压特性主 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变压器 线路。3.无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发电机、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静止无功发生器。发电机:发电机是唯一的有功功率电源,又是最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运行时,向系统供 给无功功率,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在欠励磁运行时,它吸收感性无功功率,

    6、起无功负荷 作用。由于相应速度较慢,难以适应动态无功控制的要求。(适用于发电厂、大型供电 站静电电容器:静电电容器供给的无功功率 Qc 与所在节点的电压 V 的平方成正比,即 Qc =V 2 /Xc式中, Xc =1/wc为静电电容器的电抗。当节点电压下降时,它供给系统的无功 功率将减少。因此,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电压下将时,电容器无功输出的减 少将导致电压继续下降。换言之,电容器的无功功率调节性能比较差。 在运行中调节电 容器的功率,可将电容器分解成若干组,根据负荷变化,分组投入和切除,实现补偿功 率的不连续调节(单向,只吸收容性无功功率,发出感性无功功率静止无功补偿器:由静电容器与

    7、电抗器并联而成。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电抗吸收 无功功率,两者结合在一起,配以适当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平滑改变输出。静止无功发生器:全控型器件,响应速度快,运行范围宽,谐波电流含量少,电压较低 时可向系统注入较大无功功率。5.无功功率平衡基本要求:1.无功电源发出无功功率应该大于或至少等于负荷所需无功功率和网络中无功损耗之和2.系统还必须配置一定的无功备用容量3.尽量避免通过电网元件大量传送无功功率,应该分地区分电压级地进行无功功率平衡4.一般情况下按照正常最大和最小负荷的运行方式计算无功平衡,必要时还应校验某些 设备检修时或故障后运行方式下的无功功率平衡一般无功功率按照 就地平衡的原则 进行补

    8、偿容量的分配。小容量的、分散的无功补偿 可采用静电电容器;大容量的配置在系统中枢点的无功补偿则宜采用同步调相机或 SVC 实现无功功率在额定电压下的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二、电压调整的基本概念1.电压偏移的危害:电压降低:会使网络中功率和能量的损耗加大;电压过低:有可能危 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电压过高: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受到损害,在超高压网络 中还将增加电晕损耗等2. 允许电压偏移指标:35KV 及以上:5%; 10KV 及以下:7%;低压照明:+5%, -10%; 农村电网:+7.5%, -10%(+10%, -15%3.中枢点调压模式:顺压模式: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低一些,但

    9、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 102.5%;小负荷 时允许其电压高一些, 但不超过线路额定电压的 107.5%的调压模式。 对于某些供电距 离较近,或者符合变动不大的变电所,可以采用这种调压方式。逆压模式:在大负荷时升高电压,小负荷时降低电压的调压方式。一般采用逆调压方式, 在最大负荷时可保持中枢点电压比线路额定电压高 5%, 在最小负荷时保持为线路额定 电压供电线路较长、负荷变动较大的中枢点往往要求采用这种调压方式恒压模式:介于前面两种调压方式之间的调压方式是恒调压。 即在任何负荷下, 中枢点电 压保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一般较线路额定电压高 2%5%.4. 调整用户端电压 Vb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0、1 调节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 Vg ;(2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变比;(2 改变线路的参数;(4改变无功功率的分布(加电容5.电压调整的措施:发电机调压、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调压、线路串 联电容补偿调压6.各种调压方法的优缺点1、发电机调压:简单灵活,无需投资;考虑因素较多,只做辅助调压手段2、变压器调压:不能发出和吸收无功,只能用于系统无功充裕时。普通:适于电压波动幅度不大且调压要求不高有载:适于枢纽变电所及调压要求较高的用户3、并联补偿调压:达到无功分区分层平衡的主要手段;分散于用户:电容集中于中枢点:调相机或 SVC4、串联补偿调压:辅助调压手段第七章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11、 一、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静态稳定 (Steady Stability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的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 力。 二、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暂态稳定 (Transient Stability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 定方式的能力。通常指第一或第二振荡周期不失步。 三、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1.故障的快速切除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应用 2. 2.提高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 3. 3.减少原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1. 四、提高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措施 1.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2.

    12、 2.减小元件的电抗(1)采用分裂导线(2)提高线路额定电压等级(3)采用串 1. 1 2 3 联电容补偿(4)双回线路取代单回线路(5)电缆取代架空 4 5 3.改善系统的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装置 3. 五、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之内 电力系统频率是靠电力系统内并联运行的所有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总和与系统内所有负荷消耗(包 ( 括网损的有功功率总和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 但是电力系统的负荷是时刻变化的,从而导致系统频率变化。 ,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之内 ,就是要及时调节系统内并联运行机组有功功率。 负荷的变化将引起频率的变化,产生频率偏差。电力系统联合运行的优点所在


    注意事项

    本文(电力系统分析 概念总结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