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docx

    • 资源ID:6878891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docx

    1、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古代诗文阅读(29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5)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6)东隅已逝, 。 (王勃滕王阁序)(7)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8) ,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

    2、(二)文言文阅读(l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 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

    3、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

    4、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二人并告归乡里 四美具,二难并B尔何相信之审邪 审容膝之易安C后元伯寝疾笃 则刘病日笃D时式出行适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3分)至其日,巨卿果到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省书见瘗,怆然感之 三府并辟,不应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 B元伯请求母亲设宴款待范式,但母亲对两年之约有所疑虑,元伯对范式的肯定打消了母

    5、亲的疑虑。 C张劭托梦给范式说自己要在某天死去,某时下葬,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范式醒来后忍不住悲叹流泪。D陈平子与范式同在京师太学学习,虽然二人素昧平生,但陈平子认为范式是个可以把身后事相托的义士。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答: (2)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 分)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第二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2分)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答: 二、文

    6、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各项中对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A等待七年以后,欧也妮收到查理的信。查理在信中告诉欧也妮,他要与一个漂亮有钱的贵族小姐结婚,并随信寄来赠款和利息作为回报。B葛朗台贪婪、狡黠、吝啬,独自观赏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来常装口吃耳聋,诱使对方上当受骗。 C葛朗台喜欢拿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拿侬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D葛朗台得知女儿把积蓄送给了堂弟,大发雷霆,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

    7、直到公证人克罗旭晓之以继承权这一利害关系,才把女儿放出来。 E克罗旭表示愿意到巴黎清理葛朗台弟弟的债务,而且不要葛朗台付旅费,葛朗台满心喜悦,在他上巴黎后的第三天,葛朗台把查理他打发到印度去。8根据欧也妮葛朗台的内容填空。( 5 分)(1)“父亲,您别弄坏它(“它”指的是 ),否则我就没脸见人了。父亲,你听见了吗?”“老爷,行行好吧!”母亲说。“父亲!”欧也妮大喝一声,声音那么响,吓得 赶紧上楼。欧也妮抓起手边的 ,用它当武器。(2)“葛朗台在弥留之际,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时,葛朗台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这段文字中的“骇人的姿势”是指 。(3)

    8、1811年是多事的一年,收葡萄的季节特别辛苦,葛朗台决定把自己的 送给在他家做了二十年工的拿侬,那是她从主人那里得到的唯一礼物。(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 阅读下面的 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注】几:婉转。劳:忧愁。(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孔子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犬马都会养自己的父母。B孔子不赞同把“孝”简单等同于“养”的看法。C孔子认为父母如果有错,子女应尽规劝的职责。D孔子认为子女赡养和规劝父

    9、母都应该讲究时机。(2)孔子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说说这一核心精神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

    10、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

    11、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

    12、,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10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B古琴艺术

    13、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12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

    14、遗产更值得保护。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l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青岛啊,青岛刘兆亮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那时我正上高三,父亲带着家中最破的被子和那顶漏雨的安全帽到县城坐火车。父亲就到学校去看我,但他并没有见到我。父亲就给看门师傅留了一张字条,写道:“儿,我去青岛干活儿了。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你好好念书,争取考到青岛去。”署名是“父亲亲笔”。这是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书信,是写在随手捡起的烟盒上的,烟盒上脚印清晰可辨,

    15、比父亲的字还工整。但父亲的字比它精神多了,撇撇捺捺都有把持不住的去青岛的激动之情。 青岛好啊!父亲这个赞美诗般的感叹也是听别人陈述来的。父亲没去过青岛,甚至他连比县城更大点儿的城市都没去过,但父亲那时去青岛了。看到父亲的留言,我很高兴。 父亲在一个叫观海山的山上建花园。山不太高,但站在屋顶上可以看到海,下雨天不上工,父亲就上山顶去看海。看海是父亲最高级的精神生活。在他的物质生活方面,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能隔三差五吃到两块五一斤的肥肉膘。父亲说,瘦的他们才不爱吃呢,青岛的肥肉真贱!父亲说,乖乖,青岛就是青岛啊! 但青岛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这是堵心窝儿的事。父亲说,肥肉很香,但一想到钱就咽不下去了。

    16、父亲走时只准备了25块钱生活费,父亲花了40天。之后,他摸口袋时,兜里只剩下五个手指头了。当然,在他的内裤边,母亲还连夜为他缝进了50块钱。但那钱不能动啊! 青岛怎么不发工资呢?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以前李老板让父亲下山替他买的烟都是十多块钱一包的,现在下降到四块多钱一包了。 给李老板买烟是父亲难忘青岛的另外一个原因。 起初,父亲买烟买得一肚子得意,觉得老板还挺把自己当回事。等父亲戒烟了实际是没有闲钱买烟了,他才感觉到买烟成了一种煎熬和痛苦。 父亲每次烟瘾上来的时候,都要到厕所尿一泡尿,每次进行的时间都很长。他低头思考着什么,最后还是使劲地捏

    17、一把那缝在内裤边的50块钱,忍了。但父亲经常把烟包放在鼻子下使劲地闻一闻。闻一闻烟又不会少,没事的。有几次他甚至就想把手中的烟往腰里一别,一口气跑回家,坐在田头再一口气抽光。边抽烟边看玉米生长,多美的事儿啊! 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这也是老板习惯让他买烟的根本原因。父亲觉得自己挟烟出逃的想法太匪气了,也不切实际。父亲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爬山时多弄出点儿汗,递烟给老板时好让他酬劳给自己一根抽抽,但是没有。只有一次,李老板客气地说,剩下的三毛钱硬币不要了,看你累的,头上的汗珠子比雨点儿还大!父亲不收,两个人互相推让,干活儿的人都把手中的活儿停下来看他们。李老板生气了,大喝一声后又把声音压得低低的,

    18、拿着,对,拿着。父亲的兜里就多了三毛钱。 父亲想等下次再多出三毛,还有再下次,再再下次 慢慢地,父亲他们就感觉到李老板可能在耍熊蛋了他要跑掉了!大家也很久没能吃上肉了,伙房的人也好久没接到钱了。 父亲等人也不能干等着,就买了车票回家。父亲们都偷偷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有的与父亲一样拆开了内裤,有的翻起了鞋子,有的把被子里的棉花团弄开那里是事先准备好的回家的路费。我们那里的习惯,路费多少就缝多少。 但青岛朝我走来了。我被青岛一所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录取了。那天父亲把烟头抽得很兴奋,他满眼亮亮的,左手比画着青岛宽阔的马路怎么走,还一个劲儿说,青岛好啊!青岛好啊! 我不知道,当父亲赞美诗一样地感叹青岛

    19、好的时候,他的右手在口袋里把从青岛带回来的那三毛钱都攥出了汗!到了学校后我才发现,那三枚硬币,被父亲打进了我的背包那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儿子应当继承。(选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6年第1期,有改动)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父亲从未去过别的大城市,却与青岛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海,吃肥肉膘,简单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却让父亲心满意足。B父亲满怀希望地外出打工,却因工资被拖欠不得不失望回家,文章的主旨意在揭示并批判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社会现象。C文章写了父亲戒烟、想烟、闻烟、想挟烟而逃等细节,这些细节不仅没有使父亲的形象陷入卑俗,反而表现了父亲的淳朴

    20、。D文章明线讲父亲在青岛打工的故事,暗线讲我考青岛的大学的故事。暗线由“字条”埋下伏笔,由“三毛钱”呼应作结。E文章细致描写了青岛的美丽风光,它与父亲的困窘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现代文明背景下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和无奈。14文中结尾说三枚硬币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财富”在文中有何含义,请简要指出。(4分)答: 15文中多次出现“青岛好”一语,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青岛好”的理解。(6分)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1 分)16下列六句诗,可以组合成三副对联,请你组合出合适的一副送给学校摄影小组。(填序号即可)( 3 分) 现出庐山真面目 天涯雁寄回文锦 常向秋山寻妙句 留住秋水旧丰神 又驱春色

    21、入毫端 水国鱼传尺素书答: 1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8 分) A 是一项旨在创新的艺术工程, B 这种创新不是对名著的随意否定与肆意颠覆, C 给名著的人物和情节穿上时髦的外衣, D 创作主体对名著的当代性阐释,对名著的独特感悟与精准演绎。那些与当下观念沆瀣一气的重拍之作只是艺术长空中的闪电,不会长久辉耀在历史的天空。 (1)请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文字谈论的主要话题,并填写在A处。(3 分)答: (2)根据文意,在B、C、D三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 3 分)答:B C D (3)划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五、写作(70 分)18请以“趣”为话题,自行立意,自

    22、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 分) 语文试卷答题卡得分栏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三)(一)(二)(一)(二)一、(2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8分)1 (1) (2) (3) (4) (5) (6) (7) (8) (二)文言文阅读(15分)2 ( ) ( 3 分) 3 ( ) ( 3 分) 4 ( ) ( 3 分)5 .(1)答: (3分) (2)答: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1)答: (2分) (2)答: (4分) 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 ( ) ( 5 分)8 ( 5 分)(1) , , (2) (3)

    23、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1)( ) (3分)(2)答: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10 ( ) ( 3 分) 11 ( ) ( 3 分) 12 ( ) ( 3 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13 ( )(5分)14答: (4分) 15答: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16答: ( 3 分)17(1)答: (3 分)(2)答:B C D ( 3 分)(3)修改意见: (2分)五、作文(70分)参考答案1(1)时矫首而遐观(2)既窈窕以寻壑(3)或植杖而耘耔(4)云销雨霁(5)潦水尽而寒潭清(6)桑榆非晚(7)门衰祚薄(8)人命危浅2 C

    24、(“笃”,病重的意思。A项前者是“一起”的意思,后者是“具备”的意思;B项前者是“确切”的意思,后者是“明白、知道”的意思;D项前者是“恰好”的意思,后者是“到”的意思)3 D(是张劭对范式的希望,是说范式看了陈平子的遗书和坟墓后的反应,是说范式不去当官)4 C(“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错,文中说“子未我忘,岂能相及”)5.(1)元伯把事情全部告诉母亲,请她准备好饭食来等候范式(巨卿)。(意思译对得1分,“具”“以”译对各得1分)(2)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意思译对得1分,“素”“遗”译对各得1分)6(1)比喻,把“水面”比作“明镜”。(修辞手法1分,说明1分)(2)一、二

    25、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4分)7 A E(A项“漂亮”错,是“奇丑”。E项“克罗旭”错,是“银行家”)8(1)梳妆匣、拿侬、一把刀(2)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3)一只旧表9(1)D(子女赡养父母要讲究时机有误)。(2)“孝”的核心精神是敬。赡养父母,不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心存敬意;规劝父母,要言辞婉转,即便父母不听不能心存怨恨。(核心精神1分,体现有两方面,各占1分)10C(C与原文意思不

    26、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11B(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12B(A原文没提到这一点,C原文只说是更有价值并不代表更值得保护。D并不是所有社会传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3BE(B项“主旨意在揭示并批判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社会现象”有误;E项文章没有“细致地描写了青岛美丽的风光”。答对一项给3分)14“财富”不只是简单的指代三枚硬币,更重要的在于它积淀着父亲青岛生活的深刻体验,对儿子而言,这是精神上的财富。(能从精神上去说即可酌情给分,只答物质上的三枚硬币不得分)15观点1:表现了包括父亲在内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想

    27、象,即使受过伤痛,城市情结依旧。观点2:隐含了包括父亲在内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悲苦辛酸,在他们赞美城市美好的同时,城市又给了他们什么,发人深思。观点3:体现了父亲淳朴、善良、忍耐的性格。(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16 (如顺序颠倒得2分)17(1)名著重拍(重拍名著) (2)B但是(但,然而) C也不是(不是) D而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关系即可) (3)在“观念”的前面加上“庸俗”。( 只要符合原文语境,其他词语亦可)18参考高考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47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

    28、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后采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

    29、征早晚都去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殷子征说:“我和君章倾心与你结交,这不算死友,还想找谁呢?元伯说:“你们两位,只是我的生友。山阳郡的巨卿,则是我所说的死友。”不久张劭死了。范式(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带着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会在某时埋葬,永远命归黄泉。我知道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不由得悲叹流泪。(第二天)便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前去奔丧。范式便穿上了朋友死后应穿的丧服,算着埋葬他的那一天,骑马前往奔丧。范式到后,拍着灵柩说:“元伯你走吧!你我生死异路,从此永别。”范式于是留住在坟旁,给张劭修坟种树,这样以后才离开。张劭后来到了京师,进太学学习。当时儒生长沙陈平子也同在太学,不认识范式,陈平子得病将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一位义士,可以把身后事托给他。我死后,只须把尸体埋在巨卿户前就好了。”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陈平子死后,妻子照着平子的遗嘱办了。这时范式刚好出外回来,看了陈平子的信和他的坟墓,不胜悲痛,对着平子坟墓作揖哭泣,认为平子是他的死友。于是想法护送平子的妻儿,亲自送丧回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呈上奏章说明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召范式,但范式没有应聘。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届高三语文期中联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