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善考研《中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资源ID:6863682       资源大小: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善考研《中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2010-1/2003-1/1997-1/1992-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约(消长平衡)】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寒与热】2002-2/1996-127 下列治法,均以阴阳对立制约为依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热因热用,寒因寒用】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

    2、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2007-1素问“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阴阳对立制约】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互根互用的含义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990-79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孤

    3、阴不生,独阳不长”。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2007-2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互根互用】2005-14 在治疗虚衰病证,为求阴阳相济,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此为:【阳中求阴】1991-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2008-3/1995-2/1994-128 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互根互用】王冰注素问“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生。” 2009-2/200

    4、6-2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2004-2 体现阴阳互根关系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997-99 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气与血】1997-100 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1993-99 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和互用关系】1993-100 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的互根关系】“阴者,藏精而起亟(ji)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相互转化的含义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六微旨大论:“升

    5、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阴阳偏盛偏衰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至真要大论:“阴虚不能制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2000-14/1998-14/1997-13/1990-3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阳病治阴】1999-1/ 1995-1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阳虚阴盛】1999-13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阴病治阳】1994-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

    6、【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2002-3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阳中求阴,阴气得复】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变动为握(抽搐,为筋的病象)。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变动为忧(言语吞吐,反复不定)。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变动为哕(干呕)。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变动为咳(肺气上逆)。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变动为栗(战栗)。2010-81 根据五行归类,肺之变动为:【咳】2010-82 根据五行归类,脾之变动为:【哕】2001-75 脾之变动为:2001-76 心之变动为:【

    7、忧】2000-73/1996-73 肝之变动为:【握】2000-74/1996-74 肾之变动为:【栗】1999-3 在五脏变动中,正确的描述为:【肝之变动为握;心之变动为忧;脾之变动为哕;肺之变动为咳;肾之变动为栗】五行的制化和乘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是对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很好说明。2008-4/2001-121/1994-1 五行相乘,是指:【气有余则制己所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2003-2 五行相侮,是指:【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

    8、病及母病情较重,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邪挟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2007-3 难经经释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哪种疾病传变形式:【相侮】2006-3 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子病犯母】2005-3 难经“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母病及子】五行学说指导疾病

    9、的治疗“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2000-2 在情志相胜的关系中,正确的描述为:【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1995-75 心为:【生之本】1995-76 肝为:【罢极之本】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作“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10、,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1995-10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由于:【心主神志】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2006-5 与素问调经论所说“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相关的是:【心神】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本神:“故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

    11、出焉”。2009-82 肺为:【相傅之官】“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痿论说:“肺者,脏之长也”;九针论说:“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说明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脾的转输与散精作用。经脉别论说:“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2005-106 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脾能转输水谷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气升太

    12、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则可以导致猝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2004-9/1996-7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病机是:【血随气逆】2001-8 产生“薄厥”的病因,多是:【大怒】“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五轮”学说,为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2007-7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其中肝之精气上注于:【

    13、黑眼】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14、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1995-5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丈夫五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肾气衰,发堕齿槁】1992-4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丈夫七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跗肿。跗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失常,则既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同时又可引起气不化水,而发生小便清长、尿量大量增多等病理现象。2003-6 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

    15、指:【肾气的蒸化作用】1995-4 “肾者,胃之关也”主要针对:【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2003-71 医贯的命门论点是:【“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说】2003-72 景岳全书的命门论点是:【命门为“水火之宅”说】1998-73/1991-73 难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左肾右命门说】1998-74/1991-74 内经关于命门的论点是:【“命门者,目也”说】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因此,无论是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就是肾的闭

    16、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2002-7 “肾为气之根”主要指:【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也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这里所说的“三气”,是指宗气、营气和卫气)。但是为原气之别使不是三焦的功能。2005-108/2001-122 三焦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其确切内涵是:【为升降出入之通道;为气化的场所;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

    17、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明张介宾等医家将其附会为分布于胸腹腔的包容五脏六腑的一个“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之为“孤府”。“脉者,血之府也”,“头者,精明之府也”。“胆者,中精之府。”本草纲目说:“脑为元神之府。1992-73/1998-75 三焦为:【孤府】1992-74/1998-76 脉为:【血之府】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举痛论说:“寒气入经,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内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2003-112 内经认为,寒邪入经,其性凝滞,则:【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内则气不通】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2010-11/2006-12 导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的病机(情志因素)是:【惊(则气乱)】2007-12 素问举痛论所说,导致“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得食:【悲则气消】“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即指五味偏嗜

    19、,脏气偏盛,导致“伤己所胜”的病理变化。2006-13 引起“肉胝皱而唇揭”病证的饮食偏嗜是:【多食酸】2002-10 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2001-9 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1994-12 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1991-7 素问五藏生成说“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2007-13 导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因素是:【味过于甘】2005-110 素问生气通天论

    20、说“味过于苦”则:【脾气不濡,胃气乃厚】2003-12 内经所说“味过于辛”则:【筋脉沮弛,精神乃央】2000-10 “味过于酸”,则:【肝气以津,脾气乃绝】1999-11 素问1992-13/1998-10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则:【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风气内动的概念、形成原因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2007-154/2000-11/1998-11/1997-12/1991-8

    21、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均属于:【体内阳气之变动】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的概念及病理表现经脉在论述足阳明胃经的经气虚实时所说:“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又说:“足阳明之别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009-126 灵枢经脉记载,经气“有余于胃”的临床表现是:【消谷善饥;溺色黄】2004-8 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此为何经之别的病变:【足阳明胃经】2002-11 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2001-12/1997-9/1991-9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是哪一经的表现:经络气血衰竭的概念及病

    22、理表现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木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2005-12 临证所见“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其病机是:【少阴之脉终结】2002-12 素问诊要经终论载,临床见“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为何经气血

    23、衰竭:【太阳之脉】1998-77/1994-76 足少阳之脉终绝,可见:【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1998-78/1994-75 太阴之脉终觉,可见:【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脏腑病机的概念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喷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既病防变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七十七难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1999-76 “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治

    24、未病】1992-78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属于:【既病防变】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唐王冰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称之为“阴病治阳”。2010-14 阴病治阳的具体应用是:【诸热之而寒者,应益火之源】2009-13/2000-14/1998-14/1997-13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阳病治阴】2006-110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虚则补之】1999-13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阴病治阳】199

    25、4-13 “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新方八略中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新方八略所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懔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2009-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高者”的治法是:【因而越之】2007-15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调整阴阳的具体应用,“其有邪者”

    26、应:【渍形以为汗】因时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2008-2 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因时制宜】1999-75 “用温远温、用寒远寒”属于:1993-10 “用寒远寒”是指:【气候寒冷慎用寒药】1992-77 “用热远热、用凉远凉”属于:因地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异法方宜论说:“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2008-14 素问“西北之气,散而寒之”是指:【散其外寒,清其里热】2005-79 素问“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体现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10 / 1012考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要


    注意事项

    本文(完善考研《中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