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环境化学总试题题库(不包括选择与判断)Word下载.doc

    • 资源ID:6861230       资源大小:2.56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环境化学总试题题库(不包括选择与判断)Word下载.doc

    1、5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 机械迁移 、物理-化学迁移和 生物迁移 三种方式。6、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物理效 、 环境化学效应 和环境生物效应 。7世界水日为每年的 3月22日 。8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有 物理、 化学生物三种方式。9世界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为 持久性有机污染 、“三致”化学污染物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三类。三、问答:1、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 、有机磷化物等。2、 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

    2、 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 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 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 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 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 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 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 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11环境监测新技术 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 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 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

    3、)伦敦烟雾事件:(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7)水俣病事件:(8)米糠油事件:第二章1、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2、湿沉降(wet deposition)指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被降水去除或湿沉降对气体和颗粒物都是最有效的大气净化机制。湿沉降有两类:雨除(rainout)和冲刷(washout)。3、雨除是指被去除物参与成云过程,即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应。4、干沉降(dry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

    4、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具体包括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碰撞而被捕获(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5、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表的过程。通常指的是湿沉降,又称酸雨。6、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7、冲刷是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酸雨是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8、光量子产率:表示化学物质吸光后,所产生的光物理过程或光化学过程的相对效率 9、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 10、飘尘:长期飘泊在大气中颗粒

    5、直径小于l0m的悬浮物称为飘尘。 11、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12、化学去除: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的过程。13、光化学第一定律:分子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14、气溶胶: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15、自由基反应:凡是有自由基的生成或由其诱发的反应。16、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 和氮氧化物(NOx 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O3、醛类、PAN、HNO3等二次污染物。人们把参与

    6、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17、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18、降尘: 指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19、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1、HO自由基的时空分布规律是:低空 多于 高空,低纬 多于 高纬,南半球 多于 北半球,夏天 多于 冬天,白天 多于 夜间。(高温有利于自由基的形成) 2、碳氢化合物大部分以 气态 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 光化学 烟雾的主要参

    7、与者。4、H3C(烷基自由基)主要来自 乙醛 和 丙酮 的光解。5、大气遭污染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污染源排放的 特征 、 排放量 和污染源的 远近 ,还决定于大气对污染物的 扩散能力 。6、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 HO 和 HO2 。7、大气中的卤代烃包括 卤代脂肪烃 和 卤代芳香烃 。 有机的卤代烃 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需特别引起关注。8、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 NO 、 NO3 和 N2O5 。9、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10、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 悬浮颗粒物 、 CO 、 SO2 、 O3 、 铅 等。11、完成下列大气中H2S的去除反应式:H

    8、2S + O3 H2O + SO2 HO + H2S S H2O + SHSH12、 自由基链锁反应一般分四个阶段,即自由基 引发 自由基 产生、传播 自由基 传递、终止 自由基 消失 。13、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xCl2 + h CFxCl + Cl Cl + O3 O2 + ClO ClO + O O2 + Cl 14、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三大环境问题 臭氧层耗损 、 气候变化 、 酸沉降 等都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15、大气中的CH4主要通过与 HO 自由基反应而被去除。16、大气 中 污 染 物 氯 氟 烃的危害是: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

    9、体; 和 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17、高层大气中的 高空中的光致电离 及 电磁辐射 可以产生自由基。18、根据光化学第一定律,首先,光子的能量至少要 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 时,才能引起光离解;其次,分子对某种特定波长的光要有 特质吸收光谱 ,才能产生光化学反应。19、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一是由 OH 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 二是由 NO 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 ;三是由 Cl 构成的催化循环。20、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 分散性 气溶胶和 凝聚性 气溶胶 。21、大气污染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有 含氮化合物 、 含硫化合物 、 含碳化合物 、和 含

    10、卤素化合物 。22、污染物在大气中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作用,即 大气化学 作用, 气象 作用及 流体力学 作用 。23、对流层中的臭氧主要是与 HO 、 NO 等反应而去除;平流层中臭氧的去除主要是与 ClO 、 NO 等的反应。24、 CH4 是大气中唯一能够由天然源排放而造成高浓度的气体。25、大气中 的 污 染 物 氯 氟 烃 具 有 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 、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不易被降水清除 的特点。26、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 大气稳定度 和 风 的影响。27、 大气污染研究中通常把碳氢化合物分为 甲烷 和 非甲烷烃 两类。28、H3CO(烷氧基自由基)主要来自 甲级亚硝酸酯

    11、和 甲基硝酸酯 光解。29、H3COO(过氧烷基自由基)来自 烷基 与O2的作用。30、SO2 在大气中,尤其在污染大气中易通过 光化学氧化 、 均相氧化 、 多相催化氧化 ,最终转变成 硫酸 或 硫酸根 ,并通过干沉降或湿沉降(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31、大气中CH4主要来自 土壤微生物活动 、 植被化学反应、细菌活动 、_ 对流层平流层化学反应 _的排放。32、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 NO2 既是链反应的引发物质,又是链反应的终止物质。33、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 pH值 、 金属离子 和 臭氧浓度 有关。34、大气污染物的云内清除(雨除)过程包括 气溶胶气体 的雨除和 微量气体 的雨

    12、除。35、大气中 硫酸盐 和 硝酸盐 等气溶胶可作为活性凝结核参与成云过程。 36、 硫酸型烟雾 烟雾发生时往往白天、夜间均会连续出现。37、空气中氧化剂特别是 O3 也包括 PAN 及其他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指标。38、气溶胶粒子污染来源的常用推断方法有 相对浓度法、 富集因子(EF)法、 相关分析法 、化学质量平衡法(CMB) 和 因子分析法(有可分为主因子分析(PFA)和目标转移因子分析法(TTFA) 。39、酸沉降有 湿沉降 和 干沉降 两种过程,前者是通过 降水 将大气中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而后者是酸性物质在 气流作用 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40、微量气体的雨除取决于气体分子的 传

    13、质过程 和在溶液中的 反应性 ,同时还与云的类型和云滴有关。41、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有:大气中的氨 、 颗粒物的酸度 及其 缓冲能力 。42、大气颗粒物的粒度有三个模:即 艾根核膜 、 积聚模 和 粗离子模 。43、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有SO42- 、NO3-、Cl-、HCO3-。44、化学烟雾型污染有两种类型,即 洛杉矶烟雾 和 伦敦型烟雾 。45、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分布多数属双模型,即 积聚模 和 粗离子膜 。46、 光化学烟雾 烟雾一般发生在白天,夜间消失。47、写出下列物质的光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 NO + O (2)HNO2 + h NO + HO 或HNO2 + h H

    14、 + NO2 (3)HNO3 + h NO2 + HO (4)H2CO + h H + HCO 或 H2CO + h H2 + CO (5)CH3X + h CH3 + X48、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 CO2 、 N2O 、 CH4 及 CFCs 。49、中国酸雨的主要致酸物质是 硫酸盐 。50、SO2 和NOx 的气相转化主要通过与 HO 自由基反应来完成。51、大气中SO2的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主要途径是 均相氧化 和 液相氧化 。52、大气降水的酸度与其中的 酸、碱物质 的性质及 相对比例 有关。53、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中, SO42- 可作为酸的指标, NH4+ 、 Ca+ 可作为

    15、碱的指标。54、云内清除和云下清除过程受 大气污染程度 和 环境参数 的影响。55、云下清除过程包括 微量气体 及 气溶胶 的云下清除。三、简答: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 ;(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 ;(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 ;(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 (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烯烃的存在); (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

    16、(4) 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 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3、简述HO2 的来源(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 H + HCO (光l370nm)(光分解) H + O2HO2 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

    17、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 CO CO2 + H H +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R + H H + O2 HO2 RH + O3 + hRO + HO2 4、请以CH3CH=CHCH3为例,参考下面的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写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有关反应式。5、酸雨形成须具备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1)条件:污染源条件,即有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有利的转化条件;大气中的气态碱性物质浓度较低,对酸性降水的缓冲能力很弱;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较多及其缓冲能力较弱;有利的地形和气象条件。

    18、(2)影响因素:酸性物质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大气中的氨;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天气形势的影响。6、简述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大气中耗损O3的三种途径:1、一是由OH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O + HO2 OH + 02OH + O3 HO2+ 022、二是由NO构成的催化循环反应 :NO + O3 NO2 + 02NO2 + O NO + 023、三是由Cl构成的催化循环:Cl+ O3 ClOClO + O Cl+ 02 7、简述酸雨的形成过程。答:1、由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气相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2、云形成时,含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19、; 3、云滴吸收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硫酸根、硝酸根;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清除了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的气溶胶; 5、雨滴降落时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再在水相中转化成硫酸根、硝酸根、8、大气中CO和CO2的主要天然来源有哪些?1、 CO的主要天然来源:甲烷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 2、CO2的主要天然来源: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以及腐败作物和燃烧作用。9、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P46) 10、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项目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污染物污染来源季节气温

    20、湿度日光臭氧浓度出现时间毒性烟雾性质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等煤冬低(4以下)高弱低白天夜间连续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致死亡还原型碳氢化物、氮氧化物、臭氧、PAN、醛类汽油、煤气、石油夏、秋高(24)强白天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臭氧等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氧化型11、简述温室效应的危害。1、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两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一些城市可能被淹没;2、全球气温上升中,由于两极温度升高快,而赤道升温慢,因此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改变,例如西风漂流等减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会减弱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反应; 3、另外由于温室气体上升,还会伴随大量其它环境问

    21、题,如物种对气候不适应导致的物种灭绝,生物对气候的不适应可能导致的疾病流行等等。12、简要叙述用富集因子法判断气溶胶粒子污染来源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 (P138) 13、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运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污染物在大气中可以发生三种类型的作用,即大气化学作用,气象作用及流体力学 作用 。2、大气遭污染的程度,主要决定于污染源排放的特征、排放量和污染源的远近,还决定于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14、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1、原因:2、机理:当水蒸气、氮氧化物,氟氯烃等污染物进入平流层,能够加速臭氧层损耗过程,破坏臭氧层稳定状态。这些污染物在加速过程中其催化作用。假定可催化臭氧分

    22、解的物质为Y,可使臭氧转变成氧气,而Y本身不变:Y + O3 YO + O2 YO + O Y+ O2 总反应: O3 + O 2O215、试比较各气溶胶形态的主要形成特征。形态 :轻雾 主要形成特征:雾化,冷凝过程 浓雾 雾化、蒸发、凝结和凝聚过程 粉尘 机械粉碎、扬尘、煤燃烧 烟尘 蒸发、凝聚、升华等过程 烟 升华、冷凝、燃烧过程 烟雾 冷凝过程,化学反应 烟怠 燃烧过程、升华过程、冷凝过程 霭 凝聚过程、化学反应16、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

    23、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第三章1、标准分配系数: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标准分配系数。2、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3、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4、辛醇-水分配系数: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5、专属吸附:是指吸附过程中,出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6、光敏化作用: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光敏化作用。7、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8、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9、共代谢:某些微生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被称为共代谢。10、亨利定律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环境化学总试题题库(不包括选择与判断)Word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