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2篇.docx

    • 资源ID:6849634       资源大小:35.8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2篇.docx

    1、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2篇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2篇【篇一】 深夜里,手捧红色家书细细品读,心一下子从浮华喧嚣、杂乱无章中抽离,慢慢被先烈的醇厚情感、循循教诲所吸引,收获的是字里行间的健康向上、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杯,催生无数正能量。 红色家书收录了战争期间五十多份保存下来的一封封家书,时间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家书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每一封家书都充满着浓厚的感情色彩,那种对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情感:他们深爱着自已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濡以沫的爱人,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凭着无比坚定的革命

    2、信仰,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烈士们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抒发内心的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拳拳之情。每封家书牵引的是人生哲理,或委婉、或直接、或绵长、或执着、或柔和,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事业、爱情、亲情、友情,引导我们崇尚善良、勇敢、担当、进取,以及许许多多心灵的感悟和对家庭、事业、生活的人生态度。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死。人终有死,我死后您不必过分伤悲,还有儿女需您照应”,这是爱国名将吉鸿昌在殉身前对死亡无所畏惧,含泪嘱托唯一割舍不了的妻子和孩子时的临别赠言、 “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

    3、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乎哭。你看,疆场上那些死尸,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这是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里写的一封长信。读着这一封封家书,每每都潸然泪下。这一批批革命青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造就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怀、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终以拯救劳苦大众为已任,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着。这一封封家书是先烈们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对亲人无穷的思念,寄托着对未来殷切的希望。这一封封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

    4、富,是我们今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品读红色家书,如同黑夜里看到了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它那激情与力量的光束正穿透半个世纪的雾霾和荆棘,直抵我的内心、照亮了我的心扉,其眩人魅力无可抵档,心中顿觉有一股炽热的青春气息和触摸可及的潺潺温情在我的血脉中洋溢,这是什么?是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萌发、在成长、在壮大;是对和煦阳光下祖国事业蒸蒸向上的希望和期待;是一盏黑夜里的明灯,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方向,也点燃了我报效祖国的盈盈之火。 品读红色家书,让我重温了中国革命史,加深了对先烈们的敬仰与怀念,使我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从而激发了

    5、更强烈的工作热情,更使我懂得作为一名工作在审计一线的共产党员,不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审计核心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中立足岗位,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以旺盛的工作激情投身伟大的审计事业中。 品读红色家书,让我明确人生的目标是首重。人生的目标是鞭策人不断前进、不断攀升的引擎,因此在千头万绪的泥潭中,从容坚定地树立人生的标杆尤其重要。纵使路途中没有鲜花,没有阳光,依然选择生命中的目标和理想,并为之付出毕生的努力。人生的航船在浩瀚如烟的大海上,只有明确了航向和终点,才有扬帆起桨、战胜风浪的信心,才能不断

    6、实现远大的理想。 品读红色家书,柔和、淡定地守护亲情是人生的至高点。人生的终结必定会在某个未知的时辰与我们正面相撞,对生命的感悟,对幸福的渴望,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会坚定很多。于是我们更要善待生命,格外地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虽然有许多暂时看来无法跨越的忧虑与痛苦,但在生命历程的长河中都只是沧海一粟,这就更要求我们更要坚定信念、心存感恩、珍惜生活、善待亲人。 品读红色家书中这些厚重、真实、饱含人间挚爱真情的文字,每一封家书都浓缩了沧桑岁月中一个个感人肺腑、激人奋进的事迹。阅读这些文字,能让人的内心积蓄更多真挚的情感和善良的元素,滋养心田,激发不断攀登的动力和

    7、奋发进取的精神;阅读这些文字,心灵长久地被这些源于生命的呐喊和为祖国崛起而蓬勃向上的活力所感染,仿佛自已正与其默默地交流、对话。在今天物欲横流、喧嚣嘈杂的现实社会,如何守望自己的心灵花园,找寻到自己人生的航标,保持积极向上永不臣服的姿态,我们从这其中得到了一个个朴实而又最有力的答案。 书读完了,不曾结束的是思考。掩卷而思,红色家书用一封封饱含真情的文字将人生的真谛润物无声地渗透,仿佛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淡去浮华与喧嚣,辟一块清静的绿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中的不如意烟消云散,人生得失沉浮荣辱随风而去,从中领悟:走在生命的路途上,无论坎坷泥泞或平坦宽阔,都要一身轻松、一路向前,踏实、有力

    8、、坦荡,心存善念,充满希望。我喜欢这一封封家书,家书中流淌的力量和温暖带给人无限的正能量,正是这种力量、这种温暖,永远定格在稳健的审计前行的脚步中,荡漾在渐行渐远的岁月深处。 【篇二】 寒来暑往,白驹过隙,忙忙碌碌之中,仰望星空,是什么常常拨动我的心弦,是什么让我产生含泪的感动,是什么让我周身温暖给我无限动力是那些真切的大我、无私的大爱和勇敢的大担当,这是我读完红色家书后的切身感受。这区区一百多封家书,仅仅是老一辈革命家无数书信的凤毛麟角,竟向我展现出一位位有血有肉的革命者,让我有机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叮咛和教诲。 一 (一)“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高

    9、昂头颅,浪漫情怀蕴含坚定革命意志和乐观情怀。 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风雨如晦,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一批批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进步革命青年,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拯救民众于危亡为己任,不断高声呐喊,唤起民众。李立三1919年11月对父亲李昌圭说,他要“唤醒可怜的同胞,惊起他们的酣梦。鼓荡雄风,振作精神,造就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作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俞秀松1920年3月对父亲俞韵琴说,“实验我的思想生活,想传播到全人类,使他们共同享受这美、快乐、博爱、互助、自由” 他们胸怀时代需要和民族大义,坚持真理,追求光明,积极迎接新文化,誓要推翻旧制度,改造旧世界,对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幸

    10、福的美好生活充满无比乐观的信心。高君宇1921年4月对女友石评梅说,“我只是往前抢着走吧!我抢着前去迎未来的文化吧!”夏明翰1928年3月对母亲陈云凤说,“相信你会看到我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他同月对妻子郑家钧说,“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毛泽东1937年11月对表兄文运昌说,“我为全社会出一点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 他们笃定初心,坚定意志,大义凛然,为了民族的梦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刘伯坚1935年3月对妻嫂凤笙说,“生为中国,死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夏明翰1928年3月在狱中对姐姐夏明

    11、玮和她的两个女儿说,“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二)“我的人生观,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花前谈心,月下互勉”自勉自省,不懈追求不忘坚守信念和规矩。 和平年代,花前月下,情侣之间往往是卿卿我我,诉说情话。可是,为理想奋斗的革命者,他们前进的路上,永远是对自己、对亲人的自律和勉励。彭雪枫1941年9月在给女友林颖的情书中谈到自己的恋爱观时说,“无产阶级先锋队则不然,这首先建立在政治上、工作上、性情上和品格上,自然同样也有花前月下,然而已经不是卿卿我我了,而是花前谈心,月下互勉,为了工作,为了事业,

    12、为了双方的前途!” 他们心中有大爱,视人民如父母,坚定站在人民一边,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陈毅1951年4月对父亲陈家余信中引用古人诗句自省,“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所惭位居崇,未睹斯民康”,表示自己“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他在1949年1月勉励堂兄陈修和说,“目前与人民事业结合必能长展骥。”何叔衡1929年2月对义子何新九说,“且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 他们正人先正己,时刻用党的纪律和规矩约束着自己和家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的妻弟杨开智致信希望在北京给他安排工作或是

    13、推荐在湖南省从事更好的工作时,毛泽东在1949年10月9日回信说,“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刘少奇1950年5月对姐姐刘绍懿说,“二五减租及三七五限租,是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你们必须老老实实照办。去年你们没有办,是不对的。所以现在要退租。”“我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陈毅1962年4月对哥哥陈孟熙说,“近三年灾害严重,遍及七省,也波及吾川。吾家靠公家照顾帮助才能渡过至今。今后仍有大困难要克服,要想到全国人民和重灾区人民的困难。这样对党

    14、政的照顾,便觉太过,不应不自足,也不仅致感谢,还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千万千万告诫家中人等。” (三)“惟于亲亲骨肉之系念,尝与日俱永”“海棠桃李均盛装笑迎主人”望眼欲穿,艰辛的革命路上深藏着对至亲的深爱和牵念。 革命者在痛恨和推翻旧制度、无情打击敌人的时候,他们何尝不是时刻胸怀着对父母、同胞、爱人和子女深深的爱,只是很多时候,难以两全,留下遗憾。可他们对家人的爱升华成了对人民的爱,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舍弃了小我成就了大我,令人动容,催人落泪。 他们常念跪乳之恩。毛泽东1919年4月对舅父文正兴说,“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亲侍汤药,未尝废离”。1950年4月对岳母向振熙说,“欣

    15、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微物以表祝贺之忱。”陈毅1937年12月对嫂子李白文说,“数奉手书,至感亲亲骨肉念兄念弟之深情厚谊,弟读后不禁悲喜惭痛一时俱来,迸发之情有如江河倾泻。廿年烽火,满地干戈,弟出入其中,了无罣挂,惟于亲亲骨肉之系念,尝与日俱永,1939年5月抗击日寇间隙,他又对父亲陈家余说,“西望故里,不尽孺慕瞻佑为叹惋耳!现寄呈近照两张,神情逼真,以远慰亲怀于万一。” 他们关心爱人甚至多于关心自己。瞿秋白1929年2月对妻子杨之华说,“之华,我每天总是梦着你或是独伊。(注:独伊是杨之华与前夫沈剑龙的女儿,瞿秋白十分喜爱,视如己出。)梦中的你是如此之亲热。”邓颖超1942年7

    16、月对丈夫周恩来说,“自从你入院,我的心身与精神,时时是在不安悬念如重石在压一样。我想你一回来,我的心身内外负着的一块重石可以放下,得到解放一番,我将是怎样的快乐呢!”1971年6月对丈夫说,“在人身上的各种器官的功能作用是有限度的,不宜使用过度,因此不要过度疲劳,忙中总要有些松弛,才好继续再忙。”周恩来则在1950年1月率团访问苏联途中对妻子说,“希望你由于我的离开,能得到一个月的安心休息。回来后,能看到你更加年轻,那将是如何快乐?!”他又于1951年3月对身在杭州疗养的妻子说,“南方来人及开文来电均说你病中调养得很好,颇慰。期满归来,海棠桃李均将盛装笑迎主人了。” 他们常怀舐犊深情。瞿秋白1

    17、929年对女儿瞿独伊说,“我欢喜你,乖乖的小独伊,小和尚。”陈毅1952年6月对妻子张茜说,“近来四个儿女天天绕膝嬉娱,甚乐甚乐!我不仅关心老辈,同样也关心儿幼。”毛泽东1958年2月对病中的女儿李讷说,“念你。病害严重时,心旌摇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这是意志不坚定,我也尝尝如此。病情好转,世界观又改观了,豁然开朗。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并赋诗一首鼓励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彭德怀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遭到错误批判后,直到1965年重新工作,从1967年开始,侄女彭梅魁是唯一能以亲属身份照顾他的人。1973年7月,彭德怀对彭梅魁说

    18、,“我被捕后承你关照,从六七年起承购日用品和书籍,所费多少,我无法记清楚了。以后不麻烦你了。你也不要再挂念!以免妨碍工作。” (四)“你在进步中,甚为喜慰”“要做大鹏鸟,绝不做蓬间雀”谆谆教诲,言传身教传递薪薪之火。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老一辈革命家对后代的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和意志上的锤炼,他们总是把后代的成长置于国家需要和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基础上的。 他们教导后代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知识,全面成长。何叔衡1929年8月对义子何新九说,“幸福绝不是天地鬼神赐给你的。我平时对于过去的失败,绝不懊悔;未来的侥幸,绝不强求;只我现在应做的事,不敢稍微放松。”毛泽东1941年1

    19、月对儿子毛岸英、毛岸青说,“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吴玉章1944年12月对侄子吴端甫说,“我认为中国只有这一条光明大道,你一定是相信我的。你学得一专门技能必须用于有用之地,方不负数十年的苦心。”朱德1943年10月对女儿朱敏说,“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吴玉章1960年2月对孙女吴本立说,“要努力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他们要求后代立志为民,服务群众,建设国家。任弼时1949年11月对女儿任远芳说,“中国人民今后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为此,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专家和干部。望你更加努力学习

    20、,并在苏联完成学业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林伯渠1949年7月对女儿林秉琪说,“你们能以自己的努力培养成为无产阶级为劳动人民服务思想是好的。”罗荣桓1949年12月对女儿罗玉英说,“你爸爸廿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作官,更没有财可发。”吴玉章1952年对侄子林宇说,“依靠党,相信群众,好好地执行政府法令,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随时注意人民疾苦,使人民各得其所,发挥人民的智慧,以兄弟般的情谊对对待人民,教育人民。” 他们不搞特殊,对后代从严要求,注重锤炼其品德。刘伯承1950年1月对堂侄刘宽泰说,“须知参加革命,用人是以德(忠实于革命)才(能为革命作好事)资(

    21、与人民大众结合获得资望)为标准,并不以私人关系的。”刘少奇1955年5月给儿子刘允若的信中,针对他的个人主义错误思想说,“过去你常常同别人关系搞不好,主要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你这方面。你一贯的错误,就是在劳动人民面前,在同志们面前,不肯俯首甘为孺子牛。 拒绝同志们的批评,就是拒绝同志们的帮助,就不能作一个共产党员。一切拒绝组织和群众监督的人,都不能作共产党员。”在1956年1月的信中说,“你在来信中还表现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表现了一种错误的悲观的人生观。这是很不好的。青年人不应该有这种情绪。”并再次强调,“你必须了解,每一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应当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放在党和人

    22、民的监督之下。” 【篇三】 红色家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家书柔情似水,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最近江南新村小学的全体教工在学校工会的组织下,每一位同志都认真阅读了红色家书的经典,学校工会组成朗读竞赛领导小组:学生朗诵社指导教师马丽琤、语言文字负责教师陈丹华

    23、、工会室长代表、语文教师代表、工会主席在全校学习的基础上,尽心选出周金雯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区级比赛。 工会室长高青兰老师谈到:最近参加了江南新村小学工会举办的红色家书朗读活动,细细品读了韩雅兰女士写给儿子的家书,在特定的年代里,小小的家书背后寄托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琐事,还折射出了时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 家书是亲人间的通信。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维系着人间亲情。那些传世家书不仅传承着逝去的岁月,蕴含着亲情的温暖,而且闪烁着哲理的光辉,传承着文化与文明。杜甫的“家书

    24、抵万金”的诗句,是对家书意义的至上概括。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在一线岗位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远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中去。 【篇四】 红色家书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6位人物与亲人、战友、朋友间的书信为线索,讲述了书信背后的故事,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 我感到,过去人们常说共产党员是钢铁战士,其实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有喜

    25、怒哀乐、爱恨情仇。然而所不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顾及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生命。这种铁骨柔情的一面在家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从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仿佛能够闻到各个时代的气息,感触到家书作者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逝去的先烈是永生的。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有许多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了实现救国的理想付出了鲜血和汗水,他们的价值观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从他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前行的力量。 【篇五】 自诵读红色家书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上下顿时就兴起了一阵阵热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诵读红色家书也得到了省主

    26、要领导的重要批示,革命前辈们的英勇无畏、宁死不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新中国成立流血牺牲的英雄事迹其实打我们读书起就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每每想到这些,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就在脑海中闪过,刘胡兰、李大钊、赵一曼、瞿秋白、夏明翰。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办公电子化的普及的影响,说实话,真二八经坐下来仔细阅读的时间真的是寥寥无几。有幸前几天用“今日头条”搜索了一下红色家书,今天中午躺在床上休息再次点开“今日头条”时,给我推荐的是“红色家书”第三期-毛泽建就义前的遗书。 毛泽建是毛泽东堂妹。1921年随毛泽东到长沙,入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加入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衡阳省立第三女子

    27、师范学校中共学生支部书记和湘南学联女生部部长。1926年以后任中共衡山县委妇女运动委员,发展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参加领导南岳暴动,后转移至耒阳坚持游击战争。1928年5月被捕,1929年8月就义于衡山,时年24岁。毛泽建的家书如下:“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就义前的遗书。我将毙命,不足为奇。在达湘个人方面是很痛苦的事了。人世间的苦情已受尽,不堪再增加。现在各处均在反共,这就是我早就料到了的。革命轻易的成功,千万不要作这样的奢望。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全文只有寥寥121个字,但字里行间透露的是毛

    28、泽建同志为了革命胜利那种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革命初期敌我势力悬殊,在那种恶劣环境下仍能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人,无一不是早就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他们看来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谋求幸福,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日子,建立一个新中国。在他们看来那才是至高无上的追求和荣誉。 新时代,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明确了我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两个一百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说和平年代已无需我们流血牺牲,但面对国内国外错综复杂的局势,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发挥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全体党员干部都必须清醒的认识的,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还需要我们努力奋斗,作为一

    29、名乡镇基层干部,每天都直接和群众打交道,虽说两个一百年目标看似离我太远,但这都事关每一个国人,我能为之奉献自己力量的,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为基层事业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点光亮。 【篇六】 在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通电话和视频就可以和远在外地的家人、朋友联系。但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 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书中记载了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小事,其中穿插写信人之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这让我感受到,他们

    30、的岗位虽然是平凡的,英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脱颖而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顽强的人。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热血沸腾。 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

    31、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得到净化,而且锤炼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

    32、高度一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篇七】 几日前,有幸得一好书红色家书,瞬间我就被她质朴、大气的装帧所深深地吸引了,整个封面都是革命的火色、是国旗的鲜红、是我们祖国几千年文化沉淀特有的中国红,暗示着书中包含着无数革命先烈抛洒的鲜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翻开这本红色家书就被他震撼,那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文字,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灵深处,灵魂的尽头,让我不禁潸然泪下。什么是个人家庭的小爱?什么是民族革命的大义?这本红色家书让我这颗久处于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代,对先辈们的革命理想信念有了一次更加深入的诠释。 合卷闭目休息,不禁陷入了沉思,思绪跟

    33、随着一封封家书返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年代。谁无父母?谁无妻女?谁不在乎生命?那些革命烈士的铮铮烈骨敢于挺身在敌人的刀枪之下,用性命去坚守革命的道路,用生命去追寻革命的理想,扪心自问我们这一辈人能做的到吗? 罗瑞卿在家书中写道:“什么是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拥护党的领导和拥护国家的政策立场,对于上述立场不仅要站的正,而且要站的稳。”信中说:没有艰苦的学习过程和艰苦的锻炼过程是一定解决不了的。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左权曾在家书中写道。1942年5月,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妄


    注意事项

    本文(《红色家书》心得体会12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